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朝第一女相师预言周亚夫:你三年后封侯,二十年后饥饿而亡

汉朝第一女相师预言周亚夫:你三年后封侯,二十年后饥饿而亡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澳古说说历史 访问量:1728 更新时间:2024/1/18 9:54:12

周亚夫,汉朝开国大将周勃的二儿子。汉文帝即位后,曾邀请当时著名的女相师许负给周亚夫和邓通看相。许负对周亚夫说:“你三年后将被封侯,再过八年就是丞相,当丞相九年后会被饿死。”周亚夫觉得不可能,说:“侯位会由父亲的长子继承,我怎么会被封侯呢?还有啊,你说我都能当丞相了,我又怎么会被饿死呢?”周亚夫不信这个女相师的话,只当是说笑罢了。可惜的是二十年周亚夫真的被饿死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事情说起来真的是出乎人们的意料,三年后周亚夫的哥哥因为犯了事被剥夺了侯位,文帝觉得吧,周勃毕竟是开国的功臣,如果夺了他家的侯位,感觉太对不住开国元勋了,就让人们从周勃其余的儿子中找个比较好的来继承侯位,大家一致推选了周亚夫。于是,三年后周亚夫真的被封了侯位。

周亚夫的一生为汉朝做了两件重要的事情,一是平定匈奴的叛乱,而是平定七国之乱。

匈奴来进犯边境的时候,文帝不仅派人去边境镇守防卫,在京师附近也派了三路军队分别守卫。可是文帝还是不放心,要亲自去看看三路军队的守卫情况。到了刘礼驻守的灞上,文帝不费吹灰之力进去了;到了徐厉驻守的棘门,文帝也轻而易举的进去了。可是到了周亚夫驻守的细柳,看守大门的士兵拦住了文帝的去路,并告诉文帝:“在这军中我们只听将军的命令,不听皇帝的命令。”后来还是别人去通报了得到了周亚夫的允许,文帝才进了大门。士兵们还告诉文帝:“将军说了,在军中马跑的不能太快了。”文帝的下人没有办法,只好牵着马慢慢走了进去。经过了这件事,文帝感叹,有这么纪律严明的将军和士兵,匈奴偷袭是绝对不可能的。一个月后,匈奴兵败撤回了。

景帝的时候,吴王刘濞纠结了楚王、齐王、胶东王、胶西王等打着清君侧的名号起兵造反,景帝派周亚夫领兵镇压。周亚夫采取了先放弃梁国,断绝吴楚联军的粮道的计策,景帝也表示同意了。吴军猛烈攻打梁国,梁王多次派使者向周亚夫求救,周亚夫却按兵不动。即使是景帝下令让周亚夫去救援梁国,周亚夫也是拒不执行命令。吴军断了粮食,多次向周亚夫挑战,周亚夫始终不理他们。不久,吴军士兵许多饿死的或者逃走的,吴王看大势已去,就领兵撤退了。周亚夫果断带兵追击,沉重打击了吴、楚联军。刘濞兵败被杀,楚王刘戊自杀。这件事直接造成梁王非常的痛恨周亚夫。七国之乱被平息后,周亚夫被升任丞相。

七国之乱成就了周亚夫,也为后来他被饿死埋下了隐患。景帝晚年,栗姬骂他是老狗,景帝下决心废了太子和栗姬。而周亚夫认为即便是栗姬有错,太子没错,不应该废长立幼。景帝渐渐的对周亚夫这个功臣有了看法,并下决心除掉周亚夫。不仅如此,梁王和窦太后也在为这件事推波助澜。梁王始终记恨周亚夫当年不救他,多次在窦太后面前进言说周亚夫的不是。窦太后心疼小儿子,也不断在景帝的耳边说周亚夫的坏话。匈奴有人投降了,景帝想给他们几个投降的人封侯,以显大汉的仁德和宽宏大量,而周亚夫却不同意了。这可把景帝惊到了:我决定的事情你来干预是什么意思?功高震主不成?景帝直接绕开了周亚夫,给几个匈奴人封了侯,周亚夫气不过,干脆不上朝了。

周亚夫的儿子觉得父亲年迈,偷偷买了违禁的甲盾等死人的物品,被人发现,景帝正好借机把周亚夫下狱。周亚夫也是个倔强之人,拒不认错,并绝食抗议,几天后真的被饿死了。

周亚夫的死表面上看来是得罪了梁王和景帝的原因,其实还是功高震主。景帝晚年,太子刘彻刚刚十几岁,他需要为刘彻扫平可能威胁到皇位的人。周亚夫也是愚钝,皇帝始终是皇帝,臣子终归是臣子。臣子可以对皇帝的话提出建议和意见,但是不能要求皇帝必须答应自己的建议。皇帝最记恨功高震主的人,历来都是如此。

标签: 周亚夫

更多文章

  • 汉景帝请客吃饭,为何不给周亚夫筷子?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历史人物编辑:沈烈康标签:周亚夫

    汉景帝和周亚夫,这对君臣相信我们都是不陌生的,历史上他们一起合伙,把吴楚七国之乱给平叛了下去。当然了立大功的是周亚夫,汉景帝只是动动嘴。不过,周亚夫也得到了不少的赏赐,毕竟在平叛吴楚七国之后,他被汉景帝给封为了侯爵,后来还被提拔为了宰相。但是,两个人在共事的时候,相处的并不愉快。说白了他们两个人的脾

