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陆逊火烧八百里连营,打残蜀汉根基,为何不得善终?

陆逊火烧八百里连营,打残蜀汉根基,为何不得善终?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成晋南 访问量:2688 更新时间:2024/6/17 16:08:26

在古代历史当中,除了一些名气超高的人,还有一些并不被大家熟知的人,但并不是不被大家熟悉的人,就没有什么能力,比如陆逊这一个三国时期吴国的人物,他就是一个很有能力有人,不仅在带兵打仗方面很有谋略,他更是一个天生很聪明的人,在政治方面也很有头脑,给大家的印象也是足智多谋的。

有能力却没有好结果

身为吴国的人,自然孙权也对他有着超高的评价,尤其是占领荆州的时候孙权也很容易就获得了胜利,都是因为陆逊这一个人的计谋。虽然一开始是刘备得到了荆州,但陆逊却一直都没有放弃,反而在等待着机会,最终也帮助孙权获得了很多战疫的胜利,只是晚年时的他却并没有拥有好的生活,而是卷入了与自己没有任关系的事情当中,还是被孙权害死的。

陆逊其实是一个非常忠心的人,尤其是在维护太子这方面他也做了很多的事情。甚至在一开始的时候也拥有着超高的名气。但也因为家庭出身等等的原因,使他最终没有能够有好的结局,因为他出生的家庭是达官贵族,更是很有名气的大家族,如果孙权能够有这样家族的人帮助,自然可以帮助自己,不仅如此,陆家在当时不仅有权有势,更是有很多人才的大家族,很多官员都是朝廷的大官。

家庭出身太好受嫉妒

虽然说有这样的人才帮助自己有着很多好处,但对孙权来说也是有着一定的威胁。另外陆逊自己也是非常有能力的人,在年纪只有16岁的时候就凭借过人的才能成了陆家的掌权人士,也是对孙权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在江东大族当中也是值得依靠的人物。不知道到底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最终被冤死,让很多人都替他觉得很可惜,很有可能是因为自己的能力出众,成为了孙权的绊脚石,所以才会不得善终。

看得出来古代历史当中每一个有才华的人想要施展自己的抱负,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即使有的人展示出了自己的才华,如果已经超越了比自己更有权利的人,可能就会被嫉妒,通过这件事情好像也让大家看到了孙权与众不同的一面,似乎也有一些忘恩负义。但他在其他方面做的还是比较好的,给后世人也留下了好的印象,是一个明事理的君主。

标签: 陆逊

更多文章

  • 其实他比周瑜厉害,世人多佳赏,陆逊:励志人生!

    历史人物编辑:邱嘉妮标签:陆逊

    一、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三国时期江东吴县有四大家族,张、朱、陆、顾,其中陆家就是陆逊的家族。陆家是大宗族,后代子孙多人杰,陆逊就是其中一个,其祖父陆纡是城门校尉,父亲陆骏是九江都尉,陆逊本人官至吴国丞相。别看陆逊后来风光,其实陆逊年幼时过得并不好。陆逊早年丧父,可以说家道中落,投奔堂

  • 夷陵之战,刘备占据居高临下,为何败给东吴陆逊?

    历史人物编辑:西瓜唠车标签:陆逊

    蜀汉章武元年,也就是公元221年,昭烈帝刘备经过一年多的准备,终于发动了对东吴的这次大规模的战役—夷陵之战。这次夷陵之战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三大战役之一,战役的结果以蜀汉败北,东吴胜出而结束,对后来的历史进程影响深远。图-蜀吴夷陵之战示意图夷陵之战前,公元219年,驻守荆州的关羽以策应刘备北伐汉中,发动

  • 坑死刘备、关羽两兄弟的牛人——陆逊!

