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人物>从囚犯到皇帝,深情不移,斗权臣、破匈奴、收西域—刘询开挂了?

从囚犯到皇帝,深情不移,斗权臣、破匈奴、收西域—刘询开挂了?

所属分类:历史人物 编辑:韦继涛 访问量:2992 更新时间:2024/2/6 9:35:25

孩提入狱,身陷囹圄之际承蒙周围义士多方庇护而大难不死;命运垂青,少年时代登基为帝;一往情深,不惧威逼立发妻为皇后;沉稳隐忍,智斗权臣终掌权柄;励精图治,大破匈奴而开疆万里,成就不世功业……

别怀疑,这不是网文写手笔下的爽文故事,而是记载于正史的真实经历,主角就是汉宣帝刘询。

襁褓入狱,大难不死,少年登临帝位

汉武帝刘彻晚年迷信长生巫术,从而引发“巫蛊之祸”,太子刘据、皇后卫子夫都自尽而死;刘据的子嗣几乎都受牵连而死,唯有身在襁褓之中的孙子

刘病已

(汉武帝曾孙,后改名

刘询

)幸免于难,但也被收治入官狱,《汉书》记载,“曾孙虽在襁褓,犹坐收系郡邸狱”。

公元前87

年,有人说长安监狱中有天子气,病重的汉武帝随即下令将二十六个官狱中的囚犯一律处死;幸而时任廷尉监的

丙吉

大力维护,刘询幸免于难;也许是年老心软,汉武帝知道自己还有曾孙在世,就大赦天下,官狱里的囚犯因而被释放。

大难不死的刘询被丙吉送往外祖母史家抚养,这一年,他才五岁。

临死前,武帝留下遗诏,承认刘询曾孙身份,将其录入皇家宗谱,从律法上固定其宗室子弟的地位——这一点非常重要,不然没有继承帝位的资格。

大赦天下后没几天,汉武帝就因病驾崩,幼子刘弗陵(刘据同父异母的弟弟)即位,是为汉昭帝;但军政大权为辅政大臣

霍光

所掌握。

公元前74

年,汉昭帝去世,并无子嗣留下;霍光、丙吉等迎立昌邑王

刘贺

汉武帝的孙子

为帝;然而刘贺荒淫无道,登上帝位仅仅27

天,霍光就把他废了——史称汉废帝。刘贺后来被汉宣帝刘询封为

海昏侯

,2016

年发掘的海昏侯墓的主人就是他。

大难不死的刘询,迎来了翻身的机会;公元前74

9

10

日,他被霍光选中登基为帝,是为汉宣帝。

这一年,他刚好18

岁。

不忘恩义故剑情深,智斗霍光终握权柄

刘询被录入皇家宗谱之后,从外祖母史家搬出,被养育于掖庭(皇宫中的房舍,宫女居住的地方),《汉书》记载说“

时宣帝养于掖庭,号曾皇孙,与广汉同寺居”,这里的“广汉”是指当时掖庭令

张贺

的属下小吏

许广汉

,他把自己的女儿

许平君

嫁给刘询为妻,由张贺出资筹办聘礼、婚礼事宜。

后来刘询登基为帝,但朝政大权尽在大将军霍光(霍去病同父异母的弟弟)之手;霍氏家族及其党羽充斥朝廷,实际上整个汉昭帝在位期间,霍光是汉朝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他把刘询捧上帝位后,暗示让自己的女儿成为皇后,百官纷纷响应。刘询知道不能强硬反对,非常有技巧的下诏寻找自己贫贱之时的一口宝剑,以此来表明自己不敢忘却旧情;在此大义之下,群臣也无理由反对,最终册立许平君为皇后——这就是故剑情深的典故。

面对霍光及霍氏家族的强势,汉宣帝非常明智的选择了隐忍,当霍光试探性的提出要还政的时候,被他毫不犹豫的回绝;且把自己的姿态放的非常低,公开说所有政事不论大小,都先给霍光请示,然后再告诉自己,以表明对其的完全信任和百万个放心;还继续给予丰厚赏赐,“

益封大将军光万七千户,车骑将军光禄勋富平侯安世万户”。

也许是这番姿态起了作用,此后霍光再也没用动过废立的心思。

公元前68

年,霍光病逝,霍氏家族失去了顶梁柱;忍耐许久的汉宣帝还是逐步削弱霍家,用明升暗降、架空等相对温和的手段开始收拢权力;最终不甘心的霍氏家族起兵反叛,反被严阵以待的宣帝连根拔起。

