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王佐之才”荀彧的为官处世之道

“王佐之才”荀彧的为官处世之道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顾维乾 访问量:2229 更新时间:2024/1/18 12:29:06

荀彧,此人在东汉末年三国时期属于举足轻重的关键性人物之一,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历史上留下非常精彩的一笔!

公元190年,在东汉朝廷中央担任要职的名士何颙在这一年因为参与刺杀董卓的刺杀,导致死于非命,而这位东汉末年的名士在生前专门评价过两个人,其中一个就是荀彧,他说:“颍川荀彧,王佐之器。”

由此可见,荀彧的才能是属于当时最顶尖的,拥有辅佐王者成就大业的才能!这位大名鼎鼎的“王佐之才”选择的辅佐对象,就是何颙评价的另一个人,即曹操;今天主要是探究一下“王佐之才”荀彧的为官处世之道

荀彧能精准地为主公提出正确的谋略

陶谦死后,曹操的想法是趁机拿下徐州,于是下令整顿兵马,就在这个关键时刻,荀彧作为曹操的重要谋士,立马站了出来,向曹操提议,应该着眼于未来,不能求一时之得失。

荀彧认为曹操已经占据的兖州是重中之重,因为这是曹操的大本营所在地,要对兖州的上上下下进行深耕,保证对兖州的稳定和巩固;

若是现在攻打徐州,一旦徐州未拿下,还会引发兖州的问题,甚至会让兖州被其他势力趁虚而入,因此当下最重要的工作是巩固大后方,然后再考虑谋划天下!

公元195年,曹操已经拥有一定的势力范围,虽然不是最强的,但也不是最弱的,而当时天下已经群雄并起,曹操想要夺取天下,并不能光靠蛮干,还是需要以谋略进行辅助!

这时荀彧抓住机会,向曹操表达自己的看法,荀彧建议曹操应该去迎接正在流浪的汉献帝一行,目的是让曹操奉天子以令诸侯,这其实是荀彧的一个真实愿望,也是当时最佳的战略决策;

因为曹操奉迎天子之后,就占据天下最大的名分,等于宣告天下,曹操的行事是代表着大汉天子。所以曹操立马听从荀彧的建议,迎接汉献帝一行,并且认真地对待这位天子,让汉献帝也暂时信任了曹操,让曹操可以使用他的名义进行征伐天下!

公元199年,已经占据四州之地的袁绍,从纸面实力来讲,他是当时最强的地方势力,拥有号称70万的水陆大军,更是占据当时最富饶的冀州;

因此袁绍当时野心高度膨胀,直接剑指曹操所部,希望一举歼灭曹操,然后取代曹操,自己挟天子以令诸侯。

而曹操麾下的诸多文官听闻袁绍大军已经向许昌开拔,立马提议跑路,但是荀彧立马提出,虽然双方纸面实力完全是袁绍占优,但是袁绍此人诸多致命缺点,所以只要利用好袁绍的缺点,一定能反败为胜。

而当时曹操本人也想着抵御袁绍,所以荀彧的想法与曹操不谋而合,最终结果正如荀彧所料,袁绍不仅失败,还让一位重要谋士许攸临阵倒戈,成为曹操打击自己的关键性人物,这场战役就是以多胜少的官渡之战!

在战胜曹操之后,曹操的想法是趁着袁绍无暇顾及自己,选择南下进取荆州,但是再一次被荀彧拦住。

荀彧说这个时候的第一要务是消灭袁绍所部,不能给袁绍卷土重来的机会,毕竟袁绍瘦死得骆驼比马大,而且吃一堑长一智,袁绍真要是东山再起,恐怕曹操所面临的困难局面才是真的致命!

曹操听后非常认可,立马对袁绍拼死打击,导致袁绍心灰意冷、忧郁而终!通过上述,可以发现荀彧的战略眼光属于曹操谋士集团的顶尖层次,他作为曹操的谋士,在关键时刻总能及时地挺身而出,为曹操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帮助曹操的基业开创奠定坚实的基础!

荀彧为官清正廉明不争名利

荀彧在跟随曹操之后,尽忠职守,倾尽全力辅佐曹操,深得曹操的信任,因此曹操经常会给予机会让荀彧建功立业,但是荀彧都是把机会给予其他人。

转而曹操选择赏赐金银珠宝给荀彧,荀彧也不直接拒绝曹操,而是收下之后赏给下属和族人,自己和家人都是过着普通平凡的生活,没有山珍海味,只有粗茶淡饭!

例如在《荀彧传》记载:“(荀彧)谦冲节俭,禄赐散之宗族知旧,家无余财。”公元203年,曹操鉴于荀彧实际功勋卓著,但是又淡泊名利,从不与他人争权夺利,因此曹操钦佩和信任荀彧,所以向汉献帝上书,建议册封荀彧为万岁亭侯;

而担任尚书令的荀彧可以提前看到官员上成的奏疏,恰好看到曹操的上表之书,荀彧本着低调做人的原则,偷偷收了起来,并且非常智慧地安排自己的侄子荀攸向曹操请辞。

但是在荀攸多次表态之下,曹操依然没有要放弃之意,反而亲自写了一封信给荀彧,在心中一再褒扬荀彧的实际功劳,特别指出荀彧虽然身处幕后,没有上战场御敌,但是在谋略方面给曹操的帮助是成千上万的士兵都无法相比的,所以郑重其事地告诉荀彧,万岁亭侯这个爵位是荀彧理所应当的!

