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普通人想在汉朝当官有多难?公孙瓒:我拼上性命,才求得一线可能

普通人想在汉朝当官有多难?公孙瓒:我拼上性命,才求得一线可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王嘉兴 访问量:407 更新时间:2024/1/17 17:21:46

在科举取士诞生并成为定制之前,普通人想要获得阶级上的跃升非常艰难,普通人在汉朝想要成为官员,要么是成为茂才(本名秀才,避光武帝刘秀讳),要么是成为孝廉。

茂才有希望成为两千石以上高官,甚至称得上是最高官员的入门级别,孝廉则有希望成为六百石以上官员,倘若不是茂才、孝廉出身,则很难有希望获得朝廷正式编制,实现阶级跃升。

当然,成为茂才、孝廉的难度非常大。茂才需要由三公、光禄卿、刺史级的国家级领导推荐,并且通过皇帝亲自面试,再放到地方主政,根据成绩予以迁贬。

孝廉则需要有郡守级高官推荐,并且通过三公(汉初三公为丞相、大司马、御史大夫,后汉三公为太尉、司徒、司空)的面试,之后担任皇帝的侍卫“郎官”。这些郎官作为保镖经常在皇帝面前出现,自然就会被皇帝经常看到与考察,其中那些品德才能不错的,自然就会被调到地方或者尚书台进一步培养。

可能我们在读这段介绍的时候,对于古人成为茂才、孝廉的难度并没有太多的直观感受,不就是混个推荐吗?史书上经常出现的那些名字,谁还做不到呢?

贾谊、陈藩、曹操等人都是因为被推荐为孝廉,才得以步入仕途并且做出成绩步步高升,对他们来说,好像被推荐成为孝廉是非常轻松的,尤其对曹操来说,到了20岁自然就是孝廉了。

然而对绝大多数的普通人来说,想要成为茂才、孝廉那是穷尽一生都无法实现的,毕竟我们想一下自己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见到一个小镇上所长的机会都很少,好不容易见到了都难免战战兢兢就,何况是作为省长的郡守呢?普通人见到郡守的机会都没有,更别提获得郡守的推荐了。

汉朝时候推荐官员是有着巨大连带责任的,你说这个人才能品德好,但是朝廷一用,却完全不是这么回事,耽误了朝廷的事情,也彻底坐实了自己识人不明,不仅口碑没了,还会被朝廷追责,因此郡守给朝廷推荐孝廉,其实是要冒上一些风险的,他们自然也就不会轻易去推举人才。

在这样的情况下,完完全全的普通人,祖上三代都是贫农的那种,想要在汉朝当官基本是不可能的。

想要当官首先就得成为孝廉,至于茂才的话那个难度更高,基本可以忽略,而要成为孝廉就需要得到郡守级别官员的推荐,这意味着你首先得让郡守知道你,并且信任你的品质,认可你的才能。

想要达成这个条件,难度也是非常高的,需要有文化背景,并且能够与郡守接触,获得其信任,能够达到的基本上都是一些已经小康的家庭。从祖父那一代起就不再需要每天辛苦地下地干活,已经开始读书或者打仗,父亲那一代继续读书,自己开始有机会成为六百石以下的郡吏,有了见到郡守的机会。

当然仅仅是有见到郡守的机会还是不够的,还需要获得其信任,对普通子弟来说,这个难度也是非常庞大的,像东汉时成武县令袁良的孙子袁安,他之所以被郡守举为孝廉,是因为洛阳下大雪时他被冻僵了都没去主动求救,说:“这种天气大家都很艰难,不能因为我去麻烦别人!”因此得到郡守的敬重。

至于三国时期的枭雄之一公孙瓒,他的官员之路也是艰难无比,尽管出身贵族,但由于是小老婆生的,所以也不受家族重视,只能当个小小的郡吏,并且郡守还获罪要被发配去交州日南,眼看着公孙瓒不再有什么出头之日,但他硬是从绝境中博取一线生机。

那个时候的交州日南(今越南中部)还是一片荒芜之地,去到那里的人很少有活着回来的,公孙瓒作为郡吏本可以不去,但他决定跟随自己被发配的郡守刘其一起前去,临别时哭着祭祀自己的祖先:“只怕此去不回,便在坟前久久停留!”好在路上刘其被赦免了,刘其回去后立马举公孙瓒为孝廉,他这才算是走上了正经仕途。

总的来说,在汉朝如果完全是一个普通人,连大字都不识几个的话,那基本不可能成为官员,首先得有机会见到郡守,而想要获得郡守的这个推荐,从公孙瓒与袁安的例子来看,那是需要用上生命才可能换取到一丝可能。

不过对曹操、袁术之类的官二代、官四代来说,这个问题就不存在,因为他们的家族长辈中有很多都是郡守级以上的官员,他们家族可以推举其他郡守级官员的孩子,于是其它郡守级官员自然就会推荐曹家、袁家的孩子了。

参考资料:《资治通缉》、《三国志》

标签: 公孙瓒

更多文章

  • 公孙瓒明明知道赵云武艺高强,为什么还心甘情愿的让他跟刘备走?

    历史人物编辑:秋叶聊史标签:公孙瓒

    公孙瓒识人的能力比起刘备差太远,他对赵云并不信任,赵云也看出公孙瓒不是成大事的人,另外公孙瓒和刘备关系很不错,刘关张救过公孙瓒的性命,所以刘备来借赵云,公孙瓒也是乐于帮助刘备的。公孙瓒和袁绍在磐河大战,被袁绍大将文丑杀得狼狈逃跑,到一个山坡前马失前蹄摔下马来,文丑挺枪跃马要刺死公孙瓒,眼看公孙瓒性命

  • 虎牢关四将方悦,穆顺,武安国,公孙瓒能否击败江东四老将?

