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杀:姜维两次投降敌人,盘点传奇武将的离谱往事!

三国杀:姜维两次投降敌人,盘点传奇武将的离谱往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三國殺 访问量:4615 更新时间:2023/12/28 0:10:14

三国是个人才辈出的年代,那些史诗英雄的故事经久不衰,千百年来一直为人们所传唱。这些传奇人物都有着怎样曲折离奇的经历呢?别着急,小编这就为大家娓娓道来。

周处

周处年轻时任性冲动,是乡间一霸,和河中蛟龙,山上猛虎并称为三害。后来他下定决心要改过自新,就把除三害定为自己的目标。于是他先上山搏杀猛虎,又下水擒住蛟龙,蛟龙在水中沉浮,周处也随它一起漂流了三天三夜。后来周处杀了蛟龙回来时,发现乡亲们都以为他死了在庆贺,于是他羞愧不已,认认真真拜师学艺,成为了文武全才。他能从乡下的流氓地痞,成为史书记载的将军,是因为他有志向有决心,还积极改正自己的错误。武将周处完成使命技之后获得彰名失去乡害,正是这一典故的体现。

姜维

姜维曾两次投降敌人,一次是投奔明主诸葛亮,一次是诈降为蜀汉。这两次投降的区别在于,从诸葛丞相那里他得到了衣钵传承和平等对待,而第二次投降则只是为了挽回邓艾偷袭,刘禅投降的不利局面。在刘禅都已经放弃了的时候,他还能放弃魏国的招揽,秉持着光复汉室的信念继续战斗。有人说姜维之死,才是蜀汉的结局。可以说诸葛亮不仅教会了他行军布阵,还教会了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英雄气概。蜀姜维空手牌觉醒后会获得诸葛亮的观星,是对他信念的继承,而魏姜维则是在濒死的不利局面中触发逢亮,迎来他一生的转折。这两版有个共同点——绝境中获得诸葛亮的助力。

甘宁

甘宁年轻时好游侠,纠结人马为非作歹,他们都“披服锦绣,光彩斐然”,被人称为锦帆贼,青年时期他洗心革面开始读书,辗转到了黄祖手下,尽管他表现出色,还在断后时射杀孙权大将凌操,却仍不得重用,于是在苏飞的帮助下,甘宁投奔了孙权,最终得到了孙权的信重。于是甘宁大破黄祖,并在战后为苏飞求情,以自己的人头为担保,保证苏飞被赦免后不会逃跑,孙权感动不已,决定赦免苏飞。后来甘宁为报孙权知遇之恩,带领数百骑兵,裹甲衔枚,冲入曹营,把曹操吓得不轻。孙权很是欣慰,说有甘宁就不用怕张辽了。

甘宁虽为功臣,但凌操之子凌统与他有杀父之仇,常常对他出言不逊,甘宁用自己的射术救了凌统一命之后,二人才化敌为友。纵观甘宁诸多版本,有射术过人的星甘宁,还有百骑劫魏营的神甘宁,还有锦帆游侠时期的标甘宁。如果出谋甘宁的话,可以考虑把他友情的部分刻画出来,让人物形象更立体。

传说故事让人心潮澎湃,史诗武将也能激起一腔热忱,当你用史诗武将大杀四方时,有没有想过他们背后曲折离奇的经历呢?还有更多故事在人物背景里,等着你的挖掘。

标签: 姜维

更多文章

  • 他是姜维的盟友,他的死导致姜维再也无力北伐

    历史人物编辑:柠重标签:姜维

    在蜀汉,诸葛亮死后的三代最高执政大臣,可以说是权力一直在不停的缩水。蒋琬是开府大司马录尚书事领益州牧。而蒋琬之后的费祎,虽然也是大将军录尚书事领益州刺史,不过直到死前的一年才获得了开府资格。而继任蒋琬的姜维,则权力更小了,大将军录尚书事领凉州刺史,不光没开府,连益州刺史都不是了。蜀汉的凉州地,撑死武

  • 蜀国灭亡后姜维的迷信,隐藏这怎样的惊天秘密?

