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奇石耸立彰气节,行朝草市,宋少帝与丞相陆秀夫殉国于此何来?

奇石耸立彰气节,行朝草市,宋少帝与丞相陆秀夫殉国于此何来?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琦趣科技发现 访问量:3138 更新时间:2024/1/17 3:49:48

上世纪90年代末,老李曾有幸参与宋元海战遗迹调查,目的是寻找当时宋元两军在崖门海战的遗存。虽然无有所获,行至江门市新会区崖门口奇石山“宋少帝与丞相陆秀夫殉国于此”在石刻前。好是一阵感慨。

这篇短文,就此石刻的来源的一些问题,记录了老李向当地文史部门的同行进行了采访与调查一些事情。梳理出来与大家分享。

田汉先生手迹石刻“宋少帝与丞相陆秀夫殉国于此”

宋少帝赵昺,史称宋末帝、宋帝昺、宋少帝、宋幼主或祥兴帝。在位313天,1278年,赵昺被陆秀夫、张世杰于广东湛江硇洲岛被拥为帝,5月,改年号为“祥兴”,6月,迁到崖山(今广东省新会县)。祥兴二年二月初六(1279年3月19日),因宋元崖门海战失败,与丞相陆秀夫一同蹈海殉国,年仅8岁。

宋少帝赵昺画像

陆秀夫,陆秀夫(1235年-1279年),江苏省盐城人,陆秀夫20岁时(南宋宝佑四年, 1256年)与文天祥同科进士。祥兴元年(1278年)官拜为左丞相,第二年,陆秀夫与率军民崖山抗元,不幸战败,驱家人尽节后,即怀揣玉玺,负帝壮烈投海,时年44岁。可歌可泣!

陆秀夫画像

根据明代黄淳《崖山志》载:“张公世杰以硇州不可居,而崖山在大海中,两山对峙,势颇宽广,中有一港,其口如门,可藏舟,殆天险也,可扼以自固。奉帝居之,伐木建行宫,立正殿曰慈元,以居杨太后,外立行朝草市,百官有司皆造军屋三千余间,士卒数万各有依止,于是崖山之墟屹然。”也就是说,1278年6月至崖门大战失败,少帝等君臣在崖山滞留有不到一年的时间。

崖山是新会海边一个较大的孤岛,因其存在,珠江八大出海口门之一崖门得名。

崖山总图

老李等人,当时在新会市区至崖门的一带,几乎用拉网式方式,进行了调查,试图寻找南宋君臣行朝草市遗留的遗迹,当时并未有结果。倒是调查前大1995年12月,新会市区振兴三路因基建发现地下数窖穴埋藏着数吨古钱币。新会博物馆的同行先后对其中两坑K7, K11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了6万多枚钱币和共存的遗物,共存遗物有残碎的宋代瓷碗,以及船板。

埋藏铜钱的窖藏之一,K11

铜钱埋藏之细部

整理研究表明:钱币种类庞杂,数量巨大,当中最晚的是咸淳元宝(咸淳元宝为度宗咸淳元年至八年,1265-1272年铸造);钱币出土地点原是一段河湾,向南接潭江直出崖门人海。 加之船板的出土,考古专家认为:南宋末,宋军曾驻守崖山设立行朝草室市,与元军抗争,推测这批钱币是南宋皇朝募集的军饷。为崖门海战遗物之一。

而崖门口奇石的石刻,则有着较为曲折的一段故事:

当时元军统帅张弘范,也算是世家子弟,承袭了他父辈领兵打仗的事业,击败文天祥与张世杰,深得忽必烈其中;此人还有些文采,传世散曲等若干:

例如,《喜春来》金装宝剑藏龙口,玉带红绒挂虎头。绿杨影里骤骅骝。得意秋,名满凤凰楼。(用黄金作装饰的宝剑,锋利的刀刃藏在剑鞘。束玉带,附红绒,虎头金牌缠在腰际。绿杨的树影里,骏马如飞银光耀。秋高气爽志气豪迈,建功立业,名垂朝廷。)

张弘范在崖门取得战役胜利之后,命人崖山奇石上雕刻了“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十二个大字,得意之极。明取代元朝之后,徐瑁任广东巡按期间,对张弘范的所刻深恶痛绝,曾有意铲除并重刻:“改成“宋丞相陆秀夫殉国于此”;但是当时广东大儒陈白沙先生认为宋亡时不仅陆秀夫,还有少帝等军民一同殉国,应书“宋丞相陆秀夫负帝沉此石下”。由于两种意见争执不下,竟然一宕再宕,一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方才成事。

陈白沙纪念馆

现代所见”宋少帝与丞相陆秀夫殉国于此”的石刻是1964年,新会县委邀请田汉先生所书写,徐瑁与白沙先生愿望方得以偿。

田汉先生题刻之前的崖门奇石老照片

标签: 陆秀夫

更多文章

  • 崖山海战中,陆秀夫背着皇帝投海殉国,为南宋留住最后一丝尊严

    历史人物编辑:安某人读史标签:陆秀夫

    唐太宗李世民曾赋诗一首赠与自己的臣子萧瑀,述说忠臣的定义,并对萧瑀进行了肯定。诗中那一句“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流传至今,成了人所共知的至理名言。如果将中国的历史翻开到南宋末年,忠臣在这个常被我们忽略的动荡时期,往往更加凸显出不屈不挠的铮铮铁骨。在面临蒙古骑兵冷硬的铁蹄旋即而至的时刻,岳飞成了大宋

