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丕和曹植是生死对手,为何曹丕继位后,没有杀死曹植报仇雪恨?

曹丕和曹植是生死对手,为何曹丕继位后,没有杀死曹植报仇雪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黑米侃影 访问量:2004 更新时间:2024/1/25 4:43:06

一提起曹丕曹植兄弟,大家就会记起那首著名的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据说这首诗是曹丕逼迫曹植七步成诗所作,诗句中表达了曹植那种绝望的心情。曹丕对于曹植,确实有杀曹植的心理和动机,这是因为多年仇恨的积累造成的。那么,为何最后曹丕也没有杀掉曹植呢?

一、曹丕与曹植的恩怨。

曹丕和曹植是一母同胞的兄弟,按理说应该比其他的兄弟关系密切。可是他们两人的关系却势同水火,这完全是因为两人竞争魏王世子的原因。曹操的长子曹昂在宛城之战中战死后,年长的曹丕就成为了曹操继承人的有力竞争者。可是让曹丕十分尴尬的是,他最强大的竞争者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亲兄弟曹植。

曹植的才华十分出众,尤其是他的文学成就令众人瞩目。曹操曾经夸奖曹植说,天下才有一石,曹植独占八斗。这也就是才高八斗典故的由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曹植也对继承人的位置产生了觊觎之心。他的身边聚集了以杨修、丁仪、丁廙为首的团体,与曹丕进行了激烈的竞争。

在这个过程中,曹操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曹操被曹植的才能所迷惑,在立储问题上犹豫不定,更是增加了曹丕的非分之想。曹操在一次出兵的时候,将后方邺城交给曹植留守。曹操说自己二十三岁时担任了顿丘令,一直做到今天的成就,曹植今年也是二十三岁,也要像自己一样奋斗。这话中包含着曹操对曹植的期望,也透露出曹操想要立曹植为继承人的心思。

曹丕在这种情况下,处境十分艰难。曹植还和他的手下,对曹丕处处进行打击。曹丕充分发挥了他的政治家的才能,在艰难的环境中咬着牙坚持。他用自己的坚忍和政治能力,赢得了大批曹操手下的认可。

相比于曹丕,曹植性格中的诗人气质让他吃了大亏。曹植做事过于感情化、情绪化,他的任性行为让大多数人感到了失望。曹操在经过长期的观察后,发现了曹植的弱点,将立储的天平向曹丕倾斜。曹植在发现这一点后,做出了一件荒唐的事,让他彻底毁灭了在曹操心中的形象。

曹植乘车在驰道上驰骋,并且开司马门外出。这件事让曹操勃然大怒,将守门的官吏处死。并且对诸侯严加管束,惹下大祸的曹植自然在曹操心中失去了地位。本来曹操说曹植是自己儿子中最可定大事的人,可是出了这件事后,曹操再也不相信诸侯,对曹植另眼相看。

曹操最后还是给了曹植一次机会。那是在关羽发动襄樊之战的时候,他派曹植领兵去救援被围的曹仁。曹丕借着送行的机会,逼迫曹植饮酒,以至于曹植喝得大醉。曹操叫曹植去面授机宜的时候,曹植因为醉酒不能前往。曹操因此罢免了曹植的任务,从此曹植再也没有了翻身之日。

曹丕与曹植除了争夺王位继承权的恩怨,在女色上也有着一段纠葛。曹丕在随同曹操攻打袁氏势力的时候,趁乱娶了袁绍次子袁熙的妻子甄氏。当时甄氏的丈夫还在,她与曹丕的婚姻更多的原因是为了保命。这给她与曹丕的婚姻笼罩了一层阴影。

在曹家,才貌双全的曹植对甄氏十分爱恋。他们之间也曾经传出过绯闻。在曹丕与曹操出征,曹植留守邺城的时候,甄氏不但对曹丕不管不问,还将孩子交给婆婆,自己经常私自外出。当他人责问甄氏的时候,她还不以为然。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甄氏与曹丕的感情出现了裂纹。因为以上的双重原因,曹丕在心中对曹植恨之入骨。在他继位后,对曹植进行了报复,七步成诗就发生在此时。不过曹丕没有杀死曹植,这又是为什么呢?

二、曹丕不杀曹植的原因。

曹丕在继位之后,曹植彻底失去了还手之力。面对昔日你死我活的对手,曹丕却网开一面,没有对他赶尽杀绝。他不但保留了曹植的生命,还封他为王,保留了他的封邑。曹丕不杀曹植,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曹植已经失去了危害曹丕的能力。早在曹操立曹丕为继承人时,就为曹魏的长治久安做了打算。他为了打击曹植的势力,不顾杨修才能出众,为自己立下过汗马功劳,寻找借口杀掉了杨修。杨修一死,曹植就失去了重要的谋士,更不是曹丕集团的对手了。

在曹丕继位后,他首先做的就是杀掉丁仪、丁廙和他们家的男子,彻底断绝后患。从此,曹植变成了孤家寡人。曹丕对此还不满足,他削减曹植的封邑,派地方官对他严加管束。没有一点实力的曹植,根本就无法对曹丕产生什么危害,曹丕也因此留下他一条命。

