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绝代双骄之东吴陆逊,才能和人品,直逼诸葛亮!

三国绝代双骄之东吴陆逊,才能和人品,直逼诸葛亮!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茶小姐说历史 访问量:454 更新时间:2024/4/24 20:01:30

陆逊,是个孤儿,也是个公子哥,书生,家族有钱,他老爸去世的早,他跟着小爷爷陆康生活,那时还年轻,整天没啥事,光是读书,所以,陆逊就是一个书生。人家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寻章摘句,把自己思想给读的固化了,他不是,他读着读着,把自己读的越来越牛B了。 孙策被刺客刺死后,孙权坐镇江东,觉得陆逊这小伙子不错,把他召来,做了个小官。小官陆逊,开始安安心心的给孙权打工,做自己分内之事。那时候,江东人才辈出,诸如周公瑾、鲁肃等等,都是王佐之才,轮不上陆逊说话,陆逊作为一个小后生,整天跟着这些大腕们混。 刘备赶走刘璋,拿下成都之后,从孙权手里借的荆州,一直赖着不还,还派大将关羽镇守荆州。孙权为这事多次大发雷霆,却无计可施。而镇守荆州的关羽,并不是什么善茬,孙权想强夺计取荆州数次,都没有成功。当时周瑜鲁肃等等已经归西,孙权只好派吕蒙镇守陆口,和关羽为邻,各守疆界。吕蒙也不是等闲之辈,十几岁时上战场,就勇不可当,杀敌如切瓜,和关羽刚好是个对手。可是,吕蒙身体不大好,时常生病,一次吕蒙回家养病,路过陆逊地盘,陆逊打点礼物,前去参拜,言谈中就说到荆州事宜, 陆逊说:你跟关羽接壤,这事很重要,实在值得忧心。 吕蒙说:是啊,可是,我身体一直不好,没办法啊。 陆逊又说:关羽是个牛人,霸气侧漏、骄傲自满、锋芒毕露。但是,他志在向北方攻击曹操,没有把我们东吴放在心里,这是个好机会,他听说你病了,肯定不会防备我们,我们刚好出其不意,一举能拿下荆州。你回去见到主公孙权,跟他好好谈谈。 吕蒙又说:关羽智勇双全、恩威并重,已经虎踞荆州,极难对付,再说吧。 说完二人举手,各自走开。 吕蒙返回途中,走一路想一路,想什么呢?想陆逊的话~ 回到江东,见到孙权,吕蒙说:“陆逊是个人才,思维慎密,意思深长,实堪大任。现在他年轻,名气不大,刚好可以迷惑关羽。” 孙权听如此一说,故意张杨着做了如下安排:调回吕蒙,任命陆逊代任陆口,和关羽为邻。 关羽的探子及时得到东吴故意散播的消息,如实向关羽做了汇报。关羽这会在干什么呢?在攻打曹仁的樊口。 按当时形势,孙刘是联盟,而曹操是敌人。进攻樊口,是刘备集团“干掉曹贼、恢复汉室”的其中一步。关羽这人,熟读《春秋》、有勇有谋,不是什么善茬,要是善茬刘备也不会安排他独镇荆州了。关羽一面进攻樊口,一面也安排了后手,怕孙权从背后捅他刀子、趁机夺取荆州。所以,关羽留了很多兵将在荆州,看家护院。 得知吕蒙犯病,孙权派陆逊镇守陆口时,关羽大爽。陆逊是谁?谁是陆逊?名不见经传,甚至关羽都没听过这个小后生的名字!而陆逊到了陆口,又采取了一条天杀的计谋:韬光养晦!这是一条十分歹毒的计谋。大家知道,曹操之所以没有采取手下众多谋士的建议干掉刘备,还跟刘备称兄道弟、煮酒论英雄,最后又放走刘备这条潜龙,就是因为刘备会韬光养晦的缘故。而在陆口的陆逊,也正在对关羽玩这一狠招。陆逊给关羽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如下: 一,吹捧关羽,把关羽高帽子带的高高的; 二,贬低自己,把自己说的一文不值:俺就是小书生,年轻后辈,以后还望关将军您多多关照; 三,送礼物,很多礼物:一点小意思,意思意思,嘿嘿。 关羽收到信和礼物,一高兴,就跳坑里了:把留守后方的部队一批批调到前线去了~ 孙权得到这个消息,大喜过望,马上做了安排:吕蒙白衣渡江+陆逊正面进攻。 樊口,战火纷飞,曹家军死伤遍地、血流成河,关羽大笑~ 荆州,兵不血刃,关家军偃旗息鼓、俯首投降,陆逊窃喜~ 关羽还没笑完,陆逊已经一举拿下荆州,捷报飞至孙权面前的时候,孙权大喜过望,对陆逊的评价是:超过吕蒙、超过鲁肃,功劳跟周瑜相当。 关羽得知荆州被东吴夺去,想回兵再争夺荆州,可是,那时候关羽腹背受敌,前有曹仁、徐晃,后有陆逊、吕蒙,威震华夏、逼的曹操几欲迁都的关羽,到此地步再也无计可施,插翅难逃,于是,关羽败走麦城,被围困,半夜里突围想逃去成都、伺机东山再起,却被东吴的埋伏马忠逮个正着,擒获、斩首。 自此,荆州又归于孙权名下。纯粹是陆逊的功劳! 对于陆逊来说,拿下荆州,只是他此生功名事业的序幕、小试牛刀而已。

