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你的领导是“袁绍”、“刘邦”还是“曾国藩”?他们领导力有何异

你的领导是“袁绍”、“刘邦”还是“曾国藩”?他们领导力有何异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绣虎读书 访问量:2030 更新时间:2024/5/19 23:12:27

曾国藩说:“大抵失败而归咎于谋主者,庸人之恒情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领导者要为决策负主要责任,不要出了问题,就把责任归咎于当初出谋划策的人身上,这是庸人的做法,不配做领导。

刘邦攻打匈奴,连续打了几次胜仗后,准备端了匈奴的老巢。

派了十几拨人前去打探虚实,这些人都回来说:

“匈奴全是羸马弱兵,可打。”

刘邦又派娄敬去打探,娄敬回来说,匈奴全是老弱病残,显然是演戏给我们看的,不能打。

刘邦听后大怒,把娄敬下狱,说打了胜仗回来收拾他。

刘邦攻打匈奴的结果我们大家都知道,就是被匈奴困在了白登,被困之际,刘邦看到匈奴不仅有人还有马。

先看人,人家匈奴有四十万大军;再看马,不光多,还齐刷刷地摆起pose:东边全是白马,西边全是黑马,北边全是红马……

此时刘邦肯定后悔没听娄敬之言。

被困了七天七夜后,陈平献计用钱贿赂了匈奴的皇后阏氏,刘邦军队得以被放行。

回来后,刘邦把娄敬放了,还封了官,这是刘邦承认冤枉了娄敬的勇气,但刘邦却像曾国藩说的一样“归咎于谋主者”,把娄敬之前试探匈奴后说匈奴可攻打的十几个人都杀害了。

其实,那十几个人只是谋士,出了问题也是应该负次要责任,因为最后决策者是刘邦。

之所以要攻打匈奴,还是因为刘邦当时心意已决。

这一点上,刘邦不如曾国藩,曾国藩说自己是决策者,主要责任全在自己,不在幕僚。

还不如刘邦的是袁绍

官渡之战前,幕僚田丰给袁绍说易守不易攻,但袁绍不听田丰的建议,也是把田丰关进了大狱,说打了胜仗回来以后,再处置他。

当败仗的消息传来以后,狱吏给田丰说:“您没事了。”

田丰却说:“主公要是打了胜仗,一高兴,说不定就把我放了,如今打了败仗,主公必定羞见于我,必杀我。”

最终,田丰被袁绍扣上了一个幸灾乐祸的帽子,杀了他。

对自己有多大的认识,敢于承认多大的错误,就能有多大的成就。

所以,袁绍做了一时枭雄,刘邦做了开国皇帝,而曾国藩做了半个圣人。

做人,尤其是做领导的人,还是要学习曾国藩,当事情结果不好的时候,曾国藩心里明白,不能怪幕僚,要怪自己,他在日记中做了这样的自我检讨:

“我虽然明白这个道理,但是如果听了,谁把事情办糟了,下次跟他见面时,脸上难免有难看。这是我的问题,我要注意。”

我是红七六,关注我,我们一起学习、改变、成长。

标签: 袁绍

更多文章

  • 假如袁绍不发动官渡之战,进行养精蓄锐,袁绍能拖垮曹操吗?

    历史人物编辑:郭运说历史标签:袁绍

    官渡之战是历史上知名度非常高的战役,它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官渡之战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可以说官渡之战是奠定三国的基础性战役之一。对于曹操来说,官渡之战的重要性不亚于一个重要的谋士。通过官渡之战的胜利,奠定了曹操一统北方的基础。袁绍在官渡之战中失利,给了曹操一统北方的基础。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

  • 袁绍为何甘愿把“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机会让给曹操?