见曹操如此诚恳对待自己,荀彧不愿在驳回曹操好意,于是只能选择接受册封!

不过后来,曹操再一次提议增加对荀彧的赏赐,但是荀彧不再接受,连续来回十几二十次之后,曹操也不再强求,但是荀彧的人格魅力印在曹操和曹操集团的众多人士心中,他们对荀彧只有敬仰,即便有些人战功彪炳,但是在荀彧面前都是恭敬有礼,无丝毫骄纵任性!

例如大名鼎鼎的司马懿就评价荀彧:“书传远事,吾自耳目所从闻见,逮百数十年间,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也。”

这句话可是非常高的评价,认为当时往前百年,都没有一个人的贤能比得过荀彧!因此在曹魏集团当中,荀彧成为他们为官的标杆,都想着自己在为官处世方面向荀彧看齐!

荀彧为主公推贤纳士助力基业壮大

荀彧不仅自己尽心辅佐曹操,还特意为曹操推荐了诸多人才。例如戏志才,根据《三国志》的记载,戏志才与荀彧同属颍川郡,因此荀彧非常比较清楚此人的才能。

所以在曹操求贤若渴之际,特地向曹操举荐了戏志才,戏志才在跟随曹操之后,作为谋士的工作做得非常到位,是当时仅次于荀彧的重要人物,而荀彧是坐镇许昌,一般不在曹操身边,因而戏志才是曹操身边的重要军师。

可惜在公元196年,戏志才突然病逝,让曹操深为惋惜!接着在外征战的曹操就写信给荀彧,问他还有什么人才可以担任戏志才的岗位?

荀彧在一番思量之后,想到颍川郡还有一位具有人才的老乡,这位人才便是谋士郭嘉,而当时郭嘉并不是没有事做,正在为袁绍效力,可能袁绍真的不会笼络人心,在荀彧一封书信传至郭嘉手中,郭嘉二话不说选择投靠曹操。

当曹操见到郭嘉之后,经过一番交流,曹操激动地表示说能帮助自己成就大业的肯定是郭嘉;而郭嘉在见过曹操之后,也是非常敬佩曹操,直接表态说曹操才是他要辅佐的明珠。由此可见,荀彧的眼光真是独到!

只是这位郭嘉在为曹操效力十余年之后,也是英年早逝,是曹操一生当中最为器重的谋士之一。除戏志才和郭嘉之外,还有两位大才之人也是荀彧的推荐,分别是荀彧的侄子荀攸、以及钟繇

荀攸在荀彧推荐之前,已经具有一定的名气,因此在曹操早已中意,只是荀攸因刺杀董卓被关入大牢,等董卓一死,被无罪释放的荀攸准备远遁逃避战乱,恰在此时曹操一封书信千里迢迢送到荀攸手中,荀攸被曹操的诚意所感动,于是决定辅佐曹操。

荀攸在跟随曹操之后,在官渡之战中屡出奇谋,为曹操打败袁绍立下汗马功劳!而荀彧推荐的钟繇,在曹操麾下高歌猛进,平步青云,在曹丕取代汉朝建立魏国之后,更是位列三公,可谓位极人臣。

在去世之后,更是配享魏国太庙,与曹操一起受后人祭拜!因此荀彧与曹操决裂之前,一直都是曹操身边最佳的辅助功臣,做到了问心无愧,而且荀彧为了延续东汉的国运,一直做着曹操与汉献帝之间的纽带,所以荀彧看到曹操准备称“公”,直接抗议,最终这对搭档背道而驰!

综上所述,“王佐之才”荀彧没有愧对前辈何颙对他的认可,从他选定辅佐曹操开始,就倾尽全力从各方面助力曹操逐鹿天下;

其实荀彧选中曹操,就是因为曹操在刚开始就是赤裸裸地表示要匡扶汉室,只是权力的诱惑让人难以坚持初衷,因而荀彧与曹操分道扬镳!

标签: 荀彧

更多文章

  • 荀彧和刘备都是以兴复汉室为政治目标,为何荀彧不投靠刘备呢?