刘备得知孙权夺取荆州、干掉关羽之后,异常愤怒,大起兵将数十万,使将军冯习为大督都,张南为前部,辅匡、赵融、廖淳、傅肜(róng)等各为别督,不听诸葛亮、赵云劝阻,水陆俱进,想一举干掉孙权。孙权得到谍报,大为惊慌,吓的不轻。思来想去,只好硬着头皮再次委任陆逊为前线总指挥,领兵五万,抵敌刘备。 孙权很慌很害怕,但是陆逊没有慌也没有怕,他指挥自若,他淡定,十足的淡定哥。 陆逊带着一帮东吴的老臣旧将,来至夷陵,刘备大军也已推进东吴地界五六百里,抵达此处,此处山峦叠翠、水清树绿、蝉噪鸟鸣、曲径通幽,真好一派自然风光。但是此处即将名垂青史,不是因为它优美的自然风光,而是因为一个人,他就是陆逊! 陆逊到了此处,先是加固防守,严明军纪、严令众将,任凭刘备大军如何挑战,陆逊就一招:龟缩功。反正我不出来,爱挑战你挑就是了。 陆逊手下那些将领,硃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等,要么是跟随孙坚驰骋疆场、已历三世的老将,要么是孙权的家族亲人,都有点看不起书生陆逊,认为陆逊胆小怕死,不敢跟刘备决一死战,都纷纷跑到陆逊面前请战。 淡定哥陆逊稳坐中军帐,任凭你是谁,王爷也好,侯爷也罢,主公命我为前线总指挥,军权在我手里,你们都得听我的,我这里有军法,而军法不可犯,犯者,斩! 这些老将们也没辙,于是,都暗暗写信给孙权告陆逊的状:这小子胆小怕事,还专权专兵。孙权收到信,也曾心有所动,毕竟刘备次次志在灭掉东吴,要是前线战败,他孙权就立马变成阶下囚,所以,孙权对陆逊也产生过怀疑。但孙权也是牛B人物,正如陈寿老先生所说:叹孙权识才!最终,孙权居然思来想去,就认定了陆逊,面对刘备倾巢而出、东吴几乎有覆灭的危险,他深信,陆逊能像当年面对曹操几十万大军泰山压顶、而周瑜谈笑间一把火烧的曹操灰飞烟灭一样,再次挽救东吴大厦于将倾。 臣忠而能,君信而任,则事必成! 刘备倾巢而出,报仇雪恨,必欲杀尽吴狗而后快,但是,刘备遇到了克星---陆逊。刘备帅大军直抵夷陵,杀气腾腾,但是,陆逊坚守不战。这可急坏了刘备。要知道,刘备大军长途跋涉,战线巨长,后方补给日渐艰难,所以刘备急于求战。陆逊,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我就是不战,我拖也能拖死你刘备。 刘备不甘心,派胡班带领三五千老弱病残士兵,平地扎营,想诱陆逊出战。 陆逊手下一帮文武,傻楞楞的,都要出战,找到陆逊说他们视胡班这些兵将如待宰的羔羊,嘴一张就能全部吃掉,“请务必允许我们出战!”陆逊让他们哪凉快待着去,“用到各位将军的时候,自会相请。”众人愤愤不平,又无可奈何,各自散去。 胡班的这几千人马,其实是刘备的诱饵,精锐伏兵就在附近,刘备满心希望东吴兵将会出来吞食诱饵,要不是遇到陆逊,说不定刘备的计谋还真得逞了,可惜,可惜~ 刘备眼见陆逊没有上当,正值酷暑季节,天气炎热,伏兵也不能一直伏着,于是,撤出了诱饵,散起了伏兵。 陆逊遥指刘备的伏兵对众将说,你们看到了吗?你们看到了吗! 刘备求战不能,撤退也不能,于是,只好做长远打算,从巫峡、建平连围至夷陵界,布营扎寨,布下四五十大营。 陆逊看在眼里,喜上眉梢,计生心中~ 陆逊大营,八百里加急谍报:孙恒进攻刘备前锋,被刘备围困在夷道,请求至急救援,请求至急救援! 陆逊:不救。 众将:孙恒是主公的公族,一家人,怎么补救? 陆逊:待我这里打破刘备大军之后,孙恒想不解围都难。 众将嘿嘿,无人相信~ 此时,陆逊胸有成竹,他抽空还给孙权写了封信: 夷陵这个地方,是东吴的根本所在,一个重要的关卡,要是这个地方丢了,不仅损失一个郡,对整个荆州、甚至东吴全境都有影响。