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孙权登基后,为什么要逼死陆逊?其实原因很简单

孙权登基后,为什么要逼死陆逊?其实原因很简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张钒 访问量:2945 更新时间:2024/4/23 12:21:26

孙权登基后,为什么要逼死陆逊?其实原因很简单

孙权自哥哥孙策手中接过江东基业之后,奋斗数年,与曹操刘备斗智斗法,虽然最后成功建立了吴国,但个中辛酸恐怕也只有他自己明白。由于早年间经历的苦难,孙权年老之后开始多疑多思,陆逊之死就跟他有很大的关系,可以说是孙权直接逼死了陆逊,按说陆逊对于吴国来说算是肱骨之臣了,但孙权后来却容不下他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嘛?

原因之一是,吕蒙在任之时,曾多次向孙权举荐陆逊,在大将吕蒙死后,陆逊便是对抗蜀国和魏国的头等大将,在军队中极受拥护,经历了大大小小几百场战事之后,陆逊在军中的声望达到了顶峰,让孙权感到十分的忌惮,之后为了拿回陆逊的兵权,孙权又封他做了丞相,但是在与蜀魏对抗之时,陆逊对孙权来说还有些用处,之后三国鼎立之势已成,陆逊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对孙权来说只剩下了威胁。

其二,在陆逊一开始加入孙权的政治集团时,孙权为了拉拢陆逊,将哥哥孙策的女儿嫁给了陆逊,所以陆逊和妻子的孩子也算是身上流淌着孙家血液的,孙权担心自己死后以陆逊的能力,他会将自己的孩子扶上帝位,所以必须先下手为强。

最后一个也是最重要的原因,这个原因直接导致了孙权彻底厌恶了陆逊,当时孙权所立的太子孙和、四子孙霸为了争夺太子之位闹的不可开交,朝廷隐隐分成了两派,而鲁迅则是坚定的太子派,并且为了保住太子的位置三番两次的向孙权上奏,同时他身边的亲信也都是太子一党,最后皇上将他身边支持太子的人杀的杀,流放的流放,最终导致陆逊抑郁而死。

孙权在一开始其实并无心逼死陆逊,毕竟他还是孙策女儿的相公,他也不想自己的侄女早早守寡,所以在,开始的时候他还想给陆逊留一些退路。古代大将有很多都死于功劳太高,威胁到了皇帝的地位!即便陆逊在军中声望如此之高,孙权还是选择了让他出将入相,担任一朝丞相,可见他早期的时候还是很信任陆逊的。不过陆逊让孙权厌恶的地方越来越多,上文中提到的三点共同作用之下,让孙权感到忍无可忍,于是只能步步紧逼,最后逼死了陆逊。

标签: 陆逊

更多文章

  • 陆逊火烧八百里连营,打残蜀汉根基,为何不得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成晋南标签:陆逊

    在古代历史当中,除了一些名气超高的人,还有一些并不被大家熟知的人,但并不是不被大家熟悉的人,就没有什么能力,比如陆逊这一个三国时期吴国的人物,他就是一个很有能力有人,不仅在带兵打仗方面很有谋略,他更是一个天生很聪明的人,在政治方面也很有头脑,给大家的印象也是足智多谋的。有能力却没有好结果身为吴国的人

  • 其实他比周瑜厉害,世人多佳赏,陆逊:励志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邱嘉妮标签:陆逊

    一、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三国时期江东吴县有四大家族,张、朱、陆、顾,其中陆家就是陆逊的家族。陆家是大宗族,后代子孙多人杰,陆逊就是其中一个,其祖父陆纡是城门校尉,父亲陆骏是九江都尉,陆逊本人官至吴国丞相。别看陆逊后来风光,其实陆逊年幼时过得并不好。陆逊早年丧父,可以说家道中落,投奔堂

  • 夷陵之战,刘备占据居高临下,为何败给东吴陆逊?

