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曹丕喜欢甄宓,曹操也喜欢甄宓,为何儿子敢跟老子抢?原因很简单

曹丕喜欢甄宓,曹操也喜欢甄宓,为何儿子敢跟老子抢?原因很简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趣说历史的土豆 访问量:2362 更新时间:2024/1/8 19:07:21

甄宓是三国时期的一个大美人,她这位大美人并不像貂蝉一样,因为貂蝉是历史虚构的,然而甄宓却是真实存在的。

并且,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甄宓这位美人不比东吴的大乔小乔差,甚至还要比她们有过之而无不及,就算说甄宓是三国第一大美人的话,从历史的角度来讲,那肯定也就是一点都不能算为过的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大美人谁都喜欢,但是三国时期的曹丕喜欢甄宓,曹操也喜欢甄宓,那么为何作为儿子的曹丕敢跟自己的老子抢女人呢?下面,咱们就来说一下,原因很简单吧。

甄宓原本是袁绍的儿媳妇,只可惜袁绍技不如人,在官渡之战的时候被曹操打败,作为袁绍儿媳妇的甄宓被曹军给抓走了。然而,值得一提的是,曹丕跟曹操父子俩人,早就对甄宓垂怜已久,甚至因为甄宓的问题,父子俩还闹了一点小矛盾。

其实,甄宓被抓之前曹操就再三叮嘱手下,一定要把甄宓给抓住,千万不能让她跑了,更不能让她落入别人之手。结果,甄宓却让曹丕给抓住了。

曹丕抓住甄宓之后,那简直就是一个爱不释手了,但是曹丕知道自己的父亲曹操,同样也是很想得到甄宓,由于曹丕迫于父亲的威严,所以就忍痛把甄宓送给了曹操。其实,曹操这个人很聪明,他同样也知道自己的儿子喜欢甄宓,等到曹仁把甄宓送到曹操眼前的时候,曹操先把甄宓给安顿下来,给了她一出住所,好吃好喝的供奉着。

此时的曹丕就有些急眼了,他毕竟深知自己的父亲是什么人,但是同样又迫于父亲的威严敢怒不敢言。

然而,巧妙的是曹操没过多久之后,就把甄宓赐婚给曹丕了,并且还说了一堆鼓励曹丕的话,至于曹操说的什么话,咱们就不在这里多说什么了。但是,虽然曹操把甄宓赐婚给了曹丕,可是曹丕却高兴不起来,其实曹丕明白父亲这肯定也就是忍痛割爱了。只是,曹丕又不能明说,父亲赐婚的女人又不能不要,所以这就直接导致了曹丕对甄宓产生了一种很矛盾的情感。

其实,如果大家熟悉三国历史的话,就会知道甄宓在40岁的时候被曹丕给杀掉了,至于曹丕杀甄宓的原因,历史并不有真实的记载,只记载了甄宓死得很惨。

然而,这就是曹丕跟曹操之间的矛盾,间接性导致的曹丕对甄宓的态度。可能大家也都已经看出来了,其实曹丕喜欢甄宓,曹操也喜欢甄宓,但是作为儿子的曹丕并没有跟作为父亲的曹操抢,只是作为父亲的曹操把甄宓赐婚给了曹丕而已。

但是,表面也仅仅只是表面,在曹操忍痛割爱的背后,试问曹操又承受了多少无奈和泪水呢?

很显然,那肯定也就只有曹操自己能知道了。

所以,这也就是曹操一直都不太喜欢曹丕的原因。

但是,由于曹操的几个儿子中曹丕最为出众的原因,曹操又没有办法不让曹丕即位,所以曹操就更要显得让人可怜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从总体上来说曹操还是爱儿子曹丕的,要不然多少个曹丕都不够他杀的了。虽然,曹操不杀曹丕的背后更所体现出来的是无奈,但是大家可不要忘了曹操毕竟也是一个枭雄,更何况曹操还说过一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所以,不管怎么说曹操都是很爱曹丕的。

自然这也就是为什么说,曹丕喜欢甄宓,曹操也喜欢甄宓,为何儿子敢跟老子抢?原因很简单的原因了。别的暂且不用多说什么,试问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能比父爱的原因更简单的吗?