现在我镇守这里,一定要把它守住。刘备违背天时,不躲在西蜀,居然敢自来送死!我虽然没什么德能,但是,我们以顺讨逆,不久一定能大破刘备。纵观刘备一生,打仗胜少败多,而且现在他又舍弃水军,改用步兵,还处处结营,这些都是他的不利条件,请主公安心,高枕无忧,我一定能大破刘备。 密信发出,陆逊叫来一帮文武,安排攻打刘备。 诸将又困惑了,都说:“进攻刘备,应该趁他才来,立脚未稳,营寨没扎的时候,才好进攻,现在,刘备大军已深入我东吴腹地五六百里,对垒已经六七个月,刘备已稳稳扎下数十个大营,进攻肯定不利,还是应该坚守!” 陆逊说:“刘备,奸猾之徒,大军集结之初,锐气正盛,不可抵挡,而现在刘备欲战不能,锐气尽失,干掉刘备老贼,正在今日!” 于是,陆逊派小股军队进攻刘备的一个大营,结果大败,死伤惨重。 众将立马抓住了陆逊的小辫子,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本来以为陆逊是一匹千里马的,结果,拉出来一遛,原来还是一头拉磨的骡子。陆逊,你不是能吗?怎么才交兵,就一败涂地呢?!众将都想好好羞辱陆逊一番。 陆逊很淡定,不愧是淡定哥,他说“我已经知道怎么破刘备了。”众将无不窃笑,嘿嘿。 陆逊再次淡定,开始发号军令:众军将各持茅草一把,随我火攻刘备~ 先攻刘备一营,一营瞬间灰飞烟灭;再攻第二营,同第一营;再攻第三营,同前;第四营,同前。。。。。。数十营,同前如故、灰飞烟灭。 刘备大将张南、冯习及刘备请来助战的胡王沙摩柯,被阵斩! 杜路、刘宁,降!士兵死伤狼藉、全烤人肉漫山遍野、堆积如山。。。。。。 原本被围的孙恒,此时早自由了,刘备兵将哪还顾得上围攻孙恒?赶紧,掉头,逃吧~ 刘备仓皇逃至马鞍山,陈兵自守。陆逊催督大军四面围攻,刘备兵将随即土崩瓦解,死者数万,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烧尽,尸骸漂流,塞江而下! 刘备趁夜逃跑,脚不点地,直逃至白帝城,惭愧无地,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欲哭无泪,只好叹口气说:“我被陆逊小子折辱,真是天意啊!” 刘备逃往白帝城之后,陆逊手下的将军们都要乘胜追击,务必活捉刘备,陆逊心想,这些人怎么还是这么没有见识呢!陆逊没有痛打刘备这条落水狗,不是他陆逊仁慈,不想那样做,而是,当时的形势所迫。 早在刘备和陆逊对垒的时候,曹丕就以帮助东吴为名,大出兵马。曹丕想的很美,他想趁东吴和西蜀鹬蚌相争之际,坐收渔翁之利。 曹丕那点花花肠子,陆逊看的异常清晰,陆逊对垒刘备的时候,既没有寄希望曹丕帮自己一把,在大败刘备之后,也没有忘记及时收兵,防范曹丕趁东吴大军远攻刘备的时候趁机偷袭东吴。 果然,陆逊大军撤回的时候,探子探到曹军有进攻东吴的动向。而曹丕这个渔翁,在得知陆逊大军及时撤回的消息后,也只好收军回营。 曹丕撤军之前,白帝城的刘备探知曹军欲进攻东吴,还给陆逊写了一封信,全文如下: 曹军已到江陵,欲攻击东吴,我还打算再次帅军东向,一齐进攻东吴,陆将军,你觉得怎么样啊?你还能应付吗?其实刘备这就是大败后想给自己挽回点面子,真要是打算再次进攻东吴,打死他刘备,他也不会先写信告诉陆逊的。 陆逊当然一眼就看穿了刘备的用意,立即给了回信,全文如下:但恐你军新败,创伤未平,即使你求着跟东吴和好,也还得低声下气,求着我才行,你哪还有闲功夫穷兵黩武?如果你认为我说的不对,还想收拾你那些残兵败将再来送死,我叫你们有来无回! 刘备收到信,长叹一声,叹陆逊有才,叹自己命薄,病情加重,终死于白帝城。

