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景帝请客吃饭,为何不给周亚夫筷子?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汉景帝请客吃饭,为何不给周亚夫筷子?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沈烈康 访问量:2155 更新时间:2023/12/5 0:26:40

汉景帝和周亚夫,这对君臣相信我们都是不陌生的,历史上他们一起合伙,把吴楚七国之乱给平叛了下去。

当然了立大功的是周亚夫,汉景帝只是动动嘴。

不过,周亚夫也得到了不少的赏赐,毕竟在平叛吴楚七国之后,他被汉景帝给封为了侯爵,后来还被提拔为了宰相。

但是,两个人在共事的时候,相处的并不愉快。说白了他们两个人的脾气有点不对,在讨论事情的时候,有了分歧之后,两个人都不让步。

汉朝的时候,宰相和皇帝的权力是差不多的,一件事要想执行,必须要宰相和皇帝同时签字,少了任何一方,都是办不成的。

因为宰相的权力过大,汉景帝若是想要做个什么事情,都必须要周亚夫点头,这让汉景帝觉得很不爽。

我们说三个主要的事件:

1、汉景帝对太子刘荣,有一点不满意,他想要把这个太子给废掉。废立太子是大事,关系到江山社稷安危,汉景帝肯定要给周亚夫商量了。

两个人议事的时候,周亚夫一听就不高兴了,太子没有过错,凭什么你不喜欢就废掉人家呀,周亚夫不答应。

最后,汉景帝不得不作罢。

2、为了讨自己的母亲窦太后高兴,周亚夫想要封自己的舅舅为侯,到了周亚夫这里又给打了回去。

周亚夫说的是汉朝的规定写得明明白白没有军功的人,是不能封侯的。汉景帝又讨了一个闭门羹,只能作罢。

要说他这个皇帝当的也够窝囊的,什么都做不了主。

3、匈奴来投靠西汉,汉景帝很高兴,想要封投降他的匈奴人为侯。他又找到周亚夫商量,是不是可以。

周亚夫说若是封叛逃的人为侯,这就是鼓励臣子对皇帝不忠,所以,他还是拒绝了汉景帝。

汉景帝彻底的努力,去你大爷的!

周亚夫就被汉景帝开除了,最后,汉景帝一个人说了算,之后所有的事情他都自己说了算了。想废太子就废,想封谁侯就封,一个人说了算就是爽。你不听话,我不用你了,再找一个听话的人当宰相不就行了吗?

一连几年,汉景帝都没有想起周亚夫来。

可是,到了汉景帝晚年的时候,他想要考虑让谁来辅佐太子了,这个人最好德高望重,又有一点才能才符合要求。

这个时候他就想到了周亚夫,不过,周亚夫这个人有点寸,爱给皇帝对着干,这样的人真的是辅佐幼主的人选吗?

汉景帝拿不定主意,所以,他只能出一个考题,来看看周亚夫的表现了,最为主要的是看看周亚夫的臭毛病改了没有。

只要周亚夫对皇帝无比的尊敬,意识到给皇帝对着干是不对的,可以说他就会被汉景帝所用的。

汉景帝就想要通过请周亚夫吃饭,来看看周亚夫现在到底改没有改?

到了吃饭的时候,汉景帝让下人端上来了一大块肉,没有刀叉,没有筷子,什么都没有就是一大块无处下嘴的肉。

周亚夫一看,这么一大块肉,什么都不给自己怎么能吃?

看到这个情况,周亚夫就主动的给下人要了刀叉和筷子,当周亚夫的举动被汉景帝看到之后,汉景帝彻底的怒了。

因为这不是汉景帝想要的结果。

周亚夫看到汉景帝发怒了,然后,给汉景帝磕了头,没有听汉景帝让自己平身,起来就怒气冲冲地走了出去。

留下汉景帝一个人在屋里,汉景帝说这个人绝不是辅佐幼子的人选。

事实上汉景帝的真实意思是想要告诉周亚夫,你作为臣子的人,若是想要得到任何东西,只有通过皇帝的允许,你才可以得到。

就好比我给你的这块肉,近在你的眼前,若是你不通过我,你就吃不了嘴里去。若是想要吃肉,你就求助于我,让我赐给你刀叉和筷子。

这样你不就是有肉吃了吗?

