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朝愤青柳永,科举落第后留下千古名句,却情寄江南和秦楼楚馆

宋朝愤青柳永,科举落第后留下千古名句,却情寄江南和秦楼楚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张海林 访问量:4441 更新时间:2023/12/18 3:30:58

网络上经常会有一些愤青,对许多事情都非常地不满意,年长的人就会劝说,年轻人不要太气盛,然而愤青却不是只有现代社会才出的特殊人才,在遥远的古代,网络没有那么发达的时代,年纪轻轻的愤青也能名扬天下。

说到愤青,唐宋文坛是绕不过去的,两宋词坛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柳永,是其中一个无法回避的人物,风流的一生,写下词句无数,然而你可能不知道的是,他也是史上最大的愤青之一。

柳永第一次落第

自从隋炀帝开创科举考试以来,这个制度就成为众多寒门子弟改变自己命运的一种渠道,无数的文人墨客在这个竞技场上挥洒自己的汗水,成功时非常喜悦,白居易中进士后写下“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孟效则说“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也有人在科举不第后非常地志气干云,黄巢在科举考试不中后,曾写下诗说“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最后他真的做到了,发动起义后,自己做了让天下震动,消灭门阀的那个男人。

然而中国科举最盛的两宋时代,无数文人洒墨科场,柳永绝对是一个另类的存在,《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里有这么一段,就是顾廷烨考试没有中进士,父亲知道科举不中的真相后在打他时,说到了一个叫杨无端的人,杨无端在秦楼楚馆说“中举及第不如情寄花楼”,这个人的原型就是柳永,北宋最为另类的奇才。

柳永是河东柳氏的后人,和柳宗元同属一脉,是诗书传家的典范,他原来的名字叫三变,后来改名叫的柳永,在十八岁的时候离开自己的家乡,游历苏杭,可能就是这一次的游历,对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苏杭两座城市,自古以来就是吴侬软语的烟花烂漫之地。

古有隋炀龙舟游江南,宋有柳永烟花留恋处,后有秦淮八艳绝迹歌,这些地方都离得不远,江南水乡真的是让人难以忘怀的地方。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柳永迎来了自己人生的第一次科考,自幼饱读诗书的他,又游历山川归来,自觉能用文采惊艳世人,走上自己安邦定国的官宦之路。

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一次的他落第了,内心抑郁是应该的,但是柳永觉得,这次考试没中,不是自己的问题,是那些考官们有眼无珠,就写了一首《鹤冲天》,来表达自己的不满。

《鹤冲天》文中是这样说的“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永在这首词里真是一顿吐槽,愤青一般表达着自己的不满。

柳永认为自己这样一个宰相的大才,那些主考们简直就是有眼无珠,自己的文采不用别人来认可,以及那些官员们的认知,不如将这些文章词句送给秦楼楚馆的歌伎们,能明白自己的心意,就算以后做官名震天下了,那名气还不如自己写词给歌伎唱歌来得实在。

柳永暮年及第

发牢骚归发牢骚,能不能看得上,自己的脚会做出最为正确的选择,柳永潜心磨砺的几年后,就又踏上了科举考试的道路,在大中祥符的八年,第二次来参加科举考试,这次柳永志在必得。

天不遂人愿,柳永再次错失了进士及第的金榜题名时,最可怜的是,事业失利,情场也失利了,歌伎虫娘和柳永闹矛盾了,柳永那个内心啊!是拔凉拔凉的,屋漏偏逢连夜雨啊这是。

在这悲愤交加的时刻,柳永写下了一首《征部乐》来缓解自己的郁闷。“每追念、狂踪旧迹。愁闷朝夕。凭谁去、花衢觅。道向我、转觉厌厌,役梦劳魂苦相忆。须知最有,风前月下,心事始终难得。便是有、举场消息。待这回、好好怜伊,更不轻离拆”,柳永这次老实了许多,没了事业也少了爱情,不满声中多了些楚楚可怜,如真的让他此时高中,还不得像李白一样,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看来老天从来都是公平的,给你关上大门的时候,留下的那扇窗户会让你不断的反思,第三次科举考试的时候,柳永的哥哥柳三复考中了,他依旧落榜,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名字三变有啥问题。

柳永第四次考试的时候,已经是不惑之年了,这一年考试依旧失败了,不过他的爱情让他彻底释怀了,和虫娘双宿双飞到江南去了,还写下了那首著名的《雨霖铃》,不过是带着无限的哀愁走的,虽然年逾不惑,内心的执着依然无法放得下。

柳永在《雨霖铃》说“骤雨初歇。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即使有良人相伴,心中那对科举的热爱,以及屡试不中的哀愁,应该怎么诉说,简直有种死不瞑目的感觉。

真的是那句话,柳永嘴上强硬地说,中举不第不如情寄花楼,自己的才学不用得到那帮腐儒的认可,自己就是宰相之才;内心的独白确是,我就差跪下了,你们为啥不给我一个进士的名额,自己不是只要情寄花楼,科举清名这些也要要的,你们咋就不懂呢!

浪迹江湖又十年后,柳永最终在科举中考中进士,在自己五十岁的时候拿下了自己的官场入场券;虽然这时候的柳永已经是北宋词坛婉约派的领军人物,是北宋文坛不可或缺的一人,他还是喜欢这个进士的头衔,内心该是乐开了花吧!

结语

人生处处有惊喜,人们有时候是要发泄一下内心的不满的,然而应该适可而止,柳永的一生都非常地执着,执着于科举场上的那一纸证明,虽然自己后来名满天下了,那个拿证明的心却从来不曾放下,这就是北宋第一愤青,写的牢骚都是千古名句,你想这样吗?