兵不血刃拿下荆州,又一把火烧尽刘备数十万大军,陆逊在东吴的地位直线飙升,孙权此时对陆逊的敬仰,如滔滔江水~ 战后,加拜陆逊为辅国将军,领荆州牧,改封江陵侯! 公元229年,拜陆逊为上大将军(备注:这个上大将军,是孙权专门为陆逊设置的新岗位,地位高于三公。)、右都护,辅佐太子孙登,并掌荆州及豫章三郡事务,总督军国大事。 公元245年,拜陆逊为丞相,出将入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此时的陆逊,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西蜀也好,北魏也罢,因为他的存在,无人敢小嘘东吴。 但是,有一个人敢小嘘陆逊,那就是孙权:你给老子打工,权是老子给你的,位是老子给你的,让你上去就一句话,让你下来也一句话。最终,孙权给陆逊一个脸色,让陆逊郁闷而死。 事情是这样的,但凡皇帝,总希望自己百年之后,有一个德才兼备、品德无二、能力无双,集万千本事于一身的儿子,作为自己的接班人,让自己的皇帝事业百世、千世、万万世,皇帝永流传。正因为如此,立储之争,总是打破头撞破脑,跟对了储君,荣华富贵,享用不尽,跟错了,不好意思,炮灰一堆。很不幸,陆逊卷入了孙权儿子们的立储之争,而且没有猜对孙权的意思,最终成为了炮灰。 公元242年,太子孙登不幸病逝,孙权改立孙和为太子,但是鲁王孙霸,德才兼备、能力出众,不服气,暗暗在朝中拉帮结派,诬陷太子。朝廷上下,分为两派,一派太子党,一派鲁王党。其中,陆逊、顾谭、吾粲、朱据、诸葛恪等都支持太子,而步骘、吕岱、全琮吕据和孙弘等都支持鲁王。这事就很难办了。 陆逊原本是中立态度,认为孙权的儿子们,要是确实有才,自然会得到重用,要是没才,争也没用。陆逊的观点,就是顺其自然。 但是鲁王确实太过分了,挖空心思设计陷害太子孙和,致使孙权立储的天平渐渐向鲁王孙霸倾斜。孙霸很兴奋,孙和很无奈。 支持正统太子的陆逊,开始给孙权上疏,希望孙权坚持孙和是正统,百年之后,孙和就是皇帝。 孙权说:我不。 陆逊继续上疏,据理力争。 孙权说:我就不。 陆逊继续继续上疏~ 孙权大为光火!老子是皇帝,老子说了算。 话说此时的孙权,七十多岁的老头,昏迈迷糊,被立储之争搞的焦头烂额,也失去了分寸。 他大手一挥,先是废掉了孙和,继而赐死了孙霸。老子还没死呢!朕给你的,拿着,朕不想给的,争也争不到! 紧接着,孙权数次派人责骂陆逊,怪他语言不逊、不识时务。 陆逊,一个六十三岁的老头,抱有经天纬地之才的老头,为东吴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老头,在被孙权数次责骂后,就此郁郁而终,惜哉,惜哉。 再提一句,陆逊一心为了东吴,不贪钱财,死时,家无余财,惜哉! 陈寿老先生评陆逊说:刘备,天下称雄,却被书生陆逊摧辱,可见陆逊的奇谋!而陆逊忠诚恳至,忧国亡身,真乃社稷之臣也! 三国牛人辈出,一定要拿一个人出来和陆逊相比,我认为,非诸葛亮不可。此二人,可谓三国之绝代双骄! 本文为一点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 陆逊

