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备和刘邦有共同点?他们这3点十分相似!只是刘备未能统一!

刘备和刘邦有共同点?他们这3点十分相似!只是刘备未能统一!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南风一史 访问量:3613 更新时间:2024/2/19 5:35:40

东汉末年,群雄并起,前期诸侯混战,到三国时期天下仅剩下三家,中原曹魏,蜀汉刘备,东吴孙权。其中的刘备刘玄德我们都不陌生,刘备作为一代君王,借着曾经汉朝皇室的身份,在汉献帝以及各地诸侯那里直接或者是间接地获取了不少的好处,遇到再不好说话的人,凭着皇室宗亲,也得给上几分薄面。

刘备想着振兴汉室,在纷争的汉末,刘备是除了汉献帝之外,最有话语权的刘姓族人。这不是一般的刘姓族人,是天下的最大的刘姓,被汉献帝尊称为“刘皇叔”,他在皇室宗亲光鲜亮丽的外表下,在诸侯混战的阶段也没有吃亏,反而是自己的实力在不断的壮大,直至三足鼎立的局面形成,后来就不用说了,占据西南边陲的一方土地,也算是一方帝王。

那么刘备能取得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呢?仅仅是他有着趋炎附势的本事吗?再加上他皇室宗亲的身份吗?他趋炎附势,在前期可以勉强存活下来,毕竟还要看汉家天子的威严,可是等到后来,即使加上皇家光环恐怕也难以生存,更别说占据一方土地,成为一代君王了。显然,刘备有着过人的本事的,那么他到底是不是中山靖王之后、刘邦的后代呢?接下来从他们两人性格分析一下。

雄心壮志,成就霸业

首先,从一代君王最基本的条件来看,有着雄心壮志是必要条件。刘备和刘邦都有着雄心壮志,都想要成就一番霸业!

刘备的雄心壮志在哪里看出来的呢?第一,他小时候和别的小孩戏耍时,他竟然自称皇帝,其他的小孩子都在充当他的侍卫和奴仆,他的雄心壮志,就是想要成为一方君王。第二,收义子刘封时,名字就为“封”;再到亲儿子刘禅,“禅”是什么意思呢?和前者封合起来,“封禅”,这可是想要泰山封禅啊!在这里也能够表现出刘备的志向。

刘邦当年立下了远大志向,即使人到而立之年被许多人看不起,心里完全是丝毫不在意别人言论的想法。因为刘邦的志向就是要成就一番霸业,他要做一代帝王,但他看到秦始皇在街道上坐在马车里时,所有人都向他跪拜,刘邦此时说道:“大丈夫在世,应当如此!”可以看出刘邦志向非小,他能够成就一番霸业就是因为如此。

重视人才,知己知彼

其次,一代君王只靠一个人绝对不能够完成一方霸业,就算是天选之子也不行。

在刘备起兵之初,就有着关羽、张飞的帮助,他们的队伍建立之初,首先就是张飞出钱最多,张飞为刘备招兵买马,当然就花了张飞的很多钱了。二人在战黄巾军时,就已经和刘备绑在了一起,二人在战场上和刘备奋力杀敌。没有这样的铁杆,刘备兴许也只能发发牢骚想当皇帝,或者战死沙场了。后来又有了,徐庶、诸葛亮、糜竺相助,五虎将中的另外三虎舍身拼杀。没有他们,刘备怎么成就霸业?