    历史人物编辑:惊鸿似人间标签:公孙瓒

    一,虎牢关吕布一战成名,四将两死一残一逃。汜水关前虽然孙坚被华雄所败,但关羽温酒斩华雄,成功挽回了联军颜面。董卓一面杀害太傅袁隗,一面亲率大军来战虎牢关。吕布号称天下第一猛将,手中方天画戟,坐下千里赤兔马,带三千铁骑冲下关来。很多人都听过吕布的威名,知道其败董卓杀丁原的事迹,虽然人品不咋地,但实力却

  • 全因这句话,赵云嫌弃袁绍、放弃公孙瓒,最终选择了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史雨豪标签:公孙瓒

    本文为百家号历史红馆原创首发,商业转载须授权!赵云,他的字叫子龙,也就是人中子龙,是冀州常山真定人,想必这些知识大家都知道,但是大家知不知道,为什么历来三国类游戏或者影视剧里,为什么赵云是英武帅气的造型?既然赵云人称“子龙”,当然是“身长八尺,姿颜雄伟,”高大雄伟,面容帅气,不但如此,赵云相比关张马

  • 三国中最可惜的枭雄是谁?不是袁绍也不是吕布,而是公孙瓒

    历史人物编辑:王金星标签:公孙瓒

    公元199年,易京。一个长相儒雅的中年人绝望地坐在已经着火的房子中,安静的等待自己最终的命运。这个中年人就是公孙瓒。此时此刻,他想起了自己几十年来一步一步地从最底层爬到了一方诸侯,但最终变成一滩泡影……此时的公孙瓒是否会有一丝懊悔或者不舍呢?公孙瓒出生在汉末乱世。他当时出身低微,不过却有一个大优点:

  • 汉末群雄最帅的四位:公孙瓒、袁绍、刘表、孙策

    历史人物编辑:刘丽说历史标签:公孙瓒

    提到三国时期的帅哥,大家首先会想到“身长八尺,容貌甚伟”诸葛亮,然后会想到“雄姿英发,羽扇纶巾”的周瑜,其实东汉末年的各方割据势力中,有几位那也是非常威猛帅气,今天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第四位:公孙瓒受《三国演义》等文学作品的影响,在大家的印象中,公孙瓒除了“刘备同学”这个身份似乎没有什么值得大家关

  • 虎牢关前吕布耀武扬威,公孙瓒差点被杀,赵云为何不出援手?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经典沸标签:公孙瓒

    《三国演义》中的虎牢关之战就是以这一模式为蓝本的。在刘关张三英与吕布之前,刘备的同僚、将领白马公孙瓒没有打败过吕布,惨败。赵云最初的主人公是公孙瓒。他在“三国演义”中都有记载。读者都知道,这一点不需要详细说明。我们要讨论的是,赵云没有机会参与虎牢关战役。回答是:赵云本来有机会参加,如果他参加虎牢关战

  • 公孙瓒攻打袁绍,他有十几万兵马,怎么不能成就一方霸业呢?

    历史人物编辑:娱记小能家标签:公孙瓒

    东汉末年,三国时期是一个群雄纷争的时代,在黄巾之乱和董卓之乱的时,十几路诸侯中间有一个诸侯——公孙瓒。他是一个有实力的诸侯,在这时期他有着十几万的兵马,在这时候他就是数一数二的排名,实力足够庞大。在当时,刘备都投靠了他,带着手下的兄弟为公孙瓒做事。既然公孙瓒有着这么强大的实力,那为何公孙瓒没能建立一

  • 白马将军公孙瓒一手的好牌,可为何输给了草包袁绍?

    历史人物编辑:子曰读历史标签:公孙瓒

    文/寂寞的红酒公孙瓒是汉末军阀之一,占据幽州,手握数万边军,是军阀割据初期实力较强、潜力较大的一个军阀。相比几千散兵游勇起家的曹操和跑龙套的刘备,公孙瓒手里的牌简直好的让人嫉妒。但公孙瓒实力那么强,却高开低走,被袁绍搞得一败涂地,最终土崩瓦解。那么为何公孙瓒一手的好牌却输给了袁绍?第一,公孙瓒先天不

  • 公元199年,吕布、公孙瓒、袁术死掉,群雄混战成了袁曹对决

    历史人物编辑:刘纪亮标签:公孙瓒

    自公元190年关东联军起兵讨伐董卓,东汉陷入割据混战,至199年天下已经混战了十年的时间。公元199年,吕布、公孙瓒、袁术三个曾叱咤风云的一方诸侯相继死去,天下局势似乎突然明朗起来,群雄逐鹿变成了袁曹对决,当然还有个寿命不足1年的孙策……曹操缢杀吕布并枭首公元198年,曹操于是亲自率兵和刘备一起攻打

  • 此人曾是公孙瓒手下一小将,投靠蜀汉后,威震天下,关羽不是对手

    历史人物编辑:孤舟独钓夜相思标签:公孙瓒

    此人曾是公孙瓒手下的一名小将。他加入蜀汉后,威震天下。关羽不是对手。东汉末年,朝廷没落。首先,董卓废了幼帝刘辩,立刘协为汉高祖。征战中原后,曹操以天子号令诸侯。在这个乱世时代,英雄辈出,文学上有诸葛亮、郭嘉等,武侠上有吕布、关羽、张飞等。但是今天我们要说的是三国人气最高的将军,智勇双全。称他为三国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