更多文章

  • 再读《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上)陆逊营烧七百里

    历史人物编辑:太空科技芯发现标签:陆逊

    上回说到刘备在密林溪涧扎营,陆逊得知后大喜,率兵前往侦查,只见平地上驻扎着一支不满万人的部队,大多是老弱残兵,打着“先锋吴班”的旗号。周泰说:“我愿意与韩将军分两路出击,如果不胜,愿受军法!”陆逊观察了很久,指着远方说:“前面山谷中有杀气升起,一定有伏兵。这些弱兵,不过是诱饵。诸位千万不要出战。”诸

  • 陆逊战无不胜,为何东吴处境却越来越窘迫,孙权发现问题所在

    历史人物编辑:寒云天标签:陆逊

    在东汉末年,战乱肆起,三分天下,出现了魏、蜀、吴三国鼎力的现象。如果提起曹魏当属司马懿,蜀汉必然是诸葛亮了,要说吴国那就是屡立战功的大将军陆逊了,其中诸葛亮与司马懿均是权臣之士,走到生命的终结也是获得善终.司马家族谋权篡位,夺下江山,而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也娶了刘禅的女儿,成为蜀汉的驸马爷,后来也是一

  • 三国五大名将抑郁而亡五大名将,东吴的陆逊最郁闷

    历史人物编辑:科学黑科技标签:陆逊

    三国是中国历史上一大乱世,名将之间的厮杀就无法避免死亡,有的在战场被杀,有的被暗算,有的因为自己的一些失误或者错误,抑郁而死。说到抑郁而亡的名将,三国就有几位值得大家关注,不妨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top 5 曹洪曹洪,作为曹操的从弟,跟随曹操征伐,战时曹操令其驻守本阵。汉中之战时,曹洪与曹休在下辩抵

