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从苏轼和沈括,到杨幂和唐嫣,缘聚缘散,没有天长地久的友谊

从苏轼和沈括,到杨幂和唐嫣,缘聚缘散,没有天长地久的友谊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张祥 访问量:2091 更新时间:2024/1/15 13:26:30

@情感点评大赏

成年人的朋友越来越少,在不知不觉中,朋友就渐行渐远了。

友情就像一团温暖的火焰,能在凉薄的世间打败孤独,温暖人心。

很多时候,并不是成年人交不到朋友,而是成年人的友谊太现实、太脆弱了。

有人说,友谊建立在金钱和利益之上;也有人说,三观契合的人才能成为朋友,一旦三观产生差异,再也无法相容。

细细想一想,也并全不是这样。

成年后,好像任事都变得没有那么单纯,也好像没有任何事,变得那么简单,好像每一件事都有一些原因。

不管你愿不愿意接受,愿不愿意承认,有那么一个时刻,就是友情的终点。

相遇相逢,聚散不由你我。

很多至交好友随着人事变迁,一点点在生命中隐形,有的甚至反目成仇。

苏轼的一生朋友很多,他都真诚待之。

五湖四海,各行各业都有他待之为友和待他为友的人。

苏轼和沈括,这两位在历史上都有着杰出的贡献。

苏轼与沈括年轻的时候都是翰林院的同事,两个人惺惺相惜,志趣相投,经在一起谈论诗,吟诗作对,彼此视为知己。

后来苏轼工作调动,到了外地工作;沈括仍留在京城为官。

不同的遭遇,不同的境遇,塑造了不同的人。

慢慢的,两个人对朝政有了一些不同意见。在“乌台诗案”中,沈括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这一对昔日的老朋友彻底决裂。

对待朋友,不能只追求三观契合,志同道合,既然是朋友,就要相互包容,相互理解。

东汉末年的“管宁割席”的典故一直被人津津乐道,传颂至今。

管宁和华歆是要好的朋友,他们同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穿着礼服的人坐着有围棚的车刚好从门前经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

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华歆只是做了一个正常人通常情况下都会做的事情,管宁却因朋友的所作所为不符合自己做人的标准,便断然绝交。

人们一直把管宁作为不慕荣华,不贪金钱的典型加以宣传。

事实上,后来的历史证明,华歆是一个品行高尚、为官廉洁的人,他有修养、有学问,议事论人平和客观,从不曾诋毁伤害过他人,。

如果管宁对朋友多一些理解和包容,就不会失去一个华歆这样的优秀的朋友。

随着人生的阅历增长,也逐渐明白各种道理,真正的友谊并不是交际和相处,而是交心与坦诚。

成年人之间的可贵的友谊是漫长岁月中的耐心陪伴。

岁月最无情的地方在于,它总能悄无声息地改变一切。

一些人,一些事,无论当时多么刻骨铭心,到最后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慢慢隐形,甚至消失不见。

唐嫣和姐姐从好闺蜜到形同陌路,她们算得上娱乐圈闺蜜变路人最典型的例子。

2004年拍她们在拍摄《仙剑奇侠传》时结识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唐嫣是姐姐结婚时唯一的伴娘,为了让好闺蜜得到祝福,姐姐直接把手捧花给了唐嫣,足见她们的联系有多么好。

最后她们的友情依然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后来因为各种原因,两个人的联系越来越远,形同陌路,再见面时最多也就是例行公事、礼貌敷衍地笑一笑。

从无话不说到无话可说,从形影不离到不想见面。这一对好朋友的友情终究难抵岁月消磨。

只能说,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再好的朋友也会有离开的一天,当大家都不愿维系之前的感情的时候,那么只能彼此说一句再见,从此好聚好散。

情似孤舟甫离岸,渐行渐远渐生疏。

人生的每个阶段总会遇上不同的朋友,遇见与告别,都只是未知的必然。

贾樟柯在《山河故人》里写道:有些人只能陪你走一段路,迟早要分开的。过了这段路,你会遇到新的人......

聚散随缘,当有一天,你忆起从前,别忘了曾经的彼此就好。

END

喜欢就来关注路过的莫飞哦!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标签: 沈括

更多文章

  • 沈括是谁?其著作《梦溪笔谈》有哪些内容?对天文历法有何贡献?

    历史人物编辑:史密记标签:沈括

    沈括(1031~1095),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23岁即任沭阳县,主持兴修水利。1063年中进士,因他熟悉天文学,任职于司天监,发现了监中的不少弊端,主张坚持观测。后任集贤院校理,读到许多国家藏书,扩大了他的研究范围。王安石变法,他积极参与。1075年出使辽国,使他有机会进行地理考察,108

  • 梦溪园,天才科学家沈括的最后家园,梦溪真是梦中的小溪吗?