很显然,那肯定也就是没有得了。

只不过,最后可惜的还是甄宓,毕竟甄宓这么大个大美女,最终也没有落下一个好结局,并且她还便宜了曹操父子,也属实是让人感觉很无奈了。

只是不知道,如果袁绍的儿子活着的话,看到自己的媳妇在自己死后会是这样,又会作何感受了。

当然,其实女人也毕竟只是女人,虽然甄宓是三国时期的大美人,但是如果没有曹操父子的话,那么她也未必就能在历史上留下名字了。因为,袁绍的儿子并不出名,别的暂且不用多说什么,试问咱们就说袁术的儿子袁熙,又能有谁知道袁熙就是袁绍的儿子呢?估计,除了袁绍自己能知道之外,那肯定也就是没有多少人会知道的了。

不过,有一点还是必须要说一下的,其实对于甄宓这个女人来说,她自身就是一种很矛盾的存在,因为甄宓她真的就是太美了。

就如同曹操父子对甄宓垂怜一样,那么袁绍为何不垂怜甄宓呢?却把大美人甄宓嫁给自己的儿子呢?可见,甄宓的自身到底是有多么的矛盾了。并且,最关键的一点就是,如果甄宓真是大美人的话,官渡之战的时候袁术跟自己的儿子,也就不可能会把甄宓留下让曹操抓获了。如果咱们往现实了说的话,那么官渡之战袁绍战败后,就会第一时间把甄宓杀掉,因为甄宓落到曹操手里,那肯定就是对袁绍的一种侮辱了。

所以,很有一种可能,这种可能就是甄宓这个人,也未必就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就如同貂蝉一样,就拿貂蝉跟吕布的凄美爱情故事来说,那可真的就是传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了。

然而,讽刺的是历史上并没有貂蝉这个人,自然甄宓同样也是很有可能不存在的了。

因为,历史这个东西是很神奇的,有些真相和现实明明就在那里,但是却有很多人都不愿意相信,然而很多假象不存在的东西,却历经千年一直都在传递,或许这并不是历史本身的问题,而是咱们大家自身的问题了。

大家又是怎么看,曹丕喜欢甄宓,曹操也喜欢甄宓,为何儿子敢跟老子抢?原因很简单的呢?欢迎留言评论吧。

参考资料《甄宓传》《三国志》《魏书》《三国演义》《三国乱世群雄》《三国美人·甄宓》《官渡之战》《曹操父子和甄宓》

标签: 甄宓

更多文章

  • 曹丕对甄宓的怨恨是怎么来的,曹丕为何要赐死甄宓?

    历史人物编辑:幽然生活标签:甄宓

    甄宓原先是袁绍的妻子,袁绍被灭了之后,就被曹丕带入宫中,变成了曹丕的皇后。甄宓是一个非常漂亮的女人,也是一个非常要强的女人,她对曹丕的放荡和不忠十分恼怒,而且经常当众抒发自己的不满,说曹丕的坏话。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每一个女人都不希望自己的丈夫在外面花天酒地乱搞。但也就是因为她的不高兴引起了曹丕的

  • 此人在袁绍那边得不到重用,曹操光着脚也要跑出来接见他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大炸烩标签:袁绍

    此人得不到袁绍的重用,曹操才会光着脚跑出来迎接。用自己的身体招揽人才。战乱年代,君主需要人才来壮大自己的实力。能尊臣者,君主必愈强,反之则亡。三国时期著名的官渡之战,曹操以少胜多败袁绍,从此称霸北方。袁绍的失败在于任性,不懂得用才。巨大的资源突然被浪费了。曹操恰恰与他相反。而袁绍手下的谋士也不少。攻

  • 此人比关羽更有义气,缺粮把妻子杀了分给士兵吃,誓死不再投袁绍

    历史人物编辑:钰说时光标签:袁绍

    陈老师趣说三国第五十四讲,独家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在三国之中,说起讲义气,大家第一反应应该是咱们的关二爷,但事实上,在三国有一个比关羽更讲义气的人物,毫不夸张的讲,咱关二爷和人家比起来还真是相差十万八千里。但此人名气不大,出镜率太低也太短,所以不太熟悉三国的人可能会觉得这个名字有些陌生,这个

