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韩琦为何心灰意冷,主动调离京城,地方为官发挥作用

韩琦为何心灰意冷,主动调离京城,地方为官发挥作用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子曰读历史 访问量:617 更新时间:2024/1/13 11:29:49

文彦博评价韩琦道:“自至和以来,中外之臣献言甚众,臣等虽尝有请,弗果行。其后韩琦等讫就大事,盖琦功也”北宋的著名军事家韩琦,向来凭借着对国家的贡献而被后世所熟知。此人本来就颇有才华,实在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国家栋梁之才。

他性格谨慎,敢于直言劝谏皇帝,拥有着坚定的为官信念,皇帝十分的信任他,百姓们也很尊重他,也算是实现了其他官员没有能达到的程度吧。在宋朝与西夏长时间的交锋过程中,韩琦也算是发挥了极大作用,为稳过西北边疆作出极大贡献。

作为侵略者,这西夏王朝,虽然在与宋朝的战争中多次获得胜利,但他们同样也遭到巨大损失。时间一久,就导致士兵们都存在着厌烦心理,百姓们也对繁重的赋税感到不满,这也使两个国家开始转移到庆历议和之中。

在边疆地区的局势逐渐好转起来之后,准备谋取横山,规划河南地区的韩琦接到皇帝的命令,与范仲淹一同掉入京城之中,担任疏密副使一职。这二人本就凭借着自己的功劳,立足于朝堂中,在回到京城后,更是受到士大夫阶级的广泛赞誉。当时的国子监直讲,听说了二人回到朝中任职的消息,甚至还特意赋诗一首,对二人进行夸赞。

当然,韩琦能够成就自我,也离不开皇帝对他的看重。这宋仁宗本就想改革国家现状,与韩琦等人的想法不谋而合,因此双方彼此信任,共同合作。在整个和议的过程中,李元昊竟然凭借着有契丹作为他们的支援力量,显得格外的强硬,要宋朝割让土地,定时朝贡,甚至进行贸易往来。

对于这一切,当时的宰相晏殊表示认可,因为他们实在是太过厌恶战争带来的创伤。对此,韩琦坚决不认可,他持反对态度,向皇帝陈述其中利害关系。皇帝也果断采取韩琦的建议,强制拒绝西夏方面的无理请求,并且开始就国家发展进行一系列改革。在韩琦看来,改革的重点应该放在整顿吏治,重新选拔人才。

这也与范仲淹的观点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在经过改革派的商议之后,形成以范仲淹为主,韩琦等人从旁协助的一场改革,历史上将此次改革称为庆历新政。在皇帝的任命之下,范仲淹出任参知政事一职,而这韩琦便在他身边提供帮助,虽然说官职不能与范仲淹相比,但在朝中的地位大同小异。

在第二年,陕西南部便发生一场严重的旱灾,许多百姓因此失去家园,他们走投无路,只好选择加入一农民起义部队之中。在大家的推荐之下,宋仁宗命令韩琦担任陕西宣抚使一职,立刻前往解决。韩琦立马调集西北地区擅长山地作战的士兵,在极其短暂的时间内,就镇压了这次起义。

针对灾情严重这个情况,他更是采取措施来进行治理。例如挑选了一批官员,分别前往各郡县发放粮食来救济灾民。将军队中,已然年老或身有残疾的士兵裁撤,减少军费开支。在他一系列的作为之下,当地的情况也有所好转。

他几乎没有任何的停歇,回到开封之后,立刻向皇帝陈述了自己总结的关于边疆防卫的四个方法。皇帝也欣然采纳,并且立马在西北实行。在韩琦于陕西任职之时,京城中也在开展着改革。

由于这次改革触犯的许多官员阶级的利益,因而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他几乎没有任何的停歇,回到开封之后,立刻向皇帝陈述了自己总结的关于边疆防卫的四个方法。皇帝也欣然采纳,并且立马在西北实行。在韩琦于陕西任职之时,京城中也在开展着改革。由于这次改革触犯的许多官员阶级的利益,因而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

