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赵匡胤为何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继位后,赵匡胤的儿子下场如何?

赵匡胤为何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继位后,赵匡胤的儿子下场如何?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追悼红轩历史 访问量:339 更新时间:2024/1/29 7:03:20

宋朝是个很有趣的朝代,尤其是在皇位的继承上面,发生了很多有趣的事情,比如说赵匡胤传位给了自己的弟弟。

如若只是这一条,也算不上有趣,毕竟古往今来篡权夺位的很多,有趣的是,这个皇位最终还是回到了赵匡胤一脉手里。

这哥俩儿正好是南北宋各掐头,一人一半,更有趣的是,赵匡胤一脉中,赵德昭和赵德芳的后代都有做皇帝,这可真的是个大团圆,大圆满的结局。

这一切从赵光义接班人的问题上,就有所反应,不管赵光义是不是如传闻中那样,是篡权夺位的,但至少赵光义在继承人问题上的一波三折,会让人觉的这就是老天对赵光义的报复。

(01)赵光义的外患

不管是篡位夺权,还是真的存在金匮之盟,赵光义从当上皇帝的第一天起,他的位置就岌岌可危,因为不但赵匡胤的儿子们已经成年,而且自己还有个三弟,赵廷美

大凡是昏君,都是那种过了今天没明天,今朝有酒今朝醉的人,很少考虑长远,赵光义显然不属于昏君,他一定要再有生之年解决点自己皇位继承人的隐患问题,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儿子顺利接班。

但毕竟是亲人,赵光义初期也并没有太大的动作,直到第一次北伐的时候,出现了非常严重的事情,这是这件事促使赵光义开始大开杀戒。

赵光义集结了北宋所有的精锐部队,还带上了赵普等高级文官,他要消灭北汉,并与契丹一决雌雄,以此来展示自己有超越哥哥的实力。

很可惜,赵光义完全高估了自己,在高粱河战役中惨败,皇帝陛下仅仅凭着一辆牛车逃了回来,身上还中了两件,至于是臀部还是腿部,已经不重要了,败都败了名誉早就没了,还区分是逃跑还是迎敌时候中的箭意义真的不大。

当时三军都在苦战,突然找不到皇帝陛下,顿时谣言四起,众将领就要拥戴赵德昭称帝,不过很快传来了皇帝陛下平安的消息,拥戴的事情也就不了了之。

这次北伐彻底击溃了赵光义的信心,但同时也让他万分恐惧,赵德昭的影响力竟然是如此巨大,幸好自己没事的消息传得快,不然赵德昭军中继位,这不又是一次陈桥兵变吗。

接下来的事情,就比较戏剧化了,众将士北伐之后,按常规皇帝是要赏赐的,但这次赵光义心情差到了极点,完全不提赏赐的事情。

结果赵德昭就跑去跟叔叔赵光义说该给将士的赏赐一定要给,这下赵光义彻底炸毛了,这不明白着属于收买军心吗,当即放下狠话,等你做了皇帝再赏赐吧。

接下来就发生了不可思议的一幕,赵德昭回到府中之后,万分恐惧,于是就自杀了,不管你信不信,反正书上是这么说的。

自杀还是被杀,有时候就在一念之差而已,反正无论如何赵德昭是死了,但从此也加剧了赵光义清除隐患的脚步,毕竟自从中了箭之后,更让他明白自己也会有死去的一天。

很快赵德芳也离奇的得病死了,史料记载是“寝疾薨”,就这样太祖赵匡胤的继承人是没有了,但是赵光义还是不能安心,因为他还有一个弟弟,赵廷美。

(02)大儿子疯了

按照金匮之盟的约定,皇位是要传给赵廷美的,于是更经典的一幕出现了,历代似乎都没什么创新,可能杀人诛心这就够了,不需要再创新了。

赵廷美很快就被赵光义抓了起来,理由是他要谋反,而且是在金明池完成大典上,赵廷美计划要刺杀皇上,谋反在古代第第一等大罪,很快这个没权没势终日战战兢兢的赵廷美就被抓了起来,但出人意料的是,赵光义没有杀他。

这是赵光义突然良心发现了吗,当然不会,这一切都是因为赵光义自己的儿子赵元佐,他很清楚自己三叔的为人,也知道父亲为什么会怎么做。

于是赵元佐发疯了,他要让自己的父亲难堪,他要救自己的叔叔,于是这个帝国未来的接班人见人就砍,动不动就拉弓射箭要杀人,赵光义无奈之下,就流放了赵廷美。

毕竟自己做这些都是为了让儿子继位,要是儿子一直这么闹下去还怎么继位,所以赵廷美很幸运躲过了这一劫。

但很不凑巧,赵廷美很快又死了,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我们很难说就是赵光义干的,但是他的儿子可以坚定地认为,这就是老爹干的,这一次赵元佐真的是彻底疯了。

