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权为何不顾东吴安危,也要除掉陆逊?只因陆逊做错了一个选择

孙权为何不顾东吴安危,也要除掉陆逊?只因陆逊做错了一个选择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金牛座的菲姐 访问量:697 更新时间:2024/6/17 17:50:36

在古代封建王朝中,帝王是一国之君、天下之主,受百官朝拜、万民敬仰,多少人为了坐上这个位子,父子、兄弟、叔侄之间相互争斗,最终只有一个胜利者踩踏着众人的肩膀和鲜血走上皇位,傲视群雄,俯瞰天下。在很多朝代中都发生过因为继承者的问题牵连了很多人入狱甚至丧命,比如大清的“九子夺嫡”。不过在三国时期,也有过因为立储之事而引发的血案。

司马懿在曹魏的世子之争中选择支持曹丕,从而在曹丕即位后得到了重用。然而陆逊却在自己功成名就之后,还去参与帝王家事,惹得孙权甚至不顾东吴的安危,也要将陆逊除掉。可怜陆逊聪明一世,本就已经功高震主,应当选择急流勇退的时候却不懂得明哲保身,从而引来了杀身之祸。

陆逊出生在江东名门望族,世代非富即贵,祖父和父亲都是高官。可惜的是陆逊父亲早亡,祖父陆骏的弟弟陆康将他接到了自己镇守的庐江城,从小悉心教养,就是希望这孩子长大能够有出息。陆逊也没有让从祖父失望,从小文武双全,尤其在军事和政治上的才华尤为突出。

公元194年,袁术孙策攻占庐江城。孙策的实力有目共睹,陆康只是一个庐江城的太守,怎么可能抵挡得住?因此他早早地将年幼陆逊送到了吴郡躲避战事,而自己却死在了这场战乱之中。如此看来,陆逊对孙家应该是怀有很深的仇恨的。可世事无常,阴差阳错中陆逊居然成为了孙权的幕僚。

可谓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江东沃土人才济济,孙权广纳贤才,麾下不少能人志士,对于年轻的陆逊也没有太过在意。所以一开始陆逊都是做一些无关痛痒的工作,多是处理内务。可有才能的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比别人出色,交给陆逊的工作都完成得让人挑不出一丝的问题,这也让孙权逐渐注意到了这个年轻人。

陆逊真正开始被孙权信任和重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就是关羽大意失荆州那回,曹操暗中与孙权结盟,前后夹击关二爷,当时陆逊也有参加,并且派给他的任务也完成得十分圆满,不仅关羽死了,东吴也收复了失地。

从这以后,陆逊的仕途一发不可收拾。公元222年,陆逊火烧连营,蜀汉大军损失惨重,刘备败兴而归,最终在白帝城病逝。陆逊名声大振,在江东地区名望不断上涨。表面看起来的风光,往往背地里都是暗流涌动,一个不小心就是船翻身死。自古以来,大臣功高盖主就是帝王心中最大的忌讳。

孙权为何不顾东吴安危,也要除掉陆逊?只因陆逊做错了一个选择

这个时候的陆逊已经是功成名就了,可他却不知死活地参与到了夺嫡之争中。公元245年,孙和孙霸为了继承人的位子明争暗斗,将东吴内政闹得是乱七八糟。孙权其实属意孙霸,不喜欢孙和,但是他也想趁着两人相争的契机看看孙霸是否有这个实力成为赢家。可没想到陆逊参与了进来,还公然支持孙和,让孙权进退两难。孙权还活着,陆逊就敢明目张胆地掺和太子之争,若是孙权死了,难道还要篡位不成?即便陆逊没有这个想法,可是孙权却不能容忍陆逊继续活下去。而陆逊作为一代明臣,没有死在战场上,也没有死在对手的刀下,却死在了自己忠心效命的人手中,可悲又可叹!

标签: 陆逊

更多文章

  • 明知道陆逊会火烧连营,诸葛亮为何不劝刘备?陆逊说出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史雨豪标签:陆逊

    一说起三国演义这部电视剧,显然大家都会有说不完的话题,毕竟里面的故事情节非常的精彩,而且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独有的特点,有些情节更是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谈话的内容,让你想不看它都很难。而一说起这部影视剧,不知道大家在脑海中立马会想起哪个人物?我想应该会有不少人想起刘备,毕竟人家可是三国争霸中的其中一员,

  • 夷陵之战,刘备若是带上诸葛亮,能否战胜陆逊?答案显而易见

    历史人物编辑:钰说时光标签:陆逊

    夷陵是三国时期的重要根据地,因为它是峡口的交通枢纽,附近的山脊峡谷纵横交错,以备防御工事。夷陵周围的县城被集合成为两个,曹操和刘备两人成立了独立的军政机构。孙权紧随其后,西陵和乐乡多次合并分立。从夷陵的地理特征和军事价值来看,夷陵是汉代荆州南郡所在的县名,位于今湖北宜昌市区。因西北宜山而得名。自汉末

  • 陆逊真的不如诸葛亮吗?是否可以因此说诸葛亮不如陆逊?

