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刘备和刘邦,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时代,但是他们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
出身:刘备出生时是织草席草鞋的。出道前,刘邦被人称为无赖、流氓。可以说两人都是草根出身!
性格:二人均以仁义慷慨着称。尊重有德之士,纳天下之才。但是他很胆小,遇到危险总是第一个逃跑。
寿书:刘邦当初被项羽托付到益州荒地。而刘备则凭借一己之力夺取了益州、汉中和半个荆州,从而形成了三国。
但有这些相似之处,为什么刘邦成功刘备失败呢?其实需要从多方面来分析
刘邦现身之时,大秦帝国即将灭亡,各大起义军纷纷奋起反抗秦王的暴政。刘邦的主要对手只有项羽。
刘备时期,刘备控制益州的时候,天下三分的局面就已经实现了。北方诸州郡县牢牢掌握在曹操手中。
那个时候的曹操,不仅兵足粮足,还有万众一心。虽然朝廷高层还是有一些忠于大汉的文官,但是在军队中,那可都是曹家的人了。可以说没有人能够撼动曹操在北方的统治。
当时孙权在南方的势力虽然弱小,但根基却一样稳固。第一,他们有长江天险,可以抗北。其次,东吴的文武人员大多是孙坚、孙策的旧部下,忠于孙氏。
三个国家的权力分配
刘邦干活一个“快”字,雷厉风行。刘邦之所以能先攻破咸阳,听从了张良的意见,采取了投降的方式来避战。
刘邦从抗秦到夺取关中。花了三年时间。相比之下,刘备就太优柔寡断了。庞统向刘备献上“上、中、下”三计攻取益州的秘计。刘备犹豫选择了中间策略,最终杀了庞统。诸葛亮请刘备弃民,刘备望江而不得。而刘邦为了逃命,连孩子都舍弃了!
诸葛亮电视剧
张良劝刘邦去鸿门谢罪,劝他不要贪图享乐,劝他赏赐韩信和彭月英布,他都听从了;但刘备经常得意忘形,不听诸葛亮、赵云的劝告,执意攻打孙吴,不听黄权、马良的建议,导致夷陵之败。
在我看来,这是最重要的一点。看看刘备的对手,人才储备简直不要太强!
曹操手下:
五好将:张辽(率兵八百攻打东吴十万大军)、乐进、于禁、张郃(数次打败马超,诸葛亮畏惧)、徐晃(有勇有谋,官渡之战初捷)八虎骑:曹仁(追徐州、攻吕布、征章休、战官渡……)、曹洪、曹纯、夏侯惇(曹魏开国元勋)、夏侯渊、曹真、曹休、夏侯尚
侍卫二人:典韦(帐中壮士有典君,提戟八十斤)、许褚
谋士:所谓曹操有谋士108人,其中最著名的有郭嘉(曹氏评价:必是独树一帜)、贾诩、程昱、荀彧(王佐之才)、荀攸、司马懿。
荀彧
孙权手下:
程普(这家伙是个老手,文武双全)、黄盖(也是有勇有谋)、韩当(猛将)、蒋钦、周泰(自称长生不老)、甘宁(粗鲁凶猛,暴力嗜血)),
四位都督都是文武双全的人才:周瑜、鲁肃、鲁蒙、鲁迅。
周瑜
相比之下,刘备的手下就太逊色了
庞统和法正都死得太早了,庞统死了也没有给刘备多少帮助。
在刘备的一生中,他从未有过一个既有勇有谋的将军。在言情小说里,诸葛亮太神话了!
项羽还有五虎将:龙骑、英布、季布、钟离美、鱼子骑。都是少有的名将。但可惜项羽猜疑太多,没有好好利用!
除了项羽的军事能力可以与曹操相媲美外,他的政治和谋略太差了。
项羽要动情杀义帝,曹操却迎汉献帝约束诸侯;项羽只有一个范增;项羽被刘邦和诸侯打败,曹操没有被刘备制约。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三分天下,最弱的就是蜀国,所以最后打不下天下也是很正常的,而且在那个能人辈出的年代,我想很多历史上的著名战役最终决定了历史的归属。假设刘备没有得天下,这是事实,有运气的成分,也有有用的人的问题。在这些人才中,任何一个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
真实历史上有太多的争议,包括南阳襄阳的诸葛亮之争。我认为没有必要争论这些争议。这种迷茫正是历史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