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熹:买东西怎么不叫“买南北”?学生都不解,10岁孩童一语道破

朱熹:买东西怎么不叫“买南北”?学生都不解,10岁孩童一语道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舞养生息 访问量:4343 更新时间:2024/1/25 9:46:41

“王朝交替,时代变迁,风云涌动。英雄豪迈,壮志酬筹,出身乱世,立于乱世,建太平基业。”是时势造就英雄还是英雄创造时势。春秋战国,天下纷争,各国积极寻求变法为求变强兼并他国,这一时期,出现许许多多杰出的军事家和思想家,影响后世久远。

历史书上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说的正是这一时期,为成强国,不断寻找适合的变革方法,思想开放,不同流派的学术应运而生只为变法成功。一时间思想如花般绚丽多姿,思想家们唇枪舌战交流思想。在这历史的长河中,百家思想有如璀璨星光,随着时间的沉淀越发闪耀,有如尘埃闪现,仅闪耀片刻,就沉寂在黑夜中。

百家思想随时代变迁沉淀,顺应时代变化流传至今,影响后人最深的当属儒家思想。战国时期,孔子创立儒家思想。秦始皇统一天下推崇法家思想,下令将儒家思想相关的书焚烧,大量杀害儒家学者,这就是历史上的儒家思想被迫害最艰难发展的时候。

后至汉代,汉文帝听从董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思想迸发出蓬勃的生命力越发璀璨。朱熹是儒家的传承者,他将儒家的核心思想“仁”形象化提出应该要遵循世间的道理,消灭人的欲望。

这一想法推动儒家的发展,使之更加完善。朱熹还曾提出过一个有趣的问题,为什么买东西买的是“东西”?为什么不是“南北”面对这一疑惑,他的学生面面相觑也不知道要怎么回答,一个十岁的小孩一语解惑。

朱熹在儒家学说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他是继孔子,孟子之后的第三位重要人物。他的思想主张进一步完善儒家学说体系,促进儒家学说的发展。朱熹是宋朝人,出生于1130年,传说朱熹出生的时候,眼睛右下角有几颗黑痣,有七颗又恰好和北斗七星的排列顺序相同,众人皆赞叹,此小儿前途光明。

朱熹自小聪慧,十八岁考取贡生,十九岁第一次下场科举就榜上有名。1163年,朱熹因为主张抗战与当时朝廷官员政见不合,愤而辞官。朱熹后致力于研究学问,对儒家学问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后来朱熹投身于教育事业,开办学堂招收学生。说来也巧,有一回,朱熹正在讲课。学堂窗下有一妙龄少女手提竹篮轻走而过。

学生忘记在上课,被窈窕淑女吸引,朱熹注意到,笑着转移学生的注意:“尔等知其欲何?”学生纷纷猜测,最后都觉得提着篮子应该是去买东西。这时朱熹又笑着问,为什么都说是去买东西?难道买南北不可以吗?为什么买得了东西买不了南北?众人愣住,“买东西”这一说法口口相传,自孩童起就如此说,却从未深究过这是为何。

面对朱熹提问,没一个可以回答,这时,一个小孩巧妙的回答了问题。古人将世界宇宙看成五行,五行相循环,生生不息,不死不灭。东西南北便是依据五行而定,东木,西金,南火,北水。所买之物大多由金木所制,未曾听闻火水可用于易物。这个说法虽不知对错,但十岁小儿有这想法,还能将五行相结合,朱熹惊叹赞扬。

面对这一问题,后人也有不一样的见解。如《木兰词》一文中,木兰去买东西,分别是跑了几个集市,看来古代的集市,不同地方的集市买的东西也不一样。而人们所需的很多物品,在东、西两市就可以买到,东西集市东西很多足够人们日常所需,所以就直接说是去“买东西”。

这一回答倒是有趣也有道理。思考的角度不同得到的答案自然也是不一样的,那你觉得答案应该是什么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人的智慧也让惊叹,后人受益匪浅。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本,找寻民族的起源,拥有自己的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强大的有力武器。文化的集思广益让人们思考问题也有不一样的见解。文化瑰宝自当好好保护。

参考资料:

《宋史·道学·朱熹传》

标签: 朱熹

更多文章

  • 朱熹问学生:为何叫“买东西”不是“买南北”?10岁孩童道破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史飞卿标签:朱熹

    中国古代的统治思想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在后来更是成为了主流思想,正因如此,孔子和孟子也被奉为圣人,备受后世之人的推崇和尊敬,在儒家思想成为社会上的主流思想之后,很多的文人学者也在原有的基础上将儒家文化进行发展和传承,其中就有宋朝时期的文学大家朱熹,他在后来也被世人尊称为朱文公或是朱子,从这样的称呼

  • 大儒朱熹的儒学主张与孔子的正统儒家思想差别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苦咖啡不苦标签:朱熹

    就是了解过儒家学派的发展史,就会知道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造者,而朱熹可以说是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因此,孔子和朱熹的思想就是内核都是差不多的,但是朱熹有更加多的延续和发展。孔子时期,他对于儒家学派可以说是开山鼻祖般的存在,因为他才创立了仁爱儒家学派。在他的带领之下,才有这么多喜爱儒家学派,喜欢儒家学说的

  • 隐居乡间儒者范浚,96字《心箴》,为何让大儒朱熹帝皇嘉靖心仪?