其次,曹丕要谋求好的名声。曹丕是建立曹魏政权的君主,为了体现曹魏政权的正统性,曹丕采取了禅让的形式。他先让手下营造出众望所归的气氛,再让汉献帝多次下诏书让位。而曹丕则多次推辞不受,最后摆出一副勉为其难的姿态,继承了帝位。

曹丕这样做,最主要的原因是天下还没有统一,刘备的蜀汉与孙权的东吴都在一旁虎视眈眈。再加上当时还有许多汉朝的拥护者,在国内推波助澜。为了解决这种内外交困的局面,曹丕首先就要在道义上站住脚。为了这个目的,曹丕必须要维护禅让的合法性,不让天下人抓住任何把柄。

因此,曹丕为了维护自己的名声,达到了偏执的地步。当东吴向自己称臣的时候,曹丕明知道其中有诈,还是欣然接受。他为了自己的天下臣服的虚名,不惜放弃与刘备一起攻打东吴的机会,同时也放弃了灭亡东吴,统一天下的机会。

在这种情况下,曹丕对于自己的亲兄弟曹植自然也网开一面。如果他对曹植下手,会遭到天下让的非议,让自己好不容易营造的形象毁于一旦。他将从一位众望所归的仁德之主,变成鼠肚鸡肠,连亲兄弟都容不下的狭隘小人。这是曹丕不能容忍的。作为一位政治家,曹丕选择了原谅曹植,没有杀掉他。

第三,曹丕没有放弃对曹植的迫害。不过,曹丕没有杀死曹植,并不代表他就放过了曹植。所谓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曹丕对落入自己手中的曹植,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进行了残酷的报复。这让曹植度日如年,生不如死,曹丕也达到了自己的心愿。

曹丕继位后,杀光了曹植的部下,并且让人弹劾曹植,贬了曹植的爵位,并且剥夺了曹植的封邑。在多年之后,原先有万户封邑的曹植,才恢复到二千五百户的封邑,才仅仅是以前的四分之一。

曹丕对于曹植严加管束,曹植的处境如同囚徒。曹魏派给曹植的人员都是些无能无才之徒,护卫他的兵员都是些老弱残兵。就算是这样,曹植的手下比其他诸侯还要少上一半。至于说其他物资供应,就更可想而知了。

曹丕不但在待遇上刁难曹植,还在感情上对他进行折磨。在曹丕继位后,对甄氏昔日的表现耿耿于怀。他将甄氏赐死,还用她的长发盖住面庞,用糠塞住嘴巴,免得她对地府喊冤。曹丕明明知道曹植对甄氏的感情,还专门召见曹植,将甄氏的枕头赏赐给他。曹植见到后痛哭流涕,曹丕则在旁边冷眼观看。曹植为此专门写了《洛神赋》,表达他内心对甄氏的怀念。可见这件事对他精神的打击之大。

除掉物质、感情上的打击,对曹植最大的打击莫过于事业上的失意。曹植对自己的才能十分自信,一心想要建功立业,青史留名。可是曹丕恰恰看准了这一点,对曹植进行了沉重的打击。曹植多次向曹丕上表,表示自己想要为国效力的愿望。

可是,曹植的请求,只是得到的是曹丕冷漠的回答。曹丕根本就不给曹植报效国家的机会,让他怀才不遇,永远不得施展。到了最后,曹植不要说想要得到任用的机会,连和皇帝单独见面谈话的机会都不可得。

在多重打击下,曹植对自己的前途完全绝望了。在这种严酷的现实里,曹植郁郁寡欢,度日如年。最后他得了疾病,在四十一岁的时候就早早离开了人世。曹丕虽然没有杀死曹植,但是他的迫害,比直接杀死曹植还要残酷。

结语:

曹丕与曹植在争夺王位继承人的过程中,进行了你死我活的斗争。最终曹丕获得了胜利,成为曹魏的开国皇帝。在曹丕继位后,他并没有杀死曹丕,而是放他一马。这并不是因为他没有杀死曹植的动机,而是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

曹丕杀光了曹植的幕僚,对他贬爵削减封地,降低他的待遇,在物质上歧视曹植。他还用各种手段打击曹植,用甄氏的死刺激曹植,在十一年里将曹植迁徙了三次封地,让他始终生活在颠沛流离之中。

最打击曹植的是,曹丕根本不给曹植施展才华的机会,让他怀才不遇,壮志难酬。最终,承受不住长年打击的曹植,早早发病而死,结束了悲惨的一生。曹丕对曹植的这种惩罚,远比直接杀死他还要来得残酷。

标签: 曹植

更多文章

  • 曹植触碰到了曹操的什么底线,最终导致他失宠?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小乐园标签:曹植

    曹植字子建,自小非常聪明,才十岁不到,就可以背出《诗经》《论语》及往代历史各种诗书,活泼好动,聪明伶俐,被父亲提问常常应声而对。曾经有七步作诗的壮举,更是让人对他连连称赞。曹操一开始把重心转移到曹植身上,曹植15岁便开始追随曹操东征海贼,17岁随父亲南征刘表,38岁时曹植被封东阿。他一生非常注重隐士

  • 曹操最喜欢三儿子曹植,为什么把皇位传给曹丕?

