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唯一敢跟赵匡胤叫板的名将,其实他的资源比赵匡胤更好

唯一敢跟赵匡胤叫板的名将,其实他的资源比赵匡胤更好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史海无涯 访问量:4202 更新时间:2024/1/20 17:54:34

《宋朝名将系列之三十三·李重进

成王败寇,历来如此。

关于李重进,平常人估计是没有什么印象的,即便是史书也只是一笔带过——起兵造反、兵败身亡,仿佛在他身上多留一点笔墨即是大罪过。

然而如若细细探究,他这一生颇为传奇,大起大落统统经历过,至少也是跟大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较量过的。可惜现实就是这个样子,输了就一文不值了。接下来咱们就聊一聊他的故事。

李重进本是后周重臣,他老舅郭威乃是后周的君主,再不济人家也是皇亲国戚了。而李重进也绝非无能的富二代或者纨绔子弟,至少带兵打仗还是很有一手的。

按理说,有本事有关系,再加上郭威膝下无子,后周的皇位还是有他李重进的份的,不过,尴尬的是郭威偏偏不走寻常路,效仿起后周的禅让制,把皇位传给了他的养子柴荣

确实,现在看来柴荣确实是帝王之才,郭威也有识人之明,然而最倒霉的就是李重进了。明明自己才是候选热门啊,转眼没自己什么事了,心在滴血啊。

虽然不太开心,但是李重进倒是也没怎么发牢骚,接到上面的指令让他去当淮南节度使,二话不说就走马上任了。

李重进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不仅能带兵打仗,还能治理一方,平心而论也算能人了。在淮南那几年,他一门心思搞经济建设,给当地的老百姓谋福利,还设想了许多具有前瞻性的项目。原来,早在一千年前,李重进就在为中国梦奋斗了。

这些举措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连当时跟他同级的赵匡胤也是很服气的,所以后来北宋初建就封给他不错的官衔。

不过有才能的人大多都是池中卧龙,小恩小惠是说服不了他们的。比如说李重进,其实他心里一直都是有野心的,然而好歹自己也是皇亲国戚,舅舅对自己也算不错,要是造反那也太说不过去了,所以他也只是心里想想而已。

但是随着郭威去世,再加上自己这几年在淮南一带干的风生水起,要钱有钱,要人有人,于是乎就膨胀了,寻思着有天能荣登大宝。期间,他也做过后周的禁军统领这种职务,即便是这样手握生死大权的位子也满足不了他了。这时候,估计李重进心里的小鹿早已是乱撞了。

动乱的局势恰恰给了他机会。在位六年的柴荣突然身亡,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后周大变天了。赵匡胤即位之后,虽说知道李重进的才能,然而毕竟他是后周皇室血亲,心里还是有忌讳的。所以仍然封李重进为节度使,但是进行了调动,压制了他的大权。

此时的李重进一方面是愤愤不平,我们后周待你不薄,你小子却反客为主,我不准!另一方面觉得自己坐拥淮南财富,再加上自己的聪明才智,应该是可以打倒赵匡胤的,所以还没有仔细想想,李重进就宣布要起兵造反了。

李重进也不是傻子,一开始他到处找寻帮手,极力地怂恿李筠跟他一块。结果还没等两个人谈成交易呢,赵匡胤的人马就杀到了,把他们两个教训了一顿。深受打击的李重进相信自己是最棒的,潜伏了几个月之后,又一次起兵造反,公开地跟赵匡胤叫板。

大宋初建不稳,赵匡胤正想着杀鸡儆猴呢,李重进这出头鸟就撞到枪口上了。你一介诸侯再怎么强也强不过一个国家啊,李重进这次真的栽了。

赵匡胤派出了当时的开国名将石守信打先锋,自己更是御驾亲征,双方在扬州城大战数日。结果证明,李重进确实高估了自己,只可惜这样的错误没有改正的机会。

仅一个月后,扬州城破。傻了眼的李重进自知死路难逃,选择了举家自焚。

标签: 赵匡胤

更多文章

  • 刘邦杀功臣,赵匡胤不杀,赵匡胤用6个字评价刘邦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守望者标签:赵匡胤

    汉朝和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两个王朝,其开国皇帝有本质的不同,汉高祖刘邦虽然是小吏出身,但凭借一帮“泥腿子”兄弟,最终打败秦朝势力和项羽,建立巍巍汉朝。而赵匡胤出身军旅,在上司柴荣去世后,发动陈桥兵变,窃取了后周的政权,建立宋朝。相比之下,刘邦得位较正,但赵匡胤却看不起刘邦。赵匡胤称帝后,用6个

  • 赵匡胤的死与赵光义无关?从赵光义对待赵匡胤妻儿的表现便可看出

    历史人物编辑:史张文长标签:赵匡胤

    如果说“斧声烛影”是一个历史迷,总会提醒人们赵光义谋害兄长一事缺乏直接证据,但赵光义登基后,对兄长留下的孤儿寡母的作为,却又让人不得不去怀疑,赵匡胤之死的幕后元凶就是赵光义。公元976年,赵匡胤突然患病。正当壮年的赵匡胤原以为自己不过是一场小病,但随后病情却让他陷入沉思。直到入冬后的某晚,赵匡胤突然

