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刘备在密林溪涧扎营,陆逊得知后大喜,率兵前往侦查,只见平地上驻扎着一支不满万人的部队,大多是老弱残兵,打着“先锋吴班”的旗号。
周泰说:“我愿意与韩将军分两路出击,如果不胜,愿受军法!”
陆逊观察了很久,指着远方说:“前面山谷中有杀气升起,一定有伏兵。这些弱兵,不过是诱饵。诸位千万不要出战。”诸将听了,都以为陆逊懦弱。
第二天,吴班率兵到关前挑战,耀武扬威,辱骂不绝,甚至很多士兵直接卸甲,赤裸身体,睡在地上。
徐盛、丁奉对陆逊说:“蜀兵欺人太甚,我等请求出击!”
陆逊笑着说:“你们只有血气之勇,却不知道孙子、吴起兵法,这是他们的诱敌之计。三天后你们会懂的。”
徐盛说:“三天后,蜀军营寨都转移好了,还有机会出击吗?”
陆逊说:“我就是要他们移好营寨。”诸将暗笑而出。
三天过后,诸将来关上观望,见吴班兵马已退,刘备也率精锐从山谷出来。
陆逊说:“我之前不让你们出击吴班,这就是原因。他们伏兵出来了,十天之内,咱们便可击败蜀军。”
诸将说:“破蜀应当在初战时。现在蜀军连营五六百里,僵持了七八个月,要害之处,都是重兵防守,怎么取胜?”
陆逊说:“你们不懂兵法。刘备是当世枭雄,又有智谋,军队刚集结时,法度严明,气势旺盛。如今相持这么久,他没有占到什么便宜,锐气尽失,咱们的机会就来了。”
陆逊派使者去见孙权,说破蜀指日可待。
孙权大喜说:“江东有这样的牛人,孤还有什么忧虑呢?诸将都说伯言懦弱,只有孤不信。现在看来,他确实不是懦弱!”于是孙权起大军前往接应。
刘备在猇亭派水军顺流而下,沿江扎水寨,深入吴境。
黄权劝谏说:“水军沿江而下,进军容易退军难。臣愿意为先锋探路,陛下应该坐镇后方,确保万无一失。”
刘备说:“吴贼胆裂,朕长驱直入,有什么阻碍?”众官苦谏,刘备不听。
刘备兵分两路,命黄权督江北之兵,以防魏兵入侵。刘备亲自率江南大军,在江两岸设立营寨,以图进军。
刘备东征,手下并非没有能人,文有黄权,武有赵云。可能是先后赢得益州之战和汉中之战,自以为了不起,已经飘飘然了。
赵云因反对东征,被安排去督江州,没有上前线。黄权随军出征,自请为前军,探究虚实,但是刘备听不进去,自以为天下无敌,长驱直入,反而任黄权为镇北将军,督领江北军队防御魏国出兵,刘备自己在江南前线。
黄权在三国蜀汉历史上,实力是远远被低估的。没有深入读三国故事的人,可能都只知道谋主法正,不知道黄权。而实际上,汉中之战中,很多计谋都是黄权提供的,可能只是因为法正是谋主,最终由法正总结给刘备,所以就有了法正善奇谋的说法。
实际上战争中,很多谋略都不是个人的,很有可能是智囊集团相互讨论出来的结晶。曹操的智囊团也是如此,荀彧有“四胜四败”说,郭嘉也有“十胜十败”说,不排除是荀彧提出来,再由郭嘉总结完整献给曹操的。就算是诸葛亮,也是需要手下献计献策的,经常向人请教。诸葛亮能用马谡,就是因为马谡有这方面能力。
刘备东征孙权,夷陵之战没有带上赵云和黄权真的是挺可惜的,至少赵云有勇有谋,黄权的谋略也未必在法正之下,而且二人都对刘备忠心耿耿。
曹丕听说刘备下寨山林,令黄权督兵江北,仰头大笑说:“刘备要败了!”
