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朱熹:买东西为何不叫“买南北”?学生们疑惑,10岁小孩一语道破

朱熹:买东西为何不叫“买南北”?学生们疑惑,10岁小孩一语道破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张甲良 访问量:655 更新时间:2024/1/25 15:30:56

东、西、南、北皆为方位,那为“买东西”和“买南北”不是近义词,换个说法就是,买东西为何不叫“买南北”呢?

朱熹,一位在理学、教育、科学、美学、学、书法等领域具有卓越成就的历史名人,也曾提出过同样的疑惑。

这样一位关注自然的名人,同样对生活也察之甚深。大家都习以为的用语,朱熹跳出限定圈进行了思辨,同时将它作为备课素材引入课堂,让学生进行相关的思考。

这样的问题,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困难的,生活在集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当下,我们尚且不能给出确切的答案,更何况是当时,但每一个回答的背后,是我们所衍生出的知识和学习,这才是要点。

朱熹——教育之道

“教”,传道受业;“育”,培育和养育。

有人说,从古至今,从步行到牛马到如今的交通,从燃火烧水到如今的太阳能热水器等等,身边的事物变更了一代又一代,而我们的教育仍像从前那般坐在教室内听教师讲课,似乎没有改变。

尚且不论古今之变,班级授课制教育自有优缺点,存留至今也是有它自己的演变之道。更何况古人的教育之道确实给现下的人们以不可磨灭的发。

朱熹的教育思想便让人眼前一亮,对于“小学”中儿童的教育,朱熹笔下所表达的是要“及早施教”,同时在教学内容和策略上,针对儿童的心理发展特征进行“兴趣类引导教育”,旨在激发儿童学习兴趣,提高儿童学习效率。

所以,对于儿童来说,买东西为何不叫“买南北”?像这样的问题,既来源于生活,又符合儿童的好奇心理,这样不仅有利于儿童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而且适当地发展了儿童的思辨能力和观察能力。

至于朱熹为何突发奇想地提出这样的疑问,自然是少不了意外的因素,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教师应该具备的灵活应变能力。

那次意外还要从一堂看似“失败”的课堂说起,儿童天性便是活泼好动,学生在面对枯燥的理论知识时,更加偏爱窗外的风景趣事,朱熹看到的便是那样一番情景,自己的学生不听自己讲课,偏头关注于窗外之事。

此情此景,朱熹并没有冲动暴怒,而是关注学生所关注的事物,他一看窗外那位妇人,便有一计涌上心头,开口便问:“买东西为何不叫买南北呢?”

学生们一看窗外的妇人便知她是要去买东西,刚好跟老师的问题对上,朱熹成功地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回,大家都在思考着老师的问题,但这略显刁钻的问题并不容易。

论“买东西”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买东西全国通用,又迷之又迷,且看朱熹的一位学生是如何回答的。

一位10岁的稚童是这样回答的:“五行当中,东代表木,西代表金,南代表火,北代表水,中间代表土。”

五行论来解释便是从篮子开始的,如果那妇人腕间的竹篮属木,那与木有所融的便是金和土,木是东,金是西,“买东西”概是如此而来。

逛街买东西,这“东西”自然不是指具体的物品,而是一个笼统的概括,不论多少,不讲贵贱。

朱熹的学生所讨论的五行说,有一定的道理,但总归不是确切的完整答案,文化的演变与约定俗成细化到汉字上,是有数不胜数的说法和解释,大家对汉字的组成与相配抱有一定的认可后便流传相用。

当下的我们有网络,那些网络流行语被迅速熟知也造就了它的“速食性”,古代的口口相传需要时间的酝酿和选择,被流传至今自带被历史考验的坚固。

现在的学者来考究“买东西”,有的是不同的说法,但信众最多的便是来源于似“南北朝民歌《木兰辞》中所描写的: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东西”代表的是逛街购物所在地——东市和西市。

文明——传承与创新

没有什么一蹴而就,文明需要传承与创新。

有人说中国的强大和源远流长是有道理可寻的,中国代表的是一个文明,无论国家如何更替,文明一直存在,那这个民族便一直存在,接触到这个文明,想到的不是反抗和抵触,有的是融合。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的汉化措施让我们看到了中华文化的力量,同时,中原文化也在鲜卑胡人文化的影响下有了一定的改变。

有容乃大,我们现在看到的文明也正在结合历史因素不断的创新改变,而作为华夏子孙的文明,不仅要承担起历史使命,还要坚定维护民族团结,捍卫国家主权,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

所以,不论是“买东西”,还是“买南北”,文明之下的它可以被我们去考究和挖掘,只要我们不产生抵触心理,并衷心地热爱着这片土地和文明,那我们每个华夏子孙便都是这份文明的“载体”。

“取其精髓,去其糟粕。”正确对待中华文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时代特征,让我们的文明愈走愈远。

惟愿华夏岁岁年年新,一日更比一日红。

小结:

“青年强,则国强。”我们当下对于学生思维发散能力的重视度仍旧不够,儿童的想象力与创新力不可忽视,他们是民族的希望,国家的未来。

“科技强国,教育兴国。教育是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基本道路。”朱熹的教育思想给当下的我们以启示,教育应当来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大自然和社会都应当是生活的教材。

同时,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终会成功。

标签: 朱熹

更多文章

  • 被朱熹冤枉的才女,靠一首词,岳飞儿子就放了她?