再看刘邦,单单是武将就有不下数十人,出名的有韩信英布周勃、樊哙、彭越,文臣谋士有萧何张良等人,他们都是一等一的人才,为何都愿意在刘邦的手下做事呢?那是因为刘邦有着强绝的统帅能力,清楚地了解自己手下文臣武将的特点和能力,刘邦总可以带领着一众人等化险为夷,最后击败项羽,汉高祖刘邦也就登基了。刘备在这一点上极像刘邦,只是刘备的气运不够,最终只统一了三分之一的天下。

猜忌手下,功臣难终

最后,对于属下不完全放心,哪怕是曾经为他立下过汗马功劳,都会遭受到猜忌。

刘备最后没有一统天下,只是占据了蜀汉,不知道刘备假若真的统一了天下应当如何,会不会去恩将仇报杀死自己赴汤蹈火的手下呢?他去世前,曾对蜀相诸葛亮说过:“阿斗扶不上墙,先生可取而代之!”刘备显然是在试探刘备啊,为了自己死后能够让自己打下的基业顺利传承。诸葛亮地很快就明白了他的用意,当然不敢显露出丝毫对刘备不敬的神色,刘备也只是轻微的试探,真实的历史也是诸葛亮为了蜀汉鞠躬尽瘁,没有半分想要取而代之的非分之想。

刘邦在这一点上,比刘备更狠心。刘邦在建立汉朝后,封了不少的异姓王和刘姓王,其中异姓王功劳最大的韩信、彭越、英布,都是死在了刘邦和吕后的手上,为刘邦平定天下最后竟不能善终,可以看出刘邦更加绝情。当刘邦的父亲被项羽抓后,刘邦为了应对项羽的胁迫,说出了自己的爹就是项羽的爹,还说了假如项羽要炖了他,就分给自己一碗汤喝!虽是气话,可是能够说出这样的话,刘邦也许当时真就绝情了,不想管父亲的死活。

结语

刘备和刘邦相比,刘备在天时地利人和方面不如刘邦,天下没有要隐隐归于蜀汉的情势。刘备的能力和刘邦比也有点差,对手很强,最后不能统一天下,也就不难理解了。

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当年曹操和刘备煮酒论天下时,就已经看出了刘备乃是一方豪杰。刘备得到夸赞,能占据蜀汉,就说明了他确实也是个人才。和他的祖先刘邦一样,都是封建时代刘姓的骄傲。

标签: 刘邦

更多文章

  • 刘邦死后,吕后掌管大权,为什么刘恒还能当上汉文帝呢?

    历史人物编辑:冰城秀玲标签:刘邦

    深宫活命的哲学皇宫的荣华富贵,要想长期拥有,那得有命享受才行,这个是硬道理。在明争暗斗,腥风血雨的深宫里,没有自己的活命哲学,皇宫的人生就是水深火热!活命哲学是什么呢?审视世度,低调地生活!吕稚,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为人有谋略,却并不是一个有杀人嗜好的变态狂!那些不听她的话,与

  • 刘家人的上联是:“刘邦刘备刘德华等”;周家人的下联是霸道的

    历史人物编辑:时光初时模样标签:刘邦

    周、刘是我国的两个大姓,根据权威统计数据,截止于2022年底,我国刘姓占汉族比例的5.38%,而周姓则占汉族比例的2.12%。据说某地有两户人家,一户姓周,另一户姓刘,两家是世交,关系很好。一天,这两家人除了晚宴外,还想对子帮忙。上联是刘家人以东道主身份提出的,是:“刘邦刘备刘德华等。”这副对联是三

  • 同样占据蜀中,为什么刘邦一统天下,刘备却最终败亡?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靠谱学标签:刘邦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汉末诸侯争雄,最后天下三分,魏蜀吴。蜀汉刘备的建立者,占据益州和汉中之地,但是最终却曹魏所灭。而在历史上,同样是占据益州和汉中的刘邦,却最终一统天下,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大家都知道刘邦属于大汉王朝的创始人,虽然刘备只能算刘邦的后裔,但是两个的出生和经历基本相同,甚至连志向也一样,都想

