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三国6大蠢人,袁绍只能排第3,吕布无缘上榜,谁能排第1?

三国6大蠢人,袁绍只能排第3,吕布无缘上榜,谁能排第1?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超级七品小芝麻官 访问量:1981 更新时间:2024/4/29 22:44:21

三国演义中,聪明人非常多,比如诸葛亮、司马懿、徐庶、荀彧等人,然而世界是公平的,有聪明人就必定有愚蠢的人,接下来本文就向大家介绍六个三国演义中最愚蠢的人,看看你都认识几个?

很多人说,吕布在三国演义中是愚蠢的代表人物,因为他坐拥高顺张辽这样的猛将,陈宫这样的顶级谋士,结果最终还被生擒俘虏。

而且在和刘备集团相处的过程中,他前脚偷袭了刘备的徐州,后脚就希望和刘备称兄道弟,希望刘备对他忠诚,甚至于在白门楼面前,他还指望刘备为他求情,简直令人惊讶,刘备和他有如此大仇,他怎么会去相信刘备?真不知道吕布是如何活到白门楼的,如此愚蠢的人,怎么能够拥有那么多精兵猛将?

吕布的行为,尽显他的愚蠢,以至于不少人都认为,他就是三国演义中愚蠢的代表人物!但事实上,在本文看来,三国真正的蠢人其实是以下六人,吕布根本进不了榜单!

第六、蒋干

蒋干是曹操手下的谋士,在赤壁之战中,他可是为东吴立下了汗马功劳的!

赤壁之战中,曹操非常忌惮周瑜,于是蒋干自告奋勇,表示他可以去说服周瑜投降,结果在他出使江东的过程中,非但没有说服周瑜,自己倒是数次中计!

蒋干第一次中计,就把曹操手下最厉害的水军将领蔡瑁张允给坑死了,这使得曹军在水上的战斗力急剧下滑,以至于曹操后期不得不采用庞统的铁锁连环计!

蒋干第二次中计,直接让八十万曹军灰飞烟灭!当时庞统虽然想出了铁锁连环计,但他并不认识曹操,没办法去向曹操献计,恰逢蒋干到来,直接把庞统给带到了曹操身边,让庞统得以名正言顺的献出连环计,导致八十万曹军被一把火烧得精光,令众人大跌眼镜!

蒋干两次出使江东,不仅没有完成任务,反而两次中计,导致曹操在赤壁之战中被打得大败,令人惊叹,这也太愚蠢了!怪不得自此以后,蒋干就消失不见了,估计曹操都恨死他了……

第五、糜芳

糜芳是刘备的小舅子。当年刘备在徐州时期,糜芳看中了刘备的潜力,不仅积极配合刘备拿下徐州,而且还把自己的妹妹送给了刘备。刘备被吕布暴打之际,糜芳也没有背离刘备,反而数次出资帮助刘备重整旗鼓!后来曹操为了安定徐州,想要结好糜芳,给他封官,结果糜芳拒不接受,仍然执意追随刘备,令人感动!

从糜芳前期的种种行为以及后续刘备的成功来看,糜芳其实是非常聪明的!然而在襄樊之战期间,糜芳直接把自己之前的路人缘给败光了,让大家看到了他的愚蠢!

当时关羽出兵樊城,将曹军打得狼狈不已,结果东吴突然从后面偷袭,杀入了荆州!按照正常的估算,只要糜芳坚守不降,过几天关羽就能赶回来击退吴军,而且江陵城非常坚固,以十万吴军都打不下合肥的战斗力来看,吴军根本不可能快速攻下江陵城!可以说,这是上天送给糜芳的大功劳!可就在这种关键时刻,糜芳竟然选择了投降东吴,令众人大跌眼镜!

糜芳外甥就是刘禅,糜芳的哥哥还在刘备身边,颇受重用,糜芳自己也在荆州担任要职,他完全就是蜀汉的既得利益者啊!刘备越强大,糜芳的地位就会越高,而投靠东吴后,糜芳的地位肯定会下降,孙权就是再器重糜芳,也不能把他一个降将提升到皇亲国戚的位置吧?

所以说啊,糜芳投降东吴的行为,简直太愚蠢了,这不仅是自毁前途,而且是否定了前半生的一切努力啊,正常人根本干不出这种事!

第四、王允

诛杀董卓,是三国演义中的神来一笔,而王允就是此事件的主导者,可见王允是多么的聪明!然而接下来对西凉军的处置,却暴露了王允的真正愚蠢!

当时吕布建议,只处理董卓集团的高层人物,放过董卓集团的中低层将领、士兵,因为这些人都不过是听命行事。结果王允不听,他非要诛杀李傕郭汜等人,而且他还迟迟不愿意下赦免诏书,不愿意放过普通的西凉士兵,结果这些人团结起来,背水一战,直接将王允打得大败,并最终诛杀王允!

