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若赵云姜维魏延丢失街亭,诸葛亮还会挥泪斩杀吗?答案是肯定的

若赵云姜维魏延丢失街亭,诸葛亮还会挥泪斩杀吗?答案是肯定的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魁哥说历史 访问量:2935 更新时间:2024/6/17 17:54:34

如果赵云姜维魏延三人代替马谡守街亭,可能丢失街亭吗?估计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会回答,这是绝对不可能的。在大家的眼中,只要不是马谡,蜀军数十员大将换成任意一人守街亭,都不会丢失街亭,更何况是赵云、姜维、魏延三员大将呢?

虽然明知赵云、姜维、魏延三员大将不可能丢失街亭,但是假设此三人丢失街亭,诸葛亮会像挥泪斩马谡一样,挥泪斩杀赵云、姜维、魏延三员大将吗?答案是肯定的,诸葛亮会毫不犹豫下令将此三人斩杀,分析如下三个原因。

其一,诸葛亮为了整顿军纪,不管任何人违反也都会军法处置。

无规矩不成方圆,尤其是军队,军纪更加严明,军令如山。马谡带兵守街亭前,在诸葛亮面前立下军令状,如若丢失街亭,甘愿军法处置。因此可以这样看待,街亭在,马谡在,街亭失,马谡亡。马谡要想活下去,建功立业,他必须全力保住街亭,至少坚持十天半个月,坚持到诸葛亮大军收割完陇右,稳定已经占领的天水等三郡,大军来到街亭为止。

但是马谡却没有完成诸葛亮交给他的作战目标,放弃当道路口安营扎寨,而是在山上驻扎。马谡自认为自幼熟读兵书,非常自负,认为在山上安营扎寨,能够居高临下,狠狠打击敌人。然而,张郃带领魏军来到后,切断蜀军的水源,不出三天蜀军饥渴难耐,陷入婚礼。马谡这时候慌了,催促士兵下山作战,适得其反,战败丢失街亭。马谡丢失街亭,诸葛亮肯定要按照军法处置,挥泪斩马谡。

如果街亭主将不是马谡,而是其他人,即使是赵云、姜维、魏延三员大将,诸葛亮也会毫不犹豫斩杀。

其二,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战败,必须找一个人承担战败的责任。

刘备死后,诸葛亮成为蜀汉丞相,经过数年经营,才恢复蜀汉实力。诸葛亮于是迫不及待开始北伐,他带着精锐蜀军北伐,刚开始势如破竹,很轻松夺取天水、南安、安定三郡,接下来就是彻底消化陇右这三郡的地盘,使其真正成为蜀汉的领地。

然而,先锋马谡却丢失战略要地街亭,魏军占据街亭,给诸葛亮很大的压力。诸葛亮看到大势已去,为避免被魏军包围,造成更大的损失,于是撤兵。这一次,诸葛亮满载信心出兵北伐,结果却扫兴而归。蜀汉耗费那么多的人力、物力,士兵受伤、死去的更是不计其数,他必须对后主刘禅和众多蜀汉子民一个交代。

当然,诸葛亮他没有推卸责任,向后主刘禅上书,请求自贬三等,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贬为右将军。马谡作为街亭主将,对这次失利,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于是被诸葛亮军法从事。

其三,诸葛亮赏罚分明,是为以后北伐做准备。

有人提出疑问,不可能吧?诸葛亮舍得斩杀赵云、姜维、魏延三员大将吗?赵云是蜀汉五虎上将之中硕果仅存的最后一位,姜维是诸葛亮刚刚收服的一员大将,魏延是继五虎上将之后的一员猛将,每一位拿出来都是响当当的大将,即使犯一些过错,他舍得杀吗?

答案是肯定的,诸葛亮深知只有赏罚分明,军队才有战斗力。马谡在街亭之战前,是诸葛亮最为看重的弟子。在征讨南中时,马谡和诸葛亮的想法不谋而合,攻心为上。但是在马谡丢失街亭后,诸葛亮一点也没犹豫,便下令将马谡推出去斩首示众,这是罚。副将王平极力劝说马谡不要在山上安营扎寨,后来在马谡丢失街亭时,尽力收拢残兵败将,不但无过,还有功劳,因此被诸葛亮提拔,升为参军,统领无当飞军,进位讨寇将军,封亭侯,这是赏。

如果当时丢失街亭的是赵云、姜维、魏延三员大将,诸葛亮同样也会处罚。诸葛亮只有赏罚分明,蜀军才能保持战斗力,进行下一次北伐,复兴汉室江山。

结语

由于以上三个原因,如果丢失街亭的不是马谡,而是赵云、姜维、魏延三员大将,诸葛亮也会毫不犹豫下令将其推出去斩首示众。朋友们,你们认为呢?

