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刘邦死后,吕后掌管大权,为什么刘恒还能当上汉文帝呢?

刘邦死后,吕后掌管大权,为什么刘恒还能当上汉文帝呢?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冰城秀玲 访问量:2127 更新时间:2024/2/19 5:35:33

深宫活命的哲学

皇宫的荣华富贵,要想长期拥有,那得有命享受才行,这个是硬道理。在明争暗斗,腥风血雨的深宫里,没有自己的活命哲学,皇宫的人生就是水深火热!

活命哲学是什么呢?审视世度,低调地生活!

吕稚,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为人有谋略,却并不是一个有杀人嗜好的变态狂!那些不听她的话,与她对着干,对于吕稚和吕氏利益有损害的,自然会成为吕稚的刀下之鬼。

你看戚夫人,在刘邦在世的时候,活的多滋润呀!结发之妻都呆到一边去了,独独宠爱戚夫人!戚夫人还利用刘邦的宠爱,企图更换太子!

这些都触及了吕稚最根本的利益,在汉高祖刘邦驾崩之后,戚夫人失去了唯一的保护伞,她的下场就可想而知了。

刘友是刘邦的第七子,他娶的妻子是吕后娘家的侄女。偏偏刘友不喜欢吕稚的侄女,而宠爱其他的姬妾,心生嫉妒的侄女便添油加醋地向吕稚哭述。

结果呢,吕稚就饿死了这个不听话的刘友。

活下来的老大刘肥和老四刘恒

刘肥,是刘邦的长子。在吕稚嫁给刘邦的时候,刘肥就存在了。只不过,刘肥的母亲曹氏是刘邦年轻风流时的情人。

刘邦登基之后分封诸侯,长子刘肥的封地在齐国,统辖73城,是西汉最大的诸侯国。这一切无疑在吕稚的心里扎了根刺。

惠帝二年,在一次宴会上,因为座位的问题,刘肥惹得吕稚不高兴,吕稚动了杀机。后来,刘肥将自己的城阳郡献给了吕后,又尊奉自己的妹妹鲁阳公主为王太后。如此这般的示弱,以表示自己没有谋反之心,吕稚才留下了刘肥的一条命,最后得以善终。

在刘邦的儿子里,刘恒是最没有存在感的。他的母亲薄姬,更是早就被刘邦忘到天涯海角去了。

薄姬,本是项羽部将魏豹的妾室。

刘邦打败魏国后,薄姬和许多魏国的宫女一起被召入汉宫,一年多没见过刘邦的面。后来刘邦发善心宠幸了薄姬,薄姬因此怀上了儿子刘恒。刘恒出生之后,母子俩就被刘邦遗忘了。

在皇帝都不待见的日子里,母子俩在深宫默默地活着。因为没有庇佑,薄姬在刘恒年幼始就教育他,为人要本分,不要惹事生非。

也许,薄姬的个性本来就不张扬,不强势,更没有什么地位。既然刘邦不喜欢她,她也很少见到刘邦,更不会折腾些什么引起刘邦的注意。她甘愿守着自己的儿子,过着平淡的生活。

在刘恒8岁的时候,他被封为代王。

再后来,刘邦去世,吕稚掌权,她并没有把毒辣的爪子伸向薄姬母子。也许,与世无争的母子,对吕稚没有丝毫的威胁。又或许,在孤单寂寞的薄姬身上,吕稚仿佛看到了自己曾经被刘邦冷落的身影。

总之,薄姬母子很幸运,能够成为吕稚的漏网之鱼。

当然活下来的还有老七刘长,吕稚的养子。

吕稚,让大臣看到了外戚专制的可怕。外戚的弱势,是刘恒当上皇帝的前提条件。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吕稚能够协助刘邦,镇压叛逆、打击割据势力,还有后期的临朝天下,除了吕稚本人有智慧有谋略外,她的娘家还是很有来头的。

吕稚的哥哥吕泽,在汉朝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司马迁说:吕泽"发兵佐高祖定天下",就是对吕泽的肯定。在很多战争包括楚汉战争中,吕泽都是带兵打仗,冲锋陷阵。

