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向来出猛人,三国人物公孙瓒,便是唐山的历史名人。
后来,刘备走投无路时,曾投靠过公孙瓒,公孙瓒很仗义,推荐刘备当平原相,后来两人就分道扬镳了。
原因很简单,刘备走的是温柔路线,打的是仁德的招牌;公孙瓒走的是粗暴路线,打的是彪悍的招牌。
公孙瓒作战非常勇猛,最开始在辽东带兵,对付周边的少数民族鲜卑、乌桓绰绰有余。他常常身先士卒,带着几十个骑兵就敢冲向敌营作战,杀得人仰马翻,果然是个狠角色,把少数民族收拾得服服帖帖的。
后来,少数民族因为公孙瓒经常骑着白马,往后每当看到汉人里有骑白马,就远远躲着,可见公孙瓒的威慑力有多强。
渐渐地,公孙瓒成了幽州的风云人物,说一不二,唯我独尊。
然而,老天爷给他派来了文绉绉的刘虞当幽州的一把手,作风完全不同,对付少数民族的手段与公孙瓒完全相反,主要以抚为主,而喜欢打仗的公孙瓒自然看不顺眼,心里自然觉得刘虞不是个东西。
两人撕破脸皮是早晚的事。
当时,汉天子被董卓余党所困,刘虞就派人来接洽,准备营救皇帝,恰好刘虞的儿子刘和在朝为官,顺便回去跟父亲报信。然而,刘和经过袁术的地盘时,被莫名扣留了,说要一起去营救皇帝。刘虞自然要派兵去,但公孙瓒坚决反对,理由很简单,袁术是反复无常的小人,搞不定会白白送去几千士兵。
二把手终究熬不过一把手,刘虞不听公孙瓒的意见,而派出去的兵自然是公孙瓒多年带出来的精英,于是,不甘心的公孙瓒暗中联合袁术,把刘和做掉,还吃掉了刘虞派出的兵。
再后来,公孙瓒直接火并了刘虞,当上了幽州的一把手。
当人处于一定地位的时候,野心是会越来越膨胀的。
果不其然,公孙瓒盯上了邻居韩馥的地盘,就以营救天子为借口,借道经过冀州的时候,一举干掉韩馥。
韩馥也不是傻子,明白当时北方还有一个大地主袁绍,干脆自己弃官不做,把冀州拱手让给袁绍,让他来火并公孙瓒,自己去过乡下的安稳日子。
于是,公孙瓒把矛头对准了袁绍,几番你死我活的拉锯战后,在界桥这个地方,被袁绍的兵重重包围,最终纵火自焚而死,一代枭雄就这么淹没于历史的灰尘中。
纵观公孙瓒的一生,是有几分胆色、本领的,把北方边界的少数民族收拾得服服帖帖的,又敢于大地主袁绍争天下,最后也不选择投降,自我了断,是个好汉,唐山的名人。
可惜,他不懂得爱护属下,有一次,一个下属被包围了,他竟然不屑一顾,这一举动让手下寒心,最终当他有危险的时候,一切都已经晚了。
当然,他最终败给了袁绍,也不是一件可耻的事,毕竟当时袁绍的势力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