  • 项羽找刘邦单挑,刘邦用8字怼他,流传了2000多年,成很多人口头禅

    历史人物编辑:动鉴历史标签:刘邦

    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楚汉争霸时期一定是最精彩的一段历史。刘邦出身平民,身边围绕的也都是一些酒肉朋友,但是刘邦却带着这些酒肉朋友夺得了天下。西楚霸王项羽是贵族出身,他天生神力可抗巨鼎,武艺可谓是古今无双。此二人原本是抗击暴秦的手足兄弟,然而为了皇位最终反目成仇。在这个过程中,刘邦表现的机智就要远胜

  • 吕公第一次见刘邦时,刘邦只是个混混,为何吕公却要把女儿嫁给他

    历史人物编辑:上品电视君标签:刘邦

    如果按照史书上给出的解释,吕公当时之所以第一次见到刘邦,就想把女儿嫁给刘邦,主要是因为刘邦会相面。据史书记载,吕公这个人,有看相断前程的本事。所以吕公第一次见到刘邦,看到刘邦之后,马上就觉得刘邦贵不可言,将来铁定是要做皇帝的人,所以才马上拉着刘邦,非得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刘邦。对于这件事,史书上是有明

  • 刘邦称帝后,听到功臣要谋反,张良只让刘邦封赏一人就解决了这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盏历史标签:刘邦

    原创文|笔挥江山图片|源自于网络刘邦当了皇帝后,是分了几批对功臣们进行了封侯的。第一批得到封赏的当然是最为重要的人了,比如说张良、萧何、曹参、周勃、夏侯婴、灌婴等人了。这些人也是最大的侯,像张良、曹参等人都是封了一万户食邑,这也就是所谓的万户侯。在刘邦封了第二批侯之后,隔了好久都没有提封侯的事情,这

  • 他差点令刘邦失去天下,为何说了一句话之后,刘邦就把他放了?

    历史人物编辑:云裳小历史标签:刘邦

    汉朝开创者刘季夺取天下的经历十分神奇,用我们的话来说,人生就像开挂了一样。一群从小玩到大的朋友,个个是人才,不是擅长政略,就是作战勇猛,要不干脆就有勇有谋。即使缺某一方面的人才,恰当的时候就会有人投靠。这种开挂的人生,差点也被颠覆,原因就在一个人身上。这个人在当时就是一个小小的谋士,甚至根本就不出名

  • 他是刘邦最恨的人,为什么刘邦不杀他,反而给他封侯,让他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刘邦

    如果要给刘邦最恨的人排个名次,跟他争霸天下的项羽估计都进不了前十。恰恰相反,刘“亭长”还多次在重要场合赞颂项羽的勇武。那西汉的开国皇帝“刘大亭长”最恨的人是谁呢?他的同乡——雍齿。刘邦为什么最恨雍齿呢?因为雍齿背叛过刘邦。在秦末大起义中,刘邦也在沛郡丰邑起兵。起兵之后的刘邦开始四面出击扩充地盘,可是

  • 一位是刘邦喜欢的妃子,一位是贤内助的吕后,刘邦却选择了她

    历史人物编辑:绣虎读书标签:刘邦

    历史上的刘邦本是一个混混,人到中年依然是一事无成,不但如此他还有一身的坏毛病,不但好色还喜欢喝酒,刘邦在沛县泗水亭亭长的时候,一次他奉命押解犯人的时候喝醉了酒,有几个犯人就趁机逃走,等到刘邦醒酒之后知道犯下了大罪,只有死路一条。刘邦心想反正跑了一个是跑,不如把剩下的几个逃犯都放掉算了,于是他一个人一

  • 陈平投奔刘邦,被嫌弃盗嫂、昧金,他用26个字说服刘邦直接被录用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语标签:刘邦

    古往今来,成功绝不是靠一个人孤军奋战而完成的,下级的成功也许是上级的提拔,但上级的成功也是对下级的知人善任,个人的成功大多数是一个团体的努力。秦汉时期,陈平与刘邦便是这样两个人,陈平的成功除了依靠自身的才能外,更重要的是得到了刘邦的赏识和重任。刘邦同样如此,他本人最大的优点就是善于发现贤才,这也是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