    历史人物编辑:刘纪亮标签:朱熹

    南宋周密曾写过一本书,叫《齐东野语》。虽说是一本笔记,但其中不乏历史之事,所以很有研究价值,这本书曾记载营妓严蕊靠一首词,赢得官司,为自己洗冤的故事。故事大概内容是这样:台州知府唐仲友,和一些女人交好,闲着没事就会找人家,谈谈诗词,聊聊曲赋,优哉游哉,甚是快乐。这些女人中,严蕊很有才华,不过身份很低

  • 朱熹:买东西怎么不叫“买南北”?学生都不解,10岁孩童一语道破

    历史人物编辑:舞养生息标签:朱熹

    “王朝交替,时代变迁,风云涌动。英雄豪迈,壮志酬筹,出身乱世,立于乱世,建太平基业。”是时势造就英雄还是英雄创造时势。春秋战国,天下纷争,各国积极寻求变法为求变强兼并他国,这一时期,出现许许多多杰出的军事家和思想家,影响后世久远。历史书上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说的正是这一时期,为成强国,不断寻找适

  • 朱熹问学生:为何叫“买东西”不是“买南北”?10岁孩童道破原因

    历史人物编辑:史飞卿标签:朱熹

    中国古代的统治思想是以儒家思想为指导的,在后来更是成为了主流思想,正因如此,孔子和孟子也被奉为圣人,备受后世之人的推崇和尊敬,在儒家思想成为社会上的主流思想之后,很多的文人学者也在原有的基础上将儒家文化进行发展和传承,其中就有宋朝时期的文学大家朱熹,他在后来也被世人尊称为朱文公或是朱子,从这样的称呼

  • 大儒朱熹的儒学主张与孔子的正统儒家思想差别有多大?

    历史人物编辑:苦咖啡不苦标签:朱熹

    就是了解过儒家学派的发展史,就会知道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造者,而朱熹可以说是儒家学派的集大成者。因此,孔子和朱熹的思想就是内核都是差不多的,但是朱熹有更加多的延续和发展。孔子时期,他对于儒家学派可以说是开山鼻祖般的存在,因为他才创立了仁爱儒家学派。在他的带领之下,才有这么多喜爱儒家学派,喜欢儒家学说的

  • 隐居乡间儒者范浚,96字《心箴》,为何让大儒朱熹帝皇嘉靖心仪?

    历史人物编辑:知深娱乐标签:朱熹

    柳哲南宋大儒朱熹千里迢迢,曾三访浙江兰溪的宿儒范浚而未能如愿,获读其《心箴》,不禁拍案叫绝,佩服得五体投地,于是抄录回家,反复体会,可谓是范浚的第一位“铁杆粉丝”。《心箴》对朱熹理学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朱熹后把《心箴》编入《孟子集注》,他还为范浚立传——《香溪范子小传》,这样写道:“近世言浙学者多尚

  • 江西这个寺庙,文天祥、朱熹都曾慕名前来,如今知道的游客不多

    历史人物编辑:乞丐也爱生活标签:朱熹

    江西的文物古迹众多,乐安县的流坑村更是全国重点文保单位,每年都有很多游客前往参观,而很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在离乐安县城18公里的鳌溪镇白竹村,这里有座石桥,石桥下方有座寺庙,名为“石桥寺”。石桥原本是座红石山,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千百年来的地壳运动,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大洞,桥高15米,宽20米,桥身是由

  • 朱熹发问:为何是买“东西”不是买“南北”?十岁孩童11字道破

    历史人物编辑:老瓜摄友标签:朱熹

    华夏文明博大精深经历过千百年岁月的洗礼后,那些值得传承下去的文明研究成果也一并流传至今。正因为有了这些令人自豪的文化成果,才使得华夏文明能够达到如今这般优秀的高度,丰富多彩乃是华夏文明的第一大特征。虽说每一种民族文化都值得被世世代代传颂下去,但是每个民族所坚守的风俗却截然不同,这份坚持令世界文明变得

  • 朱熹问:为什么叫“买东西”不叫“买南北”?10岁小孩一语道破

    历史人物编辑:王树松标签:朱熹

    好的教育是什么?不是你告诉学生1+1=2,然后让学生们背下来,而是要引发学生们去思考,最好学生们还能做到举一反三。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并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只有唯一一个正确的答案。就像你不能要求全国14亿人,只能吃白米饭,不能吃包子馒头面条一样。在我国历史上,涌现出许多伟大的学者,儒学集大成者、宋代理学

  • 刘伯温、方孝孺、张居正、王阳明、朱熹……盘点明朝十大人物

    历史人物编辑:黄毅标签:朱熹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共传十六帝,共计276年。1368年朱元璋称帝,国号为大明,明初政治清明、国力强盛。中期由盛转衰,后国势复振,晚明因东林党争和天灾外患导致国力衰退,爆发农民起义。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覆灭。今天,我们就一起

  • 朱熹问学生:为何是“买东西”不是“买南北”?10岁小孩一语道破

    历史人物编辑:谭厨美食教学标签:朱熹

    “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句话用来形容学习十分贴切,毕竟有知识的人才能写出好小哥,因此学习对于一个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人们普遍接受教育,在不断学习中充实自己的内涵。虽然说如今的孩子在学业上比以前要轻松一些,但是在其他方面也需要家长的悉心教导。现在很多家长都开始让孩子上补习班,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