标签: 柳永

更多文章

  • 这首宋词中的柳永,虽无缘金榜题名,但却成了举世无双的白衣卿相

    历史人物编辑:忘川水标签:柳永

    古代的众多文人,都把金榜题名视为最高的荣耀。因为他们寒窗苦读数十载,只为一举成名天下知。但是这金榜题名,又岂是如此容易的事情,许多人终其一生,都未能在金榜上看到自己的名字。然而这对于某些人来说,也未必是件坏事,比如这首宋词中的柳永,他虽然无缘金榜题名,但却成了举世无双的白衣卿相。纵观柳永的一生,一直

  • 北宋著名词人柳永,五十一岁考取功名,他的一生你都了解吗?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初心标签:柳永

    在我们谈论中国文学发展历史的时候,唐诗和宋词是我们经常拿来比较的两种文体,其中宋词因为其特有的长短句结构,让其内容读起来有一种独特的韵律之美,而其在两宋时期,宋词也确实是用来配乐演唱,这一改革让宋词的文字有了一种独特的气韵。在当时,宋词成为了社会上最流行的娱乐方式,北宋大城市的歌女对于宋词的需求量也

  • 柳永诗词暗藏玄机,为自己赢得宋仁宗青睐?他又为何得罪宋仁宗?

    历史人物编辑:李韶彬标签:柳永

    柳永一生仕途坎坷,这与他的顶头上司宋仁宗不无关系。关于他们之间的故事,民间向来有诸多版本的传说。而事实上,他俩究竟从何缘起,又因何产生罅隙,今天我们通过柳永的5首经典诗词来一窥端倪。 一、柳永一首词表明政治立场,并为自己赢得宋仁宗青睐 柳永虽然成名及早,但入仕则不算年轻,自22岁起直至48岁,先后参

  • 当柳永遇上纳兰性德,谁才是中国诗词史上第一情圣?

    历史人物编辑:周文清说历史标签:柳永

    说起,中国的诗词史,那种类可是非常的多了,有抒情的,有豪迈的,还有悲伤的,还有欣喜的……太多太多了,我国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一时半会,是说不完的。但是,诗词估计会让很多人头疼,因为,上学的时候,没少受诗词的影响,为了考试,一直在背一些东西,可是,怎么也背不过来,让人烦恼至极。说下大家都认识的两位,那就

  • 这一首宋词,词牌为柳永所创,抒写离别之情,哀婉动人!

    历史人物编辑:小时悟史标签:柳永

    《透碧霄》,词牌名,为柳永所创调。《词谱》卷三五:“透碧霄:双调一百二十字。前段十二句,六平韵,后端十二句,五平韵。”这首词可谓精品,得到了杨慎的高度评价,杨慎在《词品》中写道:“此查荎透碧霄词也,所谓一不为少”。《透碧霄》宋代:查荎舣兰舟。十分端是载离愁。练波送远,屏山遮断,此去难留。相从争奈,心

  • 才子柳永四考不中竟都是自己“作”的?

    历史人物编辑:怀旧历史影像馆标签:柳永

    说起中国古代的才子灿若星河,而他们的命运,尤其是仕途往往都很坎坷,让人不胜唏嘘……宋朝就有这样一位大才子,他才情名动天下,可偏偏一生四次参加科举考试,回回名落村山。好不容易考上恩科走上仕途,却又迟迟无法升迁,一辈子就混了一个芝门绿豆大的小官,以至于常年流连于烟花柳巷、青楼楚馆……晚年更是穷愁潦倒,死

  • 宰相是踢球高手,柳永的哥哥向他展现技术,终于当官

    历史人物编辑:小倾文史轩标签:柳永

    都说中国是足球的起源地,英国是现代足球的起源地,这也并非瞎说,因为有一项运动在北宋时期风靡一时。这就是蹴鞠,不仅是世界上有据可查的最早的足球运动,而且留下了不少轶事。最著名的当属高俅凭借精湛的球技得到了宋徽宗的青睐,由苏东坡的小书童而发迹。不过,实际上,如果按正史来说,高俅的官职并不算太高,球技也籍

  • “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一生真的不在乎功名吗?

    历史人物编辑:刘雨乐标签:柳永

    如果提起柳永,你会想到什么?肯定是他的词作,后世对他的认知,也往往来自于其词作和市井中对他的评价。在后来的戏剧或者是电视剧中,柳永都被塑造成了一位风流倜傥的读书人,但是虽然才华过人,但是却得不到赏识,他在民间的认知里,是一位才华横溢之人,而且很是蔑视权贵。可是事实并非如此,他也参加过科举考试。在宋代

  • 浪子柳永:“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终成其一生写照

    历史人物编辑:黄静圆标签:柳永

    宋代都城“唐人高处,不过如此。”宋代以来,众多词论家皆认为柳永的词卑俗至极,词语尘下,难登大雅之堂。然而,东坡先生却夸赞柳永的一些词句,像是“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写得并不比唐人差,颇有唐韵。柳词像是一个矛盾体,充斥着“俗”和“雅”两个极端。尽管世人对柳词褒贬不一,但无法否认的是柳永的的

  • 为何一首《鹤冲天》让柳永永远失去了仕途机会?

    历史人物编辑:天川历史标签:柳永

    南宋人叶梦得在《避暑录话》中对柳永有这样的记载:“柳永为举子时,多游狭邪,善为歌辞。教坊乐工每得新腔,必求永为辞,始行于世,于是声传一时。余仕丹徒,尝见一西夏归朝官云:‘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可见,柳永就是当时的流行歌曲天王,其粉丝也是老少皆宜,尤其以普通百姓和歌妓为多。殊不知,柳永原本是热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