    历史人物编辑:知深娱乐标签:朱熹

    柳哲南宋大儒朱熹千里迢迢,曾三访浙江兰溪的宿儒范浚而未能如愿,获读其《心箴》,不禁拍案叫绝,佩服得五体投地,于是抄录回家,反复体会,可谓是范浚的第一位“铁杆粉丝”。《心箴》对朱熹理学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朱熹后把《心箴》编入《孟子集注》,他还为范浚立传——《香溪范子小传》,这样写道:“近世言浙学者多尚

  • 江西这个寺庙,文天祥、朱熹都曾慕名前来,如今知道的游客不多

    历史人物编辑:乞丐也爱生活标签:朱熹

    江西的文物古迹众多,乐安县的流坑村更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每年都有很多游客前往参观,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在离乐安县城18公里的鳌溪镇白竹村,这里有座石桥,石桥下方有座寺庙,名为“石桥寺”。石桥原本是座红石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千百年来的地壳运动,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大洞,桥高15米,宽20米,桥身是由

  • 朱熹发问:为何是买“东西”不是买“南北”?十岁孩童11字道破

    历史人物编辑:老瓜摄友标签:朱熹

    华夏文明博大精深经历过千百年岁月的洗礼后,那些值得传承下去的文明研究成果也一并流传至今。正因为有了这些令人自豪的文化成果,才使得华夏文明能够达到如今这般优秀的高度,丰富多彩乃是华夏文明的第一大特征。虽说每一种民族文化都值得被世世代代传颂下去,但是每个民族所坚守的风俗却截然不同,这份坚持令世界文明变得

  • 朱熹问:为什么叫“买东西”不叫“买南北”?10岁小孩一语道破

    历史人物编辑:王树松标签:朱熹

    好的教育是什么?不是你告诉学生1+1=2,然后让学生们背下来,而是要引发学生们去思考,最好学生们还能做到举一反三。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只有唯一一个正确的答案。就像你不能要求全国14亿人,只能吃白米饭,不能吃包子馒头面条一样。在我国历史上,涌现出许多伟大的学者,儒学集大成者、宋代理学

  • 刘伯温、方孝孺、张居正、王阳明、朱熹……盘点明朝十大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黄毅标签:朱熹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共计276年。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为大明,明初政治清明、国力强盛。中期由盛转衰,后国势复振,晚明因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覆灭。今天,我们就一起

  • 朱熹问学生:为何是“买东西”不是“买南北”?10岁小孩一语道破

    历史人物编辑:谭厨美食教学标签:朱熹

    “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用来形容学习十分贴切,毕竟有知识的人才能写出好小哥,因此学习对于一个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人们普遍接受教育,在不断学习中充实自己的内涵。虽然说如今的孩子在学业上比以前要轻松一些,但是在其他方面也需要家长的悉心教导。现在很多家长都开始让孩子上补习班,希

  • 朱熹诬蔑风尘女子,女子写下一首词惊艳千古,差点把朱脸给打肿了

    历史人物编辑:安然谈史标签:朱熹

    朱熹是历史上唯一一位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的思想大亨,是儒学集大成者,被世人尊称为朱子。朱熹差点成圣,然而人无完人,即便如朱子般处尊居贵、声名显赫,他也干过一档子轰动朝野的丢脸的买卖。 朱熹曾与台州名妓严蕊结下过不解之仇。事情是这样的:身为宋代理学的推行者和先驱人物,朱熹

  • 朱元璋重修家谱想认朱熹为祖宗,老家秀才一句话,却让他瞬间醒悟

    历史人物编辑:明史专家标签:朱熹

    朱元璋重修家谱想认朱熹为祖宗,老家秀才一句话,却让他瞬间醒悟中国人向来讲究背景和出身来历,但凡想要或者已经身居高位之人,你要不说自己是古代哪位名人之后,都不好意思向别人吹嘘自己。比如最近不小心在美国卷入性侵丑闻的京东大佬刘强东,半年前就曾在网络上大张旗鼓寻根溯源,最后挖出自己是汉高祖刘邦四弟的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