他点燃了自己的房子,这下子可把事情闹大了,赵光义也生气了,自己又不是只有这一个儿子,一怒之下将赵元佐贬为庶人,从此失去了竞争皇位机会。

但几年后,赵光义死了,赵元佐似乎还有那么一丝丝的机会,但很快就烟消云散了,这都是后话,而此时赵光义心情虽然不好,但幸好二儿子赵元僖在。

这个儿子赵光义实在是非常喜欢,完全跟父亲是一条心,赵光义对他也是各种加官进爵,准备要让他做帝国的继承人。

要不怎么说,这是老天爷在报复赵光义呢,赵光义日以继夜地处理这各种大宋朝的内忧外患,不管怎么说赵光义绝对是个勤勉的皇帝。

赵元僖突然就死了,这一点让已经步入了老年的赵光义实在是难以接受,完全沉浸在丧子的悲痛之中。

赵光义对元僖追念不已,曾在晚上悲哭流泪,整夜不能入睡,也曾作《思亡子诗》给亲近的官员看,以表达对元佐的哀痛、思念。

作为父亲,可以一直哀伤下去,但是作为皇帝,面对日益不行的身体,赵光义必须做出一个决定他需要再立一个继承人。

(03)寇准立功

老大疯了,老二死了,如今这天下要交给谁呢,这是赵光义非常头疼的问题,于是他找来了寇准来问问他的意见。

寇准这个人是赵光义一手提拔的,面对立储这种大事,赵光义肯定要找自己的心腹来商量,尽管后来的很多事实,都证明寇准是刚正不阿经常跟皇帝对着干的人,但这是寇准的性格问题,寇准很早就为官,情商还是有的,他明白多少大臣是栽在立储君这件事儿上。

寇准的回答很到位,他说立太子这件事,必须完全由皇帝您来决定,其他任何人的话你都不要相信。

不死心的赵光义在私密场合又一次问了寇准,不过这一次问的是,你觉得襄王可以吗?

这次寇准一反常态,非常坚定地说,知子莫若父,以陛下圣明的思考既然认为可以,就请立即决定。”

襄王就是后来的宋真宗,寇准在宋真宗继位的问题上立了头功,从此赵元侃当上了太子,稳稳地成为储君。

要不是因为后来继位的时候,发生了一件大事,而恰巧寇准有被贬斥外地,这个最大的功劳就是寇准的,但宋真宗继位最大的功臣,却落在了吕端的头上。

就是那个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的吕端,那么吕端究竟做了什么事,才让他在历史上留下了大事不糊涂的说法呢?

敬请关注下一个章节,宗真宗继位。

标签: 赵匡胤

更多文章

  • 此人曾两次救过赵匡胤,当他受到污蔑,赵匡胤轻描淡写:赐死

    历史人物编辑:甲一方文史标签:赵匡胤

    一个开国皇帝打下江山,是绝对少不了一批忠心的开国大臣的。而打下江山后,皇帝登基,他曾经的兄弟的是否都是高官厚禄,一生荣华富贵享受不尽呢?不一定,也有可以共苦不可同甘的情况。赵匡胤,北宋的开国皇帝,他的手下就是有一批忠臣,而张琼大将军就是其中一位。他曾经跟随赵匡胤南征北战,戎马一生;也曾两次救过赵匡胤

  • 浅谈赵匡胤的一生

    历史人物编辑:国学的秘籍标签:赵匡胤

    前言赵匡胤(927年-976年),北宋的开国皇帝,出生于辽阳(今辽宁省辽阳市),原为辽朝军人。其一生经历了多次起伏,经历了从卑微到尊荣的人生历程,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从赵匡胤的出生、辽朝的历史背景、他的成长经历、投降后的生活、起义和开创北宋王朝等方面展开讨论。一、出生赵匡胤出生于辽朝,

