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植败给曹丕后,对儿子寄予厚望,哪料他儿子的结局,比他还惨

曹植败给曹丕后,对儿子寄予厚望,哪料他儿子的结局,比他还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静心读史 访问量:3355 更新时间:2024/1/20 12:44:40

所谓:最苦莫过帝王家!其实这句话对三国时期的曹植也非常适用。跟哥哥曹丕为了世子之位,争斗多年后,曹植败给曹丕!从此,曹植就只能仰望这曹丕,一步步登上帝王宝座。

曹植这位当年曹丕最大的竞争对手,自然也就成了皇帝曹丕的泄愤目标,所谓亲情也好,兄弟情也罢,最终都变成了“七步之内的滴血诗歌”,而得到一个皆大欢喜的故事。

曹植虽被曹丕分封出去,离开了曹丕,却似乎永远也斩不断,曹丕拴在他身上的那根线,如提线木偶一样,被曹丕一会封到山西,成为“安乡侯”,一会又跑到山东,变成“鄄城侯”,屁股还没坐热就又去了河南,这回是“雍丘王”……

正是在这一次又一次的改封和迁移中,曹植却早已跨越了《七步诗》的人间步履,留下了《洛神赋》的千古名篇。而随着曹丕去世,曹睿登基,曹植的处境虽大为改善,但显然曹睿对这位亲叔叔,也是防范严密。

所谓名声,也是累赘,谁让曹植当年把曹丕逼得和比得,狼狈不堪呢?好在曹植也有个儿子,这对曹植来言,堪称是最大的安慰了。毕竟天下父母一般同,都是望子成龙!

曹植本来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曹苗,可惜早夭了,没有留下啥记载。次子叫曹志,便成了曹植唯一的寄托了。让曹植欣慰不已的是,曹志从小就聪颖好学,而且对骑术射箭也是拿得起放得下,喜得曹植说道:“此保家主也!”显然曹植对儿子寄予厚望。

公元232年,三国时期著名的才子曹植去世了!大概让曹植想不到的是,最终他的曹魏天下,被司马家给拿走了。而此刻的曹志,也早已经长大成人了。当年曹植曾预言,他是“保家主也”,却成了“尴尬的预言”。

何为“保家主也”?就是“保卫国家的勇士”。但问题是,当魏帝曹髦从喊着“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到率领着由宫人等组成的所谓队伍,举着宝剑,驾着战车,冲进司马昭府门,直至被成济一矛刺死,即没有看到曹志的身影,更没有听到他对此发出过啥声音。

反而历史却记载了曹志跟司马炎是好哥们!以至于,司马炎再接再厉,逼着魏帝曹奂禅让后,还曾这样点评过曹志:先朝(曹魏)已经过去,这是正常的朝代更迭,对他们的后裔,不能一棍子打死……前济北王曹志,这个人不但有才华,还品行清廉,是魏室里的第一英才,我非常喜欢,封他为乐平太守!

曹志欣然上任,在太守的位置上干得非常潇洒。毕竟是曹植的后代,喝酒打猎,吟诗唱赋,欣赏歌舞等,样样拿得起放得下,以至于连史书都如此调侃道:当时见者,未能审其量也!

啥意思?就是说,没有人能窥测得出,曹志到底有多大的才德……换种粗俗的说法就是:曹志这小子,天天干啥呢?咋这么没谱啊!

但曹志越这样,司马炎却越喜欢,没多久就把曹志调任到了翰林院,然后又出任祭酒。所以曹志跟司马炎这对好哥们,并没有因朝代更迭,前辈的恩怨而影响到友情,其实这真算是难得了!

不过,在这难得之下,恐怕就是一个极力表现大度宽容,展现仁君之风。一个极力掩饰才德,表现出甘为臣子——这似乎回到了曹丕和汉献帝当年的模样般。就是不知,曹操若九泉有知的话,是该哭还是该笑。

但曹志既便如此,也终究未逃脱宿命。司马炎的亲弟弟司马攸,不但威望高,且非常得人心,使得司马炎对他非常忌惮,于是也学着曹丕当年对待曹植一样,把司马攸封到了边远的地方。

这一下可算戳到曹志心窝了,自己父亲曹植不也是如此吗?所以曹志终于说出了心里话:哪有如司马攸这样的高才,重蹈我老爸当年覆辙的道理呢?应该被留在京城,给予重任才对。说完后,曹志还觉得不够,就又给好哥们司马炎写奏折,情真意切的劝司马炎重用亲弟弟司马攸。

司马炎大怒!结果曹志被以结党营私之罪,下了大牢。但却没有杀他,最终只免了曹志的官职。经此遭遇后,曹志终于明白了自己到底是啥地位。虽后来,司马炎又用了他。但曹志却再无当初“喝酒打猎,吟诗唱赋,欣赏歌舞”的雅兴。

以至于在母亲去世后,由于曹志给母亲治丧时,有超标,即不符合自己应有礼仪,而导致曹志心惊胆战,因而得病,从此人变得喜怒失常,其实就是疯了……

曹志就这样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虽被老爸寄予厚望,但最终的结局却比老爸曹植还要惨!

