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盗墓贼盗掘赵匡胤的陵墓时,反被赵匡胤喷了一脸黑水,还洗不掉

盗墓贼盗掘赵匡胤的陵墓时,反被赵匡胤喷了一脸黑水,还洗不掉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澜风说 访问量:1055 更新时间:2024/1/21 21:47:25

太祖赵匡胤的永昌陵的命运跟宋朝的命运息息相关,虽然他的陵墓奇迹般地躲过了金兵和伪齐皇帝刘豫的魔掌,但最后也没有逃过民间的摸金校尉的手心。据记载,当年盗墓贼打开赵匡胤的棺椁后,赵匡胤的尸身百年不腐,面目如生,并且赵匡胤当时很“生气”,口吐黑水,并且喷了盗墓贼一脸。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赵匡胤喷出的黑水又是什么呢?

公元976年,太祖赵匡胤去世,时年50岁,关于他的死因一直都是一个谜。在死后的第二年,他的棺椁才葬在现在的河南省巩义市芝田乡的永昌陵。后来,发生了靖康之耻,不仅宋皇室快被包了饺子,而且北宋的皇陵也没有得以幸免。金人扶植的傀儡政权伪齐的皇帝刘豫是一个盗墓狂人,大盗北宋的巩义八皇陵后,皇陵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南宋皇帝在金兵撤退后,将皇陵重新修整。

刘豫在盗宋陵时,重点是宋仁宗的永昭陵,而永昌陵虽然也遭到了较大程度的破坏,但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棺椁并未被打开。因此,永昌陵成为所有皇陵中保存最好的一座陵墓,并且南宋在重整陵墓的时候,还在陵墓里重新放入了一些随葬品。也正是由于这一点,赵匡胤的永昌陵虽然躲过了刘豫,却没有躲过民间的摸金校尉。

在宋末元初时期,天下大乱之时,南宋政权岌岌可危,无暇顾及北方的皇陵,这可谓给了盗墓贼们天赐良机。于是,一个在洛阳地区赫赫有名的朱漆脸就出现了,他将魔手伸了赵匡胤的永昌陵。朱漆脸带领手下人顺利地打开地宫、进入墓室,发现赵匡胤的棺椁安然如初,心中狂喜。他急不可耐的打开了棺椁,无数的随葬品映入眼帘,更为神奇的是虽然赵匡胤死了200多年,但尸身不腐,面目如生,令人称奇。

当然,盗墓贼更关注的是赵匡胤腰间价值连城的玉带,只是这个腰带不太好取。当然,这难不倒专业的盗墓贼,朱漆脸锁尸套套住赵匡胤的尸身,朱漆脸一发力,赵匡胤的尸体便被拉了起来。就在赵匡胤“坐”起来的一瞬间,尸体的嘴巴突然开,一股黑色水液喷射出来,不偏不倚正喷在朱漆脸的脸上。朱漆脸以为是剧毒,但等了一会没事,他就取下玉带,逃出了地宫。后来,朱漆脸回到家中,用清水洗脸,但是无论他怎么洗就是洗不掉那些黑色的液体,因此就有了“朱漆脸”的新名字。

没过多久,朱漆脸的事传到了洛阳官府。官府很快就将朱漆脸抓获了,经过一番审问,关于他盗掘永昌陵的事情,真相大白于天下。而关于赵匡胤吐出的黑色液体,很有可能就是一种防腐的药水,在朱漆脸搬动尸体的时候,身体受到挤压,这些黑色的药水就喷射到了朱漆脸的脸上,灼伤他的皮肤,形成黑脸。各位,你们说呢?

标签: 赵匡胤

更多文章

  • 赵匡胤出世

    历史人物编辑:邝志龙标签:赵匡胤

    本文为神话故事,非历史故事,不可当真!话说我国新疆境内的昆仑山,她高耸入云端,岿然而挺拔,气势极其雄伟,是天下龙脉的发源地。据说,她本身有八条龙脉,伸向我国境内有三条;其余五条伸向了外国。(其中,光山东孔府就占两条。)昆仑山伟人毛泽东曾在诗中写道:“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

  • 赵匡胤的政治思想

    历史人物编辑:张成涛历史标签:赵匡胤

    赵匡胤在显德三年十月升领匡国军节度使后,随即组建节度使幕府,首先进入幕府的是赵普,被辟为节度推官,沈义伦(宋太宗时以避讳而去义字,单名伦)被辟为从事,吕余庆(原名吕胤,入宋以字行)任掌书记,也都同时进入匡国军节度幕府,他们后来都成为赵匡胤的心腹,而赵普更是兵变建宋的主谋之当。显德四年五月,赵匡胤正式