  • 盗墓贼盗掘赵匡胤的陵墓时,反被赵匡胤喷了一脸黑水,还洗不掉

    历史人物编辑:澜风说标签:赵匡胤

    宋太祖赵匡胤的永昌陵的命运跟宋朝的命运息息相关,虽然他的陵墓奇迹般地躲过了金兵和伪齐皇帝刘豫的魔掌,但最后也没有逃过民间的摸金校尉的手心。据记载,当年盗墓贼打开赵匡胤的棺椁后,赵匡胤的尸身百年不腐,面目如生,并且赵匡胤当时很“生气”,口吐黑水,并且喷了盗墓贼一脸。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赵匡胤喷出的

  • 赵匡胤出世

    历史人物编辑:邝志龙标签:赵匡胤

    本文为神话故事,非历史故事,不可当真!话说我国新疆境内的昆仑山,她高耸入云端,岿然而挺拔,气势极其雄伟,是天下龙脉的发源地。据说,她本身有八条龙脉,伸向我国境内有三条;其余五条伸向了外国。(其中,光山东孔府就占两条。)昆仑山伟人毛泽东曾在诗中写道:“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安得倚天抽宝剑

  • 赵匡胤的政治思想

    历史人物编辑:张成涛历史标签:赵匡胤

    赵匡胤在显德三年十月升领匡国军节度使后,随即组建节度使幕府,首先进入幕府的是赵普,被辟为节度推官,沈义伦(宋太宗时以避讳而去义字,单名伦)被辟为从事,吕余庆(原名吕胤,入宋以字行)任掌书记,也都同时进入匡国军节度幕府,他们后来都成为赵匡胤的心腹,而赵普更是兵变建宋的主谋之当。显德四年五月,赵匡胤正式

  • 儋珪指名道姓,要与赵匡胤决斗,赵匡胤却顾虑重重,踌躇不前

    历史人物编辑:枕籍历史标签:赵匡胤

    儋珪等场外掌声停歇,朝点将台上高呼:“姓赵的,你若再不出来,这指挥使就归儋珪了!”匡胤猛抬起头,正遇上郭荣征询的目光,正要站起,突然下了决心,转头对一旁的董遵诲说:“董公子,场内儋珪在叫阵,你若能赢他,赵某决不与你相争,你去会他,如何?”董遵诲哈哈大笑,阴阳怪气地说道:“姓赵的,须知那儋珪指名道姓,

  • 此人曾冒死救赵匡胤,当他遭陷害时,赵匡胤只说了3个字

    历史人物编辑:唯物历史观标签:赵匡胤

    古往今来,滴水涌泉的道理,被许多士大夫铭记,如果有人舍命救了皇帝,那他必定会得到皇帝的百般报答,富贵不必说,若是此人有能力,还能得到重用。即便以后犯了什么错,皇帝也会看在昔日功劳的份上,不会对他严惩,这就是救了皇帝的好处。在北宋时期,有一位名将,当年冒死救了赵匡胤一命,赵匡胤非常感动,但当他被奸臣诬

  • 赵匡胤死后,弟弟继位,为何赵匡胤的儿子们不奋起反抗夺回皇位?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好不好看我行不行标签:赵匡胤

    “斧声烛影”的故事,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了,指的是公元976年10月的一个夜晚,宋太祖所处屋内烛影摇动、斧声戳地的事件,当时与宋太祖同在一屋的,只有他的弟弟赵光义,也就是后来的宋太宗。据史书记载,当时房屋之内似有争吵之状,宫里人透过房屋内部透入出来的微弱烛光,隐隐可以见到赵光义时而起身、时而躲避的样子,

  • 他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小舅子,为何被赵匡胤弟弟下令斩首?

    历史人物编辑:蹴鞠亚洲女足标签:赵匡胤

    中华历史上下五千年,其中充满了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人物。今天我们来说下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的小舅子,赵匡胤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作为皇帝赵匡胤还是很出色的,恢复了中原主要地区的统一。但对家里人的管教是十分失败的。赵匡胤的第二任老婆,王皇后跟赵匡胤一样都是出身名门望族。王皇后知书达理,贤良淑德并且十分美丽

  • 他拼命救下赵匡胤,遭人诬陷被赵匡胤赐死,抄家时,赵匡胤却大怒

    历史人物编辑:飞鱼侃史标签:赵匡胤

    谋反成功的将军,背后都离不开一群拥护他的将领和小兵。功臣们成就了一代君主,却也把自己送入了火葬场。就拿刘邦例子来说,刘邦能成就大业,是一众大臣促成的。大臣们与他同度患难,却无法共享清福,换来的唯一个死字。那么,赵匡胤又是如何对待他的功臣的呢?说到对赵匡胤有恩之人,必须提到张琼此人。他生来俊秀,拥有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