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闻名中外的《清明上河图》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它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这幅国宝出自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之手,呈现了北宋都城东京的景象。
画中绘出了数量庞大的人物、牲畜、车马、房屋、树木等形象,很多人观赏过清明上河图后均被北宋的繁华昌盛所折服。
实际上画中热闹的景象并不完全是张择端要表达的意思,画卷中其实隐藏了另一个秘密,知道这个秘密后才发现张择端用心良苦。
将《清明上河图》放大后,在画中的桥上我们可以发现桥的一边有几个有钱有势的公子在观赏景色,悠然自在,而且另一边则是一个穷人弯着腰在乞讨,行人表现得也漠不关心。如此鲜明的对比,可见北宋当时贫富差距是相当巨大。
集市里还可以发现一个用扇子遮脸的男子,这男子是一名奸细,在当时宫内斗争十分激烈,各个市里都派出了很多细作在相互监视和告密,这个用扇遮脸的男人此时正在工作。
一棵大树下有一名男子在树下趴着睡觉,不知道是不是撒酒疯,他竟然还将裤子推拉到膝盖上。由这个画面可见,在当时礼仪已经逐渐崩坏。
在郊区有一处兵营,营内没有士兵,为数不多的士兵瘫坐在兵营门口十分松懈,完全没有军队的样子,这也体现了北宋军队腐败的制度和底下的战斗力,如此一副散乱无度的乱象,无不在预示北宋山河渐渐日落西山。
在画中巍峨的城墙上竟然连一个把守的士兵也没有,城防如同虚设,原本应该有重兵把守的位置居然出现了一家商铺,毫无严肃感,整个汴京都笼罩在繁华商贸的气息里。我们可以想象到一座不设防的城市在遇到外敌时会如此的不堪一击。
很多人都认为清明上河图是描绘了北宋都城的繁华盛况,实际上,张择端在赞美北宋的市貌繁华之际,更要表达的是北宋在繁华背后暗流涌动的各种危机。他正是要告诫当局者不能贪图享受,要有居安思危的精神。
百姓间的贫富差距、礼仪的退步、朝堂之下的权力斗争,军队的懒散腐败在《清明上河图》中形象地展现出来了,只可惜张择端的用心良苦未能使当时的统治者引起重视,使北宋覆灭的局面无法改变。
对于《清明上河图》上的秘密大家还有什么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