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裕:最硬核皇帝与他的绕指柔

刘裕:最硬核皇帝与他的绕指柔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呼延犇史 访问量:3345 更新时间:2024/1/23 16:51:20

作者:扬灵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辛弃疾寄奴谈笑取秦燕,愚智皆知晋鼎迁。独为桃源人作传,固应不仕义熙年。  ——陆游

“气吞万里如虎”、“谈笑取秦燕”,光从诗中的只字片言就能想象到一个豪迈英雄辉煌的一生。

少时读辛弃疾和陆游这两首诗词时,就在想能让南宋两位大文豪赞扬的“寄奴”究竟是谁呢?

但是万没想到,这竟然不仅是一位将军和枭雄,还是一位皇帝。

在历史上,他或许没有秦皇汉武的名气,但是绝对有不亚于秦皇汉武的气概。

他就是宋武帝—刘裕

一、起于微末之间

在中国历史上,有两位皇帝是卖草鞋出身的,一个是蜀汉的刘备,还有一个就是刘宋的刘裕。

刘裕,宋高祖武皇帝,字德舆,又名刘寄奴。

卖草鞋出身的刘裕,放在古代的任何时代,都难以出头。尤其是他还出生在东晋时代,“王与马共天下”,东晋时候门阀控制皇权,没有科举,也没有武举,入朝为官主要靠门阀世袭和推荐。

因此,一介武夫的他原本在东晋是半点机会也没有的,三十多岁了还在砍柴打猎卖草鞋。

但是这时候的东晋已经耗尽了元气,内忧外患下,给了他一个一飞冲天的机会。

当时的东晋除了门阀和司马氏皇家,还有一股不可小觑的流民力量,这些流民大多是来自社会底层和南渡的侨民,在谢玄的招募下,组建成了北府兵。

在这样一支队伍里,升迁靠的终于不是家世,而是军功。因此刘裕果断的加入了北府兵。

加入北府兵,参与平定孙恩之乱,官拜参军。这是刘裕在历史上的第一次亮相。此时,他已经37岁了。

之后的数年,刘裕屡建军功,在北府兵中声望渐高。而之后的每一步都得益于此。

之后恒玄起兵篡位,北府兵首领自缢身亡。刘裕审时度势,暂时臣服于恒玄。恒玄的妻子多次劝恒玄说刘裕有“龙势虎志”,应该赶紧除掉他,但是碍于刘裕在北府兵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恒玄不敢轻而易举的除掉他。

两年后,刘裕聚集百余北府残兵在京口反抗恒玄,破釜沉舟之后竟然将实力强大的桓玄打得狼狈逃窜,成为光复晋室的头号功臣,封侯拜将,大权在握。

二、驱除胡虏,恢复中华

东晋时候,五胡乱华,群国并立。南方被谯纵割地,北方被异族占领,即使是东晋内部也是门阀掣肘。因此等到刘裕以实力光复晋室掌握实际大权,又手握如日中天的北府兵时,东晋的内部趋稳定,迎来了南方统一北方的最佳时机。

这时候,刘裕喊出了“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的口号,这个口号后来也被孙中山先生响亮的喊过。

大权在握的刘裕发动攻势,先是率大军攻入蜀地,平定蜀国谯纵的割据形式。

接下来继续自己的北伐大业,成功灭亡北方强敌鲜卑人建立的燕国政权,擒杀了燕国皇帝慕容超,也就是金庸笔下慕容复的祖先,收复了青州。

随后刘裕消灭了割据荆州的司马休之,一统江南,又出兵灭掉了一直以来的对手后秦政权,收复长安,并以两千步兵大败北魏的三万骑兵。自从晋朝衣冠南渡以后,洛阳、长安,这些曾经建都立国的地方,终于又出现在汉族统治下的版图内了。

