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宋朝第一良将-曹彬,是宋朝武将的典范,也是国家民族的罪人

宋朝第一良将-曹彬,是宋朝武将的典范,也是国家民族的罪人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赵旭莉 访问量:3910 更新时间:2024/2/3 1:47:24

曹彬

一、曹彬

公元931年,曹彬出生在河北省灵寿县的一个武将家庭。

他的父亲曹芸,官拜都知兵马使。

他的姨父郭威,官拜邺都留守、天雄军节度使。

郭威

曹彬为人仁厚,治军严谨,志向远大,才能卓著。

二、郭威

公元951年正月初五,郭威登基称帝,建立后周。

二十岁的曹彬,以皇亲的身份,进入柴荣军中,管理物资。

柴荣

当时,赵匡胤还仅仅是柴荣军中的一名低级武官。

赵匡胤交友广泛,又喜好饮酒,因此常常找曹彬讨要美酒。

每次,曹彬都把赵匡胤请到酒馆,用自己的俸禄,让赵匡胤尽兴而归,丝毫不挪用军中物资。

赵匡胤

三、赵匡胤

赵匡胤得到柴荣重用赏识,屡被提拔,官拜殿前都点检,执掌禁军。

许多人争抢着向赵匡胤靠拢,但曹彬始终与赵匡胤保持着距离。

公元960年正月,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登基称帝,建立宋朝。

赵匡胤

曹彬依旧与赵匡胤保持着距离。

四、专心做事

一日,赵匡胤对曹彬说道:“咱们是老相识了。朕多次想亲近你,你怎么总是疏远朕呢?”

曹彬答道:“陛下,臣曾是后周皇亲,现在又是您的内职近臣,专心做事,都怕有所过失,怎么敢妄想与您结交呢?”

赵匡胤

赵匡胤欣赏曹彬的才能,更欣赏曹彬的为人,因此,对曹彬十分器重。

五、吞灭后蜀

公元964年冬,赵匡胤下诏攻伐后蜀。

宋军善战,仅仅用了六十六天就吞灭了后蜀。

后蜀

蜀地富庶,宋军争相劫掠百姓,抢夺财富。

唯有曹彬约束部众。

六、安定蜀地

蜀地大乱。

赵匡胤命曹彬平叛,安定了蜀地。

曹彬

事后,赵匡胤严惩纵兵为祸的将领,嘉奖了曹彬。

曹彬推辞道:“征伐后蜀的将领都被治罪,只有臣单独得到奖赏,这恐怕无法彰显其他将领征蜀的功绩。”

赵匡胤说道:“朕这样做,就是希望武将们能够像你一样,建功立业的同时,遵守国家的法律。”

曹彬

七、征伐南唐

公元974年,赵匡胤任命曹彬担任征伐南唐的主将。

曹彬的资历不足,难以服众。

赵匡胤

赵匡胤亲自将自己的佩剑交给曹彬,并当着众将的面说道:“副将以下,不听令的,先斩而后奏。”

赐予曹彬生杀予夺权力的同时,赵匡胤还向曹彬承诺道:“待南唐平定,朕拜你为宰相!”

赵匡胤

公元975年11月,曹彬兵临金陵城下,包围了南唐国都。

攻城之前,曹彬与众将立誓道:“破城之日,不得妄杀一人。”

11月27日,金陵城被攻陷,南唐灭亡。

吞灭南唐

八、难做宰相

凯旋而归的路上,潘美祝贺曹彬即将成为宰相。

曹彬笑道:“恐怕做不成宰相。”

潘美疑惑道:“天子的话,还会有假吗?”

潘美

曹彬解释道:“北汉还没有攻灭,天下还没有统一。”

返回开封后,赵匡胤对曹彬说道:“本来朕打算拜你为宰相的,只是北汉还没有攻灭,等攻灭北汉后,朕再拜你为宰相。”

潘美躲在曹彬身后,偷偷发笑。

赵匡胤

赵匡胤发觉后,问潘美为何发笑。

潘美如实回答。

赵匡胤哈哈大笑,当即赐给曹彬钱二十万。

曹彬退朝后,感慨道:“宰相有什么好当的?当官不就是为了多得些钱吗?”