从此后,汉宣帝开始亲理朝政。

整顿吏治与民生息,大破匈奴囊括匈奴

刘询幼年特殊的民间生活经历,使之深知民生之艰难,更深刻体会了汉武帝政策的得失;因此他亲政之后,进行了一系列的吏治整顿,重新制定一套地方官员的考核办法;另外用循吏替代酷吏,借以抚平地方,以此来缓解社会矛盾。

如此种种举措不必详细列举,总之是国家社会又重新兴盛起来,《汉书》称赞“是故汉世良吏,于是为盛,称中兴焉”。

社会的中兴,对外体系就是重新取得对匈奴的军事胜利。

汉武帝晚年,随着政治的混乱、经济的凋敝,对匈奴的战事已经不再像中前期那样占尽优势,而是败多胜少:赵破奴李广利先后败绩,损兵折将累计十余万。

宣帝即位之后,汉匈之间仍然战事不断,并在西域展开拉锯战。

公元前60

年,屡受打击的匈奴

日逐王

带领数万人归降;宣帝设立西域都护府,西域诸国尽归汉朝版图。

公元前51

年,匈奴

呼韩邪

单于亲自跑到长安拜谒汉宣帝,称臣愿为北藩。《汉书》记载了这一盛事,“

诸蛮夷君长王侯数万,咸迎于渭桥下,夹道陈。上(指汉宣帝)登渭桥,咸称万岁”……

汉宣帝刘询,此刻登上了人生巅峰。

公元前48

年,刘询病逝,谥号孝宣皇帝,后人称之为汉宣帝。

刘询这一生,幼儿大难不死,少年幸运登上帝位,随后冷静应对权臣霍光,平安收回权柄,亲政后中兴汉代,屡破匈奴,将西域收归版图,堪称是一路开挂——恐怕是想象力再丰富的爽文写手,都不敢这样编写吧!

关键是人家这个还全部是历史事实,你说气人不气人!

PS

:本文参考书目:《汉书》《史记》,里面提到的汉武帝、刘据、巫蛊之祸的事情,向前翻本人其他文章,都有描述。

本文由混沌减压机原创,为读史笔记系列第四十

篇;对历史感兴趣的朋友,不妨点个关注——

按照发文顺序阅读,基本上就能看到一个简略丐版的中国通史。也欢迎大家点赞、转发、评论,您的支持是我坚持下去的最大动力。

标签: 刘询

更多文章

  • 中国历史上,各朝代庙号为“宣宗”的皇帝都有谁?汉宣帝刘询

    历史人物编辑:夜秦灵标签:刘询

    我只选择大王朝帝号为宣帝(宗)的当朝皇帝,追谥的就算了(比如晋宣帝司马懿),小王朝在位不到二十年时间的也不列出(比如北齐文宣帝高洋)。这样算来,自秦朝以后,只有汉宣帝刘询(刘病己),唐宣宗李忱,明宣宗朱瞻基,清宣宗昊宁四位。分别简介如下:汉宣帝刘询他是流落民间的皇室后裔即汉武大帝的曾孙刘病己,后改名

  • 汉宣帝刘询文治武功真的都比汉武帝高吗?

    历史人物编辑:崔雷标签:刘询

    西汉的国力,在汉宣帝时代,达到了巅峰——之前虽然汉武帝出击匈奴,但是在汉武帝穷兵黩武的政策下,武帝在位后期,西汉已经处于崩溃的边缘,无奈之余的汉武帝,只能与民休息。之后,在汉昭帝和汉宣帝两代帝王的统治下,汉朝出现了“昭宣中兴”,并且,汉宣帝时代,汉朝国力抵达巅峰。汉宣帝的成就照比汉武帝要高:汉宣帝时

  • 大汉四百年,起点最低的皇帝汉宣帝——刘询

    历史人物编辑:小旭爱旅游标签:刘询

    望苍穹,诸雄并起;挑破狼烟,缥缈人影山巅立。立足星空,人杰多少?一朝成道,睥睨群雄。欢迎阅读卓人书拙人说,今天我们来说一说一位汉朝中兴之主的汉宣帝刘询。当然他还有个更为大家所知的名字刘病已,是汉朝的第七位皇帝。刘病已影视图出生遭难不同于其他的天子,生活在衣食无忧的环境中,刘询在出生几个月以后就因为武

