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官渡之战,曹操称霸北方,若是袁绍赢会不会取代曹操?

官渡之战,曹操称霸北方,若是袁绍赢会不会取代曹操?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 访问量:1998 更新时间:2024/4/10 6:30:47

从公元199年到公元200年,两个最大的北方诸侯在关东地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袁绍有10万士兵,曹操有2万士兵,袁绍有足够的食物和强大的队伍,曹操不光人马少,还缺乏粮食和草料。袁绍占领河北各地,后方稳定;曹位于中原四战中,后方不断受到其他诸侯的骚扰。

战争之前,在各个方面都是袁绍占有优势,应该赢得胜利。但是最终结果却是,曹操赢得了官渡之战,为北方的统一奠定了基础,几年后,曹操果然统一了北方。208年,曹操率大军准备进攻南方的刘表,并打算袭击孙权,以完成天下统一的重大事业。可惜的是,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了,并被孙和刘的联军打回了北方。赤壁战役结束后,曹统一天下的梦想破灭,随后三分天下,三国鼎立就此出现。

因此,如果在官渡之战中要是袁绍胜利了,他能否最终击败各个独立的政权并统一整个天下呢?

其实即使袁绍能打败曹操,也很难统一天下袁绍当时失败的原因是必然原因还是偶然的原因,都是有必然因素的存在,在东汉时代末期,所有诸侯都在在为自己最后获得的权利而战,最终的失败者肯定有一个致命的缺陷,这意味着缺乏竞争力。在袁绍遇到曹操之前,他是无敌的,袁绍在之前只靠一个县就统一河北,不能说袁绍没有头脑。河北的刘虞韩馥公孙瓒都不是简单的人物,袁绍能够打败他们说明袁绍也不是好惹的人物。

一、袁绍本人有很大的缺陷

袁绍最后败给了曹操,并不是因为他缺乏实力,而是因为他自己的不足让他无法取得胜利。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的原因不是他缺乏实力,而是因为他的对手太强大了。因此,袁绍在官渡战役中虽然把曹操给击退了,但是还是没有办法把草草哦啊完全歼灭,而曹操再次崛起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就算是曹操被完全歼灭了,袁绍也不一定能够把南方政权也给收复了。袁绍自身的某些缺点使他无法长期保持无敌状态,从而难以统一天下。通过当时人们对袁绍的评估,发现袁绍的性格表现为雄心勃勃,有才干但是自我控制力低,信誉不好,胆子小碰见大事还会犹豫不决,营地里有许多士兵,但分布不明确,职责分布不一致,就,所以他难以获得大的成就。

二.袁绍的内部不团结

袁绍本身就与袁术关系不好,而且他的三个儿子势力都不小,导致了三个儿子都想要承继父亲的位置,家庭关系不和睦使得袁绍的手下大臣们也意见不统一,发生了分裂。由于袁绍的三个儿子关系不好,导致了袁绍的外甥也想分一杯羹,家族的关系越来越乱,最后三个儿子各成一派,袁绍或者的时候,大臣们还没有那么过分,等到袁绍死了之后,大臣们就彻底分裂了,内部问题都没有解决好,袁绍自然不能统一天下。

三、袁绍没有让手下发挥自己的特长

不仅内部发生了分裂,而且袁绍也无法充分行让手下发挥自己的力量,不能扬长避短,让手下用各自的才能来履行职责。许攸贪婪没有得到压制,田丰有能力却盲目自大。尽管这些人都有其缺点,但每个人的长处还是很多的,如果可以互相学习,那么肯定会取得很好的结局,但是袁绍却让审配这样粗心的人负责后方的粮草调动,让许攸留在前线,把有战斗力的田丰关在了大狱中,这样的安排,袁绍也根本不可能取胜,而且许攸的亲戚惹了事,审配直接抓了他们,许攸心生怨恨,直接叛变,这也导致了官渡之战的失败。田丰本来为人刚正不阿,但是袁绍识人不清,听信逢记的话把田丰给杀了。

四、对手太强大

如果袁绍想要统一天下,他需要消灭更多的对手,但是这些对手实力都很强大。袁绍若一一消灭这些人并不容易。毕竟,三国鼎立是力量平衡的结果,而袁绍还没有达到各个击破的水平。袁绍的对手在当时都是英雄,许多人在当时的社会都享有一定的声誉。在汉末大乱的早期,每位诸侯的力量一方面要看先天因素,另一方面要看自身因素,而先天因素则相对重要。毫无疑问,袁绍兄弟二人和刘鄢刘表等人都依赖先天因素。刘鄢刘表依靠上级的封赏,袁绍和袁术依靠的是祖上打下来的基业,其余的诸侯比如曹操刘备孙权等人,基本上都是靠自己的努力才打下来的江山。

袁绍可以击败一个依靠先天因素的强大诸侯子,但是要击败一个依靠自己力量的强大王诸侯却很难。因此,袁绍很难统一天下。各种因素决定,袁绍只适合当诸侯,当上皇帝可能性很低,所以说无论官渡之战的结果是什么,袁绍都不可能统一天下!

标签: 袁绍

更多文章

  • 刘备依附袁绍的时候,袁绍对其礼待有加,为什么刘备还要离开呢?