    历史人物编辑:晓迷童标签:陆逊

    公元183年,当22岁的热血青年刘备正与“寝则同床,恩若兄弟”的关羽、张飞“于乡里合徒众”,准备在乱世大干一场时,陆逊方呱呱坠地。谁也想不到,几十年后,这个刚刚出生的婴儿,会成为刘备、关羽的克星。提起陆逊,大家最先想到的就是夷陵之战,很多人说刘备之所以败给陆逊,是由于轻敌,因为陆逊在夷陵之战时名声未

  • 夷陵之战,赵云援军一到,陆逊为何立马收兵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早知标签:陆逊

    我们先看下原著是怎么写的时赵云在川中江州,闻吴、蜀交兵,遂引军出;忽见东南一带火光冲天,云心惊,远远探视,不想先主被困,云奋勇冲杀而来。陆逊闻是赵云,急令军退。——《三国演义》第八十四回我们可以从原著的只言片语中了解,似乎确实是赵云吓走了陆逊,一句“陆逊闻是赵云,急令军退”可见一斑。但是如果结合当时

  • 陆逊算不算的上东吴第一智将?

    历史人物编辑:颜小四煮娱标签:陆逊

    陆逊是三国后期的重要人物,也是推动三国剧情分歧点的重要英雄。他曾经以一封信骗倒了关羽,一把火烧掉了刘备的伐吴大军,号称是东吴最强大都督。其实都督这个词不稀奇,北边的袁绍、东边的东吴都出现过这个头衔。都督不像典军校尉,或者是偏将军,是一个正式的官衔,只要是你的老板信任你,就派去主管某地军事的重要将领,

  • 打败刘备的的陆逊,忧虑伤痛屈死病床

    历史人物编辑:蔡良安标签:陆逊

    陆逊是三国时期的东吴名将,历任吴国大都督、上大将军和丞相。他是孙策的女婿,世代为江东大族。公元222年,夷陵之战中,陆逊大败刘备的蜀汉军,一战成名,此后陆逊在东吴出将入相,位极人臣。陆逊晚年不幸卷入孙权二子——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的斗争,为保太子遭孙权多次责骂,最后陆逊忧伤过度,含恨而终,追谥为昭侯。

  • 陆逊之子能成三国名将,为何诸葛亮之子,却背负三罪,战败自尽?

    历史人物编辑:曾东标签:陆逊

    一、陆抗:三国最后的名将公元274年三月,司马炎决定两路夹击,开启灭吴之战。于是他命王濬为益州刺史,大造战船,训练水军。三国从这一年开始,事实上进入了倒计时状态。吴国大将陆抗得知这一消息后,大惊失色。陆抗是陆逊之子,号称东吴,其实就是三国最后的名将。他知道司马炎这一手的可怕。当年刘备东征,虽被他老爸

  • 请曹操刘备孙权选出三位“三国韩信”:除了周瑜陆逊,还有谁带兵多多益善?

    历史人物编辑:半壶老酒半支烟标签:陆逊

    建安二十年的魏吴逍遥津之战,打出了两个绰号,那就是“张八百”与“孙十万”。这可不是小说杜撰,而是有史料依据的:“合肥之役,辽、典以步卒八百,破贼十万,自古用兵,未之有也。”这段话是曹丕写在追忆、嘉奖张辽的诏书上的,虽然可能有些夸大,但绝不可能一点都不靠谱。细看三国史料我们就会发现,张辽的统兵上限绝不

  • 刘备东征失败后,陆逊为何不攻打蜀国?

    历史人物编辑:椒盐侃影标签:陆逊

    说起夷陵之战,很多朋友应该都不陌生。当时,刘备为了报关羽之仇,夺回荆州,率领蜀兵攻打孙权。一开始,刘备一路处境艰难,最后不幸遇到了东吴的军神,最终败得一败涂地。按理说,夷陵之战,蜀国实力已经大伤,东吴完全可以乘胜追击灭蜀。但鲁迅为什么不敢攻蜀呢?这让很多人都觉得奇怪。刘备兵败夷陵后,并没有带领残部返

  • 少年陆逊的悲哀:孙策杀了他的“父亲”,他却不得不选择辅佐孙权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标签:陆逊

    《礼记》之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子夏问孔子:“有人和我有杀父之仇,我该怎么办呢?”孔子告诉他:“什么都不干了,睡觉做梦也不能忘了这个大仇,和他不共戴天,哪怕是在光天化日的闹市之中遇到他,也不用考虑回家拿兵器的事情,直接和他拼了。”的确,自古以来“杀父之仇、不共戴天”,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尤其是在那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