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业九年(613年),礼部尚书杨玄感在黎阳起兵叛乱,打响了贵族反抗隋炀帝统治的第一枪,虽然杨玄感之乱只短短两个月就被平息,但是却给隋朝灭亡埋下了伏笔。
杨玄感是谁?
杨玄感是隋朝开国功臣杨素之子,凭借着杨素的庇佑,杨玄感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官拜礼部尚书。
隋炀帝与杨素
隋炀帝登基称帝和杨素密不可分,可以说隋炀帝能取代太子杨勇上位,杨素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是隋炀帝登基后,因觉得杨素功高盖主,害怕尾大不掉,受到牵制,便时常派人询问杨素的身体状况,想让他早点死。这些作为儿子的杨玄感自然看在心里。
杨素也知道自己受到猜忌,于是在患病后就坚持不吃药,然后撒手人寰。
我想,杨玄感之乱,应该与此也有一定的关联吧。
隋炀帝与萧贵妃剧照
隋炀帝二征高丽
大业九年,隋炀帝再次集结百万大军二征高丽,经历过上次东征高丽失败后,此时的隋炀帝一心想要消灭高丽,却忽略了帝国内部的隐患马上就要爆发。
大业九年六月,正当隋炀帝在前线与敌军激战正酣时,杨玄感在黎阳起兵的消息传来了,隋炀帝无奈下令急速撤军,回国平叛。
隋炀帝三征高丽
揭竿而起
隋炀帝东征高丽时,命杨玄感在黎阳督运粮草,杨玄感此时觉得隋炀帝率大军在前方,此时后方兵力空虚,正是起兵的好时机,因此便故意迟运粮草,与此同时诈称右骁卫大将军来护儿谋反,领兵占领黎阳城,并以讨伐来护儿为名,命各郡发兵会集黎阳。
选取下策
李密当时给杨玄感了三条计策,可惜杨玄感选了下策。
第一、从李杨北上幽州,阻断隋炀帝回撤之路,令隋军在关外断粮草,不战而溃。
第二、西进潼关占据长安,以此为据点与隋军对峙,进而再择机夺取天下。
第三、就近攻打洛阳,直接推翻隋炀帝。
只可惜杨玄感选了下策,攻打洛阳,洛阳城粮草充足,城池也高大坚固,杨玄感几次攻打都失败了,此时镇守长安的代王杨侑派兵四万救援东都,但被杨玄感击溃,隋炀帝也率隋军主力回师,对杨玄感形成包围之势。
隋唐洛阳城
兵败
杨玄感自知打不过隋军主力,便准备东进关中夺取长安以形成对阵。可惜至弘农宫时,竟被弘谷太守杨智积用计牵制,耽误了宝贵的三天后被隋军主力追上,杨玄感自知兵败,便让杨积善将其杀死,历时两个月的起义随之结束。
影响
杨玄感起兵虽以失败告终,但是对于隋朝统治却是不利的,这意味着隋朝统治阶级的分裂,打响了贵族起义的第一枪,也动摇了隋朝统治,自此以后,隋朝各地农民起义不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