刘裕先后灭点蜀,燕,秦,统一了中原大地,完成了无数南朝英雄的毕生梦想。对于中国的历史来说,这都是了不起的举动。

三、天不假年,抱恨以殁

北伐大业在刘裕的带领下,一路推进,眼看着就能统一天下了,却发生了一件意外的事情—刘穆去世了。

刘穆是刘裕的心腹,他的去世,后方根据地就不稳了,刘裕怕司马家搞事情,于是只能撤军北回,错失了统一全国的最佳时机。

撤军时,刘裕让儿子刘义真留守,名将王镇恶和沈田子等人辅佐。但是这三人一顿骚操作,互相内攻,又遇上夏人进兵,就这么把长安给丢了。

而班师回朝的刘裕取代了司马家,登基为帝,国号为宋。

刘裕不仅是一个会打仗的神将,治理国家,也是可圈可点。

他整顿吏治、重用寒门、轻徭薄赋,大力恢复国内经济,执行土断政策,打击门阀势力,减轻百姓的负担。刘宋在他的统治下,蒸蒸日上。

但是此时的刘裕已经是暮年了,因此在位仅两年就去世了,享年60,去世前夕他还准备出兵讨伐北魏。

一生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刘裕这么一个钢铁汉子也有他的绕指柔。他对结发妻子终生念念不忘,在古代天子立宗庙,只有父辈祖先,但刘裕却开了先河,将自己的结发妻子立进了宗庙里。他死时最后一个愿望,是与妻子合葬。南征北战了大半生之后,他终于能够温柔的去见自己的妻子了。

结语

《资治通鉴》中评价刘裕,“惜其祚短,志未可量。”如果刘裕能够再多活一些年,也许统一中国的大业,就轮不到百年之后的隋杨坚了。但是即使有这点遗憾,刘裕的一生也是气吞万里的一生。

人们常说时势造英雄,但是刘裕却是被时势耽搁的英雄。他生在门阀政治下的东晋,没有背景,无从入仕,他能够以寒微的出身能达成这样高的成就,完全是凭借自己过人的才能。

刘裕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他勇猛无敌,又韬略出众,为中国军事史做出过重大贡献。他不仅善于战略决策和战役指挥,还善于战术革新;不仅善于指挥步兵、水军作战,还善于指挥诸兵军协同作战。他开创的“却月阵”是中国军事史上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战术。

他也是第一个有可能实现从南到北统一中国的人。

所以,每每听到那句歌词:二十年纵横间谁能相抗,我脑中想到的第一个总是刘裕。

刘裕,卿真乃一世英雄也

标签: 刘裕

更多文章

  • 为积弊已久的东晋注入一剂强心针,“盗国者”刘裕的艰辛复兴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邓海春标签:刘裕

    刘裕,一手终结东晋政权的北府军义士;篡夺司马氏百年江山的汉高祖刘邦之弟楚王刘交之后。背负“盗国者”之名,刘裕建立的刘宋一平南方,光复洛阳、长安两都,与北魏划黄河为界,“气吞万里如虎”;同有谋逆之心,刘裕武过曹丕,志高司马炎。可惜最终输天半子,刘裕倒在北伐前期,华夏大地的统一也再度遥遥无期。一、从戎讨

  • 刘裕如何一步步掌控荆州

    历史人物编辑:姜权标签:刘裕

    南北朝时期,各个地方割据,局势混乱。刘裕作为一个有野心的人物,看准了荆州的重要性,开始了自己的争夺之路。第一步:平定桂阳刘裕在荆州的争夺中,首先要面对的就是桂阳。桂阳是当时荆州的一处重要基地,是一个政治、军事、经济都十分发达的地方。为了能够顺利掌控荆州,刘裕必须先将桂阳平定。刘裕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

  • 此人是刘裕最好的朋友,如果没有去世,或许刘裕可以统一天下

    历史人物编辑:不敢飞得太远标签:刘裕

    南北朝时出现了一个非常出色的军事家,他就是刘裕;此人是南朝宋的建国君王,他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也可以说是战友刘穆之。他们两个人同时起兵,一起进行北伐,彼此都是对方最信任的人。刘穆之掌握着军队的多种军务,当刘裕在前方作战时,他是刘裕强大的后盾,管理着后方的各种事情,还要给刘裕出各种作战策略,两个人配

