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隋炀帝杨广与唐高祖李渊是什么关系?

隋炀帝杨广与唐高祖李渊是什么关系?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肖良 访问量:2091 更新时间:2024/3/2 18:55:14

杨广与李渊是姨表兄弟关系。

众所周知,唐高祖李渊在尚未建立唐朝之前,曾是隋朝的一名“打工仔”,担任过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太原留守等多个官职。

但最终,李渊于太原起兵,正式反隋,并成功建立大唐。

而除了曾经是隋朝的一名臣子外,李渊还和隋炀帝杨广之间,有着非同一般的亲戚关系,按辈分来讲,杨广得叫李渊一声表哥。

并且,两人的外公还是同一个人,而这个人便是有着“天下第一岳父”和“最牛外公”之称的北周名将独孤信

那么,独孤信是如何同时成为两个皇帝的外公呢?这一切还得从他年轻时说起。

独孤信原名独孤如愿,他的父亲库者,曾是部落酋长,不过属于那种势力较小,且默默无闻的那种。

这便是独孤信的出身,可以说相当平凡,但在独孤信手里,其家族真正得到了崛起。

史料记载,独孤信在年少时就颇有名望,他不仅“风度弘雅”,并且还颇有“奇谋大略”,很受部落民众的爱戴。

而他的崛起之路,则要从北魏末年的“六镇之乱”开始。

北魏正光四年(公元523年),由于不堪忍受因北魏朝廷迁都洛阳而导致边镇将卒地位低下,以及待遇的下降等,因此长期戍守北方六镇(沃野镇、怀朔镇、武川镇、抚冥镇、柔玄镇、怀荒镇)的将士,纷纷发动起义。

而在这场战乱中,独孤信曾多次“左右摇摆”。

最开始,他代表朝廷抗击起义军,还凭勇武斩杀了起义军的首领卫可孤,因此一战成名,但不久后,他又加入到起义军队伍中,成为另一个首领葛荣的部下。

而同样没过多久,葛荣被北魏权臣尔朱荣率军击败,因此独孤信又开始跟随尔朱荣。

当然,像独孤信早期这种“随风摇摆”的行为其实也无可厚非,毕竟当时正值南北朝乱世,忠心压根就不值钱,谁强跟谁混是不少人奉行的法则,独孤信自然也不例外。

但在北魏永熙三年(公元534年),独孤信却干了一件流传千古的忠义之事。

当年七月,北魏权臣高欢率兵进逼京师洛阳,不得已之下,北魏孝武帝元修决定迁都以避锋芒,由于事出突然,不少大臣根本没来得及准备。

而就当孝武帝元修踏上迁都之路后,独孤信丝毫不畏惧权臣高欢的压力,抛下家业和老小,单骑护送元修,此举令元修大为感动。

当时元修就称赞独孤信乃是忠臣良将,并将其升任为浮阳郡公。

孝武叹曰:“武卫遂能辞父母,捐妻子,远来从我。世乱识贞良,岂虚言哉。”---《周书》

不过,从洛阳迁都出来的孝武帝元修,原本是想躲避高欢,谁知道才出虎口又入狼窝,等他抵达长安后,又被宇文泰架空为了傀儡。

最终,宇文泰嫌元修不听话,干脆将其毒死,又拥立宗室元宝炬登基,建立西魏王朝,而那边高欢则拥立宗室元善见为帝,建立东魏王朝。

至此,曾经相当强盛的北魏一分为二,分为西魏和东魏。

而在此期间,原本跟随孝武帝元修的不少官员均被宇文泰处死,但独孤信却保住了性命,并且还出任大将军兼荆州刺史。

之所以他能保住性命,主要得益于他和宇文泰的私交甚好,两人算得上是发小,因此才会被网开一面。

当然这仅仅是表面原因,更主要的是独孤信此人颇有能力。

史料记载,在他后来担任秦州刺史期间,不仅政绩斐然,同时还教化当地百姓,带领他们养蚕致富,几年下来,当地百姓生活富足,社会安定繁荣,四方流离的百姓纷纷主动归附秦州。

就是因为独孤信在秦州之地颇有信义之名,宇文泰才会特意赐名为“信”。

太祖(指宇文泰)以其信著遐迩,故赐名为信。---《周书》

随着受宇文泰的信任加深,独孤信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从刺史升任尚书令,也又升至大司马,而到了宇文泰之子宇文觉取代西魏,建立北周时,独孤信更是被封为卫国公,成了北周王朝的“八柱国”之一。

