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这首宋词中的柳永,虽无缘金榜题名,但却成了举世无双的白衣卿相

这首宋词中的柳永,虽无缘金榜题名,但却成了举世无双的白衣卿相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忘川水 访问量:241 更新时间:2024/1/8 22:14:35

古代的众多人,都把金榜题名视为最高的荣耀。因为他们寒窗苦读数十载,只为一举成名天下知。但是这金榜题名,又岂是如此容易的事情,许多人终其一生,都未能在金榜上看到自己的名字。然而这对于某些人来说,也未必是件坏事,比如这首词中的柳永,他虽然无缘金榜题名,但却成了举世无双的白衣卿相。

纵观柳永的一生,一直都是放荡不羁的形象,似乎从未把功名利禄放在心上。也正因如此,他才能在名落孙山之时,表现的这样潇洒,在词中戏称自己为白衣卿相。

柳永在做这首词之前,参加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科举考试。当时的他无数文人墨客一样,怀着同样激动的情绪,带着满心的期望和憧憬。盼着自己能够一举高中,金榜题名,梦想带着无上的荣耀,衣锦还乡。

然而等到结果揭晓的那一天,柳永却大失所望。因为他把提名的金榜看了一遍又一遍,但始终没有发现自己的名字。这意味着,他非但没能高中头名状元,甚至连上榜的资格都不曾拥有。之前的满心期待,在一瞬间化成了虚幻的泡影,偶失龙头望。

在短暂的失落之后,柳永便开始试着安慰自己。他对自己说道,即使再贤明的君主,偶尔也有看走眼的时候,不必为了这一时落榜而自暴自弃。不过话虽如此,可他的心中却依旧迷茫,不知此生

他已经错失了功成名就的机会,曾经的梦想也随之烟消云散。在遭受了这个沉重打击之后,柳永的思想和行为都开始变得放荡,他想要通过这种方式,来排解心中的迷茫。从而把自己变成一个看待一切,不再追求功名的风流才子。他要在诗词书画之间,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作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白衣卿相。

从此,柳永开始沉醉于花街柳巷,眼中的风景,也只剩下楼阁里的丹青屏障。也正是从此刻开始,他才成为了人们所熟知的,那个风流才子柳三变

他在烟花巷陌中,寻找到了自己生命里的知音。因为这里有无数的红粉佳人,愿意欣赏他的才华,让他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成就。柳永决定把自己平生所学的满腹诗书,全部用来描写她们的似水柔情,讲述自己的风流岁月。

因为他知道人的大好年华稍纵即逝,从青春变成白发,也不过是在弹指之间。与其叹息人生苦短,倒不如及时饮酒作乐。与其为了功名东奔西走,庸庸碌碌,倒不如在这亭台楼宇之间推杯换盏,浅斟低唱。

在今天的我们看来,柳永无疑是幸运的,因为他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同时也因此造就了,他丰富多彩的传奇一生。当年那些和他一同参加科举的人,已经被厚厚的历史尘埃所掩埋,即使他们曾经金榜题名,但如今却已无人知晓他们的存在。而柳永这个不求名利的风流才子,却得以和这首宋词一起流芳百世,被无数后人世代传唱。他虽然无缘金榜题名,但却成了举世无双的白衣卿相。

在这首宋词中,柳永让我们懂得了人的一生,未必要活在追求功名利禄的忙碌之中。也许换一种生活方式,你就会发现,原来人生的价值,并不完全体现于浮华的利益中。这世间还有许多美好的风景,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去享受。只有当你打开了心灵上的枷锁,才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洒脱与快乐。

标签: 柳永

更多文章

  • 北宋著名词人柳永,五十一岁考取功名,他的一生你都了解吗?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初心标签:柳永

    在我们谈论中国文学发展历史的时候,唐诗和宋词是我们经常拿来比较的两种文体,其中宋词因为其特有的长短句结构,让其内容读起来有一种独特的韵律之美,而其在两宋时期,宋词也确实是用来配乐演唱,这一改革让宋词的文字有了一种独特的气韵。在当时,宋词成为了社会上最流行的娱乐方式,北宋大城市的歌女对于宋词的需求量也

  • 柳永诗词暗藏玄机,为自己赢得宋仁宗青睐?他又为何得罪宋仁宗?