  • 此人在曹操灭袁绍过程中居功至伟,却因2大性格缺陷最终死于非命

    历史人物编辑:一盏历史标签:袁绍

    曹操和袁绍交战官渡,正值关键时期,袁绍军中生变,许攸家人犯法被收押,怒而投往曹操军中。当时曹操一听到许攸来了,跣足出迎,道:“子远来了,大事可成!”许攸究竟何许人也?竟让曹操说出这番话?其实,许攸年轻时和袁绍、曹操交好,后成为袁绍军中的四大谋士之一,为袁绍出谋划策,其人颇有才能。后来事大家都知道了,

  • 他被袁绍拜为军师,且深得曹操敬重,同时又是刘备的老师

    历史人物编辑:爱搞笑的毛毛毛标签:袁绍

    关于蜀汉先主刘备,大家最先得知的,便是他卖草鞋与张飞、关羽二人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在三人结义后,张飞便卖掉家中田产,资助刘备起义。然后刘备南征北战,建立自己的势力,并礼贤下士,收罗人才。在诸葛亮等人的辅佐下,蜀汉终于是在乱世中崛起,并奠定了三分天下的格局。但很多人都不知道,刘备其实还有一位老师,他就是

  • 官渡之战,袁绍为什么惨败呢?

    历史人物编辑:赵明标签:袁绍

    官渡之战的重要转折点就是建安五年(200年)十月曹操奇袭乌巢,而在此之前,曹操方虽然累计小胜,不至于局面崩盘,但是整个战局一直是袁绍方占优。笔者就从分析奇袭乌巢前后事,对比曹操、袁绍的决策与执行来给出袁绍失败的问题所在。整场战役,袁绍的兵力不但高于曹操,后勤补给也多,曹操在十月这个节骨眼上,还出现了

  • 袁绍看热闹,关羽不忘本

    历史人物编辑:史话笑侃标签:袁绍

    一、袁绍看热闹话说曹操发现董承手中的衣带血诏,上边赫然写着刘备的名字,大怒,出兵讨伐。刘皇叔慌了,赶紧派人去找袁绍帮忙,只见袁本初衣冠不整,精神恍惚,鬼哭狼嚎。“啊!我要死了!”众人不理解,问是问什么。本初说自己最疼爱的小儿子得了新冠肺炎,自己心情错乱,根本没有心思去出兵打仗。还对刘备的人说:你回去

  • 袁绍帐下最不受重用的谋士,曾提多个奇策,袁绍一一拒绝酿成大错

    历史人物编辑:何柳静标签:袁绍

    三国是一个人才辈出的时代,那时候的天下大局还没有成立,曹操和刘备、吕布等人势均力敌再加上袁绍等人共同组成了辉煌的三国时代,然而现在来看的话,三国后来的局面还是很可惜的,如果稍微一点点改变,也许最后就是不一样的结局了,比如袁绍!袁绍起初的军事力量就是曹操也是忌惮三分的,更别说被曹操打着跑的刘备了,可是

  • 此人是曹操与袁绍的上司,看不起曹操却听信袁绍,最后栽了大跟头

    历史人物编辑:十一史话标签:袁绍

    陈老师趣说三国第二十三讲,独家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东汉末年,汉朝没落,朝廷腐败,濒临覆灭,而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除了末代几位昏庸的皇帝以外,还有两瓶非常致命的毒药,削弱这汉朝最后一丝元气,这两瓶毒药,一瓶叫做内宦,一瓶叫做外戚。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外戚派的代表—大将军何进。何进,表字遂高,原本

  • 袁绍取冀州,空手套白狼的经典案例(袁绍具不具备名将的水准?)

    历史人物编辑:石庆松标签:袁绍

    袁绍逃出洛阳后,董卓下令通缉,袁绍留在都城的内应侍中周毖、城门校尉伍琼、议郎何颙等劝董卓说:“袁氏四代广布恩德,门生、故吏遍布天下。如果袁绍招集豪杰,拉起队伍,群雄都会乘势而起,那时,关东恐怕就不是明公所能控制得了,所以不如赦免他,给他一个郡守当当,那么,他庆幸免罪,也就不会招惹事端了。”于是,董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