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研究一个问题,为什么宋朝能出包拯,能出欧阳修,能出晏殊,能出柳永,能出范仲淹,能出苏轼。很简单,因为出了仁宗这样的皇帝。
仁宗十三岁登基,一直干了四十二年,是两宋期间坐龙椅时间最长的皇帝。他的眼光很独到。仅凭一篇策论,他就判断苏轼兄弟大有前途,对皇后说:“又为子孙得太平宰相两人。”历史上有“仁宗养士,三代受益”的提法。这么说,很贴切,完全没毛病。
他对人才,简直是溺爱和纵容。有他的宽容,大宋的人才密密麻麻地生长起来,茂盛葳蕤。像艳情词人柳永那种人,自由散漫,胆大包天,敢于讽刺最高权力。如果没有一个宽容的环境,早被砍头无数次了。
嘉祐二年(公元1057年)的科考,号称天下第一,出了无数名人。及至后来,人才有些泛滥。
政治方面,有范仲淹、吕夷简、杜衍、包拯、韩琦、富弼、文彦博、张方平、范镇、吕惠卿、宋庠、曾布、章惇、王安石…….
文化方面更多,有苏洵、苏轼、苏辙、曾巩、欧阳修、柳永、晏殊、宋祁、梅尧臣、苏舜钦、黄庭坚、张载、周敦颐、程颢、程颐、沈括、宋敏求、范祖禹……
是不是眼睛都看花了?这些人,大部分人比仁宗还有名。这正是仁宗可骄傲之处,在宋朝皇帝里也算是登峰造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