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汉武帝为何器重卫青和霍去病?对霍去病有哪些钟爱?值得一看!

汉武帝为何器重卫青和霍去病?对霍去病有哪些钟爱?值得一看!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爱吃的鲢鱼头 访问量:4077 更新时间:2024/1/26 1:50:33

纵观历史,有几个强大王朝给我们留下深深烙印,已经成为我们民族精神的一部分。秦朝“一统江山”,唐朝“四海臣服”,宋朝“学而优则仕”。 历史上有这么一位皇帝,他让一个民族有了屹立千秋的自信,他的国号成为一个民族永远的标志。他是谁?他就是“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汉武帝!

武帝所建立的丰功伟绩,就不用多讲了。他大破匈奴缔造帝国版图,离不开“帝国双壁”卫青霍去病。他敢派大军深入匈奴腹地决战,臣服匈奴。就是因为卫青、霍去病这样的左膀右臂。这两个人,都是汉武帝亲自培养的。汉武帝为何培养卫青和霍去病呢?霍去病为何受汉武帝器重,汉武帝对他有哪些钟爱呢?我们通过下文慢慢了解下。

当政伊始,汉武帝需要一个强有力的执行者。他需要一个没有任何背景,只听命于他的军事能人。这时候,骑奴出身的卫青出现了,他帮助汉武帝收回军权,打匈奴初战告捷。当卫青在军中崭露头角时,又成了朝廷的官场新贵,投靠其官员越来越多,这也成了他的羁绊。汉武帝知道,这把利剑生锈了。汉武帝此时还有许多事,没有完成,彻底解决匈奴边患,“推恩令”等等,他急需再发现一把快刀斩乱麻的利剑。

这时候,霍去病是最好的人选,他和卫青一样,出身低下,没有社会根基。性格果断勇敢,像极了年轻时候的武帝,这恰恰就是汉武帝所要找的那个人。汉武帝能征好战,作为皇帝却上不了沙场,恰好遇到了“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霍去病。

一个是雄才大略的帝王,一个是军事天才将帅,历史上就这样不期而遇了。霍去病果断勇敢,不受拘束,像极了年轻时的武帝。武帝也把他看成自己的影子,借助霍去病的手,去实现皇帝征战沙场的雄心壮志。霍去病很小的时候就被汉武帝召作了伺中,可以自由出入禁宫。其实就是就被汉武帝养育在宫中,自己亲手培养和教育。长大后的霍去病,更是在卫青的亲戚和汉武帝的溺爱,成了一个霸道的富二代。这种霸气,更像极了武帝,武帝需要这种霸道,去完成武帝想完成的事。这种霸气在战场上发挥的淋漓尽致。初试牛刀,就折服了老谋深算意欲谋反的淮南王。

手下名将如云的汉武帝,最钟爱的是霍去病。我们来看看,汉武帝对霍去病哪些不同?所有将领中,只有霍去病敢反驳汉武帝,汉武帝反倒不生气。帝国中最好的战马,任他先选,精选最优良的士兵和装备,打造成帝国最精锐之师。霍去病带兵打仗,汉武帝亲自赐给御厨。正是在汉武帝溺爱下,霍去病打仗从来不报军情,武帝对着地图不知道他在哪里,没有表现丝毫生气,反而担心霍去病的安危。

卫青和霍去病都得到了武帝十多年的熏陶和培养。他俩最大的不同,出征匈奴战略计划,后勤,财力基本都是汉武帝主导,卫青只是忠实的执行者。霍去病则不是,他机动性强,千里奇兵突袭,不带辎重和后勤,用兵无常,甚至有时候,武帝望着地图都不知道霍去病在哪里。汉武帝没有看错人,霍去病更没有辜负他的期望。他表现了极高的军事天赋,既有项羽的英气,又有韩信的用兵如神,一扫大汉的百年耻辱。霍去病仅率800骑兵,百里突袭匈奴,俘虏敌军数千人,喜出望外的汉武帝封霍去病一个霸气的名字,勇冠三军“冠军侯”,使其一跃成为青年统帅,权力仅次于卫青。此后,霍去病又作为骠骑将军,长途奔袭千里,杀卢胡往、斩兰王,俘虏王子直取祁连山。 漠北决战中,横扫匈奴王廷,封狼居胥,大捷而归。

正当当汉武帝把驰骋疆场的重任全部寄托到了霍去病的身上时。天妒英才,霍去病英年早逝。汉武帝悲痛欲绝,他将霍去病的坟墓修成祁连山的模样,彰显他北破匈奴的奇功。墓前“马踏匈奴”更是象征他为国家立下不朽功绩。霍去病的陵墓按在了汉武帝的身边。

霍去病去世后,也许是爱屋及乌,汉武帝又把感情全部倾到了他弟弟霍光的身上。对霍光极度信任,甚至把托孤大臣的重任交给了他,帝国的命运从此与霍光联系起来,当然这都是后话了。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是幸运的,他遇到了横空出世的天才将领。霍去病两次出征匈奴,不仅重创北狄,维护了帝国的边疆,更慰藉了汉武帝这个征战沙场骚动的心。汉武帝成就了霍去病,还是霍去病成就了汉武帝,一个伟大的帝王,遇到了一个天才的将帅,历史就是最好的相遇。

