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武帝为什么前期重用卫青,而后期却极力打压卫青

汉武帝为什么前期重用卫青,而后期却极力打压卫青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张文治 访问量:4024 更新时间:2024/1/17 14:22:58

卫青作为汉武帝时期,一位非常重要的军事将领,他的一生战功无数,七战七捷,改变了自汉朝建国以来对匈奴作战被动防守的局面,开了汉匈史的新篇章。

按理说汉武帝应该更加重用卫青才对,但汉武帝却在后期采用了各种不耻的手段极力打压卫青,最终让卫青孤独终老。

汉武帝为什么要这么做?他们之间经历了什么?

下面我们进入历史长河,揭开谜底的答案……

汉武帝和卫青

卫青是一个私生子,在古代私生子是容易被瞧不起,受歧视的,那时卫青和他姐姐卫子夫都是汉武帝大姐平阳公主的奴役。

在这样的环境长大的卫青性格谦恭,低调,为人处世小心翼翼。

在他姐姐卫子夫当皇后以后,卫青也慢慢进入汉武帝视野,当汉武帝发现卫青对匈奴的看法有很多和自己不谋而合。

决定改变自汉朝以来对匈奴和亲被动防守的局面而改为主动进攻。

在一次匈奴血洗上谷之后,汉武帝的怒火被彻底点燃,打算对匈奴实行主动出击。

在卫青没有任何战功的时候,大胆封卫青为车骑将军领兵一万,和李广公孙贺公孙敖各领兵一万对匈作战。

在出现李广全军覆没被俘,公孙贺无功而返,公孙敖损兵折将的情况下,出其不意的突袭龙城,取得了唯一的一次胜利,被封为关内侯。

这是卫青第一次初露锋芒,也坚定了汉武帝主动出击匈奴的军事思想,这时汉武帝开始重用卫青。

在后面几场战争卫青通过迂回战术,绕道匈奴后方,夺回了河套地区,最后通过指挥大军团击败了匈奴右贤王。

汉武帝喜出望外,下令封卫青为大将军统领整个汉军。

卫青封为大将军

在汉武帝封卫青为大将军之后,他和卫青的关系逐渐发生了转变。

在卫青军事天赋初露锋芒时,重用卫青是因为他羽翼未丰满,成不了气候。

但卫青成为大将军后,形势发生了变化,卫氏家族的势力急剧膨胀。

汉武帝是非常精通帝王之术的,为了能更好统治江山,就要让各方面势力保持平衡,不能让一方的势力无限膨胀下去。

就在这时,他发现了另外一颗耀眼的新星,霍去病

也就是卫青的侄子,在一次汉匈作战出现了被动的局面,霍去病却带着八百骠骑,长途跋涉,出其不意的打击,斩杀匈奴2000多人,俘虏了王侯将相多人。

汉武帝非常高兴,封霍去病为冠军侯。霍去病初露锋芒,在后面对匈作战中,霍去病越来越多地得到了出征的机会。

反观卫青出征次数越来越少,甚至在家闲置一年没有出征,这是卫青最难熬的日子。

汉武帝的目的就是捧红霍去病,培养新秀,淡化掉卫青,削弱家族的势力,不再让他们立功,或少立军功。

卫青和霍去病

在决定汉匈史上转折点的战役漠北决战,汉武帝让卫青和霍去病领兵五万。

让霍去病优先挑选他用着顺手的精兵将领,让他对付匈奴大单于。

而卫青挑选剩下的扫荡王庭,如此的不公,卫青没有说一句话,而是默默承受。

可能是天造弄人吧,情报出现了错误,让原本属于霍去病肥肉出现在了卫青一方。

在各方面都对卫青不利的情况下,在战斗中,他身先士卒,军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拼死杀敌,歼敌两万,取得了漠北决战的胜利。

