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43年的一天,汉景帝刘启把周亚夫召到宫中,予以严厉申饬。
原因是,周亚夫的儿子暗中购置了部分用于老爸百年之后的、盔甲军械等违禁的陪葬用品。不知内情的周亚夫当即否认,并毫无惧色地极力辩解。
早就对周亚夫心怀不满,且已动了杀心的汉景帝,见他一如既往地倔傲放肆,立即责令廷尉,对其严加审讯,不可宽纵。
汉景帝(剧照)
廷尉根据汉景帝的态度,结合周亚夫以前的“不良”表现,心领神会——皇帝欲置周亚夫于死地!
鉴于此,廷尉单刀直入地问周亚夫:“你私自购买皇家用的陪葬品,是打算造反吗?”
此时已知晓原委的周亚夫听了,吃惊地回道:“那不过是一些死人用的道具而已,并非真正的军械,怎能说我图谋造反呢?”
廷尉冷冷一笑,接着说道:“君纵不欲反地上,即欲反地下耳。”周亚夫闻听此言,一时间惊诧莫名,愤怒至极:“反地下”?这真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随之,似乎明白了什么的周亚夫,通过绝食,抗议廷尉强加给自己的、这一大逆不道的罪过。
不几天,恼怒不已,但又无可奈何的周亚夫吐血而亡!
说到周亚夫,那可是深得汉文帝刘恒赏识,为汉景帝刘启立下汗马功劳的栋梁之臣。
周亚夫(画像)
没有他,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七国之乱”能不能平定、汉景帝的帝位能不能保住,都是问题。
当然,汉景帝事后也没有亏待立了大功的周亚夫,让其当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丞相。
那么,汉景帝后来为什么要通过这种“欲反地下”的荒唐罪名,除掉周亚夫呢?
周亚夫因战功升任丞相后,处置日常朝政的表现,汉景帝还是比较认可的。不过,对一些需要公私兼顾,或者应该灵活处理的重大问题,他却一再令汉景帝失望,陷汉景帝于尴尬境地。
汉景帝因故改立刘彻(汉武帝)为太子时,周亚夫一再表示强烈的反对,认为原来的太子刘荣没有什么过错,不应该废黜。
在那个家天下的封建时代,废立太子是国事,也是天子个人的私事、家事。
如果是为了免于渎职之嫌,象征性地提点建议也就罢了,不必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观点。因为,皇帝也会有自己难言的苦衷。
周亚夫好像不管这些,只知道“执政为公”。结果,他脸红脖子粗的表现,倔傲放肆的态度,不但没能改变什么,还导致汉景帝开始疏远他,惹得刘彻的母亲王氏憎恨他!
皇后王氏(剧照)
不久,窦太后提议汉景帝,册封皇后王氏的哥哥为侯爵。汉景帝认为母后的建议不符合朝廷的封赏制度,就委婉地拒绝了。之后,窦太后又多次说到此事,并要求汉景帝尽快办理。
无奈之下,汉景帝对窦太后说,这事得与丞相商议一下。其实,难以抗拒皇太后的汉景帝,是想找个替自己担负责任的人,是想找个台阶下。
不明其中玄机的周亚夫,不仅旗帜鲜明地反对册封汉景帝的大舅哥为侯爵,还以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遗诏为理论根据:非刘氏不能为王,没有军功的人不能为侯。
汉景帝见周亚夫如此“不开窍”,只好把他的意见汇报给了窦太后,也告诉了皇后王氏。
如此一来,周亚夫扫了皇太后的颜面,得罪了皇后,堵塞了那些皇亲国戚的图谋权位之路,也弄得汉景帝下不来台。
对此,周亚夫不予理睬,依然故我地秉持自己的为臣之道——忠诚正直、倔强孤傲,还时不时地在皇帝面前放肆一下。
处置皇朝内部的事务,他这样;面对一些国际事务时,他也是如此。
为了北部边疆的安全,西汉王朝一直主要通过“和亲”政策,与匈奴人保持着微妙的交往关系。
强悍的匈奴将士(剧照)
当匈奴的徐卢等人归降时,汉景帝高兴万分。随之,为了鼓励更多的匈奴人投诚汉王朝,汉景帝决定把他们都封为侯。
周亚夫知道后,立即上疏汉景帝,不同意他的做法。理由是,封赏这些叛逃而来的人,会给政府官员带来不良影响。如果有一天,他们效仿这些人,丧失了节操,那该怎么办?
