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丕曹植立嗣之争

曹丕曹植立嗣之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浮玉织史 访问量:2126 更新时间:2024/1/16 2:22:22

建安16年,曹植被封平原侯,而曹丕为五官中郎将,置官属,为丞相副。按当时来看,曹操应该是没有将曹植视为接班人看待的,封曹植为侯,而不封曹丕,明显是准备让曹丕以嗣子身份嗣侯,且让曹丕为丞相副,很显然是有培养曹丕之意。而之后不久,“文帝与平原侯植并有拟论。”,则开始有了两人关于立嗣的较量。

据记载,曹丕有贾诩、崔琰毛玠邢颙桓阶等人拥护,又得陈群、司马懿、吴质、朱铄作为羽翼,而曹植作为斗争失败的一方,则记载较少,能见者仅有杨修,丁仪、丁廙并和杨俊相善。

贾诩不教曹丕以术,而教他不违子道,崔琰甚有威重,朝士瞻望,毛玠刚直忠公,为众所惮,邢颙被称为德行堂堂邢子昂,都是重德之人。而曹植那边的丁仪等人则不同,陷害徐奕、崔琰、毛玠、何夔,虽说两党之间必然互相攻讦,因为曹植的失败,史书记载也自然会有曲笔,但丁仪等人在操行方面应该是没什么可令人称赞的地方。而且如丁仪这般各种搬弄是非陷害大臣的行为,只怕只会遭到更多大臣怨恨和不齿并与之对立吧。而且丁仪作为曹植的腹心,丁仪的所作所为到底是他本人的意思还是曹植的意思呢?而杨修各种揣测曹操,却不知收敛,又不小心,除了能增加曹操的怨恨,还能干啥呢?

曹植才能当非曹丕能比,丁仪称其奇才,丁廙则赞聪明智达,其殆庶几。至於博学渊识,文章绝伦。而曹植与邯郸淳讨论文章赋诔、当官政事、用武行兵等事,更让邯郸淳惊叹称之为天人,连曹操本人都曹植“儿中最可定大事”。而从曹植给曹睿的上疏可以看出他对自己的才能也颇为自信。因为曹植的才能,天平在向曹植倾斜,本传称“几为太子者数矣。”

而曹植这个人也有毛病,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如邢颙传称“颙防闲以礼,无所屈挠,由是不合。”,本传称“植尝乘车行驰道中,开司马门出。”,做事如此随性而不尊法度,傅玄称“魏武始好法术,而天下贵刑名”,曹植的所作所为,纵使才高八斗,又如何能为曹操所喜?自然而然,曹丕被立为太子。建安24年,曹操本欲以曹植南救曹仁,但曹植因醉酒不能受命,再次让曹操失望。白白浪费让曹操再次重视他的最后机会。如此之人怎能担当重任?

或许如魏略所称,虽然早已立曹丕为太子,但曹操临死之前仍有立曹植的意思,但丁仪之前的所作所为,而且曹操已死,百官更会偏向曹丕还是曹植呢?也可能曹彰只是帮曹丕试探曹植,“不见袁氏兄弟乎”的曹植完全不如当年有争立之心。

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曹丕虽然心胸狭窄,至少打交道的还是有一群有德行的人,而曹植的心腹丁仪杨修这些人呢?完全无法在德行操守方面给曹植带来正面影响。司马孚传称他为“负才陵物”,有才无德,曹操还能忍,但以曹操性严又重法术,而曹植这种任性妄为的性格,又如何去跟曹丕争斗呢?

标签: 曹植

更多文章

  • 曹植败给曹丕后,对儿子寄予厚望,哪料他儿子的结局,比他还惨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曹植

    所谓:最苦莫过帝王家!其实这句话对三国时期的曹植也非常适用。跟哥哥曹丕为了世子之位,争斗多年后,曹植败给曹丕!从此,曹植就只能仰望这曹丕,一步步登上帝王宝座。曹植这位当年曹丕最大的竞争对手,自然也就成了皇帝曹丕的泄愤目标,所谓亲情也好,兄弟情也罢,最终都变成了“七步之内的滴血诗歌”,而得到一个皆大欢

  • 三国鼎立:七步诗曹植悲伤,安南方七擒七纵

    历史人物编辑:萧家老大标签:曹植

    三国鼎立:七步诗曹植悲伤,安南方七擒七纵魏主曹丕闻得吴蜀联盟,自知不妙,便召群臣商议,即欲起兵伐吴。侍中辛毗进谏道:“天下新定,土广民稀,骤欲劳师,未必果利;为今日计,不若养民屯田,待十年后,足食足兵,方可吞吴并蜀,混一天下。”十年为期,并非迂言。曹丕雄心勃勃十个月且不肯待,怎肯待至十年以后?当下叱

