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亚夫,和汉高祖刘邦同为沛县人,作为西汉时期著名的将领,以军纪严明在部队著称,但是太过于严苛,甚至于他连皇帝也不放过,只要在军队中,他就是老大,毫无任何商量的余地,本来历史上关于君臣权利的问题,始终都存在争议,显然,周亚夫如此之举,对于汉景帝来说,那可就极为尴尬了。
从周景帝的角度来看,当然不可能任由周亚夫如此肆意妄为的
毕竟将来他要是不起兵造反还好说,但要是真出现问题,那汉景帝脑袋相当于放在了周亚夫裤腰带上,那这怎么可以,所以汉景帝也就有了自己的应对之策。
话说有一天,周亚夫应汉景帝之约,到朝廷赴宴,可是周亚夫到了才发现,汉景帝这顿饭确实有点让自己难以接受,就给了一大块肉,连筷子等餐具也没有,难道就要抱起来啃吗?这在周亚夫看来,简直就是对他极大的侮辱,看汉景帝的意思,也迟迟没有叫人给周亚夫切肉,给筷子,本来周亚夫还以为汉景帝忘了,所以就叫人拿,哪里想到汉景帝开口了。
汉景帝笑着对周亚夫说:“难道这么大一块肉,还不够爱卿吃么?”听起来略带调侃的意思,而此时的周亚夫当然更加郁闷了,所以只能吃个哑巴亏,但是还不得不跪地谢恩,属实有点憋屈,好歹也是国之宰相,岂能被如此戏耍呢?所以也就在汉景帝让周亚夫起来之后,周亚夫也去意已决。扭头就走,就连桌上的肉看都不看一眼。
看着周亚夫如此傲气,汉景帝当然也忍不住吐槽了一句:此人怎么能够辅佐少主呢?其实这也算是对于刚才周亚夫举动,表达了极大地不满,其实本来按照汉景帝的意思,无非就是想告诉周亚夫,在他的地盘里,也应该按照他的规矩办事,不给筷子,无非就是想让周亚夫用简单粗暴地方式,直接抱起啃就得了,但是这深层的含义,当时的周亚夫哪里有那闲工夫考虑。
其实汉景帝与周亚夫的矛盾,也由来已久,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周亚夫在军队纪律严明,确实是好事,能够严格按照标准办事,但是他同样存在一个致命缺陷,那就是不懂得变通,同样也不喜欢别人和他开玩笑,就拿汉景帝不给周亚夫筷子一事,本来也无可厚非,但就是因为周亚夫眼里揉不得半颗沙子,所以就用极端的态度,回敬了汉景帝。
君臣关系就是如此,正是因为周亚夫太过于强势,反而让汉景帝感到担忧
所以也就无奈出此下策,本来想测试一下周亚夫,这下可好,搞得双方都不愉快,更加加深了彼此之间的矛盾,本来周亚夫在军队中,大将军当的好好的,但是汉景帝为了能够削弱他在军队中的影响力,就想让他出任宰相,在政治斗争中磨练,但是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周亚夫实际上对于复杂的政治斗争,没有足够的应对能力。
按规矩办事,这才是周亚夫应有的风格
但要是处处受人掣肘,而且需要不断地溜须拍马,涉及人情礼仪,这就让周亚夫有点尴尬了,周亚夫公然在汉景帝面前,讲起自己的道理规矩,显然汉景帝也不会好受,而且当时在立储君之时,周亚夫干涉有点过度了,对于汉景帝的决定,表示反对不说,当然也对少主刘彻并没有什么好脸色,这就尴尬了,即使汉景帝能够放过他,到刘彻继位,想必周亚夫定然不会好过。
果不然,最终周亚夫被治罪,纯粹也就是被冤枉诬陷,但是没有办法,恰好周亚夫的儿子给周亚夫买了死后陪葬的甲胄,但是却被以造反的名义论处,确实就有点过于严苛了,但是既然周亚夫与汉景帝合不来,君要臣死,臣又有什么反驳的理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