标签: 霍去病

更多文章

  • 三十六计,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 霍去病关门打狗,退匈奴以消后患

    历史人物编辑:历史靠谱学标签:霍去病

    公元前121年夏,西汉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骑兵向匈奴发动了恢复河西的战役。在张骞、李广部队的策应下,霍去病命公孙敷率兵一部,从正面进攻匈奴,以吸引敌人的注意力,他自己率主方骑兵,采取大迂回的行动,深人敌后1000多公里,把匈奴包围在祁连山与合黎山之间的黑河流域一带。匈奴人完全没有想到汉军竟然出现在他们的

  • 骠骑将军霍去病之为了忘却的纪念

    历史人物编辑:车解读标签:霍去病

    这个故事后来被《汉武大帝》采纳,由最经典的李乐版霍去病演绎,深入人心。后来更有那句诗,“我有一壶酒,足以慰风尘,倾入江河中,赠饮天下人”。也是借用了霍去病倾酒入泉的意思。也有人质疑,说酒泉的地理志明明白白写着“其泉若酒”,霍去病的浪漫传说,美则美矣,却无史料记载。也感谢很多人,因为这篇文章很多灵感来

  • 霍去病拿下四座重镇,汉武帝将其取四个名字,让我国获益颇多

    历史人物编辑:何露瑶标签:霍去病

    “玉靶角弓珠勒马,汉家将赐霍嫖姚。”历史上的霍去病是汉朝的著名就军事家,不仅擅长骑射,更是精通用兵之道。十七岁的时候就能够自己带兵剿灭匈奴,是百姓心中的常胜将军,只是天妒英才,霍去病23虽就因病去世。霍去病的征战史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不过他的丰功伟绩对后世而影响还是很大的。公元前126年,张骞摆脱匈奴

  • 少年英雄霍去病

    历史人物编辑:沈烈康标签:霍去病

    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到公元前117年,终年23岁。他是历史上有名的军事家,也是被后人称颂至今的爱国将领。他善于骑射,用兵灵活,打仗注重策略,作战勇猛。他曾多次与匈奴交战,在他的带领下,汉军一路击杀匈奴,霍去病也建立了显赫功绩。(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不当请联系删除)霍去病的一生出生奴籍霍去病的父亲霍仲

  • 霍去病英年早逝一生未婚,为何有一个儿子两个孙子?原因很简单

    历史人物编辑:昕梦倾城标签:霍去病

    尽管和平相处是理想的选择,然而在面对主权和领土争端时,任何让步都是不可接受的。西汉时代的汉武帝正是这样坚定地捍卫国家利益,他坚信必须付出巨大代价也要阻止匈奴对汉朝的侵略。汉武帝的西征政策成就了卫青与霍去病这对传奇战将,他们的英勇事迹被载入史册,特别是霍去病在抵抗匈奴入侵时表现出的勇敢和坚决,历经千百

  • 霍去病勇敢无畏,敢于冲锋陷阵,故可在对匈战事中屡建奇功

    历史人物编辑:丑丑鱼游戏标签:霍去病

    匈奴在古代历史上存在的时间很长,由于他们比较擅长骑射,而且机动性比较强,因此经常对中原王朝进行侵扰,中原王朝对匈奴人恨得牙痒痒,在秦朝时,秦始皇就曾安排蒙恬带领三十万大军将匈奴撵到河套地区以外,结果秦末中原忙于战乱,匈奴再次抬头。到刘邦建立汉朝之初,匈奴更是直接偷袭汉军,以至于刘邦被围困在白登山之上

  • 冠军侯——霍去病的成长史(上)

    历史人物编辑:撩剧妹妹标签:霍去病

    18岁的霍去病被封为校尉,开始率军征伐,短短四年,就创造了空前绝后的传奇,成为了后世兵家的至高梦想与追求。那么你知道霍去病是怎么成长的吗?公元前129年,卫青破袭匈奴的龙城圣地,大获全胜被册封为关内侯,得知弟弟封侯后,大喜过望的卫少儿前往卫青的府上探望。这时年仅不过十岁的霍去病早就想见一见这个如雷贯

  • 霍去病有粮,却不给士兵吃,饿肚子的士兵为何不叛变

    历史人物编辑:林开意标签:霍去病

    《史记》中曾记载,在打仗的紧要关头,有粮食和肉的霍去病,却命令汉军士兵将这些给扔了。让汉军兵卒饿着肚子去作战,霍去病是怎样想的呢?更让人惊奇的是,在霍去病如此苛待下,他麾下的兵卒也没发生哗变,甚至兵卒们对他连不满情绪都没有。经常让汉军兵卒饿着肚子作战,汉军兵卒为何不去反抗霍去病呢?提起霍去病,人们最

  • 他比肩霍去病,就是死晚了……

    历史人物编辑:努力加油生活标签:霍去病

    01中国古代武将,有2大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誉:1、封狼居胥西汉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年仅22岁的霍去病以伤亡万余人的代价,一路杀伤俘虏了匈奴70443人,包括屯头王、韩王等三名,将军、相国、当户、都尉等83名贵族。霍去病在匈奴的祭祀圣地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仪式,在姑衍山还举行了祭地仪式。此战过后,

  • 国徽为何不用康乾线条,用汉唐线条?林徽因:到霍去病墓前看看

    历史人物编辑:倾城之殇标签:霍去病

    国徽作为国家的象征之一,其设计有着诸多的讲究之处,比如在当初设计国徽时,关于该采用何种线条就进行过多轮的研讨。设计之初,有专家提出国徽应该采用康乾线条,理由是康乾线条秀美华丽,但是这一提议遭到了林徽因的极力反对,她认为康乾线条不适合用在国徽上,而是主张国徽使用汉唐线条设计。不过林徽因并没有直接说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