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晏殊这首词,写出一见钟情和物是人非的惆怅

晏殊这首词,写出一见钟情和物是人非的惆怅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云裳小历史 访问量:3770 更新时间:2024/1/14 19:51:53

在那样一个偶然的机会,你简单的一个轻盈的回眸,让我沉寂多年的心怦然而动,你并不漂亮,这种感觉为如此剧烈?与你素不相识,为何让我感到如此亲切?

从那一天开始,我的生活不再平静,就像宁静的水面投入一块巨石,就象大海之潮波澜澎湃。你那不曾清晰的面容,每时每刻悬浮在我的面前,它挡住了我的原本明亮的双眼,让我迷失了生活的方。我只好闭上眼睛,可又看到你微笑着向我走来,我知道我病了,病的很重,甜蜜的而又那样可怕的相思之病已经缠绕我心……

木兰花·池塘水绿风微暖

代:晏殊

池塘水绿风微暖。记得玉真初见面。重头歌韵响铮琮,入破舞腰红乱旋。

玉钩阑下香阶畔。醉后不知斜日晚。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

春天的风,带着一丝微微的暖意,吹皱一池碧水,至今记忆犹新,与那玉真仙女头一次见面。歌喉清脆又婉转,韵律往复又回环。舞姿婀娜轻盈,脚踏节拍飞转,红裙飞舞眼缭乱。玉砌的钩兰之下,花丛台阶之畔,醉酒之后,全然不觉夕阳西下,天色近晚。当年和我一起赏花的人儿,如今细细查点,不足半数在身旁。

这是一首怀旧之作。本词追忆早年初见美人时的喜悦与欢欣及今日物是人非的惆怅,在对比中抒发好景不长的人生感慨。词中以往昔“歌韵琤琮”、“舞腰乱旋”的欢乐场面与今日“点检无一半”的凄清境况对比,抒发了强烈的人生无的伤感之情。词中所写景物:池塘、绿水、阑干、香阶,均兼关昔今。物是人非,更兼日斜时暮,遂使词人汕然而生故交零落、人生如梦之感。全词以极优美的辞来流露出词人关于宇宙无穷,人生短暂,景物依然,物是人非的凄然感慨。

最折磨人的感觉,不是痛苦,而是惆怅的情绪;最令人伤感的,不是生离死别,而是景色依然,人已天涯云杳。“当时共我赏花人,点检如今无一半”——古典的诗意世界,已经远离现实的生活。只希望那些梦里飘飞的花瓣,洋洋洒洒地永远飘落在我的精神世界里。沉湎在回忆中,感觉人生是孤独的,人生其实就是一场寂寞的旅行,没有人可以陪你走到最后。所有的痛苦和美好,都终将随着岁月慢慢远去。云聚云散,潮起潮落。再回首,往事却已随风而去,了无痕迹,最后,还剩下些许淡淡的忧伤和回忆。

标签: 晏殊

更多文章

  • 朱熹:买东西为何不叫“买南北”?学生们疑惑,10岁小孩一语道破

    历史人物编辑:张甲良标签:朱熹

    东、西、南、北皆为方位,那为何“买东西”和“买南北”不是近义词,换个说法就是,买东西为何不叫“买南北”呢?朱熹,一位在理学、教育、科学、美学、文学、书法等领域具有卓越成就的历史名人,也曾提出过同样的疑惑。这样一位关注自然的名人,同样对生活也察之甚深。大家都习以为常的用语,朱熹跳出限定圈进行了思辨,同

  • 被朱熹冤枉的才女,靠一首词,岳飞儿子就放了她?

