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荀彧既然忠于汉室,却为何投靠曹操,而不投奔刘备?

荀彧既然忠于汉室,却为何投靠曹操,而不投奔刘备?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新移说娱乐 访问量:3610 更新时间:2024/1/5 21:09:00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乱世当中各路英雄豪杰、谋士武将各领风骚,荀彧便是曹操麾下极为重要的一位谋士,乃是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当可谓功勋卓著。长久以来,便一直有荀彧忠于汉室的说法,在曹操欲进爵国公之时荀彧的确反应激烈,并因而吃罪于曹操。那么荀彧为何不投奔同样“忠于汉室”的刘备呢?其实主要还是时势的问题。

荀彧出身名门,天下大乱之际转投曹操

荀彧出身颍川荀氏,乃是荀子之后,其父荀绲曾任济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荀彧年少时期便颇有才名,南阳名士何颙称其为“王佐之才”,评价极高。

永汉元年(189年),荀彧通过举孝廉入仕,人守宫令。九月,董卓废少帝刘辩,立献帝刘协,十一月又自立为相国。荀彧虽无力推翻董卓,但却也不想与其同流合污,于是只好辞官归乡。

后来,时任冀州牧的同郡人韩馥派人来接荀彧,而荀彧也认为颍川乃是四战之地,于是便将宗族迁至冀州避难。当时冀州已落入袁绍手中,袁绍也将荀彧奉为上宾,且荀彧的弟弟荀谌和同郡辛评、郭图都在袁绍手下,但荀彧却认为袁绍最终不能成事,因而并未诚心归附。

初平二年(191年),荀彧离开袁绍转投曹操,曹操见荀彧来投,大悦,言道,“这是我的子房啊!”于是任荀彧为别部司马,荀彧时年二十九岁。

荀彧为何投奔曹操?只因曹操在“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时表现出色

初平元年(190年),“十八路诸侯讨董卓”,袁术等人共推渤海太守袁绍为盟主,曹操任代理奋武将军。董卓初战不利,被联军击败之后,逐烧毁洛阳宫室,裹挟汉献帝迁都长安。

战事初始阶段对于诸侯联军可以说极为有利的,然而在董卓退却之后,联军诸人却都吞并酸枣一带,无人敢向关西推进,只有曹操认为董卓“焚烧宫室,劫迁天子,海内震动”,应趁机与之决战。眼见无法劝动诸人,曹操只得独自引军西进,结果在荥阳汴水因兵力相差悬殊,曹操遭遇大败,士兵死伤大半,自己也被流矢所伤,仓皇逃得性命。

回到酸枣后,曹操又建议各路诸侯各守要地,再分兵西入武关,共同围剿董卓。而各路诸侯却各怀鬼胎,眼见董卓已经退走,都在伺机发展自己的实力,甚至相互之间发生火拼,联军已成瓦解之势。

正是由于曹操在“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之中表现出来的“舍生忘死、一心为公”,让荀彧认为曹操才是值得辅佐之明主,只有曹操才能担得起匡扶汉室的重任,而其他诸侯或许实力要强过后起的曹操,但均是不顾大局,只为一己私利之辈。这种情况下,荀彧投靠曹操也就不难理解了。

荀彧为何不投靠刘备,时势而已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之际,刘备虽然投身洪流较早,奈何起步实在太低,初始阶段只能到处寻求庇护,并没有属于自己的地盘,宛如乱世之中的无根浮萍。

1、刘备初始势力太小,刘备成事之后荀彧已死。在荀彧投奔曹操之时(191年),刘备此时不过是平原县县令,不仅没有任何根基,还在到处寻求庇护。就算此时的刘备已经有匡扶汉室的熊心,但实力却实在有些不够看,荀彧或许聪颖,但毕竟不是神仙,岂会料到刘备之后能够成事?刘备成事乃是在经历赤壁之战,夺取荆州、益州之后,这已经是建安十九年(214年)了,此时荀彧已经去世两年了。

2、刘备是否真心匡扶汉室,难以预料。这又是一个问题,就算刘备当时已经具备了争夺的实力,可他真的是一心为了匡扶汉室吗?刘备虽然是名义上的汉室宗亲,但真实情况如何谁也不知道,而且就算他是真正的汉室宗亲,可毕竟不是正统,谁又能保证他夺取天下后会还政于汉献帝?而此时曹操虽然势大,且独断专权,但曹操毕竟一生都没有行谋逆之事。

标签: 荀彧

更多文章

  • 曹操为什么要用“空盒子”杀死荀彧?真实历史也是这样吗?

