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斩蛇起义,刘裕射蛇,朱元璋与蛇也有一个故事

刘邦斩蛇起义,刘裕射蛇,朱元璋与蛇也有一个故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十年磨一见 访问量:3851 更新时间:2023/12/18 12:12:59

龙是中国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在古代它是皇权的象征,皇帝被称为“真龙天子”,而蛇因外形象龙,也被赋予了特殊的寓意,在历史上流传着许多皇帝和蛇的故事,其中最出名的要数汉高祖刘邦斩蛇起义了。

刘邦是西汉开国皇帝,他斩蛇起义的故事出自司马迁的《史记》。

据《史记》记载,刘邦做沛县亭长的时候,他负责押送一批农民去骊山修陵,但是出发没多久,许多人就逃跑了,按秦法,刘邦有连带责任,也会受到牵连而杀头。

刘邦寻思,去是死,不去也是死,反正都是死,不如做个人情,把他们都放了,自己也好找个地方暂时避一避。于是酒后就把他们都放了,有十多人十分感念刘邦,表示愿意追随刘邦,刘邦于是带领他们先打算到芒砀山躲一躲。

走到丰西泽中时,有一条大蛇挡住了他们的路,别人都害怕,不敢前行。刘邦却说,“壮士行何畏”,大丈夫独步天下有什么好害怕的!说完,走到前面,趁着酒兴,拔剑将蛇斩为两段。

后面的人来到斩蛇的地方,看见一个老太太在路边放声大哭,就问她为什么这样伤心,她说:“我儿子是白帝子,变成蛇横在路上,被赤帝子杀了,所以痛哭。”人们以为她胡说八道,想要打她,这个老太太突然不见了。

刘邦斩蛇起义之后,又过了几百年,又出了一个射蛇的人,此人也是刘家人——刘宋高祖刘裕

刘裕,小名为寄奴,他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刘交的子孙,本是东晋将领,后来代晋自立,建立宋朝,史称刘宋或南朝宋,刘裕也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帝王,被后人誉为南朝第一帝。

据《南史·宋纪上》记载,刘裕一次伐木砍柴时,射伤了一条大蛇。第二天,刘裕再去时,听见有杵臼捣药的声音,接着发现有几个小童正在制药。

刘裕于是问他们,为何要制药,小童回答说:“我们的大王被刘寄奴射伤,因此要制药医治。”

刘裕追问道:“你们的大王既有神通,为何不杀了他?”小童答道:“刘寄奴是王者,不可以杀。”刘裕一听,便大吼道:“我就是刘寄奴,专门来捉拿你们。”

小童吓得弃药逃窜,刘裕便拿走他们的药。这种药对刀箭之类的伤害,疗效很好,刘裕南征北战都带着它,后人因此以他的小名,作为药的名字,名之为“刘寄奴”。

明太祖朱元璋也有一个与蛇的故事,记载于《明太祖实录》,明代郎瑛在《七修类稿》中对此也有记载,二书记载大体相同,不过,《七修类稿》相对简略一些。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在攻打鸡笼山返回和阳的路上,朱元璋下马休息,坐在一边打瞌睡,这时有个小蛇沿着他的手臂往上爬,左右感到惊奇,并告诉了朱元璋。

朱元璋看见这条蛇有足,十分像龙,但是没有角,朱元璋以为是神物,就祷告说:“如若是神物,请进入我的帽子。”蛇像是听懂了他的话,随即爬入了朱元璋的帽子。

这时,突然有士兵来报,和阳受到敌人的进攻,于是紧急行军,走了不到三十里,又接到报告,李善长已经把敌人打退了,惊喜之下而忘掉了小蛇。

回到和阳之后,朱元璋坐了很久,忽然想起小蛇的事,急忙拿下帽子,只见蛇在帽子里面,从容自若。

朱元璋于是倒了一杯酒,与蛇共饮,“乃引觞自酌,因以饮蛇,蛇亦饮”,蛇喝酒之后,蜿蜒爬行到了朱元璋的祖宗牌位上昂首四顾,停了一会儿,接着又爬到了屋顶,后不知所踪。

标签: 刘裕

更多文章

  • 刘裕执掌大权后,为何还坚持灭司马懿后人满门?

    历史人物编辑:潘东铧标签:刘裕

    《三国演义》开篇第一句话“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想必大家对此印象都比较深刻吧?纵观我国历史,从有记载的夏商周开始,到辛亥革命推翻清朝政府,总是在按照这一历史发展规律进行的。周朝末年裂变七国,东汉寿数已尽迎来三国,晋朝之后就是南北朝的混乱之时,盛唐之后的五代十国又持续了七十多年……在统一

  • 从穷苦贫民逆袭成开国皇帝,刘裕是如何做到的?