  • 东吴集团3大王牌名将,陆逊上榜,周瑜排名第1

    历史人物编辑:劲爆文史标签:陆逊

    东吴集团3大王牌名将,陆逊上榜,周瑜排名第1东吴集团3大王牌名将,陆逊上榜,周瑜排名第1。要说东吴集团名将那第一肯定是周瑜,此人是三国时期的第1儒将,应该也是没人反对得。另外他的功劳很大,在东吴创业和守业的很多关键时候。他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如果当时没有他的话,江东大业恐怕难成。最初时孙策

  • 历史上孙权晚年为何非要逼死丞相陆逊呢?

    历史人物编辑:劲爆文史标签:陆逊

    出将入相的陆逊是三国后期的一个猛人,奇袭荆州,夷陵破蜀,石亭御魏,屡立奇功,深得孙权的信赖。然而,万万没有想到在陆逊63岁的时候,被孙权活生生的给逼死了。那么,孙权之前对陆逊是言听计从,为何最后非要逼死陆逊呢?这并非是孙权老糊涂,这是孙权下的一盘大棋而已,只是最后却是偷鸡不成蚀把米,遗患无穷。陆逊,

  • 东吴的两大都督,周瑜和陆逊,谁更有才能?

    历史人物编辑:陈城标签:陆逊

    真要比起才能的话,实事求是的说,除了长相、身材和音乐,在其他所有方面,陆逊比周瑜强多了。周瑜是三国时期有名的帅哥,人称周郎,郎就是帅哥的意思,周瑜明明可以靠脸吃饭,却偏偏凭实力生存,周瑜不仅出身好,长得帅,而且颇有军事才能和战略头脑。周瑜之所以能成为江东集团在军事上的一把手,主要是周瑜与孙权的大哥孙

  • 孙权登基后,为什么要逼死陆逊?其实原因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张钒标签:陆逊

    孙权登基后,为什么要逼死陆逊?其实原因很简单孙权自哥哥孙策手中接过江东基业之后,奋斗数年,与曹操刘备斗智斗法,虽然最后成功建立了吴国,但个中辛酸恐怕也只有他自己明白。由于早年间经历的苦难,孙权年老之后开始多疑多思,陆逊之死就跟他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是孙权直接逼死了陆逊,按说陆逊对于吴国来说算是肱骨之

  • 陆逊火烧八百里连营,打残蜀汉根基,为何不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成晋南标签:陆逊

    在古代历史当中,除了一些名气超高的人,还有一些并不被大家熟知的人,但并不是不被大家熟悉的人,就没有什么能力,比如陆逊这一个三国时期吴国的人物,他就是一个很有能力有人,不仅在带兵打仗方面很有谋略,他更是一个天生很聪明的人,在政治方面也很有头脑,给大家的印象也是足智多谋的。有能力却没有好结果身为吴国的人

  • 其实他比周瑜厉害,世人多佳赏,陆逊:励志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邱嘉妮标签:陆逊

    一、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三国时期江东吴县有四大家族,张、朱、陆、顾,其中陆家就是陆逊的家族。陆家是大宗族,后代子孙多人杰,陆逊就是其中一个,其祖父陆纡是城门校尉,父亲陆骏是九江都尉,陆逊本人官至吴国丞相。别看陆逊后来风光,其实陆逊年幼时过得并不好。陆逊早年丧父,可以说家道中落,投奔堂

  • 夷陵之战,刘备占据居高临下,为何败给东吴陆逊?

    历史人物编辑:西瓜唠车标签:陆逊

    蜀汉章武元年,也就是公元221年,昭烈帝刘备经过一年多的准备,终于发动了对东吴的这次大规模的战役—夷陵之战。这次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战役的结果以蜀汉败北,东吴胜出而结束,对后来的历史进程影响深远。图-蜀吴夷陵之战示意图夷陵之战前,公元219年,驻守荆州的关羽以策应刘备北伐汉中,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