当年,刘邦兵败彭城,是吕泽在后方为刘邦驻守了一小片阵地,为打了败仗的刘邦迅速调整队伍的状态赢得了基础。可以说,在彭城没有吕泽的帮助,刘邦在那一战很难打赢。

吕泽作为汉朝的开国功臣,和汉军中的很多大将如陈豨、靳歙、丁复、傅宽等和吕泽都有很深的过往。虽然吕泽早逝,但他的影响还在,这给吕稚精心培养吕氏集团,带来了很大的帮助。

后来,吕稚掌权,大封吕氏娘家人,吕家人称王者达30多人,她终于培植起了一个庞大的吕氏外戚集团,因此激化了汉统治阶级内部的各种矛盾!

所以,当吕稚去世,吕氏外戚集团流血牺牲。陈平周勃等掌控着汉朝中央大权,他们需要的汉朝皇室接班人,外戚的势力一定不能再有什么了。因为,吕雉的祸国殃民,仍然如芒在背!

薄姬低调,没有什么野心,她从小父母双亡,只有唯一的一个弟弟,娘家人都没有,更谈不上什么势力了。

因此,母亲的低调和母亲娘家的弱势,为刘恒赢得了当皇帝的基础。

在刘邦所剩无几的几个儿子当中,刘恒是最合适的。

刘邦一共有8个儿子,吕稚在世的时候,疯狂地打压砍杀,还剩下谁呢?

老大刘肥,曹氏所生,惠帝六年离世。

老二刘盈,吕稚所生,于吕稚之前就过世了。

老三刘如意,戚夫人所生,被吕稚毒死了。

老五刘恢,因为吕稚女儿的缘故,自杀了。

老六刘友,得罪吕稚,被吕稚给饿死了。

老八刘建,公元前181年去世,死后唯一的一个儿子,被吕稚杀害。

剩下只有老七刘长,老四刘恒。

老七刘长自幼丧母,是由吕稚抚养长大的,他的个性有些随养母,骄纵跋扈,这个自然不合适当皇帝。

而刘恒从小在母亲薄姬的教养下,认真读书,为人宽厚仁慈。在刘恒为代王期间,为当地的老百姓所喜爱。

事实证明,刘恒作为汉朝皇室接班人,没有辜负历史。

鲜花说:

在勾心斗角的皇宫,活着,真不容易呀。

标签: 刘邦

更多文章

  • 刘家人的上联是:“刘邦刘备刘德华等”;周家人的下联是霸道的

    历史人物编辑:时光初时模样标签:刘邦

    周、刘是我国的两个大姓,根据权威统计数据,截止于2022年底,我国刘姓占汉族比例的5.38%,而周姓则占汉族比例的2.12%。据说某地有两户人家,一户姓周,另一户姓刘,两家是世交,关系很好。一天,这两家人除了晚宴外,还想对子帮忙。上联是刘家人以东道主身份提出的,是:“刘邦刘备刘德华等。”这副对联是三

  • 同样占据蜀中,为什么刘邦一统天下,刘备却最终败亡?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靠谱学标签:刘邦

    熟读汉末三国历史,汉末诸侯争雄,最后天下三分,魏蜀吴。蜀汉刘备的建立者,占据益州和汉中之地,但是最终却曹魏所灭。而在历史上,同样是占据益州和汉中的刘邦,却最终一统天下,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大家都知道刘邦属于大汉王朝的创始人,虽然刘备只能算刘邦的后裔,但是两个的出生和经历基本相同,甚至连志向也一样,都想

  • 项羽找刘邦单挑,刘邦用8字怼他,流传了2000多年,成很多人口头禅

    历史人物编辑:动鉴历史标签:刘邦

    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楚汉争霸时期一定是最精彩的一段历史。刘邦出身平民,身边围绕的也都是一些酒肉朋友,但是刘邦却带着这些酒肉朋友夺得了天下。西楚霸王项羽是贵族出身,他天生神力可抗巨鼎,武艺可谓是古今无双。此二人原本是抗击暴秦的手足兄弟,然而为了皇位最终反目成仇。在这个过程中,刘邦表现的机智就要远胜