总之,经过独孤信长达近三十年的打拼,不仅他身居高位,他的几个儿子分别都在西魏、北周担任要职,而独孤家族也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部落势力,逐渐发展为北周显赫的大家族。

不过,独孤信最厉害的并不在此,他的牛气之处,在于他的七个女儿中,居然出了三个皇后。

独孤信一生一共娶了三位妻妾,而这三位妻妾,则为独孤信生下了七个女儿。

这其中,独孤信的小妾郭氏,为独孤信所生的长女,受当时贵族之间相互联姻风气的影响,嫁给了宇文泰的宇文毓

不过,宇文毓是宇文泰的庶长子,因此在最初,谁也没想到将来这个他会成为皇帝。

但事情的发展总是出人意料,公元556年,宇文泰病逝,临终前将权力传给了自己的侄子宇文护,在宇文护的拥立下,宇文泰的嫡子宇文觉登基称帝,是为北周天王,也是北周的第一代君主。

宇文觉是登基称帝了不假,但实际上权力仍掌握在堂哥宇文护的手中,因此这就让宇文觉十分不满,多次表示自己要夺回权力亲政。

而宇文觉得表现,则让宇文护变得警觉,因此,在宇文觉计划除掉宇文护时,其计划第一时间被宇文护发现,最终,宇文护提前行动,不仅诛杀了试图帮助宇文觉夺回权力的臣子,同时又逼迫宇文觉退位,最终将宇文觉处死。

史料记载,宇文觉死的时候,年仅十六岁。

宇文觉死后,宇文护为了更好地掌控权力,又将宇文泰的庶长子宇文毓立为了皇帝,是为北周明帝。

由于宇文毓当了皇帝,因此他的妻子独孤氏,也就是独孤信的长女自然是夫贵妻荣,她在其丈夫登基后的次月,便被册封为了皇后。

但可惜的是,这位北周王朝的独孤皇后,却是个福薄之人,仅仅当上皇后三个月后便病逝,在她死后,其丈夫宇文毓追封她为“敬皇后”,后世称其则为“明敬皇后”。

除了这个长女之外,独孤信的四女儿,则是嫁给了李。

李出身于陇西李氏,其父李虎与独孤信同为北周的“八大柱国”之一,而在北周建立后,为纪念李虎曾经的功勋,将其追封为唐国公(当时李虎已去世),不久后,便让李虎之子李袭爵,继承了唐国公的爵位。

也就是在此期间,李迎娶了时任大司马的独孤信之四女独孤氏。

当然,李活着的时候,一直是安分守己的北周臣子,根本没有当过皇帝,而之所以他的妻子会当上皇后,还得感谢二人所生的好儿子李渊。

没错,李与独孤氏所生的儿子之一,便是建立唐朝的唐高祖李渊。

史料记载,李渊是李的第四子,在他上面还有三个哥哥,均是独孤氏所生,除了生有四个儿子外,独孤氏还为李生了一个女儿。

不过,在李渊七岁那年,父亲李便去世,因此李渊承袭唐国公爵位,期间,他见证了北周被隋文帝杨坚取代,同时也经历了隋炀帝杨广被弑,最终在隋朝末年于太原起兵。

而在起兵建立唐朝之后,李渊追封父亲李为“元皇帝”,庙号为世祖,而李之妻独孤氏,也就是李渊的生母,则被追封为元贞皇后。

就这样,独孤信的四女儿独孤氏,在死后也成了皇后。

而相比于独孤信的长女明敬皇后,以及四女儿元贞皇后,独孤信的七女儿在历史上的名气更大一些,并且她也是独孤信的众多女儿中,唯一一个在史书上留下名字的女子。

她便是隋文帝杨坚之妻,也是隋朝的开国皇后独孤伽罗。

独孤伽罗是独孤信的第七女,史料记载她出生于公元544年,生母崔氏出生于清河崔家,也算是当时的名门望族。

而由于独孤伽罗本身就是鲜卑族人,性格上颇有鲜卑族的独立英气,再加上她幼年时深受母亲崔氏的汉文化熏陶,因此长大之后的她,既豪爽洒脱,同时又兼具中原的博雅谦和,总之是一个颇为不一般的女子。