    历史人物编辑:寻觅历史的印迹标签:姜维

    姜维是蜀汉后期蜀国的大将,也是当时人才凋敝的蜀国唯一能够与魏国相抗衡的大将。在诸葛亮死后,姜维继承了其继续北伐的遗志,在他一生中“九伐中原”,但结果也基本如诸葛亮一样,都是无功而返。从客观来说,蜀国是当时国力最弱的一国,在灭亡之时人口也就94万多人,同时期的魏国有500多万人,吴国也有200多万人,

  • 恨有多深?姜维死后,为何被魏国官兵剖腹取胆?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百科标签:姜维

    后主刘禅宣布向曹魏投降之后,蜀汉实际上还有一支武装力量——姜维部。姜维虽然早年以魏国降将的身份归汉,但观其一生,可知他的确是一位汉室忠臣。面对国破主降的局面,姜维必然不甘心,设计,意欲夺回汉室江山。于是,他先是假意投降钟会,一步步劝钟会陷害邓艾,诛杀魏军将领,最后怂恿钟会在书中自立为王,姜维欲利用钟

  • 姜维北伐中原,哪些人强烈反对?有四位大臣!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姜维

    姜维北伐,文学作品中称为九伐中原,是指三国时期蜀国大将军姜维北伐曹魏的战争。《三国志》中记载,238年—262年之间,姜维共进行了十一次北伐。连年征战,蜀汉的国力耗损过度。在此基础上,蜀汉内部有四位大臣就强烈反对姜维北伐中原。一、费祎诸葛亮北伐时,费祎担任中护军,又转为司马。当时魏延与杨仪不和,经常

  • 姜维拥兵10万 为何守不住刘备的半壁江山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姜维

    随着诸葛亮的去世,北伐撤兵,魏蜀两国的均衡似乎要被打破,蜀国似乎已难以匹敌魏国,事实并非如此!姜维拥兵10万,却守不住刘备的半壁江山,问题出在哪儿?姜维北伐是否耗尽了国库?回答是否定的。蜀亡之时,国库尚存大量金银和粮食,足够军事开支。可见姜维北伐并没有导致国库空虚,而真正造成民不堪命的,是腐朽的宦官

  • 三国鼎立:姜维北伐出师不利,东吴内乱自相残杀

    历史人物编辑:萧家老大标签:姜维

    三国鼎立:姜维北伐出师不利,东吴内乱自相残杀越年,诸葛恪复欲出兵伐魏,群僚固谏不从,当即遣司马李衡西行至蜀,约同举兵。蜀大将军费祎方被降将郭修刺死,将佐多不愿出师;独卫将军姜维有志北伐,以为有机可乘,不行何待?乃率数万人出石营,经董亭,进围狄道。诸葛恪得李衡归报,也领兵入淮南,环攻新城。魏大将军司马

  • 诸葛亮如此器重姜维,为何临终前不向刘禅举荐姜维,做蜀汉丞相?

    历史人物编辑:超级七品小芝麻官标签:姜维

    三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在这段时间里,中国没有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反而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也应了那句话,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想必许多熟读历史的朋友,都对蜀汉和诸葛亮的事迹耳熟能详,特别是蜀汉建立后的一些故事,许多人都从正史或者《三国演义》中了解过,大家有没有想过

  • 曹魏军队到底有多恨姜维,为什么要将姜维剖腹、挖胆?

    历史人物编辑:鹏鹏搞笑标签:姜维

    在《三国演义》姜维是蜀汉名将,最后在与曹魏的战争中战败被捕。他作为俘虏却被曹魏军队开膛破肚,按理来说俘虏不应该受到这样的对待,因为那样的话谁还肯向曹魏军队投降。所以姜维只是一个例外,那曹魏军队为什么要这样对待他呢?姜维又到底对曹魏军做了什么这么遭人痛恨呢?其实是因为姜维这个人诡诈多变,降而又反,而且

  • 洮西大捷,姜维的巅峰之战,也改变不了蜀汉的灭亡的命运

    历史人物编辑:浅谈百科标签:姜维

    在蜀国最后一次北伐失败且诸葛亮也去世后,蜀国政权摇摇欲坠,只不过是在苟延残喘。随着费祎在岁首大会上被刺杀,蜀汉更是陷入危机,这时候出现了一个英勇果断,十分霸气的人物—姜维。在费祎还在世的时候,姜维在军事上总是被掣肘,每次想要领兵北伐,费祎都不允许,且手上掌握的兵力不过数万人,北伐的想法只好被压抑在心

  • 陆逊间接害死了刘关张三兄弟,还导致了东吴政权的衰亡

    历史人物编辑:赵新华标签:陆逊

    可以说,在三国的故事中,其实是有着明显的阶段划分的,当然,关于这个问题,大家也都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毕竟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那么每个人对于书中人物的看法自然也是不一样,对于情节更是如此。比如说,我们都知道曹操这个人物,从小接受儒家教育的人定都会觉得这个人的性格实在是不知如何来说,但是他的很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