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这位文学家先追随赵廷美谋反,后拥立赵匡胤之孙,皇帝却赦免了他

这位文学家先追随赵廷美谋反,后拥立赵匡胤之孙,皇帝却赦免了他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倚梧杉 访问量:682 更新时间:2024/1/19 19:39:29

北宋建国(公元960年)一直到英宗即位(公元1064年)有104年,这些时间是宋朝稳定政权,逐渐走向富裕的过渡期,同时这段时期在文学界中也被学者认为是北宋文学的前期。这段时间,涌现的优秀诗人亦或是词人并不算多,潘阆(lang)算是其中可圈可点的一位。

潘阆,字梦空,河北人。他的的出身并不高贵,据考究应该是平民之家。所以潘阆稍大一些,便在汴京开了一家药铺,以卖药谋生,收入尚且还算可以。但潘阆却不满足于这样过一生,所以他在公元982年的时候,成为了卢多逊的幕僚。当时卢多逊是宋朝的丞相,他希望能拥立赵廷美登基为帝,好让自己荣华富贵。

潘阆野心也很大,他得知了卢多逊的想法后,立刻选择支持卢多逊,并为卢多逊出谋划策。但可惜,最终卢多逊以及赵廷美还是没有谋反成功,潘阆也因此被官府下令抓捕。无奈下的潘阆只好跑进了深山中,开始了颠沛流离的一段岁月。他装作一位僧人,瞒天过海,从山西附近跑到了杭州,继续干起了老本行——卖药。不过这时潘阆的收入就十分可怜了,因为他属于被官府通缉之人,自然不敢光明正大的开铺子,只能四处流浪,走到哪卖到哪,很多人都觉得他是个骗子,拒绝买他的药。潘阆见状,又动起了富贵之心,他特意结识了王继恩,给了王继恩一些好处,让王继恩在宋太宗面前说了几句好话。

宋太宗是一个很重视人才的皇帝,他听说潘阆才华出众,便召见了潘阆。一番交谈后,宋太宗见潘阆风流蕴藉,于是就撤销了潘阆的通缉,并赐潘阆进士及第的身份,还让他做国子四门助教。此时的潘阆,从一个卖药的通缉犯成为了朝中大臣,可谓一步登天。但或许是潘阆平日里浪荡习惯了,他为官时十分狂妄,招来了宋太宗的不满,于是没过多久,宋太宗就追回了对潘阆的封赏,不再过问潘阆。之后宋太宗病重,潘阆便跟王继恩以及李昌龄等人密谋想立宋太祖孙子登基为帝,结果事情又败露了,宋真宗登基为帝,潘阆又成为了逃犯,被官府通缉。

这一次他的运气就没有那么好了,很快就被抓住了。宋真宗过问了此事,或许也是起了惜才之心,所以他并没有杀掉潘阆,反而将其赦免,还让潘阆担任了滁州参军。经过了这两次谋反,潘阆也看透了一切,对荣华富贵已经不再渴望。他在去滁州的路上,提笔写下了一篇《赴滁州散参军途中书事》,诗中表达了对宋真宗的感激以及对归隐山林的向往。到了滁州后,潘阆正如其诗中所说那样,开始遨游于山水之中,最终死在了江苏。潘阆一生在仕途富贵之路上走的颠簸起伏,颇为传奇,并没有什么值得称赞的成就。但他在文学上的贡献,却是任何人都无法抹去的。潘阆最著名的作品便是《酒泉子》组词,一共写了十篇,篇篇都是上等佳作,是他晚年回忆起杭州的景色时所作。当时这组词一经问世,便在整个北宋文坛上掀起了一阵波澜,许多文学大师都对其赞不绝口。等到日后,石延年更是特意请来了画师为这组词作画,好让词的意境变得更加优美。就连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都很喜欢这组词,他更是将整组词刻在了自己家中的屏风之上,好方便自己欣赏。

标签: 赵廷美

更多文章

  • 不是说好的兄终弟及吗?赵光义死后为什么没传位给弟弟赵廷美?

    历史人物编辑:七七侃球标签:赵廷美

    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宋太祖赵匡胤驾崩,按照杜太后早已约定好的“金匮之盟”,赵匡胤传位弟弟赵光义,赵光义登基后,改名赵炅,史称宋太宗。宋太宗临终前,在宰相寇准的建议下,立三子赵元侃为皇太子,更名赵恒,太宗死后,赵恒继位,是为宋真宗。杜太后当年同儿子赵匡胤约定:“汝百岁后,当传位光义,光义传光

  • 大宋赵廷美失去皇位,他十个儿子的下场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程彪说历史标签:赵廷美