事实上这才是汉景帝最想要的答案,但是,很显然周亚夫根本没有明白汉景帝的意思,而是直接给下人要了刀叉。

在汉景帝看来,周亚夫目无皇帝,直接越过了皇帝给下人要东西,这样的人怎么能用呢?

所以,周亚夫就这样被汉景帝放弃了。在汉景帝看来,周亚夫连自己都不放在眼里,若是让他辅佐幼主,那幼主肯定也是左右不了他的。

既然不能为自己所用那就杀了他吧。

后来汉景帝借着周亚夫的儿子打造500副铠甲的机会,把周亚夫给抓到了牢里,本来周亚夫的儿子,打造这些东西是想要等到老爹周亚夫百年之后,给他下葬的。

但是,被人家抓住了把柄,导致周亚夫被抓了。周亚夫在监狱里被廷尉审,廷尉说你是不是想要谋反?

周亚夫说这是我儿子为我打造的陪葬品。我没有反的理由呀,为何要造反?

廷尉一听,儿子给你的陪葬品?那你的意思就是说死后了再反吧!周亚夫一听差点气死,他知道是皇帝不想让他活了,因此,也就绝食死在了监狱里。

这就是名将周亚夫的结局!

标签: 周亚夫

更多文章

  • 先后为两代帝王所重用的周亚夫,为啥被加上了“欲反地下”的罪名

    历史人物编辑:芝芝之文艺标签:周亚夫

    公元前143年的一天,汉景帝刘启把周亚夫召到宫中,予以严厉申饬。原因是,周亚夫的儿子暗中购置了部分用于老爸百年之后的、盔甲军械等违禁的陪葬用品。不知内情的周亚夫当即否认,并毫无惧色地极力辩解。早就对周亚夫心怀不满,且已动了杀心的汉景帝,见他一如既往地倔傲放肆,立即责令廷尉,对其严加审讯,不可宽纵。汉

  • 汉景帝召周亚夫入宫,请他吃饭,却不给他筷子,这其中有何玄机呢

    历史人物编辑:邵仁贵标签:周亚夫

    周亚夫,是西汉时期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官至宰相。他一生中打了两场知名的战役,第一场是和匈奴作战,击退了匈奴的入侵。第二场则是用了短短三个月平定了七国之乱。 周亚夫在统军率兵方面是出了名的严格,他的部队纪律非常严明,即使是皇帝阅览他的部队也要遵守军营的规矩。因此,他的部队对于他的命令可以说是言出必从

  • 女相士为周亚夫看相,你三年后封侯,九年后饿死,终结局究竟如何

    历史人物编辑:孟玲标签:周亚夫

    绛候周勃平定诸吕之乱后,拥立文帝继位,因功升至右丞相,晚年终老于家。文帝念其劳苦功高,遂让其长子周胜之承袭绛候爵,次子周亚夫封为河内郡守。当时河内温县有位女相士,名唤许负,堪称古今一位奇人,秦始皇初定天下时,她手握玉玦而生,玉上有文王八卦图隐现,且百日即能说话,始皇听说后认为这是个吉兆,便赏赐许家黄

  • 汉景帝请周亚夫吃饭,为何不给他筷子?史学家为何说这是个考题?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述标签:周亚夫

    说到周亚夫,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西汉的名将,他最大的功劳就是在汉景帝朝,平叛了吴楚七国之乱。周亚夫因平叛七国有功被封为侯,还到了朝廷被汉景帝提拔为了宰相!作为臣子当官能够当到宰相,也算是祖坟冒青烟了。不过,在周亚夫当宰相的时候,他跟汉景帝相处得并不融洽。周亚夫作为臣子,为何会跟汉景帝不和呢?这里要说一

  • 周亚夫的经历告诉你,在古代,为什么私藏铠甲,会有杀身之祸!