标签: 姜维

更多文章

  • 诸葛亮执掌蜀汉,为何北伐一直吃败仗?姜维临死时一句话道破真相

    历史人物编辑:沐沐段子标签:姜维

    (图说三国·谈天说地·第300期文/执笔天涯插图/东方夜未眠)诸葛亮是三国时代熠熠生辉的智者,罗贯中将诸葛亮的形象做了一些艺术上的加工,将一些本不属于他的事迹安在了他的身上。但即便如此,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依旧是不可小觑的超级巨星,为蜀汉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对于正史中的诸葛亮,《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 陈寿对姜维评价不高,一份密档的发现,改变了姜维的形象

    历史人物编辑:魏士明标签:姜维

    诸葛亮北伐时,原本是魏国将军的姜维被他的同事排挤。姜维只好回蜀国。诸葛亮聪明博学。诸葛亮认为姜维忠于汉代,勇敢而足智多谋,所以诸葛亮认真地使用姜维。诸葛亮非常重视姜维,几乎把他指定为蜀国的军事接班人。经过深思熟虑,一个魏国的将军可以使诸葛亮如此重要。可见,姜维的确是个大才子。蜀国后期很难阻止魏国军队

  • 历史上的蜀汉大将姜维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如何评价姜维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这样聊标签:姜维

    大多数人对姜维的认识,应该是通过《三国演义》。在这本小说中,姜维文武双全,计谋堪与诸葛亮较高下,而个人武艺能与老年的赵子龙不相上下,可谓是青年才俊,大帅之才。然而,小说毕竟是小说,不可当真。翻阅《三国志》,可以发现,所谓姜维与诸葛亮斗智,与赵子龙斗勇,都是不存在的。《三国志》对姜维投降诸葛亮这事的记

  • 北伐如此艰难,是什么支撑着诸葛亮和姜维北伐?

    历史人物编辑:凌江爱运动标签:姜维

    针对当时的形势,荆州已失,夷陵之战蜀军几乎全军覆没,文臣武将死伤过半,如果偏安一隅,迟早就会亡国,于是只能北伐,而北伐的主要目的是搅乱关中,限制魏国国力发展。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就算是成功了一大半,不然和平发展,两国差距只能越来越大,机会会越来越渺茫,等于慢性自杀。支撑诸葛亮和姜维的,自然是北伐成功

  • 诸葛亮临终前,疯狂提醒姜维预防这3个漏洞,否则蜀汉将提前灭亡

    历史人物编辑:超级七品小芝麻官标签:姜维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最聪明的人,他的存在,给了曹魏极大的压力,而即便他去世,仍然给姜维提了3次醒,让姜维要预防3个漏洞,只可惜姜维没有完全看懂,否则曹魏根本不可能灭亡蜀汉!你知道诸葛亮提醒的3个漏洞是什么吗?诸葛亮提醒的第一个漏洞诸葛亮活着时,带领蜀汉以一州之地力压曹魏,打得司马懿不敢出战,令世人震惊

  • 都知道姜维是诸葛亮传人,那么司马懿的传人是谁?他是姜维克星

    历史人物编辑:奇趣谈史标签:姜维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睿智以及才能在中国历史上是很少有人能够超越他的。三国里关于诸葛亮故事的记载有很多,其中刘备曾三顾茅庐请诸葛亮主持大局,诸葛亮被刘备的真诚打动,在草庐中写下了著名的隆中对,助力刘备的事业。鉴于刘备的军事力量,诸葛亮采取了“联吴抗曹”的策略。正如伟大主席毛泽

  • 姜维进行11次北伐为什么都会失败?255年11月11日姜维战败退兵

    历史人物编辑:诸葛侃史标签:姜维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作者:萨沙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姜维进行11次北伐为什么都会失败?255年11月11日:姜维于北伐中进攻魏军据点失败,被迫退军至钟题(今甘肃临洮南)。北伐其实是诸葛亮的既定战略。234年,诸葛亮死于最后一次北伐中。诸葛亮死后,刘禅加封姜维为右监军、辅汉将军、平襄侯,负责

  • 为什么诸葛亮推荐将琬在他死后接班当丞相,而不是让姜维接班?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姜维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自从在天水之战中遇到姜维后,就对姜维刮目相看,并设计收服他为徒。看了《三国演义》,很多人都把姜维看成是诸葛亮的弟子,是他选定的接班人。其实在正史中,诸葛亮虽然很佩服姜维,但认为姜维是个“凉州军士”,熟悉军事,有勇有谋,忠于汉朝,所以认为姜维是个有才华的人。但姜维毕竟只是一个新

  • 降将姜维有何过人之处?诸葛亮竟把一生所学全部传给姜维

    历史人物编辑:汪锦标签:姜维

    大家好,我是历史漫谈君。今天我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诸葛亮的爱徒,他衣钵的继承者,为蜀汉兢兢业业付出三十余年的姜维。姜维,字伯约,天水冀县(今甘肃甘谷东南)人。三国时蜀汉名将,官至大将军。姜维幼年丧父,与寡母一起生活,喜好郑玄的经学。姜维的父亲姜冏曾是天水郡功曹,时逢羌、戎叛乱,姜冏挺身护卫郡守,死在战

  • 姜维错用一人,让蜀国付出惨痛代价,蜀汉灭亡姜维有多大责任

    历史人物编辑:史风标签:姜维

    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分天下。曹刘孙三家独大,并引得众多谋臣虎将为各自的志向赴汤蹈火,在所不惜。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有"卧龙"和"凤雏"之称的诸葛亮与庞统。刘备在新野三顾茅庐,才请出了诸葛亮出山,为蜀汉大业殚精竭力。而诸葛亮的关门弟子,就是标题中提到的姜维。姜维原本是曹魏阵营的人。后来被诸葛亮招降,一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