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夷陵之战后,吴军统帅陆逊为何不乘胜入蜀,消灭刘备?

夷陵之战后,吴军统帅陆逊为何不乘胜入蜀,消灭刘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崔雷 访问量:3580 更新时间:2024/4/20 20:33:36

孙吴方面的主帅陆逊当然有想过啊!但是刘备拒守白帝,陆逊也无法进兵,双方也就只能打打嘴炮而已了。

对于陆逊来说,他肯定不能自作主张入蜀,因为孙权给陆逊的既定战略目标是阻击刘备军的东进,守住荆州。夷陵之战后,陆逊已经达成战略目标,就没有必要画蛇添足去入蜀了。

第一,刘备已经依山傍险做好了防守,陆逊以身犯险,风险太高。

第二,荆州以北也有来自曹魏帝国方面的军事压力,陆逊不可能把战线拉得太长。

第三,刘备也没有出蜀的能力了。

第四,孙权也不会答应入蜀的。

洞浦之战

在孙吴的沿江防线,魏帝曹丕也率大军坐镇许昌,指挥大军准备南下,孙权则早就领兵守卫沿江防线,双方主力在洞浦展开了遭遇战。

洞浦之战的前提是,孙权彻底跟曹丕摊牌:之前我向你示好是权宜之计,现在我江东没有危机了,我根本就不怕你。

曹丕知道自己被忽悠了,为了挣面子,命令进军,于是双方在洞浦打了一场。互有胜负,双方从此彻底撕破脸。

所以,在这样的局面下,刘备和孙权之间又建立其“外交通道”,互相让步,开始往和平复交上发展。

即便刘备心里不甘心,孙权也是逢场作戏惯了的人,单纯的也就只有曹丕了吧。

曹丕单纯

为什么我说曹丕单纯,因为当初孙权为了求得曹丕帮助(至少不与自己敌对),释放了当初被关羽擒拿的于禁等一系列魏国官员,其中有一个名叫浩周的,就是被孙权忽悠过的“被动间谍”。

孙权曾拉着浩周一起谈心,演技非常了得,表演自己对曹丕的忠贞,浩周本是降将,能受到孙权的礼遇,也是受宠若惊,自觉地把孙权对自己说的话当成真心之言。

等到浩周返回曹丕处,曹丕问浩周等人“孙权是不是真心投靠我大魏?”

原南阳太守东里衮说孙权不是真心的,浩周则坚持说孙权是真心的。

结果,曹丕选择相信浩周的话。这说明,曹丕的耳朵喜欢听好话。

曹丕也下诏让孙权交出儿子作为人质,孙权便以种种借口拖延时间。

甚至在曹丕南征之前,孙权还未得到夷陵之战的捷报之前,孙权还继续写信忽悠浩周,给一些虚假的承诺,让他继续给曹丕吹耳边风,以达到拖延时间的目的。

等到洞浦之战后,双方彻底翻脸;曹丕班师后,再也不理浩周了。

曹丕也不能全怪浩周单纯被人骗,明明也有如东里衮等人向自己反应孙权的话不可靠,曹丕作为领导,不听忠言,自己也是有领导责任的。

标签: 陆逊

更多文章

  • 《五虎定三国》战襄阳关羽中箭 据江陵陆逊撤围

    历史人物编辑:搞笑的哈皮哥标签:陆逊

    且说陆逊闻孙韶兵败身死,青、徐、兖三州己失,吕范自尽,不由吃惊。因召众将商讨。大将徐盛进言曰:“为今之计,乘汉军援兵未至,全师回国。”陆逊拔剑在手曰:“吾奉命专征,势成骑虎,众将敢言撤退,定斩不饶。”众将缄默无言。陆逊之子陆抗曰:“当务之急,阻击汉军援兵。”陆逊遂以韩当、周泰阻击黄忠,以朱异、于诠阻

  • 三国绝代双骄之东吴陆逊,才能和人品,直逼诸葛亮!