公元557年,独孤伽罗的父亲独孤信,在某次拜会老友杨忠时,一眼就看中了杨忠的嫡长子杨坚,史料上说独孤信认为杨坚气度非凡,当即就决定,要将自己的小女儿许配给他。

就这样,十三岁的独孤伽罗,嫁给了十七岁的杨坚,自此,夫妻二人开始了充满传奇的一生。

在此期间,独孤伽罗与丈夫杨坚在相互扶持下,度过了一段又一段的艰难岁月,当时在二人成婚不久,独孤信就受到宇文护的排挤,最终被赐死家中,而这件事也导致了独孤家族自此衰落。

另一边,杨坚同样也不肯依附于宇文护,加上他与独孤家族的姻亲关系,导致他同样受到打压,一度连续多年都只担任一个闲散职位。

虽说经历了家庭剧变,但却丝毫没有影响夫妻二人的感情,相反二人感情变得更深,并且还相互约定要白头偕老,更发誓“无异生之子”。

高祖(指杨坚)与后相得,誓无异生之子。---《隋书》

而在此之后,杨坚也确实说到做到,不管是他身居高位之时,还是他建立隋朝当上皇帝之后,一直未曾纳妾娶妃,而杨坚的五儿五女皆为独孤伽罗所生。

正因为如此,在杨坚五十多岁时,他不无得意地向群臣“炫耀”,自己“旁无姬侍,五子同母”。

一直到了杨坚晚年,才开始动了纳妃的心思,但即便如此,他对独孤伽罗的感情却始终未变,甚至就连杨坚纳的几个妃子,也都是在独孤伽罗去世后方才召进宫中的。

由此可以看出,杨坚对独孤伽罗真可谓是“真爱”。

公元602年,独孤伽罗病逝于永安宫,享年五十九岁,在其死后,杨坚大为悲痛,已然六十二岁的他,不顾群臣劝谏,顶着风雪,冒着严寒亲自为妻子送葬。

正如有句诗说的那样,“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从十几岁时结为夫妻,两人共同度过数十年的岁月,两人早已互为对方生命里的一部分,因此爱妻的病逝,怎能不叫杨坚悲痛异常?

所以,仅仅两年后,杨坚也溘然长逝,在他死后,与妻子同葬一穴,算是在另一个世界和妻子独孤伽罗再续前缘。

这便是独孤信的七个女儿中,三个女儿能成为皇后的由来,她们分别是嫁给了北周明帝宇文毓的长女,和嫁给唐国公李的四女(生唐高祖李渊),以及嫁给隋文帝的七女独孤伽罗。

而这么一算下来的话,李渊之父李与隋文帝杨坚还是姐夫妹夫关系,也就是我们民间所说的“一条船“,而这样一来,李渊就需要称呼杨坚为”姨父“,称呼独孤伽罗为”姨妈“,同样,独孤伽罗之子杨广,称呼李渊的父母也是如此。

因此,按这个关系排下来的话,那么杨广和李渊之间,就是姨表兄弟的关系,而按照史料山二人的出生年月来看,李渊出生于公元566年,杨广则出生于公元569年,所以,杨广得喊李渊一声“表哥”。

也就是说,从某种程度来讲,隋唐更替这个历史大事件,其实就是他们一家人内部发生的事儿而已。

综上,隋炀帝杨广的生母为独孤伽罗,而唐高祖李渊的生母则是独孤伽罗的四姐独孤氏,因此论亲戚关系的话,杨广和李渊是表兄弟,而两人拥有同一个外公,即北周名将独孤信,这便是二人之间的关系。

标签: 隋炀帝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宇文化及宁愿杀掉隋炀帝,也不“挟天子以令诸侯”?

    历史人物编辑:怪兽看电影标签:隋炀帝

    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个方案看起来似乎很美好。但放到杨广和宇文化及身上,根本就没有任何可行性。因为正史上的宇文化及,和演义小说里的形象其实截然不同。在兵变发生之前,他其实压根就不知道这件事,他其实纯粹就是一个被大家推出来的背锅侠而已。要想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得先简单说一下宇文化及这个人。在演义小说当中,

  • 陈后主死了那么多年,为什么隋炀帝喝酒喝醉了还会梦见陈后主?