    历史人物编辑:一品文史汇标签:周亚夫

    古代为何不让民间私藏铠甲,其实道理很简单,就如同现在为什么不能私藏枪械一样,铠甲在古代是属于禁器,私藏那是死罪。或许很多人疑惑,为什么不禁止刀枪这种具有杀伤力的冷兵器,而去禁止铠甲这种防御性的东西?原因其实是和古代特殊的情况有关的,铠甲在某些方面的作用远胜于刀枪。要说古代不是不禁用刀枪,是实在做不到

  • “细柳阅兵”让周亚夫广受好评,为何也为他的悲剧埋下了隐患

    历史人物编辑:董于嫣标签:周亚夫

    周亚夫无疑是一个悲剧人物。他平定了“七国之乱”,建立了莫大的功劳。但是他最后却被汉景帝猜忌。汉景帝把他抓起来,给他罗织了一些莫须有的罪名,还拷打他,让他认罪。周亚夫受不得这种屈辱,在狱中自杀。周亚夫之所以走向那种悲剧的结局,主要的原因,应该说,是因为他一直摆不正自己的角色。他和汉景帝发生的那些矛盾,

  • 原创汉景帝宴请周亚夫,上一盘肉,却没给筷子,汉景帝为什么这么做?

    历史人物编辑:石庆松标签:周亚夫

    曾经有一句很经典的台词,不知大家还记得否:“天地万物,朕赐给你,才是你的;朕不给,你不能抢。”这就是在古代君主专制制度下,皇帝能够容忍的底线。如果一个臣子,包括皇帝的儿子,触碰了这个底线,那么,大多数情况下的结局都是可以预测的。他们只会落得一个:“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的下场。周亚夫在与汉

  • 史上最著名的坑爹:儿子拖欠工人的工资,却导致父亲周亚夫被饿死

    历史人物编辑:大咖美泉标签:周亚夫

    历史上很多重要的人物,尽管一生之中功勋卓著,但到晚年却没能拥有一个好的结局,最典型的就是霍去病的弟弟霍光,明明有着拥立宣帝之功,但却因为老婆霍显为了让女儿当皇后,而毒害了宣帝的发妻许平君,最终导致霍家满门被灭,也让大将军霍去病彻底绝后。霍显那样的行为,已经不仅仅是坑夫,而算得上是坑了整个宗族,但是通

  • 汉景帝请丞相周亚夫吃肉,却不给筷子,离席后,皇帝道:此人该杀

    历史人物编辑:张天祥标签:周亚夫

    导语:虽然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但是很多道理都是触类旁通的,比如从古至今大家都喜欢情商高的人,有些情商高的人他能够运用自己良好的沟通技能,纵然能力不足,出身和学识都不能够与别人相媲美,但是仍然能够功成名就,甚至成为帝王身边信任的朝臣。有的人含着金汤匙出身,同时也拥有赫赫战功,但是最终却被帝王抛弃,

  • 周亚夫本是功臣,却因自己的这个行为羞愤自杀,还葬送了家人前途

    历史人物编辑:乔鸿浡标签:周亚夫

    一代名将周亚夫最后羞愤自杀,很多人都把责任怪在周亚夫自己身上,认为这是周亚夫性格太直,又功高震主。总之,周亚夫被逼自杀,基本上是“咎由自取”的味道。果真是这样吗?周亚夫在平定七国之乱后,一跃成为大功臣,但是周亚夫持功自傲,成为跋扈将军。有一次汉景帝邀请周亚夫入宫赴宴,周亚夫故意迟迟不到,还说什么“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