  • 吕公第一次见刘邦时,刘邦只是个混混,为何吕公却要把女儿嫁给他

    历史人物编辑:上品电视君标签:刘邦

    如果按照史书上给出的解释,吕公当时之所以第一次见到刘邦,就想把女儿嫁给刘邦,主要是因为刘邦会相面。据史书记载,吕公这个人,有看相断前程的本事。所以吕公第一次见到刘邦,看到刘邦之后,马上就觉得刘邦贵不可言,将来铁定是要做皇帝的人,所以才马上拉着刘邦,非得要把自己的女儿嫁给刘邦。对于这件事,史书上是有明

  • 刘邦称帝后,听到功臣要谋反,张良只让刘邦封赏一人就解决了这事

    历史人物编辑:一盏历史标签:刘邦

    原创文|笔挥江山图片|源自于网络刘邦当了皇帝后,是分了几批对功臣们进行了封侯的。第一批得到封赏的当然是最为重要的人了,比如说张良、萧何、曹参、周勃、夏侯婴、灌婴等人了。这些人也是最大的侯,像张良、曹参等人都是封了一万户食邑,这也就是所谓的万户侯。在刘邦封了第二批侯之后,隔了好久都没有提封侯的事情,这

  • 他差点令刘邦失去天下,为何说了一句话之后,刘邦就把他放了?

    历史人物编辑:云裳小历史标签:刘邦

    汉朝开创者刘季夺取天下的经历十分神奇,用我们的话来说,人生就像开挂了一样。一群从小玩到大的朋友,个个是人才,不是擅长政略,就是作战勇猛,要不干脆就有勇有谋。即使缺某一方面的人才,恰当的时候就会有人投靠。这种开挂的人生,差点也被颠覆,原因就在一个人身上。这个人在当时就是一个小小的谋士,甚至根本就不出名

  • 他是刘邦最恨的人,为什么刘邦不杀他,反而给他封侯,让他善终

    历史人物编辑:静心读史标签:刘邦

    如果要给刘邦最恨的人排个名次,跟他争霸天下的项羽估计都进不了前十。恰恰相反,刘“亭长”还多次在重要场合赞颂项羽的勇武。那西汉的开国皇帝“刘大亭长”最恨的人是谁呢?他的同乡——雍齿。刘邦为什么最恨雍齿呢?因为雍齿背叛过刘邦。在秦末大起义中,刘邦也在沛郡丰邑起兵。起兵之后的刘邦开始四面出击扩充地盘,可是

  • 一位是刘邦喜欢的妃子,一位是贤内助的吕后,刘邦却选择了她

    历史人物编辑:绣虎读书标签:刘邦

    历史上的刘邦本是一个混混,人到中年依然是一事无成,不但如此他还有一身的坏毛病,不但好色还喜欢喝酒,刘邦在沛县泗水亭亭长的时候,一次他奉命押解犯人的时候喝醉了酒,有几个犯人就趁机逃走,等到刘邦醒酒之后知道犯下了大罪,只有死路一条。刘邦心想反正跑了一个是跑,不如把剩下的几个逃犯都放掉算了,于是他一个人一

  • 陈平投奔刘邦,被嫌弃盗嫂、昧金,他用26个字说服刘邦直接被录用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语标签:刘邦

    古往今来,成功绝不是靠一个人孤军奋战而完成的,下级的成功也许是上级的提拔,但上级的成功也是对下级的知人善任,个人的成功大多数是一个团体的努力。秦汉时期,陈平与刘邦便是这样两个人,陈平的成功除了依靠自身的才能外,更重要的是得到了刘邦的赏识和重任。刘邦同样如此,他本人最大的优点就是善于发现贤才,这也是其

  • 刘家人出上联:“刘邦刘备刘德华”,周家人对出下联,霸气十足

    历史人物编辑:一度历史观标签:刘邦

    在中国,我们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其中,对联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它以双联的方式表达出深刻的思想和富有韵律的词汇。而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不仅承载了古代人民的智慧,也丰富了人们的业余生活。据说,在古代,有一位名叫刘邦的英雄,他曾经在战场上屡建奇功,成为了一代名将。而在后来,又有一位名叫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