    历史人物编辑:紫缘历史阁标签:隋炀帝

    炀帝退朝后,甚觉无聊,就带着宫人去游雷塘。这雷塘在江都西北,虽没有什么出众的奇山异水,但见平原旷野,树木交加,别有一番疏性赏心之处。炀帝游赏良久,颇觉畅快,遂与众美人尽兴痛饮。饮到酒酣耳热之时,炀帝忽然说道:“朕见此处地脉丰隆,既然中原两京既失,那朕日后埋葬于此吧。”众夫人都大吃一惊:“陛下贵为天子

  • 隋炀帝命不该绝,被小脚女人刺伤,从此民间开始裹足

    历史人物编辑:社会摇标签:隋炀帝

    裹脚是封建时期女性的枷锁,一双完整的脚非要裹起来,不能正常生长,更有甚者将这视为一种美丽,现在看来,真不知道这种美丽是从何说起。那么究竟裹小脚是何时开始的呢?这就要从隋朝时候说起,在隋朝末年,隋炀帝残暴无比,生灵涂炭百姓民不聊生,他不关心百姓生活和民间疾苦,只每天沉迷于酒色,而且还让各地的官员搜罗美

  • 隋炀帝杨广的谥号“炀”,你知道最开始是谁的吗?

    历史人物编辑:朱朋标签:隋炀帝

    谥号,是古代君王、帝妃、大臣以及其他地位高的人死后,后人给的一个带有评价意义的称号。当然了,谥号有褒有贬也有中立,比如汉文帝的“文”,汉景帝的“景”,汉武帝的“武”都带有褒义,而周厉王的“历”,晋灵公的“灵”都带有贬义,赵悼襄王的“悼”则是中立。但是,隋炀帝杨广的谥号“炀”原本是他给被人取的,没想到

  • 浅谈:隋炀帝设立的通守与讨捕大使制度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语标签:隋炀帝

    隋朝是我国历史上极具影响力的王朝,隋文帝开创了以考试录取人才的方式,隋炀帝在此基础上设立了科举取士制度。由此开始,科举取士流传了2000多年。很多人对于隋朝的认知皆来源于隋炀帝,以及他的科举制度和高压统治,可是却很少有人知晓,隋炀帝在军事改革上也曾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大业年间,隋炀帝的军事改革加强了朝

  • 浅谈:为加强皇权统治,隋炀帝对“三台”的改革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语标签:隋炀帝

    艺得隋通事谒者温彦博,以为司马。艺以幽州归国,彦博赞成之。张行成字德立,定州义丰人......回看隋朝的历史政治发展就不难发现,自从高熲一党被清除之后,隋文帝时期的权臣基本被完全消除,直接导致了隋朝政治中心权力的真空。自古以来,国不可一日无君,自然也不可一日无臣,权力的真空必然需要大量的文臣资源来填

  • 来护儿为隋军统一担任向导,跟随隋炀帝东征高句丽,曾想解救隋炀帝

    历史人物编辑:小境界大天下标签:隋炀帝

    来护儿(?——618年),字崇善,祖籍南阳新野,曾祖时徙居广陵(后改称江都,治今江苏扬州)。关于姓氏来护儿出身江都来氏,江都来氏本出殷商子姓,因食采于郲,遂以为氏,后因避难去“邑”为“来”。秦末徙家新野,因而著籍于此,称为新野来氏,新野来氏人物著称于汉魏历史者,主要有来歙、来历、来艳、来敏等人。来歙

  • 隋炀帝是造福多,还是祸害多?

    历史人物编辑:极简世界史标签:隋炀帝

    世人都说:我要是帝王,绝非杨广胡亥之流,要当也是他们父亲那样这种惊世骇俗、名扬天下的人才!可史书终究是他人所书,其中的一字一句所绘成的笔墨并非能道得清当时的种种过往。胡亥,大家都明白是秦二世;但是二世而亡却还有一个那就是隋炀帝。或许并不陌生这个名称,因为他在历史书上是专有的恶名昭著之徒,为人极其自私

  • 隋炀帝为何要三征高句丽?

    历史人物编辑:一人的历史标签:隋炀帝

    隋朝历经两代就灭亡了,后世在分析隋朝灭亡的原因时总少不了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大业八年,隋朝大军惨败,大业九年,隋炀帝征讨高句丽时杨玄感造反,隋炀帝不得不撤军,大业十年,在隋朝第三次征讨高句丽时,民间爆发了多场农民起义,最终隋朝不得不向高句丽议和。其实隋炀帝之所以这么执着征讨高句丽,是有着长远的打算的,

  • 浅谈隋炀帝的功与过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上的拐点标签:隋炀帝

    隋朝可谓是中国古代史上为数不多的成功实现大一统的封建王朝。隋朝的建立标志着自西晋灭亡、南北近三百年战乱纷争时代的终结,南北方人民在经历几个世纪的对立状态后终于重新归于一统。然而,取得如此成就的隋朝,却仅仅存在了三十七年,只传了两代,就被后来的唐朝所取代了,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短命王朝。隋朝和秦朝一样,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