  • 先后为两代帝王所重用的周亚夫,为啥被加上了“欲反地下”的罪名

    历史人物编辑:芝芝之文艺标签:周亚夫

    公元前143年的一天,汉景帝刘启把周亚夫召到宫中,予以严厉申饬。原因是,周亚夫的儿子暗中购置了部分用于老爸百年之后的、盔甲军械等违禁的陪葬用品。不知内情的周亚夫当即否认,并毫无惧色地极力辩解。早就对周亚夫心怀不满,且已动了杀心的汉景帝,见他一如既往地倔傲放肆,立即责令廷尉,对其严加审讯,不可宽纵。汉

  • 汉景帝召周亚夫入宫,请他吃饭,却不给他筷子,这其中有何玄机呢

    历史人物编辑:邵仁贵标签:周亚夫

    周亚夫,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官至宰相。他一生中打了两场知名的战役,第一场是和匈奴作战,击退了匈奴的入侵。第二场则是用了短短三个月平定了七国之乱。 周亚夫在统军率兵方面是出了名的严格,他的部队纪律非常严明,即使是皇帝阅览他的部队也要遵守军营的规矩。因此,他的部队对于他的命令可以说是言出必从

  • 女相士为周亚夫看相,你三年后封侯,九年后饿死,终结局究竟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孟玲标签:周亚夫

    绛候周勃平定诸吕之乱后,拥立文帝继位,因功升至右丞相,晚年终老于家。文帝念其劳苦功高,遂让其长子周胜之承袭绛候爵,次子周亚夫封为河内郡守。当时河内温县有位女相士,名唤许负,堪称古今一位奇人,秦始皇初定天下时,她手握玉玦而生,玉上有文王八卦图隐现,且百日即能说话,始皇听说后认为这是个吉兆,便赏赐许家黄

  • 汉景帝请周亚夫吃饭,为何不给他筷子?史学家为何说这是个考题?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述标签:周亚夫

    说到周亚夫,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西汉的名将,他最大的功劳就是在汉景帝朝,平叛了吴楚七国之乱。周亚夫因平叛七国有功被封为侯,还到了朝廷被汉景帝提拔为了宰相!作为臣子当官能够当到宰相,也算是祖坟冒青烟了。不过,在周亚夫当宰相的时候,他跟汉景帝相处得并不融洽。周亚夫作为臣子,为何会跟汉景帝不和呢?这里要说一

  • 周亚夫的经历告诉你,在古代,为什么私藏铠甲,会有杀身之祸!

    历史人物编辑:一品文史汇标签:周亚夫

    古代为何不让民间私藏铠甲,其实道理很简单,就如同现在为什么不能私藏枪械一样,铠甲在古代是属于禁器,私藏那是死罪。或许很多人疑惑,为什么不禁止刀枪这种具有杀伤力的冷兵器,而去禁止铠甲这种防御性的东西?原因其实是和古代特殊的情况有关的,铠甲在某些方面的作用远胜于刀枪。要说古代不是不禁用刀枪,是实在做不到

  • “细柳阅兵”让周亚夫广受好评,为何也为他的悲剧埋下了隐患

    历史人物编辑:董于嫣标签:周亚夫

    周亚夫无疑是一个悲剧人物。他平定了“七国之乱”,建立了莫大的功劳。但是他最后却被汉景帝猜忌。汉景帝把他抓起来,给他罗织了一些莫须有的罪名,还拷打他,让他认罪。周亚夫受不得这种屈辱,在狱中自杀。周亚夫之所以走向那种悲剧的结局,主要的原因,应该说,是因为他一直摆不正自己的角色。他和汉景帝发生的那些矛盾,

  • 原创汉景帝宴请周亚夫,上一盘肉,却没给筷子,汉景帝为什么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石庆松标签:周亚夫

    曾经有一句很经典的台词,不知大家还记得否:“天地万物,朕赐给你,才是你的;朕不给,你不能抢。”这就是在古代君主专制制度下,皇帝能够容忍的底线。如果一个臣子,包括皇帝的儿子,触碰了这个底线,那么,大多数情况下的结局都是可以预测的。他们只会落得一个:“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的下场。周亚夫在与汉

  • 史上最著名的坑爹:儿子拖欠工人的工资,却导致父亲周亚夫被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大咖美泉标签:周亚夫

    历史上很多重要的人物,尽管一生之中功勋卓著,但到晚年却没能拥有一个好的结局,最典型的就是霍去病的弟弟霍光,明明有着拥立宣帝之功,但却因为老婆霍显为了让女儿当皇后,而毒害了宣帝的发妻许平君,最终导致霍家满门被灭,也让大将军霍去病彻底绝后。霍显那样的行为,已经不仅仅是坑夫,而算得上是坑了整个宗族,但是通

  • 汉景帝请丞相周亚夫吃肉,却不给筷子,离席后,皇帝道:此人该杀

    历史人物编辑:张天祥标签:周亚夫

    导语:虽然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但是很多道理都是触类旁通的,比如从古至今大家都喜欢情商高的人,有些情商高的人他能够运用自己良好的沟通技能,纵然能力不足,出身和学识都不能够与别人相媲美,但是仍然能够功成名就,甚至成为帝王身边信任的朝臣。有的人含着金汤匙出身,同时也拥有赫赫战功,但是最终却被帝王抛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