    赵廷美是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三弟(也是四弟)。宋太祖事情,赵廷美味‬夫妇‬防御使,兴元尹、同平章事,迁侍中、京兆尹。宋太宗时期‬中书令、开封尹,册封齐王。平定‬北汉‬时期‬未死‬迁检校太师,进封魏王。赵廷美喝南唐后主李煜关系,再影视剧li还追求南唐宫女。按照杜太后的临终政治安排,老大宋太祖赵匡

  • 名妓赵香香与才子柳永的风流往事

    历史人物编辑:衣然笑春风标签:赵香香

    说起柳永,大家想必已经很熟悉了。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词人,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佳作。像很多怀才不遇的名士那样,柳永并未能在仕途上一帆风顺。但是却烟花巷中颇受欢迎,他有很多词包括著名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相传就是写给青楼女子的词。相传在宋朝有很多青楼女子请柳永为她们填词,一方面是倾慕柳永的才华

  • 文天祥骂吕文焕是叛宋逆贼,焕:我守襄阳六年,宋廷干什么去了?

    历史人物编辑:蔡振标签:吕文焕

    1275年,元军逼近南宋都城临安,宋恭帝祖母太皇太后谢道清派遣丞相文天祥等人前往伯颜军营,与元军谈判。吕文焕伯颜借口说文天祥的举动异常,实则要将其扣留。文天祥遂指责伯颜不守议和信用。此时已投降元军的吕文焕得知情况后,便从旁劝解伯颜 ,要求释放文天祥。谁知文天祥对于吕文焕的帮助非但不领情,反而斥责他是

  • 从苏轼和沈括,到杨幂和唐嫣,缘聚缘散,没有天长地久的友谊

    历史人物编辑:张祥标签:沈括

    @情感点评大赏成年人的朋友越来越少,在不知不觉中,朋友就渐行渐远了。友情就像一团温暖的火焰,能在凉薄的世间打败孤独,温暖人心。很多时候,并不是成年人交不到朋友,而是成年人的友谊太现实、太脆弱了。有人说,友谊建立在金钱和利益之上;也有人说,三观契合的人才能成为朋友,一旦三观产生差异,再也无法相容。细细

  • 沈括是谁?其著作《梦溪笔谈》有哪些内容?对天文历法有何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史密记标签:沈括

    沈括(1031~1095),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23岁即任沭阳县,主持兴修水利。1063年中进士,因他熟悉天文学,任职于司天监,发现了监中的不少弊端,主张坚持观测。后任集贤院校理,读到许多国家藏书,扩大了他的研究范围。王安石变法,他积极参与。1075年出使辽国,使他有机会进行地理考察,108

  • 梦溪园,天才科学家沈括的最后家园,梦溪真是梦中的小溪吗?

    历史人物编辑:铁锅炖小刚标签:沈括

    一直在路上,发现美,分享快乐!在从镇江城区坐车前往焦山景区的路上,发现有一条街叫梦溪路,十字路口有个梦溪广场,大转盘的中央立有一尊古人的塑像,想想应该就是沈括吧。难道沈括和镇江还有什么关联?一查资料才知道,原来《梦溪笔谈》正是在镇江完成的。梦溪园大门如今这里只是一条普普通通的街巷,取名梦溪园巷,沈括

  • 传说雷公打雷会掉落一物?传说中的雷斧真的存在?沈括:我捡到过

    历史人物编辑:付柳红标签:沈括

    “飞符到处雷神集,役剑长驱疠鬼穷”——《题神乐道士》朱元璋提到雷神,很多人想到的是外国科幻片中的一个影视人物,其实要说对雷神形象的刻画,中国传统文化要早上几千年,在山海经中就曾经描述过雷神的形象,我们小时候的电视剧中也经常会有雷神电母的形象。不过现在的文化交融,很多中国古代神话的宣传力度很明显下降了

  • 《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科学史上的天才,也是陷害苏轼的无耻小人

    历史人物编辑:绮梦说历史标签:沈括

    沈括孤独地坐在窗前满脸忧伤地望着远处,然而再热闹繁华的景象在他眼里都如同自己的前途一般,一片黑暗,低头一声叹息后,湿润的眼角留下了悔恨的眼泪。而桌上放的则是他倾尽心血所著的《梦溪笔谈》。一、到哪都不忘多看书的沈括《梦溪笔谈》是作为有着“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之称的沈括写的,他在科学研究方面的造诣和成

  • 《梦溪笔谈》—一个家暴受害者的豁达,细看沈括悲催的另一面

    历史人物编辑:阿庆文史阁标签:沈括

    如果说有一本书,能够将整个北宋社会生活全部囊括其中,恐怕莫过于《梦溪笔谈》了,在这本浩繁卷帙的书籍当中,收录了北宋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军事、天文、地理、科技、生物、数学、物理等内容,称其为北宋时期的百科全书,也不为过。而编撰这部书的人就是沈括,虽然大家在初中时都曾学过这位历史名人,然而很少有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