  • 人们只知刘邦、刘彻,宣帝刘询——我的江山也分外妖娆

    历史人物编辑:菲哥侃娱乐标签:刘询

    在西汉历史上有两个皇帝的功劳太过耀眼,一是开国君主平民皇帝刘邦,一位是开疆拓土,征战匈奴的汉武大帝刘彻,以至于汉武帝的曾孙——中兴之主汉宣帝的功劳被遮掩。而事实上汉宣帝的功劳丝毫不逊色他的曾祖父汉武帝。汉宣帝终年43岁,亲政25年,是西汉四位拥有庙号的皇帝之一,庙号为中宗,其他三位分别是汉高祖、汉文

  • 邴吉是一门房,为何敢举荐平民刘询为帝王,刘询治国才能怎么来的!

    历史人物编辑:魏士明标签:刘询

    汉宣帝未登基之前,流落民间,还在襁褓中便困于监狱之中。因汉武帝被告知监狱方向有”天子气“,汉武帝遂下令尽屠狱中人,刘病已得到了当时主管监狱的邴吉救助,才得以保得性命,继而在如今赫赫有名的海昏侯刘贺之后,被霍光迎立为帝。其实,这中间还有两人同样是刘病已的恩人,却被遗忘在角落之中。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这

  • 汉宣帝刘询该不该为西汉的灭亡负责?

    历史人物编辑:畅论史今标签:刘询

    这个说法显然不能成立,汉宣帝刘询是西汉的中兴之主,而西汉的衰落是他去世之后的事情了,是从他的儿子汉元帝刘奭在位时期开始的,跟刘询基本没啥关系。纵观西汉200余年,外戚干政情况一直都存在,而导致西汉灭亡的正是外戚王莽的崛起。如果说刘询有责任,那就是不该把皇位传给刘奭,更不该选王政君为儿媳妇。 西汉在汉

  • 刘询是何想法?为何要给祖父上个谥号“戾”,其中有何隐情?

    历史人物编辑:澜风说标签:刘询

    刘询是何想法?为何要给祖父上个谥号“戾”,其中有何隐情?其实很多人说他这是成熟的表现,为何呢?NO.1他不想轻易的动了霍光。如果他追尊祖父,这就表现他的皇位是来自于祖、父亲的庇护。然而是霍光把他从监狱中放出来的做皇帝的否定。这样的话,他们两人的矛盾很快会激化。他并不想这样做。虽然霍光专权,但是其年纪

  • 被史上称为汉宣帝的刘询,虽然做过很多事情,为什么却没有名气

    历史人物编辑:国栋说历史标签:刘询

    在历史上的明君自然是有很多人都比较欣赏的,比如说汉宣帝刘询,在他称帝以后,当时的汉朝,已经成为了一个非常繁华的阶段,让国力特别的强盛。所以才会被后世人称为明君,只是作为一代明君的他,虽然让国家变得特别繁华,对历史也有着很大的影响,名气却并不是很高。一、刘询的身世比较坎坷,出生的时候家里就被灭门因为在

  • “布衣”天子汉宣帝刘询,一位比肩汉武帝却被人们忽视的伟大君主

    历史人物编辑:一度历史观标签:刘询

    刘询,年轻而充满智慧的君主,背负着复兴帝国的重任,他的统治注定不平凡。汉宣帝登基时仅十八岁,年少而充满雄心壮志。他以睿智和果断的领导,带领汉朝走出了前任统治者留下的困境。他深谙民情,致力于改革内政,使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然而,他的统治并非一帆风顺。面对霍氏家族的政治压力,他以聪明的手腕和婉转的拒绝保

  • 昭君的真实面貌还原后,才知为何汉元帝不留下她,而将她嫁到匈奴

    历史人物编辑:史说新语标签:汉元帝

    诗仙李白曾写过这样一首诗: “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一上玉关道,天涯去不归。” 这首诗中的“明妃”指的就是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王昭君,据说王昭君容貌十分出色,连在天空中飞翔的大雁看见她的颜值后都忘记了展翅飞翔,最终从天上落了下来。说到这里不免让人心生疑惑,古代皇帝是至高无上的存在,那么拥有如此绝