曹彬

九、以文制武

公元976年10月20日,赵匡胤暴毙于皇宫万岁殿。

赵光义在赵匡胤灵前继位,赵光义就是宋朝第二位皇帝——宋太宗

为了稳定朝局,赵光义加封曹彬为枢密使,相当于国防部长,正式成为宰相。

赵光义

不同于赵匡胤出身行伍,对军队有着极强的掌控力,赵光义对军队几乎没有什么掌控力。

于是,赵光义采取了“以文制武”的策略,大幅提高文臣的地位,以压制武将的权力。

十、谦恭退让

曹彬深知赵光义的想法,选择无条件配合赵光义。

曹彬

于是,曹彬无论什么时候,走在哪条街上,只要迎面遇到文臣,他一定会把车停到一旁,选择避让。

枢密使都心甘情愿地向文臣们低了头,这直接让宋朝的武将们垂头丧气、心灰意冷。

由此,宋朝文臣的地位大幅提升,而宋朝武将的地位则大幅下降。

曹彬

赵光义的以文制武,曹彬的谦恭退让,最终促成了宋朝武将地位低下,造成宋朝的积贫积弱。

十一、北伐辽国

公元986年,赵光义兵分三路,北伐辽国,意图收复幽云十六州。

曹彬担任东路军主将,统兵二十万。

结果曹彬发挥失常,导致东路军惨败。

曹彬

北伐一片大好形势,最终功败垂成。

这次北伐,是宋朝准备最充分、最有可能成功的一次北伐。

这次北伐,是宋朝收复幽云十六州最好的一次机会。

而就因为曹彬的发挥失常,而毁之一旦!

北伐

十二、发挥失常

据史载,曹彬发挥失常,是因为东路军完全是赵光义这个不懂军事的人在指挥,而曹彬这位北宋名将也完全听任了赵光义的瞎指挥。

曹彬明明知道赵光义的瞎指挥,会导致宋军惨败,他还是不折不扣地执行了赵光义的命令,将宋军带入了绝境。

北伐形势图

孙子兵法》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都由战争的胜负决定,不能不认真对待。

然而,曹彬却将战争当作儿戏,任由赵光义胡乱指挥,使宋朝失去了收复幽云十六州最好的机会。

《孙子兵法》

十三、幽云十六州

没有收复幽云十六州,使得中原王朝失去了抵御游牧民族的天然屏障,还有那依山而建的万里长城。

从辽宋边界到北宋都城开封的八百公里间,一马平川,门户大开,无险可守。

北宋首都,完全置于辽国这把悬挂着的利刃之下。

幽云十六州

宋朝成为先天不足的国家,即使后来它拥有发达的经济,繁荣的文化,也一直没有改变成为“刀锋上的文明”的现实,随时面临着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

失去幽云十六州,成为中原王朝和汉民族心中的痛。

幽云十六州

十四、第一良将

北伐结束后,曹彬被贬官。

然而仅仅一年,赵光义就将曹彬官复原职,并尊称他为:“宋朝第一良将!”

赵光义

曹彬是如此的乖巧听话!

他把北伐失败的一切罪责都扛了下来,包括他之前五十五年所积攒的名声,全部被毁,他也毫不在意。

为了皇帝赵光义的永远正确,曹彬背下了所有黑锅!

曹彬用实际行动,维护了赵光义的光辉形象!

曹彬

而赵光义也被曹彬忍辱负重,主动担下罪责和骂名的苦心所感动,将他官复原职的同时,尊称他为:“宋朝第一良将!”

曹彬被赵光义树立成宋朝武将的典范,但他却是国家民族的罪人!

有能力收复幽云十六州,却没有收复,罪莫大焉!

曹彬

十五、病逝家中

公元999年,曹彬病重。

宋真宗赵恒向曹彬询问后事。

曹彬向赵恒举荐了自己的两个儿子——曹璨和曹玮,并说道:“曹璨不如曹玮!”

曹玮

六月,曹彬在家中病逝,享年六十九岁。

宋真宗追赠曹彬为中书令、济阳郡王,赐谥号为“武惠”。

宋真宗赵恒

十六、是非功过

征伐后蜀,曹彬以廉洁守法著称。

吞灭南唐,曹彬仁厚,不妄杀。

成为枢密使,他处处为皇帝赵光义考虑,即使降低身份,输掉战争,毁掉名声也在所不惜。

曹彬

曹彬是一个仁厚的人,是一个顾全大局的人,是一个维护皇帝的人,是一个忍辱负重的人,但他却不是一名合格的军人。

为了迎合皇帝赵光义,他主动带头贬低了宋朝武将的地位,任由赵光义胡乱指挥输掉了一场对国家民族至关重要的战争。

曹彬是皇帝赵光义的贴心人,是宋朝武将的典范,但他却是国家民族的罪人!

标签: 曹彬

更多文章

  • 大宋第一良将曹彬:歧沟关一战,为什么宋军全线溃败?

    历史人物编辑:陌夏生活标签:曹彬

    北宋开国后,势头很猛,把五代十国的割据力量一一消灭。大将曹彬、潘美率军进攻北汉,顺风顺水地把北汉军打趴下,眼看就要拿下,曹彬宣布撤军。潘美百思不得其解。曹彬笑着说:“前不久皇帝亲自打北汉,受契丹援军影响没有成功。咱们显摆什么?现在北汉的力量基本消耗完了,这果实要让皇帝来摘才对。”潘美大悟:“老曹你太

  • “兵不血刃、秋毫无犯 ”宋朝第一良将-曹彬

    历史人物编辑:沐子时尚的笔记标签:曹彬

    历代历朝名将不计其数,各领风骚数十年,莫如宋朝开国名将曹彬。为将以仁为本,不妄杀戮,征后蜀秋意无犯,伐南唐兵不血刃,出将入相,功成名就,庆流后嗣,堪称一代楷模,后世为将之表率。曹彬(931——999年),字国华,真定灵寿(河北灵寿)人。北宋开国名将,昭烟阁二十四功臣排名第二。出身将门,为后周太祖郭威