汉景帝边看周亚夫的奏疏,边苦笑着摇头。之后,他将周亚夫的奏疏扔在一边,毅然决然地按照自己的意思办了——封徐卢等人为列侯。
周亚夫见汉景帝不接受他的谏言,一梗脖子,称病辞职。没想到,汉景帝竟然痛快地批准了他的申请。
这时的周亚夫,如果能“幡然醒悟”,摆正自己的位置,少发牛脾气,及时理顺与汉景帝的关系,他的结局或许不会太差。
恩准周亚夫辞职不久,可能是出于考察再使用的想法,汉景帝邀请周亚夫到宫中陪自己用膳。
按说,这是莫大的荣耀,也是改善自己与皇帝关系的重大机遇。周亚夫应该“感激涕零”,高度重视,认真对待。
虽然赋闲,但丞相气度不减的周亚夫应邀赴宴后,发现自己的餐桌上的肉是整个的,而且没有什么餐具。他当即意识到,汉景帝在有意慢待他。
应邀赴宴的周亚夫(画作)
一气之下,周亚夫就不管不顾地命令侍奉皇帝的太监,去汉景帝的餐桌上给他拿餐具。
汉景帝见周亚夫如此胆大妄为,就面色如水地沉声说道:“你面前的那些,还不能满足你吗?”周亚夫见汉景帝不满意地责问他,只好勉强下跪赔礼。
这一次君臣“过招”,汉景帝对周亚夫彻底失去了信心:“这样的人,是不能侍候好我的接班人的,是不利于朝政稳固的。”
于是,汉景帝伺机解决周亚夫。机会终于来了——有人举报,周亚夫私自购置陪葬用的违禁品!
随之,周亚夫的一切都结束了。可谓,性格决定命运!
周亚夫的这种倔强孤傲,乃至肆无忌惮的性格,汉景帝的老爸汉文帝早就领教过。
汉文帝(剧照)
作为汉初功臣周勃的次子,周亚夫没有活在父亲的功劳簿里。根据史料来看,他的发展提高,完全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当时,为了应对来自北方的匈奴人的武力威胁,汉文帝在京城长安周边设置了三个军营,以拱卫首都。
为了探查三个军营的备战情况,汉文帝视察了三个军营。当他来到霸上(西安东部)、棘门(咸阳东北部)两个军营时,守将都毕恭毕敬地迎接他的到来。
可是,当他来到周亚夫的细柳(咸阳西南)大营时,却没能顺利进入。在派人通知了守将周亚夫后,汉文帝一行才得以按照军营的规矩,有序进入。
没有到军营大门恭迎汉文帝的周亚夫,见到汉文帝后,也没有像其它军营的守将那样跪拜,只是躬身行礼。其理由是,盔甲在身的军人,不方便行跪拜之礼!
周亚夫拜见汉文帝(画作)
汉文帝闻听周亚夫如此说,脸上的神情变得庄重严肃起来,并扶着车上的横木,欠身回礼!
其实,驻守军营的将军是完全可以恭迎、跪拜皇帝的。周亚夫没有按照常规去做,而是特立独行地以军礼迎接了汉文帝。
结果是,汉文帝见了周亚夫的阵仗后,不仅没有怪罪他的放肆、妄为,反而大加赞赏:这才是真正的将军!
不久,周亚夫被汉文帝提升为中尉,负责京城和皇宫内外的保卫、治安。
临去世前,汉文帝还特意嘱咐太子刘启:“将来有了什么紧急变故,周亚夫是真正可以用来做军队统帅的将军。”
汉文帝的这一遗诏,不久即被汉景帝落实了。
吴王刘濞因不满汉景帝的“削藩”政策,带头发动叛乱后,情急之下,汉景帝刘启想起了老爸的临终遗言。
于是,周亚夫受命于危难之际,出任太尉,率领大军抗击叛军。
率军征战的周亚夫(剧照)
周亚夫没有辜负死去的、活着的帝王的期望。三个月后,他击败了刘濞率领的叛军主力,并取得了平叛的最终胜利。
两年后,因为这一卓著的战功,周亚夫升任了丞相!
行文至此,就周亚夫的悲惨结局,我们考虑这样一个问题:如果当年的汉文帝巡视周亚夫的细柳大营时,对其“无礼妄为”之举予以问责,周亚夫或许能从中得到些警示,不至于倔傲放肆到令汉景帝厌弃?
主要参考文献:《汉书》、《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