群臣忙问原因,曹丕说:“刘玄德不懂兵法。哪有七百里连营可以拒敌的?将部队铺开驻扎在地势复杂的地方,是兵家大忌。玄德一定会败在东吴陆逊手上,十日之内,必有消息传来。”
曹丕又说:“陆逊如果赢了,一定率吴军取西川。吴兵远去,国内空虚,朕以帮忙为由,三路进兵,东吴唾手可得。”众臣拜服。
曹丕下令,曹仁率军出濡须,曹休率军出洞口,曹真率军出南郡,分三路偷袭东吴,曹丕随后接应。
曹丕也是有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的,但是孙刘大战,他在北方观望,可能是他人生中最遗憾的决策吧?
刘备无视孙曹结盟,一意孤行东征孙权,这对于曹丕来讲可是天大的机会。但是孙权向曹丕称臣,可能曹丕想不战而统一天下,从名义上得到东吴,也感到很满足。直到孙权击败刘备,毫无顾忌,拖延质子进京,曹丕这才醒悟过来。
这时候曹丕才想起南征东吴。本来孙曹之间的盘相隔不远,不像刘备东征那样需要走几百里险峻山路,基本上是一马平川,再加上东吴刚刚经历打仗,曹魏休养生息,这时孙权远不是曹丕的对手。可惜天不佑曹丕,在曹军进军都比较顺利时,遭遇瘟疫,最终无功而返。
如果曹丕不对孙权抱任何幻想,表面接受孙权称臣,刘备东征时,以帮忙为名掺和进来,无论是先灭孙权,还是先灭刘备,对曹丕都不会有什么坏处吧?即使孙权、陆逊知道曹魏的险恶用心,不想与刘备开战,刘备也不愿意与孙权议和啊!
马良入川见诸葛亮,呈上刘备扎营图纸。
诸葛亮看后,拍案叫苦说:“是谁教主上如此下寨的?要斩了此人。”
马良说:“都是主上自己干的,不是他人教的。”
诸葛亮叹息说:“汉朝气数完了!”马良问其原因。
诸葛亮说:“在险要之地铺开扎营,是兵家大忌。如果对方用火攻,该如何化解?而且连营七百里怎么拒敌?大祸临头了啊!陆逊拒守不出,就是在等此机会。你赶紧去见天子,更改扎营。”
马良说:“如果吴兵已经取胜,该怎么办?”
诸葛亮说:“陆逊不敢来追,成都不会有危险的。”
马良说:“陆逊为什么不追?”
诸葛亮说:“他担心魏兵会偷袭东吴后方。主上如果遇险,应当退往白帝城。我入川时,已经在鱼腹浦埋伏了十万大军。”
马良大惊说:“我多次经过鱼腹浦,没见过一兵一卒,丞相怎么这么说?”
诸葛亮说:“到时会见到的,不必多问。”
马良拿着诸葛亮的表章,火速赶往刘备大营,诸葛亮回成都,调拨兵马接应。
陆逊见蜀兵懈怠,不再提防,于是召集大小将士听令:“我受命以来,不曾出战。现在谁敢去取江南岸一营?”
话没说完,韩当、周泰、凌统都抢着要去。
陆逊却叫来阶下末将淳于丹说:“我给你五千兵马,去取蜀将傅彤守的江南第四营。今晚定要成功,我派兵接应。”
淳于丹走后,陆逊又吩咐徐盛、丁奉:“你们各带三千兵马,驻扎在寨外五里,如果淳于丹败回,有兵追来,你们出兵解救,但不可追击。”二将率兵前去。
淳于丹黄昏出发,到蜀寨时,已经是三更之后。
淳于丹率军杀入,蜀营内傅彤率军杀出,挺枪直取淳于丹。
淳于丹不敌,拨马便走,却被一彪人马拦住去路,为首大将为赵融。
淳于丹夺路而逃,兵马损失大半,正走之间,又被番将沙摩柯拦住。淳于丹死战杀出,背后三路兵马追来,距离营寨五里时,吴军徐盛、丁奉率兵杀出,蜀兵退走,淳于丹带箭入营向陆逊请罪。
陆逊说:“不是你的错。我只是想试探下敌人的虚实罢了。我已经有了破蜀的计策了。”
徐盛、丁奉说:“蜀兵势大,难以破敌,只能损兵折将罢了。”
陆逊笑着说:“我这条计,瞒不过诸葛亮。不过好在此人不在,让我成此大功。”
随后吩咐诸将:
朱然从水路进兵,明天午后刮东南风时,用船装载茅草,依计而行。
韩当率一支人马攻江北岸,周泰率一支人马攻江南岸,每人拿一把茅草,带上硫磺火种,杀入蜀营,顺风放火,每隔一屯放一把火。
各军带好干粮,不许撤退,昼夜追击,直到抓住刘备为止。
众将听了军令,各自受计而去。
刘备正在营中思考破吴之计,忽然帐前中军大旗无风自倒,于是问程畿[ jī ]说:“这是什么征兆?”