    历史人物编辑:有得观史标签:荀彧

    近代香港女作家张小娴曾经说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种幸福;在对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种悲伤;在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声叹息;在错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种无奈。把这话用在三国时期的刘备身上,是非常合适的。刘备在早期创业的大好时机,苦于没有实力,有心而力不足,算是在错的时

  • 谋杀还是病逝?关于荀彧之死的四种文本及其可信度的探讨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标签:荀彧

    在东汉末年的文臣中,荀彧的人品、谋略和胆识均堪称翘楚,是一位杰出的战略家,更是被曹操视为心腹。然而,荀彧的内心却十分矛盾,他身为曹操谋士,尽忠尽责,也默认了曹操将自比作子房。从这一点来讲,荀彧是倾尽全力辅佐曹操的。可是,在荀彧心中,在曹操之上还有一个汉献帝,即便那是个傀儡皇帝,可在荀彧这样的书生眼中

  • 荀彧之死:作为曹操最信任的人,历史上的荀彧到底是怎么死的?

    历史人物编辑:杨子豪标签:荀彧

    东汉末年,曹操在政治上步步为营、得寸进尺,攫取了当时帝国的最高权力,继而获得了仅次于汉献帝的最高地位。并且,由于曹操的大权独揽,更是令很多人都认为,他已经是个有实无名的皇帝了!然而,在此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时刻,曹操却遭到了荀彧的极力反对……众所周知,荀彧是曹操集团的首席谋士,也是曹操最信任的人,在曹操

  • 荀彧为什么要直到曹操试图晋为魏公并且加九锡才决裂呢?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皇宫标签:荀彧

    1这个问题描述是有问题的。荀彧死后,次年(213年),曹操才改九州制,接受魏公,九锡。关于“重置九州制”,早在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得冀州后,就有人向曹操提出这个建议,曹操不敢决断,而是拿这个议案送给荀彧,被荀彧否定后,曹操还写信给荀彧表示感谢。荀彧阻止九州议。《三国志·荀彧传》:或说太祖“宜复

  • 荀彧知我,我知文若

    历史人物编辑:何露瑶标签:荀彧

    荀彧,字文若。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谋略家。是曹操帐下首席谋士,辅佐曹操可谓如虎添翼,在曹军威望甚高。就是这样一个及其优秀且为曹操重用的人才,晚年却因为阻止曹操称魏王而郁郁而终。不禁让人疑惑,荀彧究竟为何向曹却又反曹呢?01.才华横溢,韬光暗藏。荀彧,是颖川荀氏大族子弟,本是举孝廉而入汉朝朝廷

  • 曹操给荀彧“送礼”,在打开后发现是空盒,没过多久荀彧自尽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尚元凡标签:荀彧

    文/纪布话说,对于三国比较感兴趣的朋友们应该都知道,在曹魏阵营中,曹操麾下有五大谋士。他们依次是,荀彧荀文若,荀攸荀公达,贾诩贾文和,程昱程仲德以及郭嘉郭奉孝。在这五个谋士中,荀彧可以说在当时的名气是最大的,劳苦功高,为曹操能顺利一统北方立下了汗马功劳,将其称为首席谋臣一点也不为过。但是,就是这样的

  • 荀彧是曹操的谋主,他生病曹操送了个空食盒,荀彧为何会看后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圈瓜王标签:荀彧

    荀彧是曹操的谋主,他为曹操的崛起立下了汗马功劳。他加入曹操阵营后,曹操十分高兴。曹操评价荀彧说,这是我的子房也。曹操自比为汉高祖刘邦,而将荀彧比作当年辅佐刘邦建立帝业的,“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仅仅从这一点来看,就能够看出曹操对荀彧的倚重之深。荀彧也没有辜负曹操的期望,他在曹操几次关键的时候,都发挥

  • 曹操的心机有多深?曹操送给荀彧一个空食盒,荀彧看后,服毒自杀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揭密标签:荀彧

    公元212年,荀彧重病卧床,曹操派人送来一个食盒,荀彧打开看,却发现食盒是空的。他瞬间明白,仰天长叹后服毒自尽,曹操的第一谋臣荀彧就这样走向了人生终点。出身颍川荀氏的荀彧,是荀子之后,祖父名声在外,父亲荀绲曾任济南相,因忌惮宦官,便让荀彧娶了中长侍唐衡的女儿为妻。幼时便才名远扬的荀彧,才能免去众人的

  • 荀彧和诸葛亮——三国乱世中两颗闪耀的启明星!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荀彧

    三国时代是一个英雄辈出,风云际会的时代,也是每个中国人最为熟悉、喜爱的历史时期。三国时期谋士如云,猛将如雨,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历史人物。小编最欣赏的两个三国历史人物分别是荀彧和诸葛亮,他们两个就像三国乱世当中两颗闪耀的启明星一样,发出了耀眼的光芒!可能大家对于诸葛亮更加熟悉一些,在《三国演义》等文

  • 曹操送给荀彧1个盒子,为何打开后,荀彧就自杀了?你瞅里面有啥

    历史人物编辑:倔强的程序猿标签:荀彧

    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他叫荀彧(xún yù),不叫苟或。荀彧,字文若,东汉末年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曹操手下的首席谋士,曹操平定北方的首席功臣,荀彧足智多谋,为人机敏,被称为“王佐之才”,更是被曹操誉为“吾之子房”。曹操将荀彧比作张良,换句话说他已经把自己比作刘邦了,曹操称帝之心已经昭然若揭。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