    历史人物编辑:李韶彬标签:柳永

    柳永一生仕途坎坷,这与他的顶头上司宋仁宗不无关系。关于他们之间的故事,民间向来有诸多版本的传说。而事实上,他俩究竟从何缘起,又因何产生罅隙,今天我们通过柳永的5首经典诗词来一窥端倪。 一、柳永一首词表明政治立场,并为自己赢得宋仁宗青睐 柳永虽然成名及早,但入仕则不算年轻,自22岁起直至48岁,先后参

  • 当柳永遇上纳兰性德,谁才是中国诗词史上第一情圣?

    历史人物编辑:周文清说历史标签:柳永

    说起,中国的诗词史,那种类可是非常的多了,有抒情的,有豪迈的,还有悲伤的,还有欣喜的……太多太多了,我国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一时半会,是说不完的。但是,诗词估计会让很多人头疼,因为,上学的时候,没少受诗词的影响,为了考试,一直在背一些东西,可是,怎么也背不过来,让人烦恼至极。说下大家都认识的两位,那就

  • 这一首宋词,词牌为柳永所创,抒写离别之情,哀婉动人!

    历史人物编辑:小时悟史标签:柳永

    《透碧霄》,词牌名,为柳永所创调。《词谱》卷三五:“透碧霄:双调一百二十字。前段十二句,六平韵,后端十二句,五平韵。”这首词可谓精品,得到了杨慎的高度评价,杨慎在《词品》中写道:“此查荎透碧霄词也,所谓一不为少”。《透碧霄》宋代:查荎舣兰舟。十分端是载离愁。练波送远,屏山遮断,此去难留。相从争奈,心

  • 才子柳永四考不中竟都是自己“作”的?

    历史人物编辑:怀旧历史影像馆标签:柳永

    说起中国古代的才子灿若星河,而他们的命运,尤其是仕途往往都很坎坷,让人不胜唏嘘……宋朝就有这样一位大才子,他才情名动天下,可偏偏一生四次参加科举考试,回回名落村山。好不容易考上恩科走上仕途,却又迟迟无法升迁,一辈子就混了一个芝门绿豆大的小官,以至于常年流连于烟花柳巷、青楼楚馆……晚年更是穷愁潦倒,死

  • 宰相是踢球高手,柳永的哥哥向他展现技术,终于当官

    历史人物编辑:小倾文史轩标签:柳永

    都说中国是足球的起源地,英国是现代足球的起源地,这也并非瞎说,因为有一项运动在北宋时期风靡一时。这就是蹴鞠,不仅是世界上有据可查的最早的足球运动,而且留下了不少轶事。最著名的当属高俅凭借精湛的球技得到了宋徽宗的青睐,由苏东坡的小书童而发迹。不过,实际上,如果按正史来说,高俅的官职并不算太高,球技也籍

  • “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一生真的不在乎功名吗?

    历史人物编辑:刘雨乐标签:柳永

    如果提起柳永,你会想到什么?肯定是他的词作,后世对他的认知,也往往来自于其词作和市井中对他的评价。在后来的戏剧或者是电视剧中,柳永都被塑造成了一位风流倜傥的读书人,但是虽然才华过人,但是却得不到赏识,他在民间的认知里,是一位才华横溢之人,而且很是蔑视权贵。可是事实并非如此,他也参加过科举考试。在宋代

  • 浪子柳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终成其一生写照

    历史人物编辑:黄静圆标签:柳永

    宋代都城“唐人高处,不过如此。”宋代以来,众多词论家皆认为柳永的词卑俗至极,词语尘下,难登大雅之堂。然而,东坡先生却夸赞柳永的一些词句,像是“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写得并不比唐人差,颇有唐韵。柳词像是一个矛盾体,充斥着“俗”和“雅”两个极端。尽管世人对柳词褒贬不一,但无法否认的是柳永的的

  • 为何一首《鹤冲天》让柳永永远失去了仕途机会?

    历史人物编辑:天川历史标签:柳永

    南宋人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对柳永有这样的记载:“柳永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余仕丹徒,尝见一西夏归朝官云:‘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可见,柳永就是当时的流行歌曲天王,其粉丝也是老少皆宜,尤其以普通百姓和歌妓为多。殊不知,柳永原本是热衷

  • 一首小令,写出柳永人生的双重失意,令后人警醒

    历史人物编辑:大康生活标签:柳永

    柳永之所以往往怀有一种“失志”的悲哀,盖由于其一方面既因家世之影响,而曾经怀有用世之志意,而另一方面则又因天性之禀赋而爱好浪漫的生活。当他早年落第之时,虽然还可以藉着“浅斟低唱”来加以排遣,而当他年华老去之后,则对于冶游之事既已失去了当年的意兴,于是遂在志意的落空之后,又增加了一种感情也失去了寄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