  • 陆秀夫背少帝跳海,到底有考虑过宋少帝的感受吗

    历史人物编辑:逸凌人物集标签:陆秀夫

    今暮且风雨,昏雾四塞,咫尺不相辨。世杰乃与苏刘义断维,以十余舟夺港而去,陆秀夫走卫王(少帝)舟。王舟大,且诸舟环结,度不得出走,乃负昺投海中,后宫诸臣多从死者,七日,浮尸出於海十余万人。杨太后闻昺死,抚膺大恸曰:“我忍死艰关至此者,正为赵氏一块肉尔,今无望矣!”遂赴海死,世杰葬之海滨,己而世杰亦自溺

  • 宋代朝史:宋少帝赵昺为何会殉国,陆秀夫为什么不让他上小船逃走

    历史人物编辑:东兴说历史标签:陆秀夫

    宋代朝史:宋少帝赵昺为何会殉国,陆秀夫为什么不让他上小船逃走【注:本文由[金帆娱乐]作者独家原创,本作品未经作者允许,禁止抄袭转载。擅自侵权者,虽远必究!】宋少帝赵昺是南宋最后一位皇帝,因为殉国的时候年仅8岁,所以被后人称之为宋少帝,这位南宋的皇帝不仅很可惜而且也很无奈,如果说他是中国历史上最悲剧的

  • 宋朝名臣陆秀夫,忠心对待君王,结局为什么会落得如此境地?

    历史人物编辑:波波爱看剧标签:陆秀夫

    宋朝名臣陆秀夫,忠心对待君王,结局为什么会落得如此境地?很多人们对于宋朝的印象停留在军事实力比较弱,经常遭受到一些少数民族的进攻等等。其实也的确是这样,但是在这其中也曾经涌现了一些比较忠于君王的大臣,其中陆秀夫就是比较出名的一个,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他的故事。这个人并不是一个武将,相反是一个文臣,因

  • 忍无可忍!陆秀夫是我国伟大的民族英雄,现今陵墓却遭到破坏

    历史人物编辑:帝哥说史标签:陆秀夫

    近日,位于广州潮州磷溪镇英山村的宋末名相陆秀夫陵园被破坏。作案者用铁具重击陵园里面的石构件十五处。包括石狮六只,碑记石二块、二个石碑、亭柱石二条、主墓抱石二条。当地村委和陆氏宗亲获悉后马上报警处理,警方已经介入调查。陆秀夫这个名字可能并不是太为人熟悉,他与文天祥、张世杰并称“宋末三杰”。当时蒙古猛攻

  • 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为何在中学语文课本上存在感这么低?

    历史人物编辑:汽车前一线标签:曾巩

    为什么说曾巩最没有存在感,原因很简单,因为曝光度少。初高其他几位大家都有散文活着诗词入选课本,唯独曾巩的没有。所以,曾巩自然存在感就低。韩愈的《师说》中的“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可以说是作为师者的信条;柳宗元的《江雪》在小学课本里就有;苏轼的《水调歌头》不用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更是脍炙

  • 司马光和范仲淹都没能跻身“八大家”,名气不高的曾巩为何能入选

    历史人物编辑:娱乐有缘人标签:曾巩

    "唐宋八大家"是我们从小学的时候就熟悉的历史知识,其中的很多人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三苏"、欧阳修、王安石等人,他们的诗堪称"中学生的噩梦"。与这些名气很大的诗人们相比,曾巩就显得没什么存在感,而且他的诗也很少被人提及,那么他为什么名气这么小,又凭借什么跻身唐宋八大家之列呢?其他诗人名气

  • 一家中六个进士,曾巩只负责学习,贤内助居功至伟

    历史人物编辑:娱在笑牛标签:曾巩

    什么是贤内助?那就是一个贤惠能干的妻子。大多数成功男人的背后都有个贤惠能干的女人。这些女人在男人背后每天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让丈夫安心在外面拼事业。这话可不是空话,是有许多实例可举的。比如唐太宗李世民的原配妻子长孙皇后、朱元璋的患难妻子马皇后、曹操的妻子卞夫人等,这些女人都是世间少有的贤内助。但今

  • 曾巩《局事帖》为何值2.07亿元?单字放大10倍来看,真是美不胜收

    历史人物编辑:刘玲爱历史标签:曾巩

    曾巩《局事帖》为何值2.07亿元?单字放大10倍来看,真是美不胜收曾巩,这样一个响彻云霄的名字,想必大家都会有所耳闻。他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可见其名气不俗。我们惊叹于他文学上的造诣,不应该忽略一个问题,就是他在书法上的造诣也是相当的高。他的《局事帖》曾在拍卖会上拍出了2

  • 苏轼、苏辙、曾巩能够在考试中名列前茅,都要感谢欧阳修,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王朝波标签:曾巩

    苏轼、苏辙、曾巩能够在考试中名列前茅,都要感谢欧阳修,为何?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考官大会的故事,欧阳修一等人作为考官吟诗作赋,成就历史佳话,考官大会,今天,大家跟随小编,一起到“现场”去看看吧。宋仁宗嘉祐二年,欧阳修与端明殿学士韩子华、翰林学士王禹玉、侍读范景仁、龙图阁学士梅公仪,共同主持礼部的大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