    历史人物编辑:刘纪亮标签:朱熹

    南宋周密曾写过一本书,叫《齐东野语》。虽说是一本笔记,但其中不乏历史之事,所以很有研究价值,这本书曾记载营妓严蕊靠一首词,赢得官司,为自己洗冤的故事。故事大概内容是这样:台州知府唐仲友,和一些女人交好,闲着没事就会找人家,谈谈诗词,聊聊曲赋,优哉游哉,甚是快乐。这些女人中,严蕊很有才华,不过身份很低

  • 朱熹:买东西怎么不叫“买南北”?学生都不解,10岁孩童一语道破

    历史人物编辑:舞养生息标签:朱熹

    “王朝交替,时代变迁,风云涌动。英雄豪迈,壮志酬筹,出身乱世,立于乱世,建太平基业。”是时势造就英雄还是英雄创造时势。春秋战国,天下纷争,各国积极寻求变法为求变强兼并他国,这一时期,出现许许多多杰出的军事家和思想家,影响后世久远。历史书上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说的正是这一时期,为成强国,不断寻找适

  • 朱熹问学生:为何叫“买东西”不是“买南北”?10岁孩童道破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史飞卿标签:朱熹

    中国古代的统治思想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在后来更是成为了主流思想,正因如此,孔子和孟子也被奉为圣人,备受后世之人的推崇和尊敬,在儒家思想成为社会上的主流思想之后,很多的文人学者也在原有的基础上将儒家文化进行发展和传承,其中就有宋朝时期的文学大家朱熹,他在后来也被世人尊称为朱文公或是朱子,从这样的称呼

  • 大儒朱熹的儒学主张与孔子的正统儒家思想差别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苦咖啡不苦标签:朱熹

    就是了解过儒家学派的发展史,就会知道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造者,而朱熹可以说是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因此,孔子和朱熹的思想就是内核都是差不多的,但是朱熹有更加多的延续和发展。孔子时期,他对于儒家学派可以说是开山鼻祖般的存在,因为他才创立了仁爱儒家学派。在他的带领之下,才有这么多喜爱儒家学派,喜欢儒家学说的

  • 隐居乡间儒者范浚,96字《心箴》,为何让大儒朱熹帝皇嘉靖心仪?

    历史人物编辑:知深娱乐标签:朱熹

    柳哲南宋大儒朱熹千里迢迢,曾三访浙江兰溪的宿儒范浚而未能如愿,获读其《心箴》,不禁拍案叫绝,佩服得五体投地,于是抄录回家,反复体会,可谓是范浚的第一位“铁杆粉丝”。《心箴》对朱熹理学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朱熹后把《心箴》编入《孟子集注》,他还为范浚立传——《香溪范子小传》,这样写道:“近世言浙学者多尚

  • 江西这个寺庙,文天祥、朱熹都曾慕名前来,如今知道的游客不多

    历史人物编辑:乞丐也爱生活标签:朱熹

    江西的文物古迹众多,乐安县的流坑村更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每年都有很多游客前往参观,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在离乐安县城18公里的鳌溪镇白竹村,这里有座石桥,石桥下方有座寺庙,名为“石桥寺”。石桥原本是座红石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千百年来的地壳运动,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大洞,桥高15米,宽20米,桥身是由

  • 朱熹发问:为何是买“东西”不是买“南北”?十岁孩童11字道破

    历史人物编辑:老瓜摄友标签:朱熹

    华夏文明博大精深经历过千百年岁月的洗礼后,那些值得传承下去的文明研究成果也一并流传至今。正因为有了这些令人自豪的文化成果,才使得华夏文明能够达到如今这般优秀的高度,丰富多彩乃是华夏文明的第一大特征。虽说每一种民族文化都值得被世世代代传颂下去,但是每个民族所坚守的风俗却截然不同,这份坚持令世界文明变得

  • 朱熹问:为什么叫“买东西”不叫“买南北”?10岁小孩一语道破

    历史人物编辑:王树松标签:朱熹

    好的教育是什么?不是你告诉学生1+1=2,然后让学生们背下来,而是要引发学生们去思考,最好学生们还能做到举一反三。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只有唯一一个正确的答案。就像你不能要求全国14亿人,只能吃白米饭,不能吃包子馒头面条一样。在我国历史上,涌现出许多伟大的学者,儒学集大成者、宋代理学

  • 刘伯温、方孝孺、张居正、王阳明、朱熹……盘点明朝十大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黄毅标签:朱熹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共计276年。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为大明,明初政治清明、国力强盛。中期由盛转衰,后国势复振,晚明因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覆灭。今天,我们就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