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之前,甚至之后,宋词不少轻音乐,主题都是闺情,闲情,风花雪月,离愁别绪,艳遇雅集是这些词的主题,庭院、小楼、秋千、落花,小径、柳絮、雕梁画栋、琐窗朱户、以及案几上的香,都在他们精致的描摹下产生唯美的诗意。
唐诗要大声朗读,宋词慢慢品味。
晏殊无论写闺情还是闲情都是那么优雅,那么从容,那么宁静也细腻。
当然,还有更著名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如此这般轻盈的花似梦,雨如愁,与唐诗包罗万象,气贯长空的画风完全不同,至少晏殊父子他们追求的不是厚重,而是工巧或者精致,精巧,不在气象,而在心境。
大唐的辉煌成为过去,而大宋的精致向我们走来。
让我们看看晏殊笔下的大宋闲情吧。
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她坐着桐油涂抹车壁的香车走了,我们不再相逢。她美丽的踪影就像巫山的云缥缈无际,任意西东。眼前,梨花掩映的庭院,月光笼罩,月色溶溶,池塘边,垂柳亭亭玉立,柳絮飘飞,不知飘去何方,风淡淡的,传来馨香。
晏殊也如此,当他与一个女子缠绵后,女子坐着香车宝马离开了,就像巫山云雨飘渺无极。晏殊就在他们曾经共同赏花赏月的庭院独自等待。
月色很美,花儿更美,池塘垂柳依依,柳絮纷飞,可是这一切因为没有美人陪伴,更因为寒食节而萧瑟。于是,他继续沉醉美酒中,想给女子写信,可是,却没有使者替他们鸿雁传书。
2《 浣溪沙 一向年光有限身》
一向年光有限身,等闲离别易销魂。
酒筵歌席莫辞频。
满目山河空念远,落花风雨更伤春。
不如怜取眼前人。
词中的“一向”,不是向来怎么的一向,而是“一晌”,曾经李煜的词《帘外雨潺潺》中有“一晌贪欢”。一晌就是瞬间,一刹那,一晌的时光(年光)过去了。
就因为时光一晌就过去了,词人才感叹岁月匆匆,感叹人的生命有限,感觉光阴太快。本来,人生欢聚应该多于离别,可是,如今与亲人朋友离别倒成了寻常事了,也许自己年纪大了,多愁善感,因此,即使小小离别都让人销魂。
送别亲人离开了,词人舍不得离去,他登临高处,放眼望去,只见眼前一片辽阔河山,于是,更加思念朋友。暮春时节,落花纷飞,更增添伤春情绪。
3、《木兰花 池塘水绿风微暖》
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
重头歌韵响峥琮。
入破舞腰红乱旋。
玉钩阑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
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池塘里的水绿了,微风吹拂送来阵阵暖意,这让我想起当年和那个叫玉真的姑娘初次见面的情景。玉真是一位色艺俱佳的女子,她的歌清脆婉转,回环往复,歌韵动人,她的舞姿曼妙轻盈,但见她脚踏节拍飞转,红裙舞动旋转让人眼花缭乱。
玉钩栏下,飘满花瓣的玉阶上旁,醉酒的美人不管不顾地斜靠着,不知夕阳西下,天色已经晚了。当时和我赏花的人,到今天盘点来,已经不到一半了。
于是,词人用“重头歌韵响铮琮和入破舞腰红乱旋”两句来写这位歌舞女子的才艺。上下句式音韵完全相同名“重头”,“重头”讲究回环与复叠,故“歌韵”尤为动人心弦。唐宋大曲末一大段称“破”,“入破”即“破”的第一遍。演奏至此时,歌舞并作,以舞为主,节拍急促,故有“舞腰红乱旋”的描写。以“响琤琮”写听觉感受,以“红乱旋”写视觉感受,这一联写歌舞情态,虽未著一字评语,却赞美之意顿出。
就这两句,也让我们感受到女子歌舞的楚楚动人。
接着写酒筵结束了,玉真也醉了,不管不顾往栏杆和台阶上靠,不管夕阳落山,天色以晚。此时,我们似乎感受到,这位歌舞女子内心巨大的哀伤和落寞,斜日晚不但是夕阳西下,更是人生的尽头。
而此时,词人感受到夕阳落山,傍晚来临,于是,他盘点当年和他赏花的人,到如今在他身边的不足一半,感受到一种离别的感慨。
4、《清平乐 红笺小字》
红笺小字,说尽平生意。
鸿雁在云鱼在水,惆怅此情难寄。
斜阳独倚西楼,遥山恰对帘钩。
人面不知何处,绿波依旧东流。
粉红色的信笺上,密密麻麻写满了小字,诉说尽我心中无限的爱慕情意,鸿雁在云中飞过,鱼儿在水底游,惆怅心事难以寄出去。斜阳中,独自依靠着西楼栏杆,遥远的群山好像和我窗上的银钩相对。美丽的女子不知去了何方,唯有碧绿的春水依然向东流去。
这首词为怀人之作,词人寓情于景,写得含蓄淡雅,淡景浓情,以斜阳、远山、西楼、鸿雁、鱼儿、绿波这些美景,营造出淡淡的惆怅,挥之不去的思念之情。
5、《采桑子 时光只解催人老》
时光只解催人老,不信多情,长恨离亭,滴泪春衫酒易醒。
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胧明,好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时光只知道催人衰老,不理解人世间的多情,离别的长亭,送别的人,离别的人,伤心的泪水湿透春衫,就算喝酒也不能解除自己内心的痛苦,本来想借酒浇愁,但却特别容易被惊醒。
昨天夜里,西风紧急,将梧桐叶吹得沙沙作响,更让人感受到秋意。天空中挂着月亮,淡淡的月光照在地上,发出朦胧的光芒,好梦频频被惊醒,不知何处高楼上,传来大雁的叫声。
这首词的情感缠绵细腻委婉,一开始就写出时光催人老的感慨,这种感慨很能打动每一个人的心灵,词人叹息时光无情,只知道催人老,不理解人们的情感。
于是,他想起在长亭送别,两人的眼泪打湿春衫的情景。接着,他写自己,借酒浇愁,本来想喝醉,但是却容易惊醒。
下阙的“昨夜西风”和“梧桐”都是宋词中秋的意境,梧桐承载多少词人的愁绪。朦胧的月光,飞过高楼的大雁,都让这种愁绪挥之不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