  • 潘仁美原型,功劳大过杨业,与曹彬齐名!身负“奸臣”骂名千年

    历史人物编辑:YES星球标签:曹彬

    说起潘美,可能很多人都很纳闷这是谁?但告诉大家,他就是很多人曾经爱不释手的《杨家将》一书中的潘仁美原型,大家第一反应几乎都是很讨厌这个人。在《杨家将》中,他就是最大的反派,最喜欢和杨家将对着干,并且勾结辽人,图谋夺取宋朝江山,是一个大奸臣,看得大家咬牙切齿。可历史上真实的潘美,却是一个一生都在南征北

  • 岐沟关之战:曹彬并非帅才,指挥失误,10万宋军溃败

    历史人物编辑:鸿讲古今史标签:曹彬

    986年,岐沟关之战,大将曹彬连夜逃遁,10万宋军溃败。耶律休哥派契丹骑兵追击,宋军阵脚大乱,若非李继宣血战厮杀,挡住契丹的兵锋,宋军也许全军覆没。雍熙北伐失败,20万大军不但没能收复失地,还损失了不少精兵悍将。东路军孤军冒进,曹彬并非帅才,是此次北伐惨败的关键。979年,高梁河之战,宋太宗赵光义被

  • 辽国第七位皇帝耶律宗真,不能先尊母后而尊其母致临朝专政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趣读屋标签:耶律宗真

    光宗耶律宗真(公元1016~公元1055年)在位时间:公元1031~公元1055年曾用年号:景福、重熙谥号:神圣孝章皇帝庙号:兴宗安葬地:庆陵公元1016年,耶律隆绪长子耶律宗真出生。公元1031年,耶律隆绪病逝,耶律宗真即位,是为辽兴宗。公元1044年,耶律宗真亲征西夏,结果大败而归。公元1048

  • 是什么让大辽向西夏开战,耶律宗真为何吞下苦果,且看东亚格局

    历史人物编辑:史话笑侃标签:耶律宗真

    西夏王朝的建立,让当初的北宋和大辽多了一个对手,这昙花一现的王朝显现出强悍的竞争力,在这片东亚的土地上,政治格局迅速完成了深刻的改变,李元昊称帝的那些年,一度和大辽走得很近,但随着时间的过去,双方的利益冲突还是显现出来,最后干脆走到了对立面。时间来到了耶律宗真当政时期,此时的西夏早已经反目成仇,为了

  • 崖山海战,20万宋军为何被2万元军逼得走投无路?全因张世杰,自断生路

    历史人物编辑:知深娱乐标签:张世杰

    崖山海战,10万宋人为何被元军逼得跳崖自杀?张世杰这一做法,自断生路公元1259年,蒙哥可汗命丧重庆钓鱼城,因为死的太急,没有留下遗诏,蒙古帝国陷入内乱,蒙哥的七弟阿里不哥被草原上的蒙古人拥立为可汗,而蒙哥的四弟忽必烈,也在蒙古宗王和汉人地主的拥护下,登基继位,随即,二人展开权利争夺。1264年,经

  • 金朝最后的名将完颜陈和尚,以400精兵大破当时世界上最强的军队

    历史人物编辑:张甲良标签:完颜陈和尚

    文:鼓浪隐士有些学者将公元13世纪称为“蒙古人的世纪”,这种说法表明了当时蒙古军队战无不胜,征服欧亚大陆,建立超大帝国,促进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事实。不过蒙古铁骑在当时也并非不可战胜,像南宋的钓鱼城之战以及西亚的艾因·贾鲁战役,都让不可一世的蒙古兵折戟。其实在灭金时,有场战斗就让蒙军大吃苦头,而且他们还

  • 不为人所知的历史,童贯是如何收复燕云七州之地,从而拜将封王

    历史人物编辑:杨雷说历史标签:童贯

    在我们上初中,学习历史的时候,我们知道宋王朝在大一统王朝中疆域是最小的,重文轻武的国家政策让宋王朝积贫积弱,羸弱不堪,游牧民族一直打压我们农耕民族,使宋朝百姓无法安居乐业,时刻受到威胁。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一直到宋真宗时期,宋辽双方爆发澶渊之战,在河南濮阳附近爆发激战,双方互不相让,宋辽的最高统治者,

  • 梁山好汉征方腊后,招安所封官职并不大,为何童贯等人却愤愤不已

    历史人物编辑:孟玲标签:童贯

    水泊梁山,曾经的起义军,原本过着大口吃肉,大碗喝酒的日子,生活过得无比的潇洒,可是这样的日子并不长久,在他们的大哥,及时雨宋江的·带领下归顺了朝廷,成为了朝廷的爪牙,帮助北宋朝廷南征北战,在征方腊胜利后,终于到了收获的时刻了。《水浒传》第119回写道:上皇览表,嗟叹不已,乃曰:“卿等一百八人,上应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