标签: 曹植

更多文章

  • 三国鼎立:七步诗曹植悲伤,安南方七擒七纵

    历史人物编辑:萧家老大标签:曹植

    三国鼎立:七步诗曹植悲伤,安南方七擒七纵魏主曹丕闻得吴蜀联盟,自知不妙,便召群臣商议,即欲起兵伐吴。侍中辛毗进谏道:“天下新定,土广民稀,骤欲劳师,未必果利;为今日计,不若养民屯田,待十年后,足食足兵,方可吞吴并蜀,混一天下。”十年为期,并非迂言。曹丕雄心勃勃十个月且不肯待,怎肯待至十年以后?当下叱

  • 曹操与自己儿子曹丕、曹植3人抢1个女人?其实这就是一个八卦而已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靠谱学标签:曹植

    人生常多感慨,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不管在任何朝代,情字当头,总是会产生很多有趣的故事,只是这些故事有的成了经典,有的成了遗憾,有的则成了八卦却一直流传下来。比如三国时期的“一女乱三曹”,就是其中最大的八卦头条之一,为何这样说呢?所谓三曹就是指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一女乱三曹则是讲曹操

  • 都说曹植比曹丕有才,其实曹丕多才多艺,曹丕有个才艺还完胜曹植

    历史人物编辑:史令官标签:曹植

    大家好,龙傲很高兴与大家一起探讨古代历史以及闲评文学作品。我们一起来探讨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第二十八讲:都说曹植比曹丕有才,其实曹丕多才多艺,曹丕有个才艺还完胜曹植。我国的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人才济济,不但名将如云,同时也有着不少的文学才子。知名度比较高的有:建安七子,三曹父子,蔡邕,蔡文姬等人。这里

  • 曹丕看到两头牛打架,命令曹植作诗但不能出现牛字,结果流传千古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爱旅行标签:曹植

    三国是一段精彩纷呈的历史时期。其中,曹丕、曹植的夺嫡之争就是一条错综复杂的故事线。结局大家都知道,曹丕击败曹植,顺利上位。但是,曹丕没有放弃对弟弟的打压,这后面,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曹丕曹植的夺嫡之争一代枭雄曹操,文治武功多有被后人称道之处,但在后辈继承权的问题上,也多少犯了很多君主会犯的错误。曹操

  • 曹丕和曹植是生死对手,为何曹丕继位后,没有杀死曹植报仇雪恨?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侃影标签:曹植

    一提起曹丕和曹植兄弟,大家就会记起那首著名的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据说这首诗是曹丕逼迫曹植七步成诗所作,诗句中表达了曹植那种绝望的心情。曹丕对于曹植,确实有杀曹植的心理和动机,这是因为多年仇恨的积累造成的。那么,为何最后曹丕也没有杀掉曹植呢?一、曹丕与曹植的恩怨。曹

  • 曹植触碰到了曹操的什么底线,最终导致他失宠?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小乐园标签:曹植

    曹植字子建,自小非常聪明,才十岁不到,就可以背出《诗经》《论语》及往代历史各种诗书,活泼好动,聪明伶俐,被父亲提问常常应声而对。曾经有七步作诗的壮举,更是让人对他连连称赞。曹操一开始把重心转移到曹植身上,曹植15岁便开始追随曹操东征海贼,17岁随父亲南征刘表,38岁时曹植被封东阿。他一生非常注重隐士

  • 曹操最喜欢三儿子曹植,为什么把皇位传给曹丕?

    历史人物编辑:钰说时光标签:曹植

    据史书记载:曹操每逢宴会,必令曹植当场作诗赋助兴,曹植不仅出口成章,‘援笔立成’,更是“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每次都赢得满堂彩,让曹操觉得倍有面子。这足以看出曹植的才华是多么高超,也让同是文学家的曹操惊喜不已,而且放荡不羁的三儿子曹植身上仿佛看到了曹操自己的年

  • 曹操一直很欣赏曹植,为什么最后曹丕占了上风

    历史人物编辑:阿贤搞笑标签:曹植

    其实曹操最欣赏的应该是自己的嫡长子曹昂,最喜爱的是小儿子曹冲。曹丕小时候也受宠,十岁还上过战场。只不过,相对于曹植来说,曹丕在某一段时间之内确实是不如曹植受宠的。先说曹操的梦吧,曹操的梦想我觉得很简单,就是整个国家可以再度统一,老百姓安居乐业。能够吃饱穿暖。这样的话,曹操需要的继承人绝对不是曹丕这样

  • 选继承人的问题上,曹植还是曹丕?曹操的确很纠结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曹植

    在历史上,有过很多夺嫡之争的宫廷风云,有的骨肉相残,有的甚至弑父夺位,曹操的儿子中有文武双全的曹丕,也有才高八斗的曹植,到底是选择曹丕做继承人还是让曹植接班,曹操纠结过,那么,曹操为什么纠结呢?按常理来说,父亲喜欢哪一个儿子让哪一个儿子做继承人,这合情合理,但是对于曹操来说,立长还是立贤,这是个问题

  • 曹丕死后,曹植兴奋不已,准备大展拳脚,不料曹丕的儿子更狠

    历史人物编辑:超级七品小芝麻官标签:曹植

    曹丕去世后,曹植虽然外表悲痛,但内心其实兴奋不已,因为失去曹丕的压制,曹植将迎来人生的高光时刻,他已经准备好大展拳脚了,结果新继位的侄儿,狠辣程度远超众人的想象!被曹丕压制的曹植曹丕和曹植那是同父同母的兄弟,都非常有才华,按照常理来说,这两人的关系应该非常好,然而在正史中,这两人之间的关系,根本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