    历史人物编辑:劲爆文史标签:袁绍

    袁绍,出身于四世三公家族的袁家。在董卓被杀之后,袁绍俨然成为北方势力最大的诸侯。刘备,是蜀汉政权的建立者和开拓者,他是大器晚成的人物。在刘备前期,其没有一个稳定的地盘,前后依附过公孙瓒、曹操,以及袁绍等人。在刘备依附袁绍的时候,被袁绍所敬重,礼待有加。那么,面对如此厚爱的袁绍,刘备为何要离开袁绍,不

  • 难怪袁绍敢称帝,原来他确实有资本,当时的袁绍曹操都不如他

    历史人物编辑:观心铭史标签:袁绍

    袁术称帝时的势力的确很强,他称帝不仅仅是拿到了玉玺。袁术出身于汝阳袁家的世家大族,有四世三公的家庭背景,也就是说,袁术家前四代都有人担任三公的职位,掌握着朝廷的重大权力,位居朝廷核心权力机构的首要位置,属于国家级干部。从身份上讲,袁术比袁绍更为尊贵,他是嫡生,而袁绍庶生。袁术属于正宗的的封建王朝的接

  • 再经典也难逃搞笑穿帮:张飞你真“潮”,袁绍兵营惊现面包车!

    历史人物编辑:小娜搞笑家标签:袁绍

    相信喜欢历史的朋友们都看过《三国演义》吧,再加上有唐国强,鲍国安等成熟的老演员的坐镇,三国迷们也是不断的刷剧,后来也翻拍了此剧,据说场景阵容还十分宏大,但依旧无法超越唐国强等人所塑造的三国人物形象。观众只中意老版本的《三国》但是经典归经典,也难逃搞笑的穿帮镜头,咱们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吧!我们可以看到唐

  • 袁绍麾下的一位谋士,后来归降曹操,最终却被曹操处死!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袁绍

    作为东汉末年实力最强大的诸侯,袁绍自然是人才济济,比如在武将中,张郃、高览、颜良、文丑等人,就曾是袁绍的部将。而在谋士上,袁绍麾下则拥有许攸、沮授、田丰、审配等众多谋士。其中,就本文所要说的崔琰,也曾为袁绍效力。当然,崔琰这位谋士后来又归降了曹操,并最终被曹操处死。一具体来说,崔琰(?—216年),

  • 你的领导是“袁绍”、“刘邦”还是“曾国藩”?他们领导力有何异

    历史人物编辑:绣虎读书标签:袁绍

    曾国藩说:“大抵失败而归咎于谋主者,庸人之恒情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领导者要为决策负主要责任,不要出了问题,就把责任归咎于当初出谋划策的人身上,这是庸人的做法,不配做领导。刘邦攻打匈奴,连续打了几次胜仗后,准备端了匈奴的老巢。派了十几拨人前去打探虚实,这些人都回来说:“匈奴全是羸马弱兵,可打。”刘

  • 假如袁绍不发动官渡之战,进行养精蓄锐,袁绍能拖垮曹操吗?

    历史人物编辑:郭运说历史标签:袁绍

    官渡之战是历史上知名度非常高的战役,它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官渡之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说官渡之战是奠定三国的基础性战役之一。对于曹操来说,官渡之战的重要性不亚于一个重要的谋士。通过官渡之战的胜利,奠定了曹操一统北方的基础。袁绍在官渡之战中失利,给了曹操一统北方的基础。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

  • 袁绍为何甘愿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机会让给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小境界大天下标签:袁绍

    前言:董卓去世后,西凉军内部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各部之间动辄大打出手。公元195年,汉献帝趁着“李郭之乱”的机会,由长安东归洛阳,摆脱了西凉军长期以来的控制,不料前脚刚出虎口,后脚又落入狼窝。公元196年,曹操派军入洛阳,挟持天子迁都许昌,开启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代。当时曹操的地盘主要就是个兖州

  • 东汉末年争霸,袁绍手下能人不少,是袁绍的原因导致死了的么

    历史人物编辑:风雪忆史标签:袁绍

    东汉末年群雄争霸,各路诸侯纷纷崛起,袁绍无疑是其中势力最大的一方,地理位置也处于优越的地方,相较于曹操的小地方小势力,袁绍真的具备一统天下的能力,手下也不缺优秀的谋士与将领,占据这么大的优势,最后还是被消灭了。袁绍手下曾有着四位出色的谋士,田丰、逢纪、审配以及许攸,四个人的能力都很优秀。当年在官渡之

  • 袁绍之所以能在北方迅速崛起,称雄于天下,只因此人太过窝囊

    历史人物编辑:心研墨香标签:袁绍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割据一方,其中势力最大的莫过于河北袁绍了,袁绍坐拥幽、并、青、冀四州,虎踞北方,有俯视天下、南向争雄之意!就是当时狭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也难以与其争锋。袁绍原本不过渤海一太守,何以能在这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坐拥四州,虎视天下呢?其实,这和一个人的窝囊不无关系!这个人就是冀州牧韩馥,当

  • 官渡战败后袁绍仍然占据冀州,咋就没翻身?问题归结于袁绍身上

    历史人物编辑:沈烈康标签:袁绍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我认为袁绍绝对不会有机会翻身,理由有二:一、袁绍集团内部的分裂这个分裂表现为两个相关方面,即大臣之间的明争暗斗和兄弟之间的互相残杀。作为一个有为的封建政治家、军事家,除了在治国治军方面有卓越才能外,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