熟知历史的朋友都知道,除恶除首,但底下的人必须大部分释放,最多也就抓几个典型出来处罚,一旦要将大部分人除掉,那必定会引起巨大的反抗!这么一个小孩子都懂的道理,王允却不知道,导致东汉最后一次崛起的机会破灭,可见王允是多么的愚蠢!

第三、袁绍

官渡之战,袁绍稳操胜券,结果最终却被曹操打得大败,令很多人意外,而此战就尽显了袁绍的愚蠢!

许攸是袁绍手下的顶级谋士,他有机会接触到袁军的机密,他建议袁绍出兵袭扰曹操后方的许昌,袁绍不同意。之后许攸家人贪腐的消息传来,袁绍又痛斥许攸,表示日后要惩治许攸,结果在大营之中,他却并未限制许攸的自由!

许攸已经感受到了袁绍对他的厌恶,且后方家人已经被抓,他是肯定有逃跑的嫌疑的,结果袁绍根本没有对许攸采取任何行动,导致许攸成功逃到曹操处,帮助曹操火烧乌巢,大败袁军!

曹操火烧乌巢时,袁绍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前去救援,一个是全力进攻曹操大营,结果袁绍并没有亲自去执行任何一个选择,导致手下不尽力,不仅乌巢没救下,曹操大营也没打下,最终袁军倒是被打得军心崩溃,令人惊讶。

可以说,在处理许攸和进攻曹操大营两件事情上,袁绍把自己的愚蠢体现得淋漓尽致,但凡他稍微聪明点,他也不至于在占尽上风的情况下被打得大败,徒增笑柄……

第二、何进

东汉末年的乱世,其实就是何进开的!何进的外甥上位后,他被袁绍忽悠着去打击宦官,而宦官其实是和皇帝站在一边的,何进打击宦官,完全就是自毁长城!

更为重要的是,在打击宦官的过程中,何进竟然召集董卓、丁原等外镇兵马,引狼入室,导致了乱世的开启。而且在应对宦官的过程中,何进非常自大,他自认为宦官不敢对自己动手,结果人头落地,令人大跌眼镜……之后便是皇室遭到洗劫、董卓入住洛阳、诸侯讨董天下大乱……

可以说,若不是何进太过自大、愚蠢,东汉末年的乱世根本不会这么快到来,三国能不能存在都还不一定!

第一、曹爽

曹魏之所以会被司马家篡夺,很大原因就是曹爽太过愚蠢!

魏明帝曹睿去世前,让曹爽和司马懿做托孤大臣,一开始司马懿对曹爽非常忍让,助长了曹爽的嚣张气焰,于是曹爽飘了,不仅打击司马懿,抢夺大权,而且还大肆排除异己,搞得朝臣们怨声载道。最终,当曹爽和皇帝外出时,司马懿直接在洛阳发动事变,准备抢夺曹爽的大权!

当时的曹爽乃是曹魏大将军,掌控天下兵马大权,且掌控粮草的大司农印,也在曹爽身边,更为重要的是,皇帝曹芳也在曹爽身边,可以说,兵马、粮草、大义都在曹爽手中,司马懿根本没办法和曹爽斗!

可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曹爽竟然怂了,竟然主动向司马懿投降了,令人大跌眼镜!自此以后,曹魏大权尽归司马家,曹氏彻底失败,曹爽三族也遭到夷灭……

可以说,若不是曹爽太过愚蠢,主动向司马懿投降,司马家根本不可能篡权成功!曹魏的大权,仍然会掌握在曹家人手中!统一三国的将是曹魏,而非西晋!

结语

总的来说,三国演义里面共有六大蠢人,其中蒋干排第六,曹爽排第一,吕布连榜单都上不了!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演义》)

标签: 袁绍

更多文章

  • 曹操十分喜欢曹植这个儿子,为何不学袁绍立嫡?原因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周扒皮侃历史标签:袁绍

    俗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中国自从西周以来确立了宗法分封制,明确规定了大宗小宗,因此只有嫡长子才能够继承大位,后世的几千年历史之中因为立嫡也不知道引发了多少血雨腥风,兄弟相残,而袁家子弟就是著名的一个例子。东汉末年称霸河北四州的军阀袁绍有三个儿子,按道理来说袁绍应该立自己的长子袁谭为嫡子,可是袁绍却非常

  • 袁绍水平到底怎么样?