    历史人物编辑:茶小姐说历史标签:陆逊

    陆逊,是个孤儿,也是个公子哥,书生,家族有钱,他老爸去世的早,他跟着小爷爷陆康生活,那时还年轻,整天没啥事,光是读书,所以,陆逊就是一个书生。人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寻章摘句,把自己思想给读的固化了,他不是,他读着读着,把自己读的越来越牛B了。 孙策被刺客刺死后

  • 再读《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上)陆逊营烧七百里

    历史人物编辑:太空科技芯发现标签:陆逊

    上回说到刘备在密林溪涧扎营,陆逊得知后大喜,率兵前往侦查,只见平地上驻扎着一支不满万人的部队,大多是老弱残兵,打着“先锋吴班”的旗号。周泰说:“我愿意与韩将军分两路出击,如果不胜,愿受军法!”陆逊观察了很久,指着远方说:“前面山谷中有杀气升起,一定有伏兵。这些弱兵,不过是诱饵。诸位千万不要出战。”诸

  • 陆逊战无不胜,为何东吴处境却越来越窘迫,孙权发现问题所在

    历史人物编辑:寒云天标签:陆逊

    在东汉末年,战乱肆起,三分天下,出现了魏、蜀、吴三国鼎力的现象。如果提起曹魏当属司马懿,蜀汉必然是诸葛亮了,要说吴国那就是屡立战功的大将军陆逊了,其中诸葛亮与司马懿均是权臣之士,走到生命的终结也是获得善终.司马家族谋权篡位,夺下江山,而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也娶了刘禅的女儿,成为蜀汉的驸马爷,后来也是一

  • 三国五大名将抑郁而亡五大名将,东吴的陆逊最郁闷

    历史人物编辑:科学黑科技标签:陆逊

    三国是中国历史上一大乱世,名将之间的厮杀就无法避免死亡,有的在战场被杀,有的被暗算,有的因为自己的一些失误或者错误,抑郁而死。说到抑郁而亡的名将,三国就有几位值得大家关注,不妨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top 5 曹洪曹洪,作为曹操的从弟,跟随曹操征伐,战时曹操令其驻守本阵。汉中之战时,曹洪与曹休在下辩抵

  • 东吴集团3大王牌名将,陆逊上榜,周瑜排名第1

    历史人物编辑:劲爆文史标签:陆逊

    东吴集团3大王牌名将,陆逊上榜,周瑜排名第1东吴集团3大王牌名将,陆逊上榜,周瑜排名第1。要说东吴集团名将那第一肯定是周瑜,此人是三国时期的第1儒将,应该也是没人反对得。另外他的功劳很大,在东吴创业和守业的很多关键时候。他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如果当时没有他的话,江东大业恐怕难成。最初时孙策

  • 历史上孙权晚年为何非要逼死丞相陆逊呢?

    历史人物编辑:劲爆文史标签:陆逊

    出将入相的陆逊是三国后期的一个猛人,奇袭荆州,夷陵破蜀,石亭御魏,屡立奇功,深得孙权的信赖。然而,万万没有想到在陆逊63岁的时候,被孙权活生生的给逼死了。那么,孙权之前对陆逊是言听计从,为何最后非要逼死陆逊呢?这并非是孙权老糊涂,这是孙权下的一盘大棋而已,只是最后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遗患无穷。陆逊,

  • 东吴的两大都督,周瑜和陆逊,谁更有才能?

    历史人物编辑:陈城标签:陆逊

    真要比起才能的话,实事求是的说,除了长相、身材和音乐,在其他所有方面,陆逊比周瑜强多了。周瑜是三国时期有名的帅哥,人称周郎,郎就是帅哥的意思,周瑜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偏凭实力生存,周瑜不仅出身好,长得帅,而且颇有军事才能和战略头脑。周瑜之所以能成为江东集团在军事上的一把手,主要是周瑜与孙权的大哥孙

  • 孙权登基后,为什么要逼死陆逊?其实原因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张钒标签:陆逊

    孙权登基后,为什么要逼死陆逊?其实原因很简单孙权自哥哥孙策手中接过江东基业之后,奋斗数年,与曹操刘备斗智斗法,虽然最后成功建立了吴国,但个中辛酸恐怕也只有他自己明白。由于早年间经历的苦难,孙权年老之后开始多疑多思,陆逊之死就跟他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是孙权直接逼死了陆逊,按说陆逊对于吴国来说算是肱骨之

  • 陆逊火烧八百里连营,打残蜀汉根基,为何不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成晋南标签:陆逊

    在古代历史当中,除了一些名气超高的人,还有一些并不被大家熟知的人,但并不是不被大家熟悉的人,就没有什么能力,比如陆逊这一个三国时期吴国的人物,他就是一个很有能力有人,不仅在带兵打仗方面很有谋略,他更是一个天生很聪明的人,在政治方面也很有头脑,给大家的印象也是足智多谋的。有能力却没有好结果身为吴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