    历史人物编辑:钰说时光标签:曹植

    据史书记载:曹操每逢宴会,必令曹植当场作诗赋助兴,曹植不仅出口成章,‘援笔立成’,更是“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每次都赢得满堂彩,让曹操觉得倍有面子。这足以看出曹植的才华是多么高超,也让同是文学家的曹操惊喜不已,而且放荡不羁的三儿子曹植身上仿佛看到了曹操自己的年

  • 曹操一直很欣赏曹植,为什么最后曹丕占了上风

    历史人物编辑:阿贤搞笑标签:曹植

    其实曹操最欣赏的应该是自己的嫡长子曹昂,最喜爱的是小儿子曹冲。曹丕小时候也受宠,十岁还上过战场。只不过,相对于曹植来说,曹丕在某一段时间之内确实是不如曹植受宠的。先说曹操的梦吧,曹操的梦想我觉得很简单,就是整个国家可以再度统一,老百姓安居乐业。能够吃饱穿暖。这样的话,曹操需要的继承人绝对不是曹丕这样

  • 选继承人的问题上,曹植还是曹丕?曹操的确很纠结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曹植

    在历史上,有过很多夺嫡之争的宫廷风云,有的骨肉相残,有的甚至弑父夺位,曹操的儿子中有文武双全的曹丕,也有才高八斗的曹植,到底是选择曹丕做继承人还是让曹植接班,曹操纠结过,那么,曹操为什么纠结呢?按常理来说,父亲喜欢哪一个儿子让哪一个儿子做继承人,这合情合理,但是对于曹操来说,立长还是立贤,这是个问题

  • 曹丕死后,曹植兴奋不已,准备大展拳脚,不料曹丕的儿子更狠

    历史人物编辑:超级七品小芝麻官标签:曹植

    曹丕去世后,曹植虽然外表悲痛,但内心其实兴奋不已,因为失去曹丕的压制,曹植将迎来人生的高光时刻,他已经准备好大展拳脚了,结果新继位的侄儿,狠辣程度远超众人的想象!被曹丕压制的曹植曹丕和曹植那是同父同母的兄弟,都非常有才华,按照常理来说,这两人的关系应该非常好,然而在正史中,这两人之间的关系,根本称不

  • 曹植一度是曹丕的有力竞争者,曹操死后,曹丕对曹植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家兴说史标签:曹植

    曹植是曹操与卞氏所生的第三子,自幼熟读诗书,才思敏捷,曹操和他探讨诗文时,都能出口成章。而且曹植平时比较简易,不追求华丽的车马服侍,很对曹操的胃口,因此深得宠爱。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曹植就被封为平原侯。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曹操征讨江东时,还让曹植留守邺城,可见对他的器重。(曹植)性简易

  • 为何曹丕更适合做接班人,曹操看重哪些品质,才决意舍去曹植

    历史人物编辑:云听历史标签: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是我们在小学的时候学过的一首古诗,主要说是曹操的两个儿子,曹植和曹丕之间的兄弟相残,这首诗的作者是曹植,背景则是曹丕让他在七步中成诗便可不杀他。迫于这种压力,天资聪颖的曹植很快就做出了这首七步诗。同样都是曹操的儿子,不一起为魏国的建设而奋斗,反而

  • 曹丕为什么最后没有杀掉曹植?

    历史人物编辑:江辰雨标签:曹植

    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很多人对这首诗都非常熟悉,这就是著名的曹植七步成诗。历史的记忆和评价,往往和当时的成败得失并不一致,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曹植,后世曹植的名气,远远在他哥哥曹丕之上。尽管曹丕的文学才华也非常高,甚至还写出了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文集《典论》,但在大家的印象里,

  • 曹操宠爱曹植多过曹丕,是因为曹植文采好,曹丕比不上吗?

    历史人物编辑:阿槐方言配音标签:曹植

    曹操一生儿子众多,有名字的25人,还有3位养子。在众多儿子当中,曹丕和曹植都不是曹操最喜欢的一个,曹操最喜欢的其实是曹冲。曹冲就是语文课本当中《曹冲称象》哪一位。曹冲称象时的年龄据说才五六岁,简直就是一个神童,曹冲非常宠爱他,且有意立他为继承人。但是, 曹冲很不幸的是,13岁就早亡了。所以,曹冲去世

  • 为何生前得宠的甄宓,死后却被糟糠塞嘴,以布盖面,不入皇陵呢?

    历史人物编辑:张丽萌标签:甄宓

    为何生前得宠的甄宓,死后却被糟糠塞嘴,以布盖面,不入皇陵呢?有一句话叫上梁不正下梁歪,尤其是父母和孩子之间,孩子往往会不自觉的去模仿父母,如果父母起到一个坏的表率自然无法让孩子信服。我们总说帝王注定无情,帝王之家注定是寡人,可是帝王也是人啊,也有喜怒哀乐,父母子女,也会有七情六欲,会犯错!今天小编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