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日知录丨邵雍:认真拥有 才不会轻易失去

日知录丨邵雍:认真拥有 才不会轻易失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小时悟史 访问量:2203 更新时间:2024/1/25 8:29:14

日知录

人有愚,事无巨细。得不艰难,失必容易。

——《得失吟》

还记得小时上课与同桌偷偷分享的那一包零食吗?还记得期末考试后爸爸买来当做奖励的那块甜点吗?

如今,任你尝遍大街小巷无数美食,念念不忘的,仍然是记忆里的那一口甜。

只穿过几次的衣服,随手丢弃却不觉可惜,未必因它破了旧了、不够好看,只不过因为它不是你费尽周折、咬牙心疼才到手的那一件。

不够珍惜的人事,未必因为他不够爱你,它不够有趣,只不过因为这一切得来的太过容易……

……

一路顺风顺水、如愿以偿看似幸运,却也带来一种凡事容易的错觉,随之而来的,却是水当头的恍然无措,以及悔不当初的怅然若失。

于是,等那人终于拂袖而去,你才发觉世上的真爱原不是理所当然;等那物已逝,你才体味到生活原来绝非容易二字。

儒家讲一个“诚”字。还有一个词叫“诚挚恳切”。

无论一个人的天资高低,对待的事物是大是小,在努力用心这件事上,不应该有任差别。

“得不艰难,失必容易”。我们往往会在那些“困难”的事物上更为专注,倾注更多的心思。

相比于事物本身,你在整个过程中付出的诚意,更能决定它在你心目中的地位高低。

诸行无,是生灭法。事物自身的新鲜感会日渐消退,乃至不复存在,但是你追寻过程中的每时每刻,那份喜乐悲欢、那份全心全意,却恒常驻留在你心间,每每触及,都仿佛昨日。

所以,心意越诚,你的拥有就越是恒久坚固。与其说“诚”能感天动地,不如说一颗诚心,感动了自己。

诚,让我们更能觉知平淡生活的动人之处,也更能珍惜寻常日子的每一点恩赐。

凡事“得之艰难”,倒不是要你活得拼命,用力过猛。是要你做事付出真心十分,不可挑挑拣拣、漫不经心。

明代思想家吕坤讲到自己为人处世的“笨办法”:“推之以至诚,施之以至厚,持之以至慎。”

待人诚心实意、宽容厚道,人心本然相通,真诚可互相感知,让善意流淌,逆缘自能化解,天地处处皆宽;

持事勤勉谦逊、谨言慎行,设身处地而不占尽好处,利欲当前不贪得妄取,如此不过越本份,自是积福远祸之道。

至诚、至厚、至慎,每一步看似“艰难”,但每一步都诚挚恳切,不负本心。

木心先生在《从前慢》中写道: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是一句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人人都在图“省心”、贪“容易”,聪慧如你,何不沉下心来,拿出一辈子只爱一个人的那种深情,去认真从容地做事情、过日子?

标签: 邵雍

更多文章

  • 邵雍的神奇预测术为何失传?因为他看透了两个心术不正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晓惊娱标签:邵雍

    现如今,很多人依然详细算命先生,即使是科学发展到今天,它依然有很多解释不了的事情。单单拿算命来说,科学就解释不了,不过,很多人打着算命的幌子,在行骗,这种人在今日也有很多。我国古代,在北宋时期,将理学发展到了巅峰。宋太祖崇尚崇文抑武,因此各个文化发展在这个时候发展到了鼎盛。现如今的很多算命先生以邵雍

  • 千古奇人邵雍,安排后事留下三大祖训,其一为何要寡妇为其送葬

    历史人物编辑:华建超标签:邵雍

    千古奇人邵雍,安排后事留下三大祖训,其一要寡妇为其送葬在我国历史上,说到千古奇人还是有那么些的,比如三国里面的诸葛亮神机妙算,往往出人意料有起死回生之能,还有唐朝的袁天罡,一般人至多听声辨位,他却可以听风声便可段他人凶吉,可谓是各有神通。而今天要说的是邵雍,他也是非常人,据传在他出生前夕就,还在娘胎

  • 千古奇人邵雍的十大预言算尽未来,至今无人能破!