    历史人物编辑:何攀标签:陆逊

    一直以来诸葛亮作为军师中的代表人物,已经被吹捧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我希望不要以《三国演义》的眼光去评判诸葛亮,尽量还原一个真实的诸葛亮,褪去被神化的外衣,诸葛亮是否真的像传说中那么厉害呢?他和陆逊相比又怎么样呢?其实要让这两人一决高下并不难,只要对比两人指挥过的战争就知道了。陆逊一共指挥过三次较大的战

  • 孙权晚年真的昏庸无道,连陆逊这样的功臣都要逼死?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丰碑标签:陆逊

    尽管在《三国演义》中罗贯中极力吹捧诸葛亮,极力贬低东吴政权,对周瑜、鲁肃、陆逊评价不高,然而你真去翻开历史,看看三国形成的三大战役,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东吴是参与两次,获胜两次,成绩摆在那里,你不承认也是不行的。陆逊在这里面更是扮演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作为一个出将入相全能型的人物,陆逊对

  • 三国鼎立:陆逊示弱逛刘备,火烧连营七百里

    历史人物编辑:萧家老大标签:陆逊

    三国鼎立:陆逊示弱逛刘备,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已到秭归,连接捷报,当然欣慰。嗣闻吴国用陆逊督军,统兵五万,在猇亭东南屯营,料知必有剧战,因令各军严行加防,准备厮杀。待了旬余,不见动静,于是打算亲出攻陆逊;治中从事黄权进谏道:“吴人耐战,我军又沿流直下易进难退,况吴魏近时通和,陆逊多智,未始非待魏进兵,

  • 东吴只有五位大臣有谥号,除了陆逊,你还知道哪一位?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陆逊

    在古代历史上,谥号是用来评价皇帝、诸侯、大臣等重要人物的生平,也即不是人人都能获得的。比如就蜀汉来说,历史上只有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等十多位大臣获得了谥号。至于笔者今天要说的东吴,获得谥号的大臣则更少了,也即只有五位。一、陆逊陆逊出身吴郡陆氏。东汉建安八年(203年),陆逊历任海昌屯田都尉、定威

  • 陆逊为何能够击败身经百战的刘备?看看他的这些优秀品质

    历史人物编辑:清依说史标签:陆逊

    夷陵之战,陆逊为何能够以弱胜强,击败身经百战的刘备?今天我们来看看陆逊的处世之道,看看他有哪些优良的品质。纵观整个三国,陆逊无疑是后起之秀中十分优秀的人物之一,史书《三国志》专门为陆逊单独立传,足见其在三国的重要地位。陆逊为何能够击败三国里的一代英雄刘备,他是如何处世的,又有哪些优秀品质?心胸宽广,

  • 诸葛亮和陆逊,一样的鞠躬尽瘁,不一样的悲剧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皇宫标签:陆逊

    纵览《三国志》全篇,单独列传的臣子只有两个人,一个是诸葛亮,另一个就是陆逊。很多人可能会质疑,陆逊凭什么和诸葛亮一样单独列传,我想说的是陆逊在吴国,和诸葛亮在蜀国一样重要,陆逊各方面能力可以和诸葛亮相提并论。先来简单的摆摆事实,诸葛亮207年出山辅佐刘备,为刘备规划了隆中路线,可以说没有诸葛亮,刘备

  • 陆逊为孙吴立下汗马功劳,为什么孙权要削陆逊的兵权

    历史人物编辑:西施小女标签:陆逊

    孙权,是东吴的创立者和领袖之一,他在统治时期内实行了许多重要的政策和改革,其中之一就是对陆逊的军权进行削减。那么,孙权为什么要这样做呢?本文将从历史背景、政治需要和个人原因三个方面分析。首先,从历史背景来看,孙权在向中原进攻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困难和挑战。在这个时期,曹魏和蜀汉的势力都非常强大,而东

  • 刘备一生征战,战绩惊人,最终为何会败在年轻的陆逊手中?

    历史人物编辑:宠物小星球标签:陆逊

    三国时期是一段群雄纷争的时期,这一时期出现了很多诸侯。尤其是董卓之乱时期,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为了各自的利益谁都不服谁,结果就造成了群雄割据的局面,这一时期为三足鼎立埋下了祸患。赤壁之战后,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了。从此之后,华夏大地陷入了长达百余年的战乱。直到司马懿建立晋朝,三足鼎立的局面才消失。这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