而霍去病的一方击败了左贤王,歼敌八万,一路向北杀到瀚海,封狼居胥,漠北决战让匈奴各方都遭到了沉重打击,从此匈奴对汉朝的威胁基本解除。

汉武帝非常高兴,设立大司马,卫青和霍去病分别封为大司马大将军,和大司马骠骑将军。

但对卫青的部下没有封赏,霍去病手下却封赏数百人,让原来投奔卫青手下的,全都投到了霍去病门下,卫氏家族势力再次受到了削弱。

漠北决战

本以为汉武帝认为压制卫氏家族的势力目的已基本达到的时候,上天却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霍去病在漠北决战两年后,突然去世,失去了制衡卫青的一张王牌,结果汉武帝索性在漠北决战后,将卫青闲置了10多年,再也没有出征。

而卫青的三个儿子也因为各种原因被汉武帝夺取了侯爵,封侯的人只剩下了卫青。

在这样受打压的情况下,卫青没说一句话,没做一件事,在不久后,带着无数的战功和太多的不舍离开了世界。

卫青死后,汉武帝为其举行了国葬,将他安葬在茂陵东北侧,墓按阴山形状修建,以此来纪念卫青。

卫氏家族从此走向没落,后面卫子夫和太子自杀,也没得到最后的保护,不得不让人惋惜。

卫青临死前见汉武帝最后一面

综上所述,汉武帝打压卫青主要采用了。

培养新秀,淡化卫青,

其次卫青立下军功,不封赏他的部下,让部下离他而去。

最后将其闲置无立功机会,并夺去家族侯爵进行打压。

汉武帝和卫青风风雨雨几十年,作为汉朝一位忠心耿耿的大将军最终也因为帝王的猜忌,受到不公待遇,这是否就是帝王无情呢,难怪最后帝王都称自己为寡人。

朋友们你们觉得汉武帝打压卫青还有哪些其他原因呢,欢迎下方留言,记得分享,收藏,点赞,哦,你们的支持是我原创最大的动力。

标签: 卫青

更多文章

  • 卫青本是个小小的家奴,为什么能成为大将军?

    历史人物编辑:记史惜今标签:卫青

    卫青本是个小小的家奴,之所以能够成为统帅千军万马的大将军是因为卫青得到了汉武帝的赏识,正所谓时势造英雄,如果没有汉武帝卫青可能永远都是家奴,也无法发现自己具有军事才能,正是汉武帝给了卫青在行伍之中的锻炼机会才让卫青能够最终成为大将军。汉武帝时期的大将军卫青原本是家奴,只不过由于姐姐受到了汉武帝的宠幸

  • 大将军卫青何罪之有?卫青死后不久,整个卫氏家族就轰然倒塌

    历史人物编辑:黑米爱旅行标签:卫青

    汉武帝时代,中原王朝终于取得了对北方的游牧民族匈奴反击战的胜利,有两位将军在其中立下了赫赫功勋,一个是大将军卫青,另一个就是卫青的外甥霍去病。但这两个人活的都不长,霍去病23岁就突然离开人世,而卫青我们甚至不知道他的出生年,专家推测卫青大概只有45-48岁。更奇怪的是,卫青死后不久,整个卫氏家族就轰

  • 美人心计:难怪雪鸢被玷污后,周亚夫不嫌弃,你看窦漪房说了啥?

    历史人物编辑:莹兮历史阁标签:周亚夫

    导语:莫雪鸢被玷污,是多少人的意难平?明明身怀绝世武功,明明马上就要嫁给心爱之人,结果一转眼,就被慎儿陷害,将到手的幸福打碎,莫雪鸢自此心灰意冷,当场取消了婚事,她想一辈子跟在云汐身边,不愿意在婚嫁了,此时窦漪房和慎儿已经斗得如火如荼,接下来就是皇位之争。聂慎儿已经被封为慎夫人,却得不到皇帝的心,尽

  • 此人看了周亚夫一眼,便料定此人三年封侯,八年称相,九年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张殿力标签:周亚夫