    历史人物编辑:阎丽标签:袁绍

    历史是一件很温情的东西,他能记得下许许多多温馨而富有人情味的故事;但历史同时也是一件很残酷的东西,因为在失败者的记述中,几乎留不下什么正面的评价。而要放到三国时代,袁绍可能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因为官渡之战的最终失败,袁绍成为了很多人评论中的笑柄。甚至也有不少人认为,袁绍是一个不怎么出色的二世祖,完全是

  • 官渡之战,曹操称霸北方,若是袁绍赢会不会取代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袁绍

    从公元199年到公元200年,两个最大的北方诸侯在关东地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袁绍有10万士兵,曹操有2万士兵,袁绍有足够的食物和强大的队伍,曹操不光人马少,还缺乏粮食和草料。袁绍占领河北各地,后方稳定;曹位于中原四战中,后方不断受到其他诸侯的骚扰。战争之前,在各个方面都是袁绍占有优势,应该赢得胜利。

  • 刘备依附袁绍的时候,袁绍对其礼待有加,为什么刘备还要离开呢?

    历史人物编辑:劲爆文史标签:袁绍

    袁绍,出身于四世三公家族的袁家。在董卓被杀之后,袁绍俨然成为北方势力最大的诸侯。刘备,是蜀汉政权的建立者和开拓者,他是大器晚成的人物。在刘备前期,其没有一个稳定的地盘,前后依附过公孙瓒、曹操,以及袁绍等人。在刘备依附袁绍的时候,被袁绍所敬重,礼待有加。那么,面对如此厚爱的袁绍,刘备为何要离开袁绍,不

  • 难怪袁绍敢称帝,原来他确实有资本,当时的袁绍曹操都不如他

    历史人物编辑:观心铭史标签:袁绍

    袁术称帝时的势力的确很强,他称帝不仅仅是拿到了玉玺。袁术出身于汝阳袁家的世家大族,有四世三公的家庭背景,也就是说,袁术家前四代都有人担任三公的职位,掌握着朝廷的重大权力,位居朝廷核心权力机构的首要位置,属于国家级干部。从身份上讲,袁术比袁绍更为尊贵,他是嫡生,而袁绍庶生。袁术属于正宗的的封建王朝的接

  • 再经典也难逃搞笑穿帮:张飞你真“潮”,袁绍兵营惊现面包车!

    历史人物编辑:小娜搞笑家标签:袁绍

    相信喜欢历史的朋友们都看过《三国演义》吧,再加上有唐国强,鲍国安等成熟的老演员的坐镇,三国迷们也是不断的刷剧,后来也翻拍了此剧,据说场景阵容还十分宏大,但依旧无法超越唐国强等人所塑造的三国人物形象。观众只中意老版本的《三国》但是经典归经典,也难逃搞笑的穿帮镜头,咱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吧!我们可以看到唐

  • 袁绍麾下的一位谋士,后来归降曹操,最终却被曹操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袁绍

    作为东汉末年实力最强大的诸侯,袁绍自然是人才济济,比如在武将中,张郃、高览、颜良、文丑等人,就曾是袁绍的部将。而在谋士上,袁绍麾下则拥有许攸、沮授、田丰、审配等众多谋士。其中,就本文所要说的崔琰,也曾为袁绍效力。当然,崔琰这位谋士后来又归降了曹操,并最终被曹操处死。一具体来说,崔琰(?—216年),

  • 你的领导是“袁绍”、“刘邦”还是“曾国藩”?他们领导力有何异

    历史人物编辑:绣虎读书标签:袁绍

    曾国藩说:“大抵失败而归咎于谋主者,庸人之恒情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领导者要为决策负主要责任,不要出了问题,就把责任归咎于当初出谋划策的人身上,这是庸人的做法,不配做领导。刘邦攻打匈奴,连续打了几次胜仗后,准备端了匈奴的老巢。派了十几拨人前去打探虚实,这些人都回来说:“匈奴全是羸马弱兵,可打。”刘

  • 假如袁绍不发动官渡之战,进行养精蓄锐,袁绍能拖垮曹操吗?

    历史人物编辑:郭运说历史标签:袁绍

    官渡之战是历史上知名度非常高的战役,它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官渡之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说官渡之战是奠定三国的基础性战役之一。对于曹操来说,官渡之战的重要性不亚于一个重要的谋士。通过官渡之战的胜利,奠定了曹操一统北方的基础。袁绍在官渡之战中失利,给了曹操一统北方的基础。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

  • 袁绍为何甘愿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机会让给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小境界大天下标签:袁绍

    前言:董卓去世后,西凉军内部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各部之间动辄大打出手。公元195年,汉献帝趁着“李郭之乱”的机会,由长安东归洛阳,摆脱了西凉军长期以来的控制,不料前脚刚出虎口,后脚又落入狼窝。公元196年,曹操派军入洛阳,挟持天子迁都许昌,开启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代。当时曹操的地盘主要就是个兖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