    历史人物编辑:韦超标签:荀彧

    关于荀彧之死,因为《三国演义》的巨大影响力,多数人采信了其中的说法,认为荀彧是被曹操逼迫而死。但对此事,正史和野史的记载完全不同。据《三国演义》在第六十一回所写:建安十七年冬十月,曹操兴兵下江南,就命荀彧同行。彧已知操有杀己之心,托病止于寿春。忽曹操使人送饮食一盒至。盒上有操亲笔封记。开盒视之,并无

  • 能力绝对不下诸葛亮,却鲜有粉丝,深度解析荀彧粉丝稀少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闲人一支烟标签:荀彧

    对三国的了解,有多少人从演义开始?即使是各种早期三国游戏,也都是演义视角。那么,三国演义里的荀彧有谁对这个人印象深刻呢?驱虎吞狼,二虎竞食,只怕这两个是大多数人对荀彧的唯一印象了,根本没有啥存在感,应该还不如程昱。哪比得上郭嘉在早期的大放异彩呢。又有多少人看了演义之后不觉得赤壁以前,曹营第一谋士是郭

  • 荀彧究竟是自杀还是他杀,与曹操又有何关系?

    历史人物编辑:史令官标签:荀彧

    荀彧的死,在历史上一个谜一般的存在,一直有着多种说法和争议,有人说,他是自杀的,也有人说他是忧郁而死,甚至还有记载说荀彧是因为不帮曹操谋杀伏皇后而自杀的,那么它究竟是怎么死的呢? 要想知道荀彧是怎么死的,那么我们就必须先搞清楚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荀彧这个人是非常有智慧的,他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开始跟随

  • 曹操一生驭人无数,却拿此人无可奈何,荀彧一笑置之

    历史人物编辑:趣评读史标签:荀彧

    文/野史日记图/源自于网络欢迎大家关注,一起轻松读历史。会在微头条不定期分享有趣的故事。曹操的驭人之术曹操,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大家耳熟能详,不再多做介绍。要说曹操的特点,大家或许会说,他多疑。当然,“多疑”确实是他的一个特点,但是他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就是驭人。都说刘备收买人心是高手,其实真正的高

  • 荀彧收到曹操送来的空食盒,就服毒自杀,是何缘故?

    历史人物编辑:安尘读史标签:荀彧

    说起曹操的谋士,其中早期最厉害的谋士,一个就是荀彧,一个就是郭嘉。今天小编给大家先说一下荀彧(xúnyù)。历史上的荀彧是怎么样的呢?而且最后为何因为曹操送给他一个空盒就自杀了呢?荀彧出身官宦之家,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年少就因为才华而出名,长的温文儒雅,确是如妹妹说的是位“端方的君子”。荀彧及家族到冀

  • 对东汉“正统”忠心耿耿的荀彧,为何当初选择曹操而不是汉室?

    历史人物编辑:王蓓蓓标签:荀彧

    曹操统一北方的第一功臣荀彧,却死在了劝诫曹操不要自封“魏公”,谋权失德一事之上。曹操估计想不到,自己手下这一被委以重任的能臣,真正效忠的并不是自己,而是那大厦已倾的汉王室。为了苟延残喘得延缓东汉王朝最后的一点体面,不惜以自身性命为试探,不顾安危插手曹操登位之路。就是这样一个具有传统“忠君”思想的有才

  • 谋士荀彧,既然忠于汉室,那为何不跟随匡扶汉室的刘备?

    历史人物编辑:月光侃历史标签:荀彧

    谋士荀彧,既然忠于汉室,那为何不跟随匡扶汉室的刘备?文|少年带你读历史在三国中,谋士荀彧一直是后人所讨论的对象,在这其中,很多人都觉得他既然忠于汉室但为何还要去辅佐曹操这样的而不是跟随一直说着匡扶汉室的刘备?这其中的原因究竟何在?这并不能说荀彧是一个假汉臣,实际上他是真的忠于汉室,但他这样做也是有他

  • 此地在三国时专出奇才,一个郭嘉,一个荀彧!

    历史人物编辑:醉轻弦V标签:荀彧

    核心提示:荀彧(yù)力主曹操奉天子到许都,使他迈出了事业成功的关键一步。倘若没有荀彧的坚决主张,后悔莫及的只能是曹操。一曹操一生的最大功业是削平群雄,统一北方。这自然有曹操的个人军事才能,但他那个庞大的谋士集团在键时刻也是十分重要的。而在这个谋士集团之中,颍川(yǐng-河南省中部,因颍水得名)谋

  • 吴用放到三国演义,是什么水平?比肩诸葛亮、荀彧

    历史人物编辑:张文博标签:荀彧

    说水浒人物,不能不说吴用。吴用在梁山排名第三,绰号智多星,也叫吴加亮、吴学究。尽管他的设定是军师、谋臣,但实际上吴用会武艺,他擅长用一双铜链,平时藏在袖子里或者腰上,能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他曾用铜链,制止激斗中的雷横和刘唐,显然武艺还可以。当然,因为曾几次出计拉拢其他好汉上梁山,所以吴用在读者印象中

  • 三国群雄传之曹操手下最重要的谋士荀彧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早知标签:荀彧

    所以我们看到在汉末三国时期,真正能被称为“君子”的士是不多的,更多的是一些养家糊口的受雇者。这些人靠小聪明出卖智力,根本就没有自己的政治主张和精神追求,典型的例子是贾诩。贾诩虽然有一定能力,甚至是算无遗策,但是他是不具备君子应有的品行的。君子最重要的坚持是“有所不为”,而贾诩恰恰是一个无所不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