他们联合起来诬告范仲淹等人结党营私,欺上瞒下。虽说皇帝也知道其中必有隐情,奈何碍于反对派势力实在太过强大,最终只好选择妥协,将范仲淹等人外放到地方。但这韩琦本是改革的代表人物,却能在此次事件中全身而退,也足以看出皇帝对他的重视。不过他也因为这件事,对朝廷感到失望,心灰意冷之下,自请外出任职。

在地方为官的时候,韩琦也因此过上一段逍遥快活的生活。当然,这里的逍遥快活只是一个形容词而已,并不是说韩琦不管不顾当地事务,一昧的沉醉于游玩享乐之中。相反,他将这地方治理的井井有条,使当地的社会经济以及农业生产,都得到极大的发展,百姓们都十分尊敬这位地方官。

凭借着在扬州的突出表现,韩琦又被升任为定州刺史。这定州长时间都在武将的镇守之下,士兵们嚣张跋扈,军纪极度松弛。在韩琦到任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对军队进行治理,采取恩威并施的方式,将那些道德败坏的士兵处死,而对那些坚守本心的士兵加以嘉奖。在他的努力之下,定州地区的面貌焕然一新。

定州得到发展的情况,也传回皇帝的耳朵,皇帝十分欣喜韩琦的才华,干脆又让他前去治理并州。这并州本来就是一座边疆城市,向来与契丹方面接壤。其周围的一些城池都被契丹方面所占领了。韩琦就派遣人与这些气单土匪交流,最终成功的收回这些地方,并且还立下石碑作为界限。

在当初潘美镇守河东地区之时,为了防止契丹人南下掠夺的步伐,便将边疆地区的百姓迁徙到了内地,导致边疆地区的土地大片荒芜。见此情况,韩琦就建议在边疆地区迁徙百姓,让他们能够开垦荒田,促进边疆地区发展。皇帝表示许可,在他的一手推动之下,边疆的荒芜景象也得到好转。

对于韩琦这位国家重臣,后世显得十分尊重,史书曾有记载:“堂堂魏公,河岳之神。四十馀年,其德日新。钟鼎有尽,竹帛莫陈。公惟人杰,而不自贤。堂名阅古,以古律身。”

自从当初庆历新政遭遇失败之后,韩琦也算是对当时有了一个彻底的认识,这使他心灰意冷,主动前往地方任职。凡是他所任职之处,都使当地的社会现状,得到极大的改变,也算是在另一个舞台上,发挥了自己的才华。

参考资料:

《宋史·卷三百一十二·列传第七十一》

《史传三编·卷三十·名臣传二十二》

标签: 韩琦

更多文章

  • 曾公亮推荐王安石主持变法,为何没坚决支持到底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天地标签:曾公亮

    宋神宗即位后任命王安石为宰相主持变法,遭到了朝野上下保守派文官集团的重重阻挠,使变法进程推进得非常困难。尽管如此,朝廷中还是有少部分老臣是支持王安石的,其中宰相曾公亮便是典型的代表。可让人遗憾的是,曾公亮对王安石的支持并没有坚持到最后。他后来以年迈为由请求此处宰相之位,退出了朝廷中新旧两党内斗的漩涡

  • 富弼为何得范仲淹看重,入朝为官出使辽朝,幸不辱命展现大国风范

    历史人物编辑:王二猛标签:富弼

    穆休曾这样评价富弼:“进士不足以尽子才,当以大科名世。”在当初宋朝进行庆历改革之时,朝当中曾经涌现出一大批锐意进取的改革之士。除了担任首要人物的范仲淹以外,这富弼同样发挥极大作用,也是此次改革的核心人物之一。富弼年轻时就颇为不凡,在范仲淹的推荐之下进入朝堂为官。事实证明,范仲淹的选择没有错误,这富弼

  • 富弼和韩琦是庆历时的战友,为何最终反目成仇?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故事迷标签:富弼

    北宋虽然是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繁荣的巅峰时代,但也充斥着持续不断的政治斗争。斗争的双方有政见之争,也有朋党之争,最让人感到意外的是便是曾经的朋党战友反目成仇而导致的政治斗争。北宋宰相富弼和韩琦之间的政治斗争便是这类,他们之间的斗争也成为了历史爱好者们谈论的焦点。富弼和韩琦曾经是宋仁宗庆历新政时期的朋党

  • 韩绛是保守派大臣,为何成为王安石变法的副手?