  • 刘裕临死前托孤,为何4位托孤大臣在皇帝死后还是把幼主杀了?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大炸烩标签:刘裕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南宋词人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中提到的“寄奴”就是南朝刘宋武帝刘裕。刘裕从一个卖草鞋为生的贫民逆袭成为刘宋的开国君主,一生堪称传奇。刘裕在东晋时期平定内乱,统一南方;对外收复失地,拓展疆域。在其称帝后止戈息战,重视

  • 刘裕已经掌握大权,却还是灭了司马懿后人满门,这是为何?

    历史人物编辑:震旦说标签:刘裕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如果说哪个朝代最让人感到无语和厌恶,司马家建立的晋朝一定位列三甲。从司马懿从孤儿寡母手中夺得曹魏大权到东晋最后一位皇帝司马德文被杀,一共经历了将近200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中原大地硝烟弥漫,战火不断,朝廷内部由世族把持,腐败不堪,外族入侵,生灵涂炭,惨不忍睹。东晋时期,北府军

  • 西晋初立:有人谓司马篡魏,后嗣亦为刘裕篡

    历史人物编辑:萧家老大标签:刘裕

    西晋初立:有人谓司马篡魏,后嗣亦为刘裕篡华夷混杂,宇宙腥膻,这是我国历史上,向称为可悲可痛的乱世。其实,华人非特别名贵,夷人非特别鄙贱,如果元首清明,统御有方,再经文武将相,及州郡牧守,个个是贤能廉察,称职无惭,就是把世界万国联合拢来,凑成一个空前绝后的大邦,也不一定就是难事,且好变做一大同盛治了。

  • 气吞万里如虎-大器晚成的刘裕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刘裕

    刘裕是谁?相信不熟悉中国历史的国人都不一定知道。但此人的的确确是一代雄主,辛弃疾曾有诗云:“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说的就是他。刘裕在东晋末年,以平民之身从军,平定叛乱,剪灭群雄,最终建立了刘宋王朝,是为南北朝时期南朝疆域最大的政权。只可惜天不假年,如果刘裕能够多活几年,收复北方失地应该不是

  • 两朝风云刘裕攻陷长安后得而复失,刘义真是其中罪魁祸首

    历史人物编辑:知识驿站哦标签:刘裕

    刘裕率领大军攻占关中长安,平灭后秦,是东晋建立以来北伐最大的成果。在刘裕之前东晋朝廷的掌权者有过屡次北伐的经历,但都以失败而告终。他们不要说占领长安这种政治上极具象征的大城,即便是将军队开到旧都洛阳附近的次数都是屈指可数的。可以说刘裕占领长安是他此生最为巅峰的时刻,也是南朝军事上对北朝最具战略优势的

  • 一个因整容变得美丽才成为南梁萧衍的妃子,整容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

    历史人物编辑:张祥说历史标签:萧衍

    一个因整容变得美丽才成为南梁萧衍的妃子,整容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如今跟着韩剧的盛行,大大加重了世界各国女性对漂亮的寻求,据统计,每年各国参与整容的比率越来越高,有时是百分之八十的份额。自古以来就有人说过,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殊不知,王源之,即是一个由于整容后变得漂亮才变成南梁萧衍的妃子,后又荣升为

  • 梁武帝萧衍的贵嫔,生下来便带“紫气”,诞下太子却做不了皇后

    历史人物编辑:桑成阳标签:萧衍

    丁令光(484—526年),萧衍谯国(今安徽亳州)人。父亲丁道迁官至兖州刺史、宣城太守,世代居住襄阳。传说丁令光出生之时,有神光照室,紫气弥漫。而且丁氏年少时勤于劳作,夏日常与邻女月下纺织,诸女都被蚊虫叮咬,但丁氏毫无所觉,诸女视她为奇人。她的左臂上曾有颗红痣,治疗多日未见退去,当她嫁给萧衍后,这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