    历史人物编辑:贺诗庆标签:刘裕

    刘裕,即宋武帝,他是如何从穷二代逆袭为南朝刘宋开国皇帝的?刘裕出身东晋落魄士族,因自幼家贫投身行伍,此后趁着东晋内乱而崛起,通过对内消灭割据势力,对外多次北伐,凭借着赫赫战功,地位和声望不断提升,最终篡位称帝,建立刘宋政权,而在此期间更是实现了“灭五国诛六帝”的壮举。刘裕征战期间,他在军中崭露头角,

  • 如何才能向上社交,结交牛人?南朝天子刘裕给出完美答案

    历史人物编辑:莽原说标签:刘裕

    #如何向上社交,结交牛人?#很多草根父母都这样向自己的子女传授人生经验:那就是想要成为一个有成就的人,就一定要向上社交、结交牛人。不过,怎样才能向上社交?结交牛人?这个问题多数草根父母没能给出答案。其实小编认为,东晋南朝前后,南朝天子刘裕的人生,给出了这个问题的完美答案。1、草根子弟相信关注我的读者

  • “铁马金戈,气吞万里如虎” 一代英雄刘裕的历史评价

    历史人物编辑:月照一天雪标签:刘裕

    看历朝历代皇帝,无论秦始皇、汉高帝,还是唐太宗、明太祖,未有一人出身行伍之中,以一刀一枪博取功名,心断机谋,身临战阵,临敌决胜,一生戎马倥偬,剿孙恩、讨桓玄、平南燕、破卢循、并谯蜀、伐后秦,平贼讨逆,诛内清外,威行万里之外,至于水到渠成,移鼎开基,自是当仁不让。刘裕(363年——422年),字德舆,

  • “六位帝皇亡”——东晋府兵刘裕的铁血崛起之路

    历史人物编辑:何柳静标签:刘裕

    放在东晋建国之初,那些彼此忌惮、制约的世家大族们可能谁都想不到,他们心心念念、甚至不惜以司马皇室作为缓冲的中央政权最终竟然没有花落这些自诩血统高贵、巍冠博带的士人之列,而是飘然地落到他们所鄙夷的京口士卒之手。公元402年,就在刚刚统帅北府兵平定孙恩之乱、凭借军功在东晋政坛上崭露头角时,雄才大略的刘寄

  • 刘裕篡晋后,为何大肆屠戮司马家族?真有先见之明

    历史人物编辑:巨昕宇标签:刘裕

    经过“三马”的努力,司马家族终于在司马炎时期彻底撕掉了伪装,堂而皇之地篡夺了曹魏政权,建立了金朝。不过,司马炎对亡国曹桓之王并不介意。他被封为陈流王,吃了千家万户。在封地里,曹桓的待遇和皇帝一样。等待。这是模仿开国皇帝曹魏对汉朝西安皇帝刘勰的处理。俗话说风水轮流转,晋国不是永恒之国。公元420年,刘

  • 刘宋立国,刘裕寒门出身,终成帝业,也开启屠害前朝帝君的恶习

    历史人物编辑:妍妍旅行记标签:刘裕

    刘裕得知青泥惨败的消息,又不知刘义真的死活,爱子心切,下令整顿军队,准备再次北伐。侍中谢晦等大臣苦苦相劝,刘裕就是不听。不久,段宏回来了,而且还带回了刘义真。刘裕登上悬崖峭壁的石头城,遥望西北,慨然泪下。一万多名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将士,抛骨西北群山之中,长安得而复失,北伐大业化为泡影,此恨难消。强行

  • 刘裕是如何依靠平定东晋五斗米邪教发迹的

    历史人物编辑:陈春红标签:刘裕

    应该说,刘裕发家就是平定东晋“五斗米”邪教。这个邪教给东晋安定造成了极大经济破坏,而且多次聚众谋反,刘裕先后镇压孙恩,卢循两次造反。可谓对此立功至伟。在当时,东晋的一些豪门贵族信奉张角传下来的五斗米教。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发展为邪教。虽经朝廷数次镇压都没有彻底铲除。 东晋安帝公元399年底,五斗米教

  • 寒门出身的刘裕为何能够结束东晋的门阀政治?

    历史人物编辑:任鑫伟标签:刘裕

    公元383年,北方前秦举国南征东晋,号称要用八十万大军“邀请”东晋皇帝到长安作客。而且,大房子都给修好了。这就是南北矛盾彻底激化。但前秦太菜。不仅没能请动东晋皇帝,而且还被打出防守反击。甚至,被打到举国崩溃,自己寿终正寝。于是,刚刚激化的南北矛盾,瞬间就被取消。北方重新分裂成好几块,然后自相残杀。而

  • 刘裕励精图治、节俭治国,儿子却是一个昏庸无能的人

    历史人物编辑:谭红意标签:刘裕

    都说中国的历史上只有两个平民出身的皇帝,一个刘邦,一个朱元璋。其实还应该有一个就是刘裕,只不过刘裕没有统一华夏而已。所以才没有提他。刘裕和朱元璋十分相像。都是社会最底层出身,他们残忍,宽厚,恶毒,仁慈。各种难以融合的性格在他们的身上完全体现出来。公元416年,东晋朝廷被迫加封刘裕为(实际上是刘裕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