  • 曹操与自己儿子曹丕、曹植3人抢1个女人?其实这就是一个八卦而已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靠谱学标签:曹植

    人生常多感慨,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不管在任何朝代,情字当头,总是会产生很多有趣的故事,只是这些故事有的成了经典,有的成了遗憾,有的则成了八卦却一直流传下来。比如三国时期的“一女乱三曹”,就是其中最大的八卦头条之一,为何这样说呢?所谓三曹就是指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一女乱三曹则是讲曹操

  • 都说曹植比曹丕有才,其实曹丕多才多艺,曹丕有个才艺还完胜曹植

    历史人物编辑:史令官标签:曹植

    大家好,龙傲很高兴与大家一起探讨古代历史以及闲评文学作品。我们一起来探讨三国时期的这段历史。第二十八讲:都说曹植比曹丕有才,其实曹丕多才多艺,曹丕有个才艺还完胜曹植。我国的三国时期英雄辈出、人才济济,不但名将如云,同时也有着不少的文学才子。知名度比较高的有:建安七子,三曹父子,蔡邕,蔡文姬等人。这里

  • 曹丕看到两头牛打架,命令曹植作诗但不能出现牛字,结果流传千古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爱旅行标签:曹植

    三国是一段精彩纷呈的历史时期。其中,曹丕、曹植的夺嫡之争就是一条错综复杂的故事线。结局大家都知道,曹丕击败曹植,顺利上位。但是,曹丕没有放弃对弟弟的打压,这后面,还会发生什么故事呢?曹丕曹植的夺嫡之争一代枭雄曹操,文治武功多有被后人称道之处,但在后辈继承权的问题上,也多少犯了很多君主会犯的错误。曹操

  • 曹丕和曹植是生死对手,为何曹丕继位后,没有杀死曹植报仇雪恨?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侃影标签:曹植

    一提起曹丕和曹植兄弟,大家就会记起那首著名的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据说这首诗是曹丕逼迫曹植七步成诗所作,诗句中表达了曹植那种绝望的心情。曹丕对于曹植,确实有杀曹植的心理和动机,这是因为多年仇恨的积累造成的。那么,为何最后曹丕也没有杀掉曹植呢?一、曹丕与曹植的恩怨。曹

  • 曹植触碰到了曹操的什么底线,最终导致他失宠?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小乐园标签:曹植

    曹植字子建,自小非常聪明,才十岁不到,就可以背出《诗经》《论语》及往代历史各种诗书,活泼好动,聪明伶俐,被父亲提问常常应声而对。曾经有七步作诗的壮举,更是让人对他连连称赞。曹操一开始把重心转移到曹植身上,曹植15岁便开始追随曹操东征海贼,17岁随父亲南征刘表,38岁时曹植被封东阿。他一生非常注重隐士

  • 曹操最喜欢三儿子曹植,为什么把皇位传给曹丕?

    历史人物编辑:钰说时光标签:曹植

    据史书记载:曹操每逢宴会,必令曹植当场作诗赋助兴,曹植不仅出口成章,‘援笔立成’,更是“骨气奇高,词彩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粲溢今古,卓尔不群,”每次都赢得满堂彩,让曹操觉得倍有面子。这足以看出曹植的才华是多么高超,也让同是文学家的曹操惊喜不已,而且放荡不羁的三儿子曹植身上仿佛看到了曹操自己的年

  • 曹操一直很欣赏曹植,为什么最后曹丕占了上风

    历史人物编辑:阿贤搞笑标签:曹植

    其实曹操最欣赏的应该是自己的嫡长子曹昂,最喜爱的是小儿子曹冲。曹丕小时候也受宠,十岁还上过战场。只不过,相对于曹植来说,曹丕在某一段时间之内确实是不如曹植受宠的。先说曹操的梦吧,曹操的梦想我觉得很简单,就是整个国家可以再度统一,老百姓安居乐业。能够吃饱穿暖。这样的话,曹操需要的继承人绝对不是曹丕这样

  • 选继承人的问题上,曹植还是曹丕?曹操的确很纠结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曹植

    在历史上,有过很多夺嫡之争的宫廷风云,有的骨肉相残,有的甚至弑父夺位,曹操的儿子中有文武双全的曹丕,也有才高八斗的曹植,到底是选择曹丕做继承人还是让曹植接班,曹操纠结过,那么,曹操为什么纠结呢?按常理来说,父亲喜欢哪一个儿子让哪一个儿子做继承人,这合情合理,但是对于曹操来说,立长还是立贤,这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