    历史人物编辑:彤彤爱读书标签:韩绛

    参与宋神宗熙宁年间王安石变法的宋朝名臣很多,他们后来成为新党的核心力量,加入到了围绕新法的新旧党争之中。让很多历史爱好者难以理解的是,韩绛作为保守派的大臣,居然也加入了王安石的宰相班子中,成为了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帮手。而且从历史记载来看,韩绛出任政事堂的宰相或副相贯穿了整个熙宁年间,是除了王安石以外距

  • 吴充欲召回司马光起复旧党,为何最终没有成功?

    历史人物编辑:斋看书画标签:吴充

    王安石和吕惠卿罢相外放后,统治朝廷的新党出现了群龙无首的现象,中枢也出现了罕见的宰相权力真空。在这种政治形势下,宋神宗任命吴充为宰相,接替王安石掌控政事堂。吴充作为保守派的大臣,对王安石变法是强烈反对的。他上台后积极与被贬谪外放的旧党领袖们联系,尤其是与避居洛阳修书的司马光密切通信,意图将旧党核心们

  • 濮议之争中大量大臣被贬,为何司马光和王珪例外

    历史人物编辑:小境界大天下标签:王珪

    宋英宗赵忠实执政时间虽短,却是宋朝少见的政治动荡的时期。在他执政的四年时间里,朝廷中各种政治斗争频繁发生,引发了大面积的政治动荡。尤其是在震惊朝野的濮议之争中,大量的朝廷大臣被贬斥,对宋朝的历史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这场政治风波中,赵宗实拉拢韩琦、欧阳修等宰执大臣,站在了群臣的对立面,与朝廷中大部分大

  • 蔡确没点儿能耐,真上不了奸臣传榜首的位置

    历史人物编辑:李艳芹标签:蔡确

    蔡确是不是奸臣,不好说。但蔡确是个大帅哥,那是无疑的。蔡确刚当官的时候,因为受贿被告发。上级巡视的时候,想要治他得罪,因为见蔡确长得一表人才,气质出众,没治他得罪,反而到处夸赞他的好。 网络图片——蔡确起码长这样 将近1000年前,小鲜肉就已经横行了不仅长得帅,马屁也拍得响又一个上级长官来巡视的时候

  • 元丰改制后,宋神宗为什么让次相蔡确主宰朝廷?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解说家标签:蔡确

    宋神宗时期的变法经过了两个主要阶段,一个是熙宁年间王安石牵头的熙宁变法,另一个便是在元丰年间他自己主导的元丰改制。元丰改制对整个宋朝的影响极大,改变了宋朝初年赵匡胤和赵光义为限制宰相权力为设计的制衡格局,加强了朝廷的中央集权,也成为此后两百余年宋朝制度的根本。在这次改制中出现了个奇怪的现象,改制后拜

  • 相州案本是小案,蔡确是如何利用它登上相位的?

    历史人物编辑:婷艳读书标签:蔡确

    王安石第二次罢相后,宋神宗任命了旧党出身的吴充为宰相,这让新党在朝中的统治形式岌岌可危。一方面是因为王安石和吕惠卿相继离任,使得新党内部群龙无首,出现分裂迹象。另一方是吴充上任后力图起复以司马光为首的旧党,废除王安石的新法。在这种情况下新党面临着重大危机,甚至有可能因为旧党的回归而分崩离析。新党想要

  • 为什么宋神宗贵为皇帝,却无法处死一个官员?章惇的反驳亮了

    历史人物编辑:汪家兵标签:章惇

    宋军对外用兵失利,这让宋神宗感到很生气,也很焦灼。对于这位励志要开创一番伟大事业的锐意君主来说,任何失利都会令他的信心备受挫折。针对这次失利,宋神宗对诸位官员开展了严厉的追责,其中一位官员被他亲手批上斩立决的命令。第二天上朝的时候宋神宗对这件事还念念不忘,恰好遇到宰相蔡确奏事,于是就问他:“昨天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