程畿说:“难道今晚吴兵要来劫营?”
刘备说:“昨晚杀光他们,还敢再来?”
程畿说:“如果那是陆逊试探虚实呢?”
正说间,有人来报说山上望见吴兵都沿山向东去了。
刘备说:“这是疑兵。”令众人不要轻举妄动,命关兴、张苞各率五百骑出巡。
黄昏时分,关兴回报:“江北营中起火。”
刘备忙令关兴前往江北,张苞前往江南,查看虚实。
初更时分,东南风大起,刘备大营左屯起火,正准备救时,右屯又起火。火势顺风而起,树木全都烧起。
四周喊声大震,刘备逃离大营,御林军自相践踏,死者不计其数,后面吴兵追来,又损失不少人马。
刘备急忙上马,逃奔冯习的营寨,冯习的营寨也是火光连天。江南、江北亮如白昼。
冯习慌忙上马,正遇吴将徐盛,敌住厮杀。刘备见了,拨马便往西面逃走。
徐盛舍弃冯习,率兵追击刘备,刘备正慌张,前面又有吴将丁奉拦路,前后夹攻。
刘备大惊,正无路可走时,张苞率一支人马杀入重围,救下刘备,带御林军逃走。正走之间,遇到蜀将傅彤,两军会合撤退,背后吴军追击。
刘备遇到一座山,叫马鞍山。张苞、傅彤请刘备上山时,山下喊声又起,陆逊大队人马将马鞍山团团围住。
张苞、傅彤死守山口,刘备遥望遍野火光不绝,尸横遍野。
夷陵之战,算是把刘备、刘璋两代积攒的一些家底败光了。刘备东征兵马,远没有演义说的七十五万那么多,能凑个五万都不错了。
从刘备与刘璋正式决裂开始,蜀中就没消停过。刘备占领益州之战,跟刘璋打了几年,还好刘璋是个仁者,没有坚壁清野,主动投降了,让刘备得到些益州家底。接着孙权突袭荆州三郡,刘备率兵回荆州,想夺回地盘,双方对峙,大战一触即发,这时传来曹操进据汉中的消息,刘备立即与孙权议和,湘水划界,平分荆州,然后率军赶回益州。
没多久刘备便发起了汉中之战,曹军可不比刘璋,刘备与曹军苦战两三年,也没捞到什么好处。刘备找诸葛亮要兵要粮,搞得诸葛亮都发愁,可见前线战争之惨。后来刘备终于斩夏侯,取得了优势,又在最后与曹操对峙,熬走了曹操,获得汉中之战的胜利。
但是汉中之战,刘备是惨胜,益州的家底全都用上了,已经准备“男子当战,女子当运”的地步了,而汉中又是曹操最终取胜无望,主动撤出让给刘备的,并非被打出汉中的。曹操不可能在汉中给刘备留下什么家底的。
关羽北伐,威震华夏,益州但凡还有点实力,都可以北伐策应,进取长安。即使关羽败亡,荆州丢失,刘备也可立即东征,趁东吴在荆州立足未稳时夺回荆州。可惜益州什么动作都没有,应该是真的打残了,没有那个实力了。直到准备了两年多,刘备才开始东征,这时孙权都已经迁都武昌,早已做好了抗刘的准备。
夷陵之战刘备几乎全军覆没,死伤投降的将领无数,刘备也差点被生擒。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蜀汉的储备将领,算是在这一战中败光了,黄权也投降了曹魏。最后倒让诸葛亮背上骂名,都是诸葛亮不会培养人,不会用人。
说起诸葛亮用人,无非会扯着马谡失街亭之故事不放,更是因刘备早就看透马谡而赞扬刘备会用人。
但事实上,诸葛亮用人不当,最坏的结果就是马谡失街亭,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流产。而刘备用错人,内部不和,直接导致荆州、上庸三郡的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