    历史人物编辑:西瓜唠车标签:陆逊

    蜀汉章武元年,也就是公元221年,昭烈帝刘备经过一年多的准备,终于发动了对东吴的这次大规模的战役—夷陵之战。这次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战役的结果以蜀汉败北,东吴胜出而结束,对后来的历史进程影响深远。图-蜀吴夷陵之战示意图夷陵之战前,公元219年,驻守荆州的关羽以策应刘备北伐汉中,发动

  • 坑死刘备、关羽两兄弟的牛人——陆逊!

    历史人物编辑:晓迷童标签:陆逊

    公元183年,当22岁的热血青年刘备正与“寝则同床,恩若兄弟”的关羽、张飞“于乡里合徒众”,准备在乱世大干一场时,陆逊方呱呱坠地。谁也想不到,几十年后,这个刚刚出生的婴儿,会成为刘备、关羽的克星。提起陆逊,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夷陵之战,很多人说刘备之所以败给陆逊,是由于轻敌,因为陆逊在夷陵之战时名声未

  • 夷陵之战,赵云援军一到,陆逊为何立马收兵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早知标签:陆逊

    我们先看下原著是怎么写的时赵云在川中江州,闻吴、蜀交兵,遂引军出;忽见东南一带火光冲天,云心惊,远远探视,不想先主被困,云奋勇冲杀而来。陆逊闻是赵云,急令军退。——《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我们可以从原著的只言片语中了解,似乎确实是赵云吓走了陆逊,一句“陆逊闻是赵云,急令军退”可见一斑。但是如果结合当时

  • 陆逊算不算的上东吴第一智将?

    历史人物编辑:颜小四煮娱标签:陆逊

    陆逊是三国后期的重要人物,也是推动三国剧情分歧点的重要英雄。他曾经以一封信骗倒了关羽,一把火烧掉了刘备的伐吴大军,号称是东吴最强大都督。其实都督这个词不稀奇,北边的袁绍、东边的东吴都出现过这个头衔。都督不像典军校尉,或者是偏将军,是一个正式的官衔,只要是你的老板信任你,就派去主管某地军事的重要将领,

  • 打败刘备的的陆逊,忧虑伤痛屈死病床

    历史人物编辑:蔡良安标签:陆逊

    陆逊是三国时期的东吴名将,历任吴国大都督、上大将军和丞相。他是孙策的女婿,世代为江东大族。公元222年,夷陵之战中,陆逊大败刘备的蜀汉军,一战成名,此后陆逊在东吴出将入相,位极人臣。陆逊晚年不幸卷入孙权二子——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的斗争,为保太子遭孙权多次责骂,最后陆逊忧伤过度,含恨而终,追谥为昭侯。

  • 陆逊之子能成三国名将,为何诸葛亮之子,却背负三罪,战败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曾东标签:陆逊

    一、陆抗:三国最后的名将公元274年三月,司马炎决定两路夹击,开启灭吴之战。于是他命王濬为益州刺史,大造战船,训练水军。三国从这一年开始,事实上进入了倒计时状态。吴国大将陆抗得知这一消息后,大惊失色。陆抗是陆逊之子,号称东吴,其实就是三国最后的名将。他知道司马炎这一手的可怕。当年刘备东征,虽被他老爸

  • 请曹操刘备孙权选出三位“三国韩信”:除了周瑜陆逊,还有谁带兵多多益善?

    历史人物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陆逊

    建安二十年的魏吴逍遥津之战,打出了两个绰号,那就是“张八百”与“孙十万”。这可不是小说杜撰,而是有史料依据的:“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这段话是曹丕写在追忆、嘉奖张辽的诏书上的,虽然可能有些夸大,但绝不可能一点都不靠谱。细看三国史料我们就会发现,张辽的统兵上限绝不

  • 刘备东征失败后,陆逊为何不攻打蜀国?

    历史人物编辑:椒盐侃影标签:陆逊

    说起夷陵之战,很多朋友应该都不陌生。当时,刘备为了报关羽之仇,夺回荆州,率领蜀兵攻打孙权。一开始,刘备一路处境艰难,最后不幸遇到了东吴的军神,最终败得一败涂地。按理说,夷陵之战,蜀国实力已经大伤,东吴完全可以乘胜追击灭蜀。但鲁迅为什么不敢攻蜀呢?这让很多人都觉得奇怪。刘备兵败夷陵后,并没有带领残部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