  • 赵匡胤的皇位传给了兄弟而不是儿子,根本原因是赵匡胤太孝顺?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流年标签:赵匡胤

    赵匡胤,字元朗,小名香孩儿、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生于洛阳夹马营。后周建立后,赵匡胤受柴荣(后周世宗)器重,任命他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柴荣死后,七岁的周恭帝柴宗训即位。周世宗柴荣死后,符太后和年仅七岁的小皇帝柴宗训,孤儿寡母的两个人根本就节制不了朝廷上的骄兵悍将,没几天赵匡胤在开封城外的

  • 长拳打开四百州,陈桥座下换龙袍-宋太祖,赵匡胤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大赛场标签:赵匡胤

    自盛唐去后,中原大地战乱纷纷,唐朝旧有的各地藩王,依旧虎视眈眈,晋王李克用,歧王李茂贞,还有节度使也纷纷称王,梁王朱温,可以说一时间群雄并起,兵戈不断,而耶律阿保机也在这个时候于草原崛起,契丹完成了一同,也就是辽。随着辽国实力不断加强,中原的斗争也愈发激烈,五代十国,最终于后周手中出现了一统希望,那

  • 杜太后临终问赵匡胤:香孩儿,你靠什么当皇帝?赵匡胤:祖宗积德

    历史人物编辑:帝哥说史标签:赵匡胤

    公元961年,杜太后在弥留之际问赵匡胤:“香孩儿(赵匡胤小名),你觉得你能当皇帝,靠的是什么?”赵匡胤答:“因为您一生行善,因为祖宗积德。”杜太后瞪着眼说:“错!是你钻了空子,是柴荣瞎,选了幼子做继承人!”听了母亲的话,赵匡胤连连点头,并且问:“母后,您是否有话对儿臣说?”杜太后声泪俱下地说:“是啊

  • 赵匡胤之死咋回事?为啥他弟在赵匡胤死后多次亲自主持修改宋史?

    历史人物编辑:梅枚说历史标签:赵匡胤

    兄友弟恭是中华传统美德之一,寻常百姓家只有兄弟和睦,家族才会兴旺。那么在古代王朝中,兄友弟恭实在难寻,皇位的争夺导致了宫内明争暗斗不休,一些皇位的更替,也成为了历史中众说纷纭,难以解开的谜团。黄袍加身的故事相信多数人都熟知,宋太祖赵匡胤,在公元九百六十年发动陈桥兵变,夺得了国家政权,定国号为宋。据宋

  • 赵匡胤为何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继位后,赵匡胤的儿子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追悼红轩历史标签:赵匡胤

    宋朝是个很有趣的朝代,尤其是在皇位的继承上面,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说赵匡胤传位给了自己的弟弟。如若只是这一条,也算不上有趣,毕竟古往今来篡权夺位的很多,有趣的是,这个皇位最终还是回到了赵匡胤一脉手里。这哥俩儿正好是南北宋各掐头,一人一半,更有趣的是,赵匡胤一脉中,赵德昭和赵德芳的后代都有做皇帝

  • 此人曾两次救过赵匡胤,当他受到污蔑,赵匡胤轻描淡写: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甲一方文史标签:赵匡胤

    一个开国皇帝打下江山,是绝对少不了一批忠心的开国大臣的。而打下江山后,皇帝登基,他曾经的兄弟的是否都是高官厚禄,一生荣华富贵享受不尽呢?不一定,也有可以共苦不可同甘的情况。赵匡胤,北宋的开国皇帝,他的手下就是有一批忠臣,而张琼大将军就是其中一位。他曾经跟随赵匡胤南征北战,戎马一生;也曾两次救过赵匡胤

  • 浅谈赵匡胤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国学的秘籍标签:赵匡胤

    前言赵匡胤(927年-976年),北宋的开国皇帝,出生于辽阳(今辽宁省辽阳市),原为辽朝军人。其一生经历了多次起伏,经历了从卑微到尊荣的人生历程,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赵匡胤的出生、辽朝的历史背景、他的成长经历、投降后的生活、起义和开创北宋王朝等方面展开讨论。一、出生赵匡胤出生于辽朝,

  • 盗墓贼盗掘赵匡胤的陵墓时,反被赵匡胤喷了一脸黑水,还洗不掉

    历史人物编辑:澜风说标签: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的永昌陵的命运跟宋朝的命运息息相关,虽然他的陵墓奇迹般地躲过了金兵和伪齐皇帝刘豫的魔掌,但最后也没有逃过民间的摸金校尉的手心。据记载,当年盗墓贼打开赵匡胤的棺椁后,赵匡胤的尸身百年不腐,面目如生,并且赵匡胤当时很“生气”,口吐黑水,并且喷了盗墓贼一脸。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赵匡胤喷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