    历史人物编辑:娱美人娱记凌云标签:邵雍

    邵雍是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和哲学家,同时也兼具道士、诗人的身份。北宋时期,理学兴起发展,说到当时的理学大家,观者的第一反应,可能是程颢程颐兄弟以及周敦颐。少年时,邵雍就胸怀大志,发愤刻苦读书,于书无所不读。据《宋史.邵雍传》记载:邵雍“始为学,即坚苦自励,寒不炉,暑不扇,夜不就席者数年。”后来,为了增

  • 北宋易学家邵雍的三层预测境界,最高的竟然是这样!

    历史人物编辑:天心正运文超良标签:邵雍

    邵雍,北宋理学家、数学家、易学家,字尧夫,谥号康节,后人称百源先生。他的预测非常准确,著有《观物篇》、《先天图》、《伊川击壤集》、《皇极经世》、《渔樵问对》等书传世。邵雍站在今天常人的角度来看,可以讲是一个非常奇怪的人,他平生不做官、不从商、每天就研究易学,从易理中去探索这个世界的变化。他的易学知识

  • 邵雍八字命理解析及传记

    历史人物编辑:琴鹤堂说易标签:邵雍

    琴鹤堂易学/原创艺虽小道,事亦系人。苟不造微,焉能入神。 ——邵雍《小道吟》邵雍(1012年1月21日戌时—1077年7月27日),字尧夫,自号安乐先生、伊川翁等,谥康节。北宋理学家、数学家、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

  • 秦观一次漫无目的地踏春之行,却为我们留下了一首传唱千古的佳词

    历史人物编辑:朝夕说历史标签:秦观

    秦观下面这首《行香子》,大约创作于熙宁年间,当时作者还没有出仕,赋闲在家,某一个春天,秦观乘兴来到一座村庄中游览,被当地的自然风光所感染,于是写下了这首著名的词作。这是一首描绘春季田园风光的佳作,语言清新生动,自然而又淳朴。这在当时的词坛上,是非常难得的,要知道,唐末、五代的词,多以男女爱情或艳情为

  • 秦观死后,好友黄庭坚寄了首诗给词坛另一高手,开篇就是惊艳之语

    历史人物编辑:近灵说历史标签:秦观

    当年曹丕在《典论》在说道“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后世中也有“文人相轻,武人相重”之语,或许这样的说法对于一些肚量小的文人是对的,但是对于那些真正的文坛高手而言,就完全是无稽之谈。唐代李白、杜甫、刘禹锡、孟浩然之间的友谊一直是文坛佳话;而今天小编要说的宋词三大高手——黄庭坚,秦观,贺铸,他们的友谊也足

  • 苏门四学士,谁的水平最高?黄庭坚开创江西诗派,秦观成一代词宗

    历史人物编辑:王家伦标签:秦观

    “苏门四学士”即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四人合称。他们都出于苏轼门下,苏轼对他们的评价都比较高,苏轼说:“如黄庭坚鲁直、晁补之无咎、秦观太虚、张耒文潜之流,皆世未之知,而轼独先知。”(《答李昭玘书》)。另外,苏门四学士又和陈师道、李廌合称苏门合称“苏门六学士”。那么这些人中,谁的水平最高呢?以上六

  • 46岁秦观梦中作诗,58岁苏轼抢先收藏,好友黄庭坚的评价绝了

    历史人物编辑:蔡文丽标签:秦观

    941年前,29岁的秦观在徐州拜谒了一位著名的诗人。---苏轼。当时的苏轼已经41岁。秦观在《别子瞻学士》有一句著名的词: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苏轼看到这首词,感动之余,仍旧不忘称赞秦观的才华。这小子简直太有才了。这一次的拜谒,让秦观、苏轼两人成为了知心好友,而秦观也成为了苏轼一生中常常提

  • 秦观一首凄凉诀别之词,记录和苏东坡的最后一面,不久含笑而逝

    历史人物编辑:蒲昱冲标签:秦观

    北宋的“乌台诗案”后,对于党同伐异的新旧党人而言非黑即白,不是朋友,那就是敌人,所以苏轼以及“苏门四学士”这一类正直臣子们,既不容于新党,也被旧党排斥,导致一贬再贬。秦观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他与苏东坡亦师亦友。元丰元年(1078年),那一年苏轼在徐州为官42岁,秦观30岁。秦观吟着“我独不愿万户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