  • 儋珪指名道姓,要与赵匡胤决斗,赵匡胤却顾虑重重,踌躇不前

    历史人物编辑:枕籍历史标签:赵匡胤

    儋珪等场外掌声停歇,朝点将台上高呼:“姓赵的,你若再不出来,这指挥使就归儋珪了!”匡胤猛抬起头,正遇上郭荣征询的目光,正要站起,突然下了决心,转头对一旁的董遵诲说:“董公子,场内儋珪在叫阵,你若能赢他,赵某决不与你相争,你去会他,如何?”董遵诲哈哈大笑,阴阳怪气地说道:“姓赵的,须知那儋珪指名道姓,

  • 此人曾冒死救赵匡胤,当他遭陷害时,赵匡胤只说了3个字

    历史人物编辑:唯物历史观标签:赵匡胤

    古往今来,滴水涌泉的道理,被许多士大夫铭记,如果有人舍命救了皇帝,那他必定会得到皇帝的百般报答,富贵不必说,若是此人有能力,还能得到重用。即便以后犯了什么错,皇帝也会看在昔日功劳的份上,不会对他严惩,这就是救了皇帝的好处。在北宋时期,有一位名将,当年冒死救了赵匡胤一命,赵匡胤非常感动,但当他被奸臣诬

  • 赵匡胤死后,弟弟继位,为何赵匡胤的儿子们不奋起反抗夺回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标签:赵匡胤

    “斧声烛影”的故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指的是公元976年10月的一个夜晚,宋太祖所处屋内烛影摇动、斧声戳地的事件,当时与宋太祖同在一屋的,只有他的弟弟赵光义,也就是后来的宋太宗。据史书记载,当时房屋之内似有争吵之状,宫里人透过房屋内部透入出来的微弱烛光,隐隐可以见到赵光义时而起身、时而躲避的样子,

  • 他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小舅子,为何被赵匡胤弟弟下令斩首?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赵匡胤

    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其中充满了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人物。今天我们来说下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小舅子,赵匡胤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作为皇帝赵匡胤还是很出色的,恢复了中原主要地区的统一。但对家里人的管教是十分失败的。赵匡胤的第二任老婆,王皇后跟赵匡胤一样都是出身名门望族。王皇后知书达理,贤良淑德并且十分美丽

  • 他拼命救下赵匡胤,遭人诬陷被赵匡胤赐死,抄家时,赵匡胤却大怒

    历史人物编辑:飞鱼侃史标签:赵匡胤

    谋反成功的将军,背后都离不开一群拥护他的将领和小兵。功臣们成就了一代君主,却也把自己送入了火葬场。就拿刘邦例子来说,刘邦能成就大业,是一众大臣促成的。大臣们与他同度患难,却无法共享清福,换来的唯一个死字。那么,赵匡胤又是如何对待他的功臣的呢?说到对赵匡胤有恩之人,必须提到张琼此人。他生来俊秀,拥有射

  • 柳永VS周邦彦,在宋词的世界里,你更喜欢哪一位?

    历史人物编辑:浩论古今标签:周邦彦

    谈及柳永和周邦彦,作为婉约派的代表人物,两人在词的造诣上各有千秋。两人都擅长“儿女情长”之词,甚至在人生经历上还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少年成名,才学非凡。一个生于北宋初年,一个生于北宋末年;一个以《望海潮·东南形胜》名噪一时,一个以《汴都赋》名动天下;一个与红粉知己虫娘分别写出千古名作《雨霖铃·寒蝉凄

  • 周邦彦的一首词,其风格与苏轼颇为相似,值得一读!

    历史人物编辑:小伟生活标签:周邦彦

    《六丑》,词牌名,周邦彦自度曲。据周密《浩然斋雅谈》记载,周邦彦曾对宋徽宗云:“此犯六调,皆声之美者,然绝难歌。昔高阳氏有子六人,才而丑,故以比之。”一百四十字,前片八仄韵,后片九仄韵。《六丑·落花》宋代:周邦彦正单衣试酒,恨客里、光阴虚掷。愿春暂留,春归如过翼。一去无迹。为问花何在,夜来风雨,葬楚

  • 周邦彦寒食节所作一首思乡词,读来千回百转,荡气回肠!

    历史人物编辑:大康生活标签:周邦彦

    周邦彦善于写羁旅、闺情,这首词就是一首写羁旅愁思的作品。《琐窗寒》也是词人自创的词牌。《琐窗寒·寒食》宋代:周邦彦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似楚江暝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迟暮。嬉游处。正店舍无烟,禁城百五。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想东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