    历史上有名的预言非常之多,而且大多是为未来的皇储或者改朝换代者制造舆论。有一些预言是十分拙劣的人为手法,比如陈胜吴广的狐狸叫和鱼腹藏书还有韩山童的石人。难道当时就没有想到这些是人为的手段吗?当然有的,但是当时的人们身在未知的乱世或者对下一代国主的迷茫之中,确实需要一个希望或者领袖。历朝历代,出现过无

  • 被严重低估的七国之乱,如果没有周亚夫,汉朝可能步周朝的后尘

    历史人物编辑:刘帅说历史标签:周亚夫

    汉文帝刘恒挂了之后,他的儿子汉景帝刘启继位,刘启同志那可不是一般的猛,早年间吴王刘濞的儿子在经京城长安学习深造,和刘启经常一起下棋,在一次下棋的过程中,没给刘启面子,连赢刘启好几把,搞得刘启好不高兴,居然一怒之下用棋盘把吴国太子给砸死了,这一下算是和吴王刘濞结下梁子了。说起这位刘濞同志,也不是个省油

  • 汉朝第一女相师预言周亚夫:你三年后封侯,二十年后饥饿而亡

    历史人物编辑:澳古说说历史标签:周亚夫

    周亚夫,汉朝开国大将周勃的二儿子。汉文帝即位后,曾邀请当时著名的女相师许负给周亚夫和邓通看相。许负对周亚夫说:“你三年后将被封侯,再过八年就是丞相,当丞相九年后会被饿死。”周亚夫觉得不可能,说:“侯位会由父亲的长子继承,我怎么会被封侯呢?还有啊,你说我都能当丞相了,我又怎么会被饿死呢?”周亚夫不信这

  • 汉景帝请客吃饭,为何不给周亚夫筷子?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历史人物编辑:沈烈康标签:周亚夫

    汉景帝和周亚夫,这对君臣相信我们都是不陌生的,历史上他们一起合伙,把吴楚七国之乱给平叛了下去。当然了立大功的是周亚夫,汉景帝只是动动嘴。不过,周亚夫也得到了不少的赏赐,毕竟在平叛吴楚七国之后,他被汉景帝给封为了侯爵,后来还被提拔为了宰相。但是,两个人在共事的时候,相处的并不愉快。说白了他们两个人的脾

  • 先后为两代帝王所重用的周亚夫,为啥被加上了“欲反地下”的罪名

    历史人物编辑:芝芝之文艺标签:周亚夫

    公元前143年的一天,汉景帝刘启把周亚夫召到宫中,予以严厉申饬。原因是,周亚夫的儿子暗中购置了部分用于老爸百年之后的、盔甲军械等违禁的陪葬用品。不知内情的周亚夫当即否认,并毫无惧色地极力辩解。早就对周亚夫心怀不满,且已动了杀心的汉景帝,见他一如既往地倔傲放肆,立即责令廷尉,对其严加审讯,不可宽纵。汉

  • 汉景帝召周亚夫入宫,请他吃饭,却不给他筷子,这其中有何玄机呢

    历史人物编辑:邵仁贵标签:周亚夫

    周亚夫,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官至宰相。他一生中打了两场知名的战役,第一场是和匈奴作战,击退了匈奴的入侵。第二场则是用了短短三个月平定了七国之乱。 周亚夫在统军率兵方面是出了名的严格,他的部队纪律非常严明,即使是皇帝阅览他的部队也要遵守军营的规矩。因此,他的部队对于他的命令可以说是言出必从

  • 女相士为周亚夫看相,你三年后封侯,九年后饿死,终结局究竟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孟玲标签:周亚夫

    绛候周勃平定诸吕之乱后,拥立文帝继位,因功升至右丞相,晚年终老于家。文帝念其劳苦功高,遂让其长子周胜之承袭绛候爵,次子周亚夫封为河内郡守。当时河内温县有位女相士,名唤许负,堪称古今一位奇人,秦始皇初定天下时,她手握玉玦而生,玉上有文王八卦图隐现,且百日即能说话,始皇听说后认为这是个吉兆,便赏赐许家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