    历史人物编辑:小境界大天下标签:袁绍

    前言:董卓去世后,西凉军内部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各部之间动辄大打出手。公元195年,汉献帝趁着“李郭之乱”的机会,由长安东归洛阳,摆脱了西凉军长期以来的控制,不料前脚刚出虎口,后脚又落入狼窝。公元196年,曹操派军入洛阳,挟持天子迁都许昌,开启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时代。当时曹操的地盘主要就是个兖州

  • 东汉末年争霸,袁绍手下能人不少,是袁绍的原因导致死了的么

    历史人物编辑:风雪忆史标签:袁绍

    东汉末年群雄争霸,各路诸侯纷纷崛起,袁绍无疑是其中势力最大的一方,地理位置也处于优越的地方,相较于曹操的小地方小势力,袁绍真的具备一统天下的能力,手下也不缺优秀的谋士与将领,占据这么大的优势,最后还是被消灭了。袁绍手下曾有着四位出色的谋士,田丰、逢纪、审配以及许攸,四个人的能力都很优秀。当年在官渡之

  • 袁绍之所以能在北方迅速崛起,称雄于天下,只因此人太过窝囊

    历史人物编辑:心研墨香标签:袁绍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割据一方,其中势力最大的莫过于河北袁绍了,袁绍坐拥幽、并、青、冀四州,虎踞北方,有俯视天下、南向争雄之意!就是当时狭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也难以与其争锋。袁绍原本不过渤海一太守,何以能在这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坐拥四州,虎视天下呢?其实,这和一个人的窝囊不无关系!这个人就是冀州牧韩馥,当

  • 官渡战败后袁绍仍然占据冀州,咋就没翻身?问题归结于袁绍身上

    历史人物编辑:沈烈康标签:袁绍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我认为袁绍绝对不会有机会翻身,理由有二:一、袁绍集团内部的分裂这个分裂表现为两个相关方面,即大臣之间的明争暗斗和兄弟之间的互相残杀。作为一个有为的封建政治家、军事家,除了在治国治军方面有卓越才能外,在

  • 袁绍轻取冀州之战,是袁绍跃居中原首强的第一战

    历史人物编辑:曾金平标签:袁绍

    导言:公元191年,董卓携西凉兵入京师,把持朝政,自封为太师,位居人臣,汉献帝已经如同虚设,地方上则是群雄割据,韩馥据守冀州,刘虞把持幽州,刘表占据荆州,刘焉占益州,陶谦占徐州,公孙度镇辽东,袁术占南阳,曹操则占据东郡。此时,渤海太守袁绍看到韩馥无能、怕事、便先以小型军事行动来对韩馥造成形式压力,在

  • 官渡之战时,有三人背叛袁绍,他们最终是什么下场?

    历史人物编辑:情怀历史号标签:袁绍

    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三大战役”之一,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今河南中牟东北),在此展开战略决战。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今河南延津县僧固),继而击溃袁军主力。此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在官渡之战中,曹操之所以能用3万兵马击败袁

  • 袁绍手下的六员猛将,这阵容丝毫不比曹操的差

    历史人物编辑:小萌宠之家标签:袁绍

    袁绍是东汉末年的最强诸侯,割据河北,四处征战的他手下云集了一大批文臣武将,这些人才是他占据河北最重要的资源,今天就来说说他手下的六员猛将。一、麴义麴义是袁绍手下的猛将,能征善战,屡建奇功,精通羌人战法,被袁绍委以重任,统率着袁绍最精锐的部队,相当于现在的特种兵。在著名的界桥大战中,麴义以800精兵大

  • 袁绍前期那么厉害,他是靠谁呢?袁绍有五虎将吗?

    历史人物编辑:话车点睛标签:袁绍

    无论是曹操或者是刘备形容袁绍的第一句话肯定就是袁绍祖上四世三公,这是一种对于袁绍的描述,但同时也是一种嫉妒,袁绍的出身,实在太好了,在汉朝所有的官吏,如果想晋升的话,就必须得到上级的认可,在这个时候占据着官员最高位的是三公,也就是说,天下所有的官员如果想要晋升的话,那必须得到三公的同意,才能够把自己

  • 刘备打败仗投靠袁绍,袁绍为何还出迎200里?原因太强大!

    历史人物编辑:赤子情怀标签:袁绍

    三国之中,,曹操出身门阀大族,孙权出身贵胄之家,而刘备却出身市井贫民。他少小贫苦、孤单,无资财和社会背景,赤手空拳,凭借乱世而起。他奔逃转战于多个地方,备受颠沛流离之苦。半生戎马奔波,年到半百,还寄人篱下,寸土未有。在刘表的荆州痛哭自己年华已逝,脆弱的像个孩子。但是他用超一流的努力和坚持,硬生生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