    历史人物编辑:铁锅炖小刚标签:沈括

    一直在路上,发现美,分享快乐!在从镇江城区坐车前往焦山景区的路上,发现有一条街叫梦溪路,十字路口有个梦溪广场,大转盘的中央立有一尊古人的塑像,想想应该就是沈括吧。难道沈括和镇江还有什么关联?一查资料才知道,原来《梦溪笔谈》正是在镇江完成的。梦溪园大门如今这里只是一条普普通通的街巷,取名梦溪园巷,沈括

  • 传说雷公打雷会掉落一物?传说中的雷斧真的存在?沈括:我捡到过

    历史人物编辑:付柳红标签:沈括

    “飞符到处雷神集,役剑长驱疠鬼穷”——《题神乐道士》朱元璋提到雷神,很多人想到的是外国科幻片中的一个影视人物,其实要说对雷神形象的刻画,中国传统文化要早上几千年,在山海经中就曾经描述过雷神的形象,我们小时候的电视剧中也经常会有雷神电母的形象。不过现在的文化交融,很多中国古代神话的宣传力度很明显下降了

  • 《梦溪笔谈》作者沈括:科学史上的天才,也是陷害苏轼的无耻小人

    历史人物编辑:绮梦说历史标签:沈括

    沈括孤独地坐在窗前满脸忧伤地望着远处,然而再热闹繁华的景象在他眼里都如同自己的前途一般,一片黑暗,低头一声叹息后,湿润的眼角留下了悔恨的眼泪。而桌上放的则是他倾尽心血所著的《梦溪笔谈》。一、到哪都不忘多看书的沈括《梦溪笔谈》是作为有着“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之称的沈括写的,他在科学研究方面的造诣和成

  • 《梦溪笔谈》—一个家暴受害者的豁达,细看沈括悲催的另一面

    历史人物编辑:阿庆文史阁标签:沈括

    如果说有一本书,能够将整个北宋社会生活全部囊括其中,恐怕莫过于《梦溪笔谈》了,在这本浩繁卷帙的书籍当中,收录了北宋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军事、天文、地理、科技、生物、数学、物理等内容,称其为北宋时期的百科全书,也不为过。而编撰这部书的人就是沈括,虽然大家在初中时都曾学过这位历史名人,然而很少有人知

  • 写下文学巨作,诬陷昔日挚友,沈括到底是科学天才还是无耻小人?

    历史人物编辑:春秋录标签:沈括

    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中,两宋的发展其实是非常引人注目的,尤其是文化的发展,具有非常鲜明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三教并行、崇尚儒雅、学派林立,而且十分具有包容精神,有着各种各样的创新思想,经世理念等等,甚至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就是在宋朝被发明出来的。由此可见,宋代时期才子、能人辈出,而沈括更是可以称为佼

  • 不明飞行物(UFO)曾在古代出没,沈括和苏东坡等人都有相关记载

    历史人物编辑:华的缠生活标签:沈括

    沈括《梦溪笔谈》苏东坡《游金山寺》这是苏东坡36岁在夜游镇江金山寺时所写下的诗句,在这首诗中,出现了疑似描写不明飞行物的句子,其大意为,他在深夜看到了一个明亮的物体出现在江心,这个物体发出的强大光线使周围的宿鸟都纷纷惊起。对此有关研究人士有一定的争议,有人认为这只是苏东坡虚构的一个场景,用于抒发当时

  • 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为宋朝保住山西地区,却因被诬陷发配

    历史人物编辑:汪国庆标签:沈括

    我们都知道在宋朝时期是比较重文轻武的,在当时真正比较有名的武将,就只有精忠报国的岳飞,但是为国家立下功劳的文职官员却不少,其中最为知名的就是沈括。虽然他的官职并不高,但是所精通的东西却并不少,甚至还曾经帮助宋朝出使过辽国,不仅圆满的完成了任务,更是绘制了一幅对当时宋朝非常有帮助的地图。说起沈括这个人

  • 沈括是驰名世界的大科学家,为什么后世很多人说他德行卑污

    历史人物编辑:程浩说历史标签:沈括

    沈括,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大名鼎鼎的人物,每一个中国人想必都会对他多少有些印象,因为他连续多年一直出现在中小学历史课本中,他的名字和事迹,几乎是历史考试的必考题。沈括和他的巨著《梦溪笔谈》,相信每个人的学生时代都对此耳熟能详。沈括之所以如此被看重,是因为他在中国科技发展史上占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地位。千

  • 宋朝文理全才沈括,有多牛?在国内不受重视,却被国外奉为神

    历史人物编辑:子曰读历史标签:沈括

    沈括在中国古代正史中仅仅是个一笔带过的人物。《宋史·沈括传》只简单地记载了沈括的生平及为官经历。对他的科学成就仅以一句:“博学善文,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皆有所论著”加以总结